第579章 收官

bookmark

皇上很快就有了既全了他的孝道,又不至於有什麼動靜的兩全其美的方法,今年清明的祭陵,不能光讓禮部去人,得隆重些,當然他沒法去,他也不想去,他不去的話,那盡這個孝道,最合適的人,莫過於他唯一的弟弟秦王了。

皇上爲了這個事,特特召見秦王,話說的極委婉,交待的卻十分清楚:頭一條,這一趟秦王夫妻是代他和皇后前去祭陵,這是他的孝心,第二,除了照常規祭祀先祖,金太后和金貴妃這兩處,要另行祭祀。

至於爲什麼突然額外祭祀起金貴妃,皇上解釋了不少,這事跟他沒關係,主要是因爲金相,爲了安撫金相這位勞苦功高的老臣子。

因爲金貴妃是在長沙王府長大的,金相和金太后拿她當親生妹妹一樣疼愛,金貴妃早喪,這些年金太后身體一直不怎麼好,也是思念金貴妃所致,前兒金相和他說了好些金貴妃當年在長沙王府的過往,讓他唏噓感慨非常,因爲金太后和金相視金貴妃如親生妹妹一般,他心目中,也拿金貴妃當母親一樣看待,這麼些年,金太后和金相從來沒提過金貴妃的過往,他這才疏忽了這麼些年。

秦王唯唯諾諾,聽一句點一下頭,反正他都明白,反正他說什麼都是對的。

皇上翻來覆去的說了兩三遍,至少把自己說服了,才讓秦王回去準備,欽天監已經看好了時辰,明天一早,他和李夏就要啓程前往皇陵沐浴齋戒,替他祭祀祖先父母。

秦王回到王府,禮部,車駕司等各處或是已經在二門裡等着了,或是乾脆跟着秦王一起進了秦王府。

代天子祭祀不是小事,今年又除了常規祭祀,還要另行祭祀金太后和金貴妃,金太后還好,金貴妃該怎麼個祭祀法,諸司諸人可是全無頭緒。

皇上的旨意裡,關於金貴妃的祭祀,只含糊提了句,可能在京城管着一攤事,站住腳步的人,個個都是人精,從這一句含糊裡,敏銳的嗅出了不尋常,早就不知道想了多少,哪有人敢大意,請皇上示下那是不可能了,他們也不敢,不過,沒有皇上,還有王爺麼。

秦王只讓人給李夏遞了句話,就和金拙言一起,和諸司商議安排這趟祭祀的事。

好在他和金拙言都是明白前因後果的,也知道皇上的脾氣性子,安排起來從容有度,只是這件事實在過於繁瑣,皇上從下旨到欽天監看定的啓程時間又太短,兩個人忙的顧不上其它。

郭勝沒跟在秦王身邊忙碌,金拙言剛讓人叫他,他就回了話,他在王妃那邊領了差使,王爺這邊,就多煩勞世子了。

李夏對着張簡單的行軍圖,從北邊看下來,慢慢看到皇陵,再從皇陵看到京城,轉着京城看了幾圈,看的極慢。

郭勝垂手站在她身後六七步外,屏着氣,簡直有些緊張的看着沉思出神的李夏。

憑着幾十年走在生死邊緣的直覺,他感覺到了濃烈的、撲面而來的危機和殺氣。

“柏喬要到月底才能回到京城。”李夏仰頭又看向行軍圖上方。

丁澤安每隔一天往京城報一趟行程,李夏對柏喬的行程算是瞭如指掌。

“要是趕一趕……”郭勝皺着眉。

柏喬要是在京城,殿前司不敢說,城門司對他就是開放的,他甚至有把握從柏喬借個一百兩百個精銳用用。

“趕不回來。”李夏直接截斷了郭勝的話,“江延世費了這麼大力氣,要是還讓柏喬及時趕回來了,那不成了笑話兒了。”

郭勝擰着眉,不說話了。

“盱眙軍在這裡。”李夏點着行軍圖,手指往京城方向移了移,“半個月後,應該在這裡。”

“是。”郭勝從李夏身側看着她手指點着的地方,盱眙軍從二月裡啓程後,這一個來月裡,每天的行程簡直就是固定的。“盱眙軍那邊,還是沒能查到什麼。”這兩句話,郭勝說的心虛氣短,關鍵時候,他簡直成無用之人,這讓他極其不舒服。

“不用查到什麼。”李夏沉默片刻,聲音輕緩平淡,“咱們知道是他,這就足夠了。現在,只要站在他的位置,好好想一想,該怎麼做。”

李夏轉過身,不再看那張行軍圖,“江延世和江皇后一脈相承,一樣的風格,要是江皇后,就是簡單直接,殺了王爺,江延世必定是一樣的想法。

要殺王爺,這趟祭陵就是機會了。

柏喬不在京城,殿前司和京畿諸軍不敢輕動,有點什麼事兒,要層層報進宮裡,得了旨意才行,這裡,咱們必定指望不上的。”

李夏站在長案前,將一方鎮紙放到一邊。

“隨同祭陵的護衛由禮部統領,就算不是禮部挑選,也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這些人和隨同祭祀的諸官員一樣,也指望不上。”

李夏再把筆架放到鎮紙旁邊。

“禮部?這些人要不要查一查?”郭勝目光凌利,禮部從前在明振邦手裡,現在在鄭尚書手裡,都是鐵桿的太子黨,是江延世的人。

“不用,一來,鄭尚書不是明振邦,二來,江延世不會讓禮部和鄭家攪進來的,他要殺的是王爺,又不是皇上,後續的誅連,他肯定要考慮到的,雖然他肯定考慮的極少。”

“我總覺得,不會在皇陵。”李夏側頭不知道看着哪裡,好一會兒,喃喃了一句。

郭勝皺起了眉頭,這一句他沒怎麼懂,爲什麼不會在皇陵?

“盱眙軍是一定要用到的,要給王爺的死安排個說得過去的過程,要有說得過去的替罪羊,這些,皇陵都不合適。”

李夏低着頭,揹着手,圍着長案轉着圈。

江家和江延世從前覆滅的太早太徹底,她對江延世,知道的都是他的風華絕代,他的不同尋常,他的謀略手段卻從來沒聽說過,她對他,知道的太少了。

好在,她和他有過幾回交往,他說的話,說的事,她都懂,她懂,是因爲她和他看事看人,行事爲人,極其相似,嗯,那要是她,應該怎麼辦?

要是她,那就先亂起來,趁亂……

李夏嘴角翹起,看着郭勝吩咐道:“京城所有的人手,留給富貴,朱喜那邊也要用上,盯緊城裡,不論大事小事,只要有一絲異常,立刻報到你這裡。城外那些人攏起來,一旦召集,半個時辰之內必須趕到,也不必太近,具體細務你自己安排。”

郭勝聽的十分專注,李夏說一條,他就點一下頭。

“去叫陸儀來見我,叫阮十七來見我,阮十七那裡,你親自走一趟。”李夏接着吩咐,郭勝應了,垂手退出,趕緊叫人去了,明天一早要啓程,他要安排的事情很多。

看着郭勝出去了,李夏揚聲叫了端硯進來吩咐道:“去跟竹玉說,讓她現在回一趟家,跟她父兄說,她明天要跟我去祭陵,在皇陵只怕要住上十來天,讓她問問她父兄,有什麼話,或是有什麼東西要捎給她阿孃沒有,還有,再讓她透點口風,她父兄要是想見見她阿孃,也不是不可能。”

端硯凝神聽着,聽李夏說完,重複了一遍,李夏點了頭,接着道:“第二件事,你去一趟徐府,跟太外婆說一聲,就說我這半個月不在京城,阿孃和大伯孃,還有阮夫人那裡,讓她和舅舅多多照應。”

李夏頓了頓,接着道:“再去趟丁府,替我給苗老夫人請個安,送幾盒子點心過去。趕緊去吧。”

端硯應了,垂手退出,先找竹玉交待了,換了出門衣服,帶着幾個跟出門的婆子,提着點心,先往徐府過去。

端硯剛走,陸儀就到了,他正忙着安排明天啓程的事,進來見了禮,不等他說話,李夏看着他直接了當道:“這一趟,要是咱們疏忽了,或是福運不濟,王爺就要活着出城,屍首回來了。”

陸儀愕然看着李夏。

“防務上的事,你比我懂,不用我多說,有兩件,一,從明天出這府門起,直到咱們回到這王府,王爺必須時刻身穿軟甲。其二,王爺的飲食,時刻盯緊,只要離了眼,就不許再用,哪怕王爺餓着渴着。”

“是,王妃放心。”陸儀只覺得後背浮起層寒意,他不太知道王妃是據何作此判斷,王妃這邊的事,他知道的不算太多,不過,王妃對人對事,對於危險的判斷和感知,他是極其敬服的。

王妃說這樣的話,必定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風雨欲來烏雲壓頂。

“府裡的人手,要都帶上嗎?長沙王府還有些人手,一直沒動用過。”陸儀看着李夏問道。

“府裡的人手,你原本打算怎麼安排?”李夏反問道。

“府里人手不多,從前王爺出去,也都是幾乎全部帶上,這一趟王妃和王爺一起出門,府裡也沒別的人了,我原本就是打算全部帶上,”陸儀解釋的很詳細。

“那就全部帶上。一切照舊,不要打草驚了蛇。長沙王府的人手,”李夏沉吟了下,“你和金拙言說一聲,讓他把人手交給郭勝調動,讓郭勝象他一樣,令出即行就行了,餘事不必做。”

陸儀答應了,看着李夏,猶豫了下又問道:“要跟王爺說一聲嗎?”

“我跟他說,金拙言那邊,你告訴他。”李夏迎着陸儀的目光,鄭重曲膝,“有勞將軍了。”

“王妃言重了,不敢當。”陸儀急忙長揖還禮,往後退了兩步,告退而出。

郭勝把阮十七從衙門裡揪出來,讓他立刻到秦王府見王妃,就沒再多理會他,上馬徑直走了。

阮十七磨蹭着上了馬,坐在馬上呆了片刻,沒敢再磨蹭,打馬直奔秦王府。

他是個極聰明的人,這幾年一心一意想外任,最好離這京城遠一點,就是因爲他看到的事比別人多。

從李夏嫁進秦王府這一兩年,他更是提着顆心,到處瞄地方,外任做不成,他得想方設法經營幾處狡兔之窟,真要是有了什麼事,他得能帶着冬姐兒和兩個孩子平安逃出這京城,,只要能逃出京城,他就不怕了。

明天秦王要去祭陵,那妮子突然讓他過去,郭勝那廝剛纔的樣子可不怎麼對,一幅如臨大敵的味兒,唉,只怕要出事,出大事了。

阮十七進了側門,早有婆子等着他了,帶着他直奔李夏那間暖閣。

湖穎守在垂花門內,見他進來,曲膝見了禮,往上房示意道:“王妃正等着十七爺呢,十七爺請進去吧。”

阮十七瞄了一圈,也不走遊廊,穿過天井,進了上房。

李夏站在上房正中,迎着阮十七橫過來的目光,話說的乾脆直接,“我已經讓人去跟姐姐說了,陸將軍要跟着我和王爺祭陵,請她在陸府陪着阮夫人和孩子,直到我們回來。”

阮十七直瞪着李夏,緊緊抿着嘴,一言沒發。

“你聰明的很,咱們就實話直說,一,我姐姐和兩個孩子怎麼樣,阮夫人和阿果就得怎麼樣;二,要是我姐姐和兩個孩子,或是阮夫人和阿果有什麼不妥,我就滅了你們阮家全族。”

李夏看着阮十七,這幾句話,每一個字都透着陰冷寒氣。

阮十七嘴脣抿的更緊了。

李夏迎着他的目光,眼睛微眯,臉上露出絲似有似無的笑意,“就算我和王爺都死了,陸將軍也死了,金世子也死了,連郭勝都死了,只要她們五個人有什麼不好,你放寬心,我照樣能讓你們阮家滅門滅族。”

阮十七別開了頭,避開了李夏的目光和笑意,片刻,擰着脖子,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要是我先死了……”

“那也滅你們阮家全族。”李夏不客氣的接了句。

“你!”阮十七猛轉回頭怒目李夏,剛迎上李夏的目光,幾乎立刻又擰過頭。

“聽明白了?”李夏這一句聽明白了,問的清淡平和。

阮十七生硬的點了下頭。

“說話。”

“聽明白了。”阮十七擠出四個字,轉身就走。

他一刻也不想多呆,餘生最好再也不見她!

第315章 各想心事第665章 驚心第331章 不巧和巧第75章 開蒙的先生第171章 蘇氏父子第341章 召見第91章 堵漏第8章 漂亮少年們第441章 陳年舊事第292章 一對好朋友第217章 心氣就是不順第616章 外和內第367章 威風大伯孃第26章 烏和屋第417章 退一步第485章 反了反了第240章 彙報聽訓第310章 大婚三第319章 長袖子郭第224章 不能委屈自己第699章 此一世的你 之五第202章 兩張面第591章 落子無悔第257章 攪局的江公子第16章 憑欄處第116章 交了個朋友第550章 還願是個大任務第152章 兩個聰明人第702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八第550章 還願是個大任務第703章 此一世的你 之九第31章 底線還是有的第40章 人偶第614章 雞同鴨講第313章 真不是挑事兒啊第145章 三行俱全第340章 作主第135章 湖心寺第194章 回家第503章 聰明人們第190章 熱鬧的郭勝第298章 振夫綱第447章 以交情論第587章 各自出手第517章 當個弄臣吧第93章 一個小乞丐第596章 摧心第562章 祥瑞第76章 生辰第179章 郭勝訓弟第500章 兇手第306章 偶遇第460章 縫隙總是有的第640章 先知舊知第397章 舊事的縫隙第438章 觀和做第138章 福建之行第170章 福禍總相依第232章 三張請柬第368章 一網一片第319章 長袖子郭第503章 聰明人們第311章 大婚四第452章 推手們第191章 求援手第448章 都是混水第585章 棋子亦棋手第346章 指定第48章 有其主纔有其僕第81章 一個娃娃第268章 想法太多第644章 金貴的小差使第212章 必須要護的人第285章 又說又不說第592章 太太夫人第738章 一場考試9第485章 反了反了第76章 生辰第638章 閒說第353章第738章 一場考試9第143章 一羣旁觀者第260章 那位公子第355章 眉槍眼刀第217章 心氣就是不順第212章 必須要護的人第282章 挨訓了第723章 追夫記 之七第284章 總得有位老和尚第635章 番外三 那位陸將軍之三第79章 揭短第622章 德與位第552章 關鍵的人第608章 層層疊疊第668章 番外十三 那位陸將軍之十三第697章 此一世的你 之三第564章 海外仙方第721章 追夫記 之五第499章 瘋第509章 直接了當打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