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限制馬甲
淨土宗主要宗旨是以修行者的唸佛行業爲內因,以彌陀的願力爲外緣,內外相應,引導修行者往生極樂淨土。
所謂念一句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將念與願開發到了極致,由阿彌陀佛法身來承擔一切因果報應,無量菩薩羅漢共同維護淨土,建立八寶功德池體系。
理論上只要佛門弟子源源不斷,功德數量越來越多,信仰鏈不崩,這個模式就可以一直玩下去,持續至無量量劫。
“可……要是萬一崩盤了呢。”
申公豹陷入深思,而後不寒而慄。
淨土宗誦讀阿彌陀佛,有梵羅這種以己性貼合佛性,最終身成如來的真佛子,但,更多是魚龍混雜,純粹將佛陀當神靈拜的愚昧百姓。
前世的淨土宗甚至衍生出了白蓮,明教……諸多組織,形成各種壞賬,惡債。
阿彌陀佛有無量神通,不可思議功德,但,終究敵不過三千大千世界,無量衆生所造業力,罪孽。
終究有一日,西方極樂淨土入不敷出,八寶功德池體系崩盤,池水中不再是無量功德,而是無邊業力。
那個時候……會發生什麼?!
要知道八寶功德池的本質,是以接引聖人的信用作爲抵押,一旦崩盤,那就是聖人信用破產。
那可不是鬧着玩的。
只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掀了棋盤,正如前世某國的金融霸權一樣,是依託其世界第一的武力作爲保證。
接引聖人信用破產,要麼如同通天教主一般,重演地風水火,再開天地,以絕對的武力,清算一切因果業力,真正的一切成空,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壞賬,惡債,業力糾纏。
這一條路子顯然行不通,洪荒大宇宙又不止接引聖人一位教主,封神中的通天教主想這麼做被自家兄弟胖揍一頓,接引聖人要是這麼做,估計會被四方教主,諸天大羅打得滿頭是包。
那麼,只剩下另外一條路子。
“破產重組。”
申公豹低聲一語,眼瞳中有靈光閃爍,一瞬間,他似乎抓住了什麼。
以元陽界爲根基,逆推因果,窺探到封神大劫重重迷霧之下的一絲奧秘,揭開了重重帷幕下的隱秘。
西方教爲何演變爲佛教,小乘佛法爲何演變大乘佛法,大雷音寺的話事人爲何不再是兩位西方聖人,而是釋迦牟尼佛。
再推演下去,佛門又該如何處理,曾經的功德願力體系,是重複曾經的老路,還是進行改革?
只聽見,靜心師太雙手合十,一臉慈悲對自己弟子道:“飛昇極樂,身成正果,這是自覺。”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倒駕慈航,普度衆生,所行之道,不止是自覺,更是他覺,乃至他覺圓滿。”
“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何爲菩提心?”慧明尼姑眨了眨眼睛,好奇詢問道,這種佛法她還沒有學過。
“依思惟諸佛、觀身過患,慈憋衆生、求最勝果四緣修觀而發菩提心。”
靜心師太微微一笑道:“也就說四種心,渡生的動力,是大慈悲心;有目標,就是宏偉的大願心;有渡生的大智慧,至高的智慧心;以及永恆不斷,大恆心,大精進心。”
“大乘行者由發心修行到成佛中間的漫長路程,由於除自修自渡外,渡衆生是重要的工作。”
“我們清淨派修菩薩道,以普渡衆生爲己任,一世不行,便是十世,十世不行,那就百世。”
“千世,萬世,終成十地菩薩,發菩提心,他覺圓滿,功德無量,當作未來佛。”
靜心師徒對答一語,徹底填補上最後一塊版圖,讓申公豹大徹大悟。
四大菩薩,悲,願,行,智,便是佛門的大乘修行。
以觀世音菩薩象徵的慈悲爲起點,立下目標;以文殊菩薩象徵的智慧爲修持,積攢智慧,以普賢菩薩象徵的大行去踐行,最終抵達地藏王象徵的大願,圓滿己身大宏願。
若是一世不行,那就求來世。
以地藏王菩薩爲信託,打通六道輪迴通道,進行天人,修羅,人道,畜生,惡鬼,地獄的產業迭代,實現邏輯上的完美閉環。
如今,將功德與業力徹底分割開來,功德在淨土,業力在輪迴。
“當真是大手筆。”
申公豹看向靜心師徒二人,彷彿看到她們身後的十方三界一切諸佛,不禁感慨一聲:“管中窺豹,可見一般。”
洪荒輻射萬界,傳遞己身信息,改造虛空。
虛空宇宙接受洪荒主天界的信息,便會貼近洪荒,演化洪荒時光軸上各種是似而非的事件,不斷的學習,模仿,進化,升格。
元陽界的一切,都是象徵洪荒的一部分,代表了某一種未來演化。
儘管只是一種可能,只是一種未來,也讓申公豹觸目驚心。
“菩薩,您爲何有此感慨?”
“難道弟子領悟,有錯?!”
靜心師太疑惑問道,自己講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大乘佛法,沒有絲毫問題。
“你所言不錯。”
申公豹淡然一笑道:“我只是想起,我的幾個菩薩師兄師姐。”
“敢問是那幾位菩薩?”
靜心師太心神一凜,頓時頂禮朝拜。
“慈航,文殊,以及普賢。”
申公豹神色古怪道:“算起來,你們清淨派還真是我的晚輩,天生該入道庭。”
佛門四大菩薩,三個就是玉虛上仙。
這算怎麼回事。
要是地藏王也是某個大能的馬甲,那麼大雷音寺直接改名爲玉虛分部得了。
“拜見祖師!”
靜心師太頓時大喜一拜,本以爲降世菩薩與觀世音菩薩之間關係親密,所以能請來觀音庇護,沒有想到是同出一門。
“公共場合,稱呼職務。”
申公豹扶起道冠,不禁搖了搖頭,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洪荒大能之間的關係真複雜,真微妙。
導致自己這個正經的三清真仙,變成了兩個尼姑的祖師爺。
該限制馬甲了!
“是道君。”靜心師太也收斂了心神,不再稱呼菩薩,而是跟衆人一起稱呼道君。
清淨一派的氣運,徹底融入進道庭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