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西出陽關

bookmark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牀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琵琶從瞌睡中醒來,打死了一隻嗡嗡叫的蚊子,擡頭看了看屋裡,兩人還在喝酒。琵琶有些倦了,就斜斜地靠在月亮門上。她不懂兩個人爲什麼這麼能喝,都已經喝到後半夜了,還不肯散席。小姐早就在丫鬟的攙扶下回房歇息了,她不想走,她想再待一會兒,只爲了聽聽那先生的聲音,就是老將軍太討厭了,嗓門大的能讓人崩潰,這一來先生的聲音就更難聽到了。

“世人皆知老夫爲國千里奔襲,擊殺郅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谷吉乃是老夫救命恩人,也是老夫的兒女親家啊。”

陳湯終於喝高了,敲着桌子,一字一頓地說,渾濁的老眼溼潤潤的,燭光照過來,一閃一閃的。

原來谷吉對陳湯有知遇之恩。當初陳湯流落長安時,爲富平侯張勃賞識,向朝廷舉薦了自己。正當陳湯準備大展宏圖的時候,他的父親過世了。按照當時的禮制,陳湯要回家守孝三年。可是陳湯懷才不遇多年,就像一個老饕看到了心儀已久的滿漢全席,卻被告知要三年後纔可以吃,等到了三年後,那還能吃嗎?況且父親一生之願乃是希望兒子能出人頭地。如果陳湯守制,估計老爺子能氣得死而復生。於是陳湯隱瞞了消息,留在長安等候朝廷任命。沒想到任命沒等來,卻把黴運等來了。當時大漢以孝治天下,丞相匡衡抓住陳湯的把柄,不但沒有授予官職,還把他下獄,連累富平侯張勃被申斥,以舉薦不當爲由削減食邑二百戶。就在陳湯心灰意冷之際,公車司令谷吉趁皇帝夜遊太液池時向皇帝求情,救了陳湯一命,並舉薦他爲郎官,後來匈奴內亂,五單于爲爭奪王位,將草原弄得雞犬不寧,陳湯主動請求出使外國,才積功做到了西域都護府副校尉。如果說張勃是他的伯樂,那谷吉就是他的貴人。

於是有一天,貴人谷吉來到了西域都護府的府衙。老友相見,自是一番感慨。校尉甘延壽也是個爽快之人,當晚三人就在都護府的後院飲酒到半夜。當聊到谷吉此行的目的乃是護送郅支單于之子駒於利受回國時,甘延壽沉思片刻,說道:“衛司馬乃是明事理之人,古語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既是送還質子,送至塞下即可,何必要以身涉險呢?”

谷吉站起身來,打開窗戶,西域的風吹進屋內,頓覺涼氣襲人。

“不瞞甘校尉和賢弟,吉出發之時,朝中大臣就有此論,陛下也覺得此舉太過冒險,但是,僅送出塞外,明擺着表明我大漢與北匈奴不再交好,甚至可能棄前恩、立後怨,給對方不歸附的藉口,不如送至郅支王廷,看他內附不內附。憑着我朝如此強大的實力,即便郅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漢使不利,也必然害怕因爲得罪漢朝而不敢接近邊塞。以我一個使臣的犧牲,換邊境數年安寧,值了!”

當下衆人默然,甘延壽猛地灌了一大口酒,拍案而起:“若不是朝廷軍令,某願自提一軍,護送衛司馬前往!可惜啊可惜!”

谷吉斟了一大碗酒,三人共同幹了,谷吉擦了擦嘴,謝過了甘延壽,轉頭對陳湯說:“子公賢弟,愚兄有一事相托,還望賢弟應允。”

陳湯連忙起身,一揖到地:“不敢勞兄長下問,兄長但說,湯無不應允。”

谷吉拉住陳湯的手,語調悲涼:“賢弟,我這一去,九死一生,我知賢弟有一女,聰慧賢淑,愚兄不才,想爲犬子謀得一門好親事,事起倉促,兄無一準備,盼賢弟念當初愚兄搭救賢弟之情,應允此事,以後對永兒照拂一二,兄九泉之下,感激涕零!”說罷,納頭便拜,引得甘延壽唏噓不已,陳湯哽咽無聲。

陽關。

西域的風沙總是那麼的討厭,即便已經裹得嚴嚴實實了,沙子還是能從靴子的縫隙裡鑽進來,走不了幾步路就得把靴子倒一下。谷吉他們今天就要走出陽關,此後是死是生,只有天知道了。

七天後,西域都護府外的黃沙道上一匹駿馬疾馳而來,煙塵滾滾。騎士進城半個時辰後,又有一匹駿馬自東門奔出,夕陽的餘暉下騎士的紅頭巾格外刺眼。

夜深了,都護府內燈火通明,後堂已經亂成了一鍋粥,甘延壽握劍在手,大喝一聲:“爾等是要逼迫我造反不成!”

陳湯向前一步,胸膛頂住劍尖,衆將都能聽見劍尖刺破皮肉的聲音。

“甘校尉,你我皆知,奏摺從這裡發出,到達長安,需要多少時日。即便到了長安,那些勳貴老爺們只知欣賞歌舞,有多少懂得行伍軍陣的?他們肯定不會同意我們的請求。爲今之計,只有先斬後奏,校尉也知郅支如今已經在康居國站穩腳跟,又在不斷侵略鄰國,意圖併吞烏孫、大宛。一旦把這兩國征服,幾年內西域所有王國都會受到威脅。長久姑息,郅支必爲西域禍患。郅支與我大漢,只能有一個統治這片土地。如果我們對谷吉之死無動於衷,幾年後,西域都護府將不復存在!趁郅支現在沒有堅城強弓,無法固守,不如我們發動邊境的屯田士兵,加上西域各國人馬,一舉發起進攻,直指其城下,郅支勢必無處可逃,你我將於一朝之間成就千載功業。請校尉三思!”

甘延壽長嘆一聲:“賢弟,這些道理我豈不知,只是我們此行只是換防,並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力啊!”說罷收劍入鞘,轉身往內堂走去,只留下了一句話:“兩難哪!”

單于王廷外的旗杆上,吊着一顆頭顱,幾隻禿鷲在空中盤旋,時時發出一聲聲尖利的叫聲。旗杆下面有兩隻狼正試圖往上爬,不遠處的草坡上,一匹死馬肚子已經被剖開,幾匹狼正在大快朵頤,喉嚨裡還發出嗚嗚聲。遠處傳來了一聲狼嚎,狼們擡頭望去,正遲疑着,又一聲狼嚎傳來,狼們戀戀不捨地看了一眼死馬,轉身跑向草原深處。天空中盤旋的禿鷲石頭一樣俯衝了下來,死馬身上頓時又密密麻麻的佈滿了黑色的死靈。

第六章 花自飄零第二章 城門失火第八章 子規啼血第廿二章 謝家寶樹第廿一章 聲名鵲起第廿二章 謝家寶樹第五章 狡兔三窟第十九章 一步登天第二十章 花團錦簇第十四章 西出陽關第十七章 鑿壁偷光第三章 意料之外第二十章 熒惑守心第三章 秉燭夜談第十三章 雖遠必誅第廿九章 死不瞑目第廿六章 家賊難防第八章 子規啼血第一章 易子而食第十五章 百戰之師第廿三章 落花有意第十八章 晚來欲雪第五章 佳節思親第廿七章 禍不單行第一章 易子而食第廿六章 灞柳風雪第廿八章 臨危受命第十章 鳳冠霞帔第十九章 一步登天第五章 佳節思親第十五章 百戰之師第廿八章 臨危受命第十二章 坐而論道第六章 運籌帷幄第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廿五章 信口雌黃第廿一章 聲名鵲起第一章 如夢如幻第廿六章 灞柳風雪第廿二章 謝家寶樹第十九章 上下同欲第廿三章 落花有意第十七章 鑿壁偷光第廿七章 禍不單行第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章 身陷囹圄第四章 相由心生第三章 意料之外第三章 秉燭夜談第三章 秉燭夜談第廿二章 謝家寶樹第三章 身陷囹圄第三章 意料之外第廿五章 強顏歡笑第十二章 坐而論道第廿二章 火樹銀花第十章 紙上談兵第四章 病入膏肓第二章 城門失火第六章 風雲突變第廿四章 不速之客第十四章 勉爲其難第廿一章 杯酒解兵第三章 秉燭夜談第廿三章 落花有意第一章 易子而食第二章 城門失火第五章 佳節思親第十三章 雖遠必誅第廿九章 死不瞑目第四章 病入膏肓第廿一章 杯酒解兵第廿六章 家賊難防第十三章 雖遠必誅第十三章 雖遠必誅第廿三章 落花有意第十八章 東南雀飛第三十章 懷恨在心第廿一章 杯酒解兵第廿一章 聲名鵲起第廿九章 死不瞑目第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五章 狡兔三窟第九章 物是人非第十章 鳳冠霞帔第廿六章 家賊難防第三章 秉燭夜談第四章 短兵相接第廿四章 不速之客第六章 運籌帷幄第一章 如夢如幻第十七章 鑿壁偷光第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章 花團錦簇第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十章 花團錦簇第一章 如夢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