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知道這些傢伙就喜歡圖方便,不願意去做複雜的事情,另外,李安所說的專業護衛,就是鏢局了,而大唐還沒有出現鏢局這種機構,也沒有人敢第一個嘗試,甚至,很多人都想不到這一層。
沒有人敢第一次開辦鏢局,一個是看不清鏢局日後的發展,不知道自己第一個吃螃蟹會遇到怎樣的情況,這條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通,二是擔心這種專業的武力組織違反朝廷的律法,萬一惹得朝廷圍剿,那可就麻煩了,畢竟,這可是專業的武力組織,有點類似於軍隊了。
三是擔心與各路山賊結怨,讓自己的家人生活在危機之中,普通人臨時給商隊做護衛,就算與山賊結怨,山賊也搞不清這個護衛是是誰,家裡還有什麼人,甚至一個照面之後,就再也不會相見了,而若是一個人組建鏢局,那肯定有自己的名號,肯定有自己的總部所在地,山賊只要記住與自己有仇的鏢局名號,然後隨便一個打聽,就能找到鏢局的總部,然後,還可以輕鬆的將鏢局的鏢頭和鏢師的各種情況都摸清楚,要真是有大怨氣,這些山賊很有可能會對鏢師的家人下手,既然都做山賊了,那還能有什麼底線,這是個很大的風險,是做鏢局的人不能完全避免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後世所謂的鏢局,並不是完全盡力保護商品的,在遇到山賊打劫的時候,也會給山賊一點財物,並不會對山賊進行趕盡殺絕,以免結成死仇了。
做鏢局難免會與山賊這種羣體對立,但爲了保護自己,很多時候也會有一定的妥協,並不會真的拼盡全力,這與官兵不全力剿賊似乎是一個道理,官兵有養賊自重的想法,而鏢局也會有同樣的想法,沒有山賊,官兵就沒有存在感了,同樣的,沒有山賊的話,鏢局也就失業了,如此一來,鏢局自然不會盡全力去打擊山賊了,這些山賊是他們存在的價值所在。
當然,鏢局比較喜歡懂規矩的山賊,這個規矩是經過一次次的摸索實踐出來的,雖然沒有什麼道理,但也是這個行當的行爲準則,也可以稱爲道上的規矩。
其實,鏢局在華夏曆史上的存在時間並不長,是清朝時期纔出現的,據說是因爲晉商的存在而形成的,發展到民國時期就衰落了。
想要開辦鏢局,也不是誰都可以的,必須背後有靠山纔好辦事,沒有靠山的鏢局很容易被朝廷打壓,有很多鏢局與朝廷高官都有聯繫,一般的普通人哪有開辦鏢局的膽量,必定是能力出衆又有關係的人,才能開辦鏢局。
而作爲鏢局的押鏢鏢師,不但要武藝高強,還必須懂得江湖上的脣典,即行話,以便同劫鏢的綠林人物打交道,走鏢時,如果發現路間擺着荊棘條子,必須作好準備和劫路人見面,如果攀上交情淵源,彼此認同一家,便可順利通過,否則只好憑武藝高低。
鏢局不但賴於江湖上有強盜才能生存,而且同江湖上關係密切,一些官府注意的江湖遊俠,進城後若住在鏢局,官府是不能緝拿的,這就是因爲鏢局背後有靠山,不是地方小官敢得罪的。
其實古代的鏢局,與後世的物流有很多相似之處,只不過,由於成本的限制,古代的鏢局只押送貴族的物品,對於一般的物品是不押送的,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而後世的物流是任何物品都會運輸,畢竟,在交通發達之後,商品的運輸費用就會大大的降低了,道路上也沒有山賊,自然什麼都可以運輸,而古代的運輸費用實在是太高了,鏢局每次都要出動大批鏢師,價格實在是無法降低,只有貴重物品纔有可能彌補運輸費造成的損失,廉價的商品完全無法彌補保護費,也不太擔心被打劫,就比如木炭運輸,山賊看了都無奈。
鏢局的押鏢費用不是固定的,也是看情況收取的,主要按腳程遠近、貨物所值取不同的鏢利,商定後簽訂鏢單,在鏢單註明起運地點、商號、貨物名稱、數量、鏢利多寡等,雙方各蓋圖書印章,護送到指定地點、商號後取得鏢利。
一般走鏢通常有總鏢頭或是經驗老道獨當一面的鏢頭押鏢,拿着接收鏢物的清單,再帶上官府開的通行證出發,遇到關口的時候,拿出通行證給官兵門閽看一下,爲了避免糾纏,鏢師有時便順手塞給他們一些銀兩。
途中遇到狀況,譬如發現路間擺着荊棘條子,就知道前面有事了,這叫惡虎攔路,這些荊棘條子不能自己挑開,必須做好準備和劫路人見面,先扯着嗓子喊口號,告訴對方自己是什麼鏢局的,要路過此地。
如果喊鏢號不行的話,就需脣典對話,脣典是武林中的行話,只有鏢局內部的人知道,外部人根本聽不懂的,如果對方仍不打算歇手,那就只好抄傢伙打架了,萬一山賊更多更強,是可以劫了鏢車的,這叫失鏢,這種事也不少見,要不然山賊該怎麼活,鏢師在每走一趟之前就已經打點好了家裡的一切,已做好一旦出事便不再回家的準備,也就是要跑路了。
有人認爲鏢局的尚武、正直、正義、扶弱、助人的精神,指導着幾百年來鏢局的鏢師們,前仆後繼地追逐着自己的人生價值,有的甚至出師未捷身先死,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哪怕是遇到再大的困難,再兇悍的敵人,他們從來不知道逃逸和後退是什麼,他們只知道一點,人在鏢在!
也有人認爲在強盜的眼裡,鏢師是一種從來不會屈服的人,在商人、僱主、弱者眼裡,鏢師永遠是最讓他們有安全感的人,鏢師就是他們的腰桿子,鏢師就是他們的護身符,只要有鏢師在他們的身邊,他們的生命財產就會安全,他們的生意買賣就會興隆發達。
其實這只是外行人對鏢局的一種表面認識,對於有苦說不出的鏢師來說,他們心中常年祈禱的只有一個字和,他們更熱衷於以和爲貴。
因爲常年走鏢,他們看到了太多的廝殺和死亡,遇到了太多的襲擊,見到了太多的流血,而他們的職責僅僅是保平安,所以他們不管處理任何衝突和突發事件,總是以和爲貴,以和平解決、和氣生財爲主導精神,鏢局也始終堅持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精神,只要能不動手打架的,就堅決不會動手,更要處理好與官方、地方、賊方的關係,還要考慮僱主的感受。
在後世的影視劇裡,鏢師總是橫眉立目的形象,而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們很多都是十分謙和,待人接物總是面帶三分笑容,尊老敬長,禮賢下士,實爲謙謙君子,頗有紳士風範。
如在行車、打尖、住店時與人發生矛盾,鏢師總是禮讓三分,不以武功壓人,儘量不與人發生衝突,一般也不找鏢師的麻煩,深知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沒點真本事,誰敢出來走鏢,所以鏢師遇事情也總是禮讓三分,諸事儘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另外,爲了安全起見,鏢車上路後,鏢師就不再喝酒了,即使隆冬時節,爲了禦寒暖身,年高的鏢師有時喝上兩盅,但是以三分酒量爲限制,決不多飲,能喝一斤的話,最多喝上三兩,中午打尖時不喝酒,更不和不認識的人開懷暢飲,道逢親朋好友,雖是久別,也是以茶代酒,老鏢師飲酒是進店後一切安排妥當了,關起門來獨樂自飲,但是決不會超過三分,萬一喝醉了,遇到賊人就麻煩了。
鏢師一般都是武力高強的人,但並不能因爲自己武功高強就欺辱別人,相反,還要有足夠大的隱忍精神,否則,就算是自己佔理,也會變成沒理,比如在大街上被普通人糾纏,一拳把人打倒了,別人可不管是什麼原因,會想當然的認爲是鏢師欺負人了,畢竟,鏢師沒啥事,而糾纏的人卻已經躺在地上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一定是鏢師的錯了,所以,該隱忍還是要隱忍的,否則,真的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麻煩。
最後就算證明自己沒有錯,可有些事情一旦經公了,就會造成很大的麻煩,打人的鏢師短期之內怕是沒法押鏢了,甚至整個押鏢團隊都要被困在某個地方動彈不得,而有些貨物是有時限的,一旦半道上耽誤了,就不能如期抵達目的地了,這對於收入是有不小影響的,甚至會影響自己鏢局的信譽,對以後的生意也有較大的影響。
如此看來,做鏢師確實挺憋屈的,不但要隱忍,很多時候甚至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只要不是太嚴重的挑釁,都不予理會,以儘可能的減少遇到麻煩的機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過,別看鏢局對待強人一貫堅持謙和、委曲求全的精神,但是在原則問題上他們是非常堅決的,因爲他們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就是保護僱主人身財產的安全,這一點始終是第一位的,一旦鏢局和僱主簽定鏢單,形成了合同關係,他們就會堅持對僱主忠誠守信的職責,所謂人在鏢在。如果路上的賊人危害到了僱主的利益和生命財產的安全,所有的謙和和求全精神都不復存在,他們就會拔刀向前,捨命護主,用刀光和生命,履行自己的職責。
鏢局對外界的一切挑戰,都是採取避戰的精神,這並不是說鏢局的人就低人一等,而是鏢局的職責所在,保鏢的目的是賺錢,使用的手段是保證僱主的人財兩安,他們沒有必要對強人趕盡殺絕,倘若強人真的強人所難,鏢局爲了堅持對僱主的忠誠守信的精神,也只有和強人一搏生死了。
另外,警惕性對於鏢師也非常的重要,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降低警惕性,要時刻提防可能存在的危險,比如後世的鏢師們就總結出了鏢師的六大禁忌。
第一戒是住新開店房,新開設的店因摸不透人心,保鏢之人便不去隨意冒險,只要門上寫有開業大吉的店不住。第二戒住易主之店,換了老闆的店,人心叵測會有賊店,保鏢之人也不住。第三戒住娼婦之店,有些店娼婦糾纏會中計丟鏢,保鏢之人也不去冒險。第四戒武器離身,無論是走在路上還是住店休息,武器都必須帶在身上以防萬一,武器是鏢師的膽氣,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自己的身體,在外走鏢隨時都有可能會遇到危險,一旦武器不在身邊,就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第五戒鏢物離人,無論是旱路上的鏢車還是水路上的鏢船或是保護的官員,商人都不得隨意離開,要始終在自己的視線之內才行。第六戒忽視疑點,當鏢師的必須具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警覺能力,一旦以現可疑之點,就要密切注視,準備投入戰鬥之中,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僥倖心理。
古代鏢師押鏢,除了要準備武器之外,鏢車,鏢旗,鏢箱也都是必不可少的,最常用的鏢車是一種獨輪鏢車,它的特點是隻有一個車輪,這樣的車子走起路來平衡不好掌握但走崎嶇不平的山路比較方便。
鏢旗就是鏢車上插着的三角形小旗子,小旗上的字兒代表總鏢頭的姓,在走鏢過程中,當劫鏢的人一看這是厲害人物保的鏢,就不一定敢亂劫,因爲這些鏢師的武功都是江湖上出了名的武林高手,賊人打不過啊!
鏢箱就是一種特製的大箱子,大多是榆木圪塔製作的,這個大箱子的本身重就有七八十斤,可以說非常的沉了,鎖採用了最先進的防盜暗鎖,只有大掌櫃和二掌櫃兩把鑰匙並起來纔可以打開的,這樣能起到一個防貪污的作用,畢竟,鏢師這麼多,萬一有人手腳不乾淨,做出偷盜的事情,那豈不是敗壞了鏢局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