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

李十二郎原本已經真的動了殺心,可先是友人勸解,然後又是這今日剛剛相識卻頗爲豪爽的年紀相仿青年阻止,他終於漸漸冷靜了下來。冷冷瞪着這醜態畢露的驛丞,他隨手一鬆任由人就這般軟倒在地,這才彈了彈衣角。

“若再聽到你狗吠,定然取你性命!”

那驛丞劉十三總算是逃脫一劫,此時掙扎起身正面露兇光打算叫人來相助,突然就看見了只隔着幾步遠的杜士儀。

發現剛剛這情形彷彿驚動了人,如今滿院子竟是有七八個訓練有素的從者,猶如衆星拱月一般將這位年輕郎君簇擁在當中,他陡然之間想起剛剛從家中一個新得婢女的肚皮上爬起來,匆匆趕回來是爲了什麼,不禁使勁吞了一口唾沫,這才站直了身子露出了恭敬的笑臉,隨即用試探的口氣問道:“敢問這位郎君可是姓杜?”

“是我。”杜士儀點了點頭,見對方形容大變,他方纔臉色寡淡地說道,“李十二郎是我邀約方纔留下的,你辱及其父,着實無禮!眼下你不必再多言,且退下,有事我會再讓人吩咐你。”

“是是是……”

劉十三隻覺得懊惱至極,慌忙深深一揖溜得飛快。他這一走,杜士儀便打了個手勢命其他從者暫退,這才笑着說道:“被這掃興人一打擾,雖說壞了興致,可我也想起了剛剛請郎君進來的正事。我這從者箭術極精,剛剛見你射落這隻大雁,一時驚歎不已。未知郎君這箭術,是家傳抑或名師,又或是隻憑自己多年苦練出來的?”

礙眼的人既然沒了,又見杜士儀雖富貴卻好相處,李十二郎雖面上還有怒色未退,卻不像剛剛那樣殺氣騰騰。被人問到自己的箭術,他卻沉默了好一會兒,這才沉聲答道:“是先父當年所傳。先父亡故之後,我前後習練多年,方纔有百步穿楊之能。”

一旁的吳六彷彿有意活絡氣氛,便笑着說道:“雖說李十二的箭術了得,但相比他的劍術,那便是小巫見大巫了。他的劍術通達,此前遊歷各方,若有宵小覬覦,無不是三兩下便輕而易舉打發了。不過比起他的劍術,卻又是他的文采更出衆。當初蘇相公爲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的時候,李十二曾經前去拜謁,那時候就連蘇相公也嘖嘖稱奇,勉他好好向學。只可惜新任綿州趙使君竟是刻意留難,甚至連解試的機會都不給李十二!”

說着說着,他自己都不知不覺拐到了這件令人激憤的事情上,等說完了方纔感到幾分悔意。他自己雖也是蜀中才子,可因爲家世不顯,一樣是欲求解送而不可得,更不要說到長安一會天下才俊。於是,他歉意地對杜士儀拱了拱手,見友人彷彿專心致志地烤着大雁,他突然想起剛剛那驛丞劉十三輕而易舉就被杜士儀逼退,他不禁好奇地問道:“對了,還未請教這位杜郎君名諱?”

杜士儀也無意隱瞞兩人,當即笑道:“京兆杜陵杜十九。”

此話一出,正忙活着烤大雁的李十二郎登時擡起了頭,而吳六則是立刻瞪大了眼睛,失聲驚呼拍了拍腦袋道:“你就是新任成都令杜十九郎?果然……這天下姓杜又這般年輕,能夠把那劉十三給直接轟跑的,又正好路過綿州的杜十九郎還能有誰?”

“原來你便是京兆杜陵杜十九郎。”李十二郎此刻再也不看火堆上那隻油脂四溢噴香撲鼻的烤大雁,盯着杜士儀端詳了好一會兒,他方纔笑了起來,“從前只聞其名不見其人,今天真的見着了,卻不想也是饕餮食客,我這隻烤大雁算是遇到知音人了!在下祖籍隴西,現居綿州,從前在家中排行十二,故而人稱李十二郎,單名一個白字。”

他這話說完,就只見杜士儀險些沒把眼珠子瞪出來,心裡頓時好不詫異。他身邊的吳六和始終侍立一側的赤畢,也都看見了杜士儀那倒吸一口涼氣的表情,一時異常納悶。好在杜士儀如今名人見得多了,今次只是沒往那上頭去想,驚愕過後便趕緊給自己找了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怪道我一見李十二郎就覺得氣度風儀不凡,原來是蘇尚書曾經提到過的天才英麗,下筆不休的蜀中奇才。”

弱冠往謁當時罷相的蘇頲,便能得到那樣的讚賞和評價,這一直都是李白心頭最得意的事。然而,別的士子無論出身世家還是寒素,畢竟家世清白,求取解送抑或是參加制科都容易得很,甚至於世家大族子弟,只要在京城周遊於權貴之中揚名,進而博取公薦就能在科場折桂,可單單出身這一點,就足以讓他難以走旁人那條路。因而,杜士儀此刻沿用了蘇頲當年的讚譽,頓時讓他喜上眉梢,大起知己之感。

“咳……郎君,火上的大雁要烤焦了!”

赤畢這一聲咳嗽和提醒,頓時讓心頭感覺奇異的杜士儀回過了神,而李白也當即扭頭去看篝火,一時再顧不得說話,慌忙手忙腳亂地去翻動着這自己難得射到的獵物。反倒是吳六終於逮到了機會,熱絡而不失恭敬地說道:“杜郎君,我是劍州吳指南吳六郎,早就聽說過杜郎君赫赫聲名,不意想竟然能夠在這裡遇上。說來也巧,過幾日我和李十二正好要往成都去,不知能否和杜郎君同行?”

“這何用問,既然同路,同行不是多個伴?只我明日就要啓程,你們若是日程不便,到了成都再來找我也不妨!”

李白手中忙着烤制大雁,可杜士儀的話他卻聽得清清楚楚。儘管他們都是尚未取得功名的白身,杜士儀卻已經入仕三年有餘,如今更是即將爲成都一縣父母,卻依舊如此平易近人,他不禁更生好感,口中當即說道:“我孑然一身,吳六如今也不過客居此地,何時啓程都無所謂。綿州到成都這一條路,我走過多次了,正好可爲杜郎君嚮導!”

這邊幾人正說話間,那邊廂房中,原本才小憩了片刻的王容因剛剛外頭劉十三的嚷嚷,已經驚醒了。聽到白姜稟報了事情始末,她不禁暗自稱奇。杜士儀喜歡交朋友,當初在幽州時,據說一介城門守卒都受過他恩惠,由此可見一斑,如今這兩個白身士子就更不用說了。這等交遊的事她不便出場,此刻便讓白姜去把自己行前通過父親準備好的那些關於蜀中情形的書卷找了出來,一面看,一面在心中思量父親的各種提點和教誨。

畢竟,北方她從前還去過,巴蜀卻還是第一次來,唯一瞭解的,也只有此地所產的那些茶葉而已。

正一邊看一邊思量,早已把外間事情忘得一乾二淨的時候,她突然嗅到了一股近在咫尺的鮮香,擡眼一看方纔發現是白姜正捧着一盤東西站在面前。醒悟到這就是外頭剛剛正在烤制的大雁,她便坐直了身體問道:“這是都已經烤熟了?須臾就這麼久了?”

“娘子先是看書,再是發呆,這都已經快大半個時辰了。”白姜提醒了一聲之後,又輕聲說道,“杜郎君看來是真的很看重那兩位,把他們請到了房中,又命人去向驛丞要酒。總而言之,看這架勢也必然相談盡歡,聽說到時候還要一起上路。可若是如此,娘子豈不是要上馬車了?這一路盡是山路,騎馬還好,坐馬車卻不但氣悶而且顛簸,又容易暈……”

“就你話多,杜郎又不曾說要我進馬車躲避!”王容沒好氣地打斷了白姜,這才若有所思地說,“等一會兒他回來再問吧。若是他同意,不妨我先行一步到成都。綿州到成都已經很近了。我正好巡視一遍阿爺的那幾家產業,再去玉真觀主借給我的那處地方看看。否則真的一塊抵達成都,那卻是太扎眼了。”

倘若說王維那一手琵琶確實是妙手絕倫,那此刻和李白飲酒啖雁之後,這位即將豪取酒中謫仙人之名的年輕人仗着醉意,一時在狹小的地方舞起了劍,同樣令人歎爲觀止。相比公孫大娘和裴旻都需要偌大的地方來展現那精絕的劍術,李白這會兒的醉劍卻更顯憨態可掬,然則那一汪寒光往往能夠在意料不到的地方竄將出來,想想若是實戰之中的對手遇到這種情形,杜士儀就不禁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然而,驛站之中留客可以,留宿卻是不能,於是等到日落時分,杜士儀和二人約好了明日啓程時間,繼而就把人送到了門口。還不等他往見王容,那驛丞劉十三便立時找了來,打躬作揖賠禮不斷之後,他便滿臉苦色地對杜士儀解釋了起來。

“杜明府,真的不是我有意和這李十二郎作對,實在是前任彭驛丞太縱容他,朝廷驛站本就是有制度的,不許擅入!而且這李十二郎父親從前便是從碎葉城回來的,聽說不知道當年犯了什麼事,因而連個本身名諱都不敢示人,鄉人全都稱其做李客。他生意固然做得不小,可終究不過一介商賈,後來一家人莫名其妙染疾去世,而且聽說這李十二郎生母又是突厥人,他又是恃才傲物的性子,有人看不下去在趙使君面前捅出了這一點,他怎麼能得鄉貢解送?就算他詩作得再好,這制科也是要有人舉薦的,他一樣沒戲……”

聽劉十三嘮嘮叨叨說了一大堆的話,杜士儀總算是明白了從未聽到過李白應科舉的緣由。相比其餘名滿天下的詩人,只有李白的身世始終曖昧不清,那所謂涼武昭王后裔,應該也只是託辭而已!

李十二郎原本已經真的動了殺心,可先是友人勸解,然後又是這今日剛剛相識卻頗爲豪爽的年紀相仿青年阻止,他終於漸漸冷靜了下來。冷冷瞪着這醜態畢露的驛丞,他隨手一鬆任由人就這般軟倒在地,這才彈了彈衣角。

“若再聽到你狗吠,定然取你性命!”

那驛丞劉十三總算是逃脫一劫,此時掙扎起身正面露兇光打算叫人來相助,突然就看見了只隔着幾步遠的杜士儀。

發現剛剛這情形彷彿驚動了人,如今滿院子竟是有七八個訓練有素的從者,猶如衆星拱月一般將這位年輕郎君簇擁在當中,他陡然之間想起剛剛從家中一個新得婢女的肚皮上爬起來,匆匆趕回來是爲了什麼,不禁使勁吞了一口唾沫,這才站直了身子露出了恭敬的笑臉,隨即用試探的口氣問道:“敢問這位郎君可是姓杜?”

“是我。”杜士儀點了點頭,見對方形容大變,他方纔臉色寡淡地說道,“李十二郎是我邀約方纔留下的,你辱及其父,着實無禮!眼下你不必再多言,且退下,有事我會再讓人吩咐你。”

“是是是……”

劉十三隻覺得懊惱至極,慌忙深深一揖溜得飛快。他這一走,杜士儀便打了個手勢命其他從者暫退,這才笑着說道:“被這掃興人一打擾,雖說壞了興致,可我也想起了剛剛請郎君進來的正事。我這從者箭術極精,剛剛見你射落這隻大雁,一時驚歎不已。未知郎君這箭術,是家傳抑或名師,又或是隻憑自己多年苦練出來的?”

礙眼的人既然沒了,又見杜士儀雖富貴卻好相處,李十二郎雖面上還有怒色未退,卻不像剛剛那樣殺氣騰騰。被人問到自己的箭術,他卻沉默了好一會兒,這才沉聲答道:“是先父當年所傳。先父亡故之後,我前後習練多年,方纔有百步穿楊之能。”

一旁的吳六彷彿有意活絡氣氛,便笑着說道:“雖說李十二的箭術了得,但相比他的劍術,那便是小巫見大巫了。他的劍術通達,此前遊歷各方,若有宵小覬覦,無不是三兩下便輕而易舉打發了。不過比起他的劍術,卻又是他的文采更出衆。當初蘇相公爲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的時候,李十二曾經前去拜謁,那時候就連蘇相公也嘖嘖稱奇,勉他好好向學。只可惜新任綿州趙使君竟是刻意留難,甚至連解試的機會都不給李十二!”

說着說着,他自己都不知不覺拐到了這件令人激憤的事情上,等說完了方纔感到幾分悔意。他自己雖也是蜀中才子,可因爲家世不顯,一樣是欲求解送而不可得,更不要說到長安一會天下才俊。於是,他歉意地對杜士儀拱了拱手,見友人彷彿專心致志地烤着大雁,他突然想起剛剛那驛丞劉十三輕而易舉就被杜士儀逼退,他不禁好奇地問道:“對了,還未請教這位杜郎君名諱?”

杜士儀也無意隱瞞兩人,當即笑道:“京兆杜陵杜十九。”

此話一出,正忙活着烤大雁的李十二郎登時擡起了頭,而吳六則是立刻瞪大了眼睛,失聲驚呼拍了拍腦袋道:“你就是新任成都令杜十九郎?果然……這天下姓杜又這般年輕,能夠把那劉十三給直接轟跑的,又正好路過綿州的杜十九郎還能有誰?”

“原來你便是京兆杜陵杜十九郎。”李十二郎此刻再也不看火堆上那隻油脂四溢噴香撲鼻的烤大雁,盯着杜士儀端詳了好一會兒,他方纔笑了起來,“從前只聞其名不見其人,今天真的見着了,卻不想也是饕餮食客,我這隻烤大雁算是遇到知音人了!在下祖籍隴西,現居綿州,從前在家中排行十二,故而人稱李十二郎,單名一個白字。”

他這話說完,就只見杜士儀險些沒把眼珠子瞪出來,心裡頓時好不詫異。他身邊的吳六和始終侍立一側的赤畢,也都看見了杜士儀那倒吸一口涼氣的表情,一時異常納悶。好在杜士儀如今名人見得多了,今次只是沒往那上頭去想,驚愕過後便趕緊給自己找了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怪道我一見李十二郎就覺得氣度風儀不凡,原來是蘇尚書曾經提到過的天才英麗,下筆不休的蜀中奇才。”

弱冠往謁當時罷相的蘇頲,便能得到那樣的讚賞和評價,這一直都是李白心頭最得意的事。然而,別的士子無論出身世家還是寒素,畢竟家世清白,求取解送抑或是參加制科都容易得很,甚至於世家大族子弟,只要在京城周遊於權貴之中揚名,進而博取公薦就能在科場折桂,可單單出身這一點,就足以讓他難以走旁人那條路。因而,杜士儀此刻沿用了蘇頲當年的讚譽,頓時讓他喜上眉梢,大起知己之感。

“咳……郎君,火上的大雁要烤焦了!”

赤畢這一聲咳嗽和提醒,頓時讓心頭感覺奇異的杜士儀回過了神,而李白也當即扭頭去看篝火,一時再顧不得說話,慌忙手忙腳亂地去翻動着這自己難得射到的獵物。反倒是吳六終於逮到了機會,熱絡而不失恭敬地說道:“杜郎君,我是劍州吳指南吳六郎,早就聽說過杜郎君赫赫聲名,不意想竟然能夠在這裡遇上。說來也巧,過幾日我和李十二正好要往成都去,不知能否和杜郎君同行?”

“這何用問,既然同路,同行不是多個伴?只我明日就要啓程,你們若是日程不便,到了成都再來找我也不妨!”

李白手中忙着烤制大雁,可杜士儀的話他卻聽得清清楚楚。儘管他們都是尚未取得功名的白身,杜士儀卻已經入仕三年有餘,如今更是即將爲成都一縣父母,卻依舊如此平易近人,他不禁更生好感,口中當即說道:“我孑然一身,吳六如今也不過客居此地,何時啓程都無所謂。綿州到成都這一條路,我走過多次了,正好可爲杜郎君嚮導!”

這邊幾人正說話間,那邊廂房中,原本才小憩了片刻的王容因剛剛外頭劉十三的嚷嚷,已經驚醒了。聽到白姜稟報了事情始末,她不禁暗自稱奇。杜士儀喜歡交朋友,當初在幽州時,據說一介城門守卒都受過他恩惠,由此可見一斑,如今這兩個白身士子就更不用說了。這等交遊的事她不便出場,此刻便讓白姜去把自己行前通過父親準備好的那些關於蜀中情形的書卷找了出來,一面看,一面在心中思量父親的各種提點和教誨。

畢竟,北方她從前還去過,巴蜀卻還是第一次來,唯一瞭解的,也只有此地所產的那些茶葉而已。

正一邊看一邊思量,早已把外間事情忘得一乾二淨的時候,她突然嗅到了一股近在咫尺的鮮香,擡眼一看方纔發現是白姜正捧着一盤東西站在面前。醒悟到這就是外頭剛剛正在烤制的大雁,她便坐直了身體問道:“這是都已經烤熟了?須臾就這麼久了?”

“娘子先是看書,再是發呆,這都已經快大半個時辰了。”白姜提醒了一聲之後,又輕聲說道,“杜郎君看來是真的很看重那兩位,把他們請到了房中,又命人去向驛丞要酒。總而言之,看這架勢也必然相談盡歡,聽說到時候還要一起上路。可若是如此,娘子豈不是要上馬車了?這一路盡是山路,騎馬還好,坐馬車卻不但氣悶而且顛簸,又容易暈……”

“就你話多,杜郎又不曾說要我進馬車躲避!”王容沒好氣地打斷了白姜,這才若有所思地說,“等一會兒他回來再問吧。若是他同意,不妨我先行一步到成都。綿州到成都已經很近了。我正好巡視一遍阿爺的那幾家產業,再去玉真觀主借給我的那處地方看看。否則真的一塊抵達成都,那卻是太扎眼了。”

倘若說王維那一手琵琶確實是妙手絕倫,那此刻和李白飲酒啖雁之後,這位即將豪取酒中謫仙人之名的年輕人仗着醉意,一時在狹小的地方舞起了劍,同樣令人歎爲觀止。相比公孫大娘和裴旻都需要偌大的地方來展現那精絕的劍術,李白這會兒的醉劍卻更顯憨態可掬,然則那一汪寒光往往能夠在意料不到的地方竄將出來,想想若是實戰之中的對手遇到這種情形,杜士儀就不禁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然而,驛站之中留客可以,留宿卻是不能,於是等到日落時分,杜士儀和二人約好了明日啓程時間,繼而就把人送到了門口。還不等他往見王容,那驛丞劉十三便立時找了來,打躬作揖賠禮不斷之後,他便滿臉苦色地對杜士儀解釋了起來。

“杜明府,真的不是我有意和這李十二郎作對,實在是前任彭驛丞太縱容他,朝廷驛站本就是有制度的,不許擅入!而且這李十二郎父親從前便是從碎葉城回來的,聽說不知道當年犯了什麼事,因而連個本身名諱都不敢示人,鄉人全都稱其做李客。他生意固然做得不小,可終究不過一介商賈,後來一家人莫名其妙染疾去世,而且聽說這李十二郎生母又是突厥人,他又是恃才傲物的性子,有人看不下去在趙使君面前捅出了這一點,他怎麼能得鄉貢解送?就算他詩作得再好,這制科也是要有人舉薦的,他一樣沒戲……”

聽劉十三嘮嘮叨叨說了一大堆的話,杜士儀總算是明白了從未聽到過李白應科舉的緣由。相比其餘名滿天下的詩人,只有李白的身世始終曖昧不清,那所謂涼武昭王后裔,應該也只是託辭而已!

664.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999.第999章 決然255.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961.第961章 欺人太甚748.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1177.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186.第186章 面聖80.第80章 墨窯制墨902.第902章 天下之大,興亡皆苦836.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610.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318.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853.第853章 凱旋1176.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1184.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184.第184章 天子之怒1166.第1166章 親臨前線199.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歸236.第236章 殺威,告急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178.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1112.第1112章 凱旋982.第982章 獻俘獻捷152.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誰人285.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315.第315章 妾薄命6.第6章 婉拒679.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934.第934章 美人計394.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472.第472章 兵不厭詐465.第465章 師兄考師侄,卻見女弟子935.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882.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146.第146章 試賦之道,靈動爲上564.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105.第105章 志同道合883.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821.第821章 誰人技高一籌?726.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790.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922.第922章 心灰若死1085.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187.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454.第454章 楊玄琰855.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574.第574章 不速之客520.第520章 終成正果31.第31章 手足連心1005.第1005章 不疑355.第355章 恃強逼凌1025.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946.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188.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874.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793.第793章 虎狼爲從,大城爲妝113.第113章 近鄉情怯1241.第1241章 風雲際會229.第229章 巡閱立威292.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849.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156.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459.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886.第886章 第一名將1274.第1274章 杜氏有後367.第367章 聖心何在507.第507章 拜見師長536.第536章 告御狀!140.第140章 突變438.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153.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279.第279章 衆口鑠金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921.第921章 傳首問罪164.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1089.第1089章 戰雲再起719.第719章 圖謀後事1164.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745.第745章 鄯州老卒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1270.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368.第368章 翻臉824.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97.第97章 聲名鵲起1103.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652.第652章 平定674.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98.第98章 色戒嗔戒354.第354章 求親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21.第21章 救人如救火873.第873章 斷腕求活540.第540章 衆望所歸657.第657章 親情如水1155.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376.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1142.第1142章 君逃臣留970.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