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

bookmark

一個人的升遷罷免,最關心的是親朋和仇敵,所以陸謙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心神不寧,找個機會去了表兄簫挺府上。

他推開隔扇門進入,跪坐在案几前的簫挺突然放下手中筆墨,將宣紙一把抓起揉成一團,扔進了旁邊的竹簍中。

陸謙感覺到情況不妙,但還是彎下腰來插手:“表兄。”

“請叫我簫挺參軍,你來找我,又有什麼事?”

“簫參軍說得哪裡話,我無事就不能來找你了……”

看到簫挺臉上那生人勿近的表情,陸謙悻悻地說道:“聽說來曜都護外派李嗣業做了蔥嶺守捉,表兄爲何不從旁勸阻,讓此人如願以償地領了實缺?”

“我該怎麼做,是你能過問的嗎?”簫挺冷冰冰地把話頂了回去。

陸謙雖然心中有怨念,但不敢有任何不快之色。他吃了嗆依然賴着不走,乖乖地跪坐在簫挺面前,等待表兄作出解釋。這也是一種非暴力強迫合作的方式。

簫挺瞧見他就來氣,但也輕易甩脫不了難纏的表弟,只好透露出一點兒用意讓這頭蠢驢安心。

“這個蔥嶺守捉,偏僻苦寒,地理無足輕重,把他打發到這裡成爲守捉使,你認爲他還能立功升遷嗎?”

陸謙一聽,感覺表兄的話果然很有道理,立刻從懷中掏出一團厚重的包裹,雙手奉到案几前。

“這是家中從京兆捎來的一些財物,還請表兄笑納。”

簫挺依然面無表情,陸謙只好把包裹放在案几上,叉手告退。

等他走出簫府,心中尤感憋屈,張口恨恨地罵道:“裝什麼玩意兒,老子每次給你送許多錢財,還跟我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若不是來都護跟前他送不進去,何須巴結簫挺這個冷麪的小人。

……

五天之後,李嗣業正式動身前往蔥嶺,蓋着都護府大印的官牒揣在懷中,其餘生活用品裝進揹包,或打成鋪蓋捲兒駝在馬背上。

他前去蔥嶺赴任,宅院要被都護府收回去,半路上殺掉張括一夥所獲取的財物和花紅獎賞不能留在那裡,他特地僱傭了一輛馬車,載着這些東西到蔥嶺上任。

田珍和藤牧騎着青馬跟在身後,這就是他的全部團隊和家當。

蔥嶺,後世被稱之爲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是五山匯聚交結之地。

雪峰連綿映千愁,寒潭生波照漢心,自從漢武時期張騫開闢開闢絲綢之路後,這裡埋葬了多少漢家男兒,連綿的雪山和高寒嚴酷卻始終擋不住他們的腳步。

在這種地方煮肉,你永遠吃不到熟食,水的沸點始終保持在七八十度。空氣稀薄還會產生一定的高原反應。

高原上山峰聳立,山巔上白雪皚皚,一年四季不化。一年中只有五六七這三個月溫暖溼潤,高原谷地中長出鬱鬱蔥蔥的青草和野蔥,那種青翠的綠讓人望之心生憧憬,這便是蔥嶺的由來。

蔥嶺守捉城就在絲綢古道上方,原是喝盤陀古國的都城,背靠着其中一座山峰,傍鄰徙多河,處於地勢平緩的第二階梯,俯瞰守望着下方的蔥嶺驛站。

前來的路上李嗣業做了許多功課,得知蔥嶺守捉的範圍內,竟然還管理着一個小國,這個小國的名字叫識匿,人口應當有幾千人,歸順大唐後其王被封了一個可以世襲的大將軍,暫時不知道是幾品,但總的來說,是要受他這個蔥嶺守捉使的管轄。

李嗣業騎着黑胖一路向上,這個季節氣候還算溫和,馬蹄下的青草碧綠,他拽住馬繮,手搭涼棚眺望,看到了坡頂上的小城。

他心中略感巴適,轄下管着一座城,一座驛站和一個國家,這個蔥嶺守捉使,還是大有可爲的嘛。

等他騎馬立在城頭下,一瞧這守捉城的規模,心頭上像是被澆了一盆冷水,未免也太小了點兒,城寬縱深不過幾十丈,以夯土和白石建成,大小規模僅僅相當於大漠中的一座綠洲集鎮,或是歐洲中世紀的伯爵城堡,比縣城可差遠了。

夯土的女牆垛口上探出一名士兵來,看到下方李嗣業身披鮮亮的鎧甲,連忙扶起扔在地上的槍,叉手稟問道:“來者可是新任守捉使李使君?”

李嗣業擡頭道:“正是本官,快快開門。”

小兵連忙下去跑到守捉使官邸所在——一座草廳中,對盤膝坐在地上打繩結的倉稟主薄於構通報:“於主薄!快!新任守捉使來了!”

小兵又壓低聲音悄悄說道:“這位新任守捉使,好像不一般。”

於構嗯了一聲說:“必是不被上官重視的失意之人,有什麼不一般的?”

“老守捉使來上任的時候,抱着酒葫蘆孤身一人,這位李守捉使身披鐵甲,身邊還有兩名部曲,看上去頗爲神氣。”

“來這種地方還能神氣?他莫不是……”

於構不慌不忙把手中的最後一個繩結打完,掛到牆上說道:“趕緊的,去開城門!”

“不,先把所有人都起來,列隊歡迎李使君!”

“吱呀。”

兩扇粗糙木門緩緩向兩邊大開,兩名臉色蠟黃的小兵探出頭,偷偷看了新任守捉使一眼,隨即板正地立在牆根。

李嗣業面無表情地抖了抖繮繩,略微低了低頭,才從門洞下方穿過。兜鍪差點兒被蹭掉,口鼻中嗆了一口白灰。

他低頭看了看道兩旁站立的百餘唐軍,應該叫民兵更準確一點兒,他們身上甲冑不全,有人只戴兜鍪,有人只有護肩,有些人只有披甲,其餘部位裹着動物毛皮破破爛爛,武器倒還齊全……

李嗣業的臉色陰沉下來,軍漢相互之間交換眼色,隨即面朝前站得筆直。

倉稟主薄於構叉手站在道路盡頭,他今天穿了淺青色的摞補丁缺胯袍,黑紗襆頭上破了洞,有幾縷頭髮擠出來,在臉前飄飄揚揚,看起來很是不堪。

“卑職倉稟主薄於構,恭迎李使君。”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