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

bookmark

勃達嶺邊緣的頓多城,作爲突騎施和安西都護府管轄範圍的分界線,曾經被多次當做唐軍的前進基地,但熱鬧過後,最終還會歸於冷寂。安西都護府此後加強了這裡的兵力,將原先駐守在此處的一個旅百人,增派爲第三十四折衝府的一個團兩百餘人。

夏日大暑的清晨,撥換河對岸的草場上霧氣繚繞,城牆上值守的士兵們趁着暖日即將升起,拄着長矛臥倒在女牆根兒下。

直至遠處傳來急促的轟隆聲,宛如雷陣雨到來前貼着地面炸響的密集滾雷,兵卒眯着眼睛胡亂臆測,或許是某個羚羊羣正在遷徙?

他弓着肩膀支撐着長矛站起,灰白沾滿塵土的眼窩陡然睜大,慌忙推醒了身旁的同袍:“快,快去報告校尉!突騎施人來了!”

城牆上的兵卒們撿起長槍,從後背上解下弓弩,蹲在女牆後方目光盯着不遠處。

突騎施軍隊在撥換河前停下,暫時沒有渡河的意思。白狼皮大纛豎立在軍陣中央,四周牙旗獵獵,氣氛肅穆威武,應當是突騎施可汗本人親帶兵前來。

校尉腋下夾着丸盔兜鍪,身披鐵甲沿着臺階跑上城牆,順着兵卒們的指點朝遠處望去。

他手搭涼棚目測了一下,分佈在撥換河岸邊的大概有七八個方陣,總兵力估計兩萬人。撥換城曾經在蘇祿數萬大軍的包圍下堅持了一個月,也不知他頓多城,能堅持多長時間。

“看着有點兒不對啊?”

每個校尉身邊都有一個旅率捧哏:“校尉,哪裡不對?”

“突騎施可汗大軍若要攻我頓多城,應該一股作氣渡過撥換河,在城前列陣。像這樣開到河邊便駐足不前,這是什麼意思?”

捧哏無法解答逗哏的問題,突騎施人很快已經給出了答案。大纛前方的兩個方陣向兩邊挪動,宛如打開的龍門陣,突騎施可汗賀莫的中軍向前踏進至河邊。

莫賀身穿白色氈袍,身披銀光鐵甲,在一片灰樸樸的突騎施軍中分外顯眼。他大手一揮,對着身後部衆喊道:“把唐王給賜發的旗幟拿出來!”

皇帝冊封賀莫爲突騎施可汗,會賜下纛旗和門旌、牙旗,屬於一種對臣下合法地位的承認。

“燃起火堆!”

幾個衛士將乾柴和牛糞堆積起來,用火把點燃,跳動的火苗燒灼了空氣,灰煙在白日裡繚繞升騰。

突騎施厥薩滿騎着一頭毛髮通體雪白的犛牛,身披五顏六色的布條氈衣,手執獸皮鼓一通敲擊,口中嗚嚕嚕唸叨當做伴奏。

莫賀仰頭朝頓多城方向大聲吼叫:“大唐天可汗失德寡恩,涼薄功臣!致使我突騎施三部寒心。今我闕律啜爲安撫部衆,擔當騰格里賜予職責,燒燬下賜旌節,不復爲唐臣,遂自立十姓可汗,自掌天山南北!”

“燒了!”

兵卒們將黃色門旌和紅色纛旗一併捲起,扔進了熊熊燃燒的烈火中。

莫賀低頭望着在火中跳躍燃燒的旗幟,臉頰也隨之抽搐,下這麼大的決心造反,也是不容易吶。這幾日來夜長夢多,他夜裡無數次輾轉沉思才下了這樣的決定。

他的權益必須得到伸張!燒旗便是訴求的一種最好方式,頓多城的唐軍一定會把這消息帶到龜茲,安西節度使也一定會把消息報給長安。唐王竟然敢小看我等,倒要看看他如何收場!

頓多城牆上,旅率望着遠處騰起的烈火,咧嘴睜大了眼睛倒吸涼氣道:“燒燬御賜旌節,他們這是要謀逆造反吶!”

校尉回頭瞪了他一眼:“別吵吵,廢話,這還用你說?”

薩滿繞着火堆敲鼓狂舞,等到這蜿蜒升騰的火勢逐漸變小,薩滿巫師也跳不動了,氣喘吁吁地爬上了犛牛背。

莫賀可汗滿意地一揮手,號手們吹響了嗚嗚的牛角,大陣開始合攏,兩支騎兵爲先導和後軍,引着大軍緩緩撤退。

只是轉瞬間,撥換河的對岸草場上已撤得一乾二淨,只剩下滿地的牛羊馬糞和仍舊在燃燒的火堆。

頓多城頭劍拔弩張的軍士們鬆懈下來,甚至還有些失望,突騎施人的動作雷聲大雨點兒小吶。

校尉相當不滿地咕囔了一聲:“我都已經披掛好甲冑,竟然就給我看這個?好歹你攻一下城嘗試嘗試。”

他興致闌珊地轉身走下城牆階梯,對身後的旅率吩咐道:“派兩人兩馬,速速向安西都護府傳遞消息,就寫突騎施黃部隔河燒掉御賜旌節,欲反叛自立!”

“喏!”

旅率欲匆匆離去,卻又被校尉轉身喊住:“等一下!先叫人去火中搜尋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燒剩的旗杆銅纂。”

“這是爲何?”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不懂得留物證吶!快去!”

“喏!”

旅率叉手告退後,連忙差人去辦。很快頓多城的南門打開,兩人四騎奔出城門,沿着官道往龜茲方向而去。

半個月之後,突騎施黃姓燒御賜旌節造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龜茲,安西副大都護夫蒙靈察得信後精神一振。這正是缺什麼來什麼,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這不正是突騎施給自己送來的立功機會嗎?這一場功勞足夠把他送上四鎮節度使的位置。

然而事情的演變是否能依他的心意順遂還未可知,他的頭頂上還有安西節度使田仁琬,還有朝廷中書省,更有聖人李隆基。

即使成爲安西副都護,依然沒有直奏聖人的權限,只有成爲節度使後,皇帝纔會給加封一個御史中丞的朝官職務,奏疏纔可以直達天聽。

夫蒙靈察立刻去見田仁琬,向他透露出自己的意思,希望田中丞能夠在奏疏中隱晦地透露出欲再次出兵突騎施的想法。

朝廷對邊鎮節度使的意見通常是優先考慮的,畢竟遙隔萬里之外,對於邊疆形勢的瞭解不夠直觀,當事者的意見雖然摻雜了許多利益訴求,相對來說卻最中肯。

但田仁琬並不是無主見之輩,他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量,再次出兵突騎施,不過是炒冷飯而已,對他的升遷並無多大助益。況且突騎施黃姓賀莫可汗燒旌節,不過是訴求自己的不滿,完全可以用和平手段解決。換句話來說,就算出兵打垮了突騎施黃姓,又該扶持誰來做突騎施可汗,難道又換爲黑姓吐火仙?堂堂大唐對於邊疆地區的戰略,豈能如此反覆無常。

安西節度使田仁琬並未聽取夫蒙靈察的建議,而在奏疏上寫了自己的觀點,一路沿着驛站送至長安。

唐玄宗接到奏疏後一看,原來是莫賀這小老兒對封賞不滿吶。皇帝處理這種不滿情緒經驗豐富,而且是各種官位的發明家,對官位不滿,那就給你編造一個更大的官兒。

賀莫所欲者,不過是突厥左右五廂十姓可汗。當然這個位置是不能給他的,突騎施可汗又不能滿足他。皇帝索性就在十姓可汗和突騎施可汗之間編造了一個突厥左廂五啜陸小可汗的封號,並命蓋嘉運前去招撫。

順帶提一句嘴,蓋嘉運如今還在長安呢。皇帝三月便封給了他河西隴右節度使,結果這位中丞真的飄了,連續三個月在家中飲宴歌舞,遲遲不去上任。尚書左丞裴耀卿早就看他不慣,上疏聖人彈劾蓋嘉運,奏他個驕傲自大,不足成事,如今入秋吐蕃人虎視眈眈,他卻在家裡喝酒跳舞。要不行就把他給換了,若要不換的話,就給他下個詔書,嚴令他限期到任。

接到兩道詔書的蓋嘉運不敢再胡搞,連忙拍拍屁股到河西走廊上任,並且踏實地辦了皇帝交付給他的差事。親自帶兵到碎葉鎮跑了一趟,重新給莫賀封賞,依舊封他爲右驍衛大將軍,左廂五啜陸小可汗。

莫賀雖然依舊不滿意,但既然朝廷給出了反應,還親自派蓋嘉運來安撫,蓋中丞的面子不能不給,所以勉強接受了封賞,只是虛與委蛇等待時機。

當這一系列事件結束後,已經是開元二十九年,李嗣業在這一年裡無所事事,蟄伏在龜茲跳蕩營等待時機。

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