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

李嗣業感到很奇怪,這確實是他說出的話,但夫蒙靈察憑什麼就如此相信,難道不覺得有點兒扯淡嗎?

“某早就聽說你在斂財方面頗有能耐,昔日在東宮擔任太子內率千牛時,曾替庶人李瑛以馬球賽爲幌子,一次性斂財百萬。後來你擔任蔥嶺守捉,在蔥嶺種植棉花,以棉花填充芯裡給安西軍提供棉襖棉被,也斂得了不少錢財。如果別人說自己能爲無米之炊,我早就把他從府裡趕出去了,但若是你李嗣業說出這話,我是相信的。”

李嗣業恍若大悟,原來他的底細在別人這裡已經是一清二楚了。

他直起身體,叉手說道:“我還要問夫蒙都護幾個問題,才能確定是否能夠爲這無米之炊。”

“你但問無妨。”

“朝廷在安西四鎮及河西走廊修建驛站目的是爲了什麼?”

夫蒙靈察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當然是爲了方便安西四鎮之間以及與朝廷來往公文方便,同時也是爲了方便過往商旅。”

“那驛站是朝廷用得多,還是過往商旅用得多?”

“應當是過往商旅用得多一些。”

“驛站需要配備驛長,馬匹,馬伕和驛兵,這些人的餉錢和驛站的日常運營費用從哪裡來?”

夫蒙靈察回答:“驛站招待過往商旅,會賺取一些錢財,這些錢可用來購置更換馬匹,發放驛長等人的餉錢,以及驛站的日常維護修繕。”

“我再問最後一個問題。”李嗣業開口問道:“這次擴建需要添加多少座驛站,多少間倉庫。”

“我安西境內共兩條線路,一條從高昌到焉耆再到龜茲,疏勒,向北延伸至頓多城,需添加七十三座驛站,才能符合三十里一驛的要求,第二條路外接沙洲弩支城,從且末城到蘭城守捉,再到坎城守捉,至和田,于闐,向南延伸至蔥嶺守捉,需要八十二座驛站。兩條路在疏勒鎮交匯。爲了方便過往商隊,我們決定以六十里設一倉庫,當做驛站的附屬設施。按照修建以及人工成本來算,建一間完整的驛站需要四十六萬錢才能運作,整個工程完工下來,需要七千多萬錢,即使折算成黃金也需要兩萬多兩。安西都護府一年的商稅大概也是這個數字。”

“嘶,”李嗣業聽完這個數字也倒吸了一口涼氣,果然是大工程。這還只是在安西驛站商路原有的規模上擴建,據說大唐如今僅陸路驛站就一千兩百多座,這其中所需耗費的錢財又何止鉅億。

夫蒙靈察旁觀李嗣業的神情,不禁有些失望,搖搖頭說道:“我就說嘛,如此大的工程錢財花銷可不是無米做飯這麼簡單,怎麼可能一錢不掏便可建成?你未免有些空口說白話了,下次說話前先量量自己的能耐。”

李嗣業霎時有點上頭,這夫蒙靈察果然是個急性子,自己還沒說不幹呢,他就給整來激將法了。

他搖搖頭說道:“你講的還是不夠詳細,我需要親自去考察驗證一下,才能確定能不能利用民力來興建驛站。”

夫蒙靈察咂着嘴巴,他的激將法好像沒起到作用,李嗣業沒有說成,也沒有說不成,說是還需要考察驗證,就憑這份穩重謹慎,他預感似乎有很大希望。

如果李嗣業一進來就跟他誇誇其談說什麼半年修成不花安西一分錢,他倒是要以爲其人有譁衆取寵之嫌。

“好,你可以去考察,但要給我一個時間答覆,多長時間能告訴我行,還是不可行?”

“十天之內,我給你答覆。”

“不行,我只給你六天。”

李嗣業略作沉思,點點頭道:“好,就六天時間。”

“兵曹參軍張緣禮負責管理全安西的館驛,這些天我讓他在你身邊伺候,你需要什麼只管吩咐他。”

“就請都護安心等待,卑職告退。”

李嗣業從蒲團上站起來,朝夫蒙靈察叉手後緩緩後退,推開隔扇門走了出去。

……

李嗣業身邊跟着一個從七品的都護府兵曹參軍,此人名爲張緣禮,是個手中拿書,腰間配刀的書生,或許還是個邊塞詩人,但李嗣業看了他兩篇詩稿之後,便能斷定他是個詩人中的撲街。

雖然不會寫詩,但受千年詩詞文化薰陶的他,還是有一定的鑑賞能力的。

李嗣業邀請張參軍在家中的院子裡詳談,並請吃了兩杯李枚兒用來練習的茶,之所以把人請到家裡來,是因爲在外面酒肆茶攤都得花錢。

“一間驛站每年接待來往客商多少人次,獲利幾何?除去公文傳遞,接待過往官兵花去的錢,再除去馬匹折損,驛丞驛夫的餉錢,還能剩下多少?”

張緣禮聽得腦皮發麻,他接任兵曹參軍多年來,都沒想過細算這種帳,搖搖頭說道:“這我哪裡知道,驛站每年接待行商所賺的錢是不上繳的,全部由驛丞來調配。不管他們盈利多少錢,只要能把驛站維持下去,保持都護府規定的馬匹數量,接待好公文信使,過往官兵,不向都護府伸手要錢就行。”

果然是粗放式管理啊,也真夠粗放的,堂堂一介戶曹參軍,竟然不知道自己管轄區域下的驛站收入。

“兵曹參軍管轄全安西的驛站驛館,怎麼能不知道他們如何運營如何盈利的?”

張緣禮連忙擺擺手說道:“李將軍,你有所不知,我大唐驛站通常行的是捉驛之法,每三十里一驛,以州里富戶人家主之爲驛長,朝廷免去他的租庸調,給他以軍籍,這免掉的田賦就充當驛站的運營成本。我安西雖不同於中原,但也大同小異,各驛的驛長雖然沒有田地可維持生計,但勝在是絲綢之路要道,僅憑沿途行商來往住宿,便可盈利獲取維護運營成本。所以都沒有想過,也沒有算計過,這安西的驛站一年到底能得多少收入?”

李嗣業低頭想了想,才擡頭說:“想知道有多少收入,也有辦法。你下去給我準備一身安西普通兵卒的袍服,你自己弄一身書生行頭,準備好了給我送過來,我們自己出去問一問便知。”

張參軍端起茶碗將裡面的茶湯喝乾,才叉手說道:“李將軍真是好福氣,每天都能吃到如此清香的茶湯。”

李枚兒從透上窗口探出頭來,捂着嘴嘻嘻偷笑。

李嗣業擡頭看了一眼,很隨意地說道:“這有什麼可福氣的,等你跟我把驛站的事情搞清楚,我請你來家中喝十天的茶。”

“如此一來,就謝過李將軍了。”

張緣禮告辭離開之後,動作很快,不用半天便給他找來了步卒的全身行頭。兩人各自穿好衣衫,李嗣業在頭上纏了紅抹額,左腰掛一個酒葫蘆,右腰掛一把陳舊橫刀,打扮成一個落拓不羈的唐軍老兵。張緣禮則穿一件破舊襴袍,牽着一匹瘦馬,馬背上掛着竹篋,裡面放着筆墨紙硯,像極了到邊疆遊行採風的邊塞詩人。

兩人剛出城門,李嗣業便提出要分開走,張緣禮十分詫異:“爲什麼,我們結伴而行,不更好麼?”

“好什麼好,你見過書生與兵結伴而行的嗎?書生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你先走,前往拓厥關通往俱毗羅城之間的第三座驛站,我們在那裡會合,到時候你看我眼色行事。”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