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

bookmark

丹房的旁邊有一間精舍、五間客舍。用黃土夯出臺基,門牆青磚有三尺高,青磚之上全是厚料木窗。由於青磚在疏勒很貴,所以包括丹房在設計上採用了多用木料少用青磚的方法。自從建成之日起,趙道士就住在精舍中。

兩人進入丹房,李嗣業環視一週,房中還空蕩蕩的,角落裡只有一堆用來燒製木炭的木材。

李嗣業點點頭說道:“太冷清了,你一個人也忙不過來,等改日我給你派過來三個道童吧。”

趙正一連忙客氣道:“貧道不嫌冷清,不過忙倒是忙,修道一途是需要慧根的,這個,將軍你儘量給我找三個心靈手巧的孩子。”

“不就是有眼力見兒嗎,你放心,我定給你派三個有眼力見勤快的。”

“如此,貧道謝過將軍了。”

“嗯,”他疏朗地點了點頭,對趙正一吩咐道:“如果你外出要去找練丹的材料,提前通知我一聲,我派人給你做護衛。記住多找一些硫磺、硝石。”

“將軍放心,此事趙正一記下了。”

李嗣業簡單參觀了一番,便提出打道回府,趙道長將他送到大門外。

他騎馬緩緩地溜達在街道上,鎮使府上的僕人尋了出來,跑到他的馬前說道:“將軍,裴都督前來拜訪。”

“知曉了,叫家中先待客,我這就回去。”

他在前門下馬,門房連忙跑出來,牽了馬引到後院去。

李嗣業信步走到前堂中,裴國良負手而立,正在細細端詳他立在堂後兩側的屏風,其中一個屏風鑲上了疏勒佈防圖,另一個屏風上鑲着疏勒草場分佈圖,兩個屏風大小一致,使得這座前堂更具威嚴氣象。

他上前拱手道:“不知都督到訪,未及遠迎,還請見諒。”

“不不,是我未曾預先通報,唐突了。”

兩人客氣了一陣,各自落座。李嗣業命下人煮羊奶款待,開口問道:“都督突然造訪,可是有公事。”

“確是有事,”裴國良接過僕人端上來的羊奶,放在案几上說道:“將軍還記得那日在都督府中,我曾經道出疏勒鎮每隔幾年就會出現牧民牲畜羣擴大,草場無法承受的情形。當初我們能做的,也只是在入冬後殺羊來減輕負擔。草場規劃之後,這種情況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出現。但我還是想問,有什麼辦法能夠在平時管控牧民,制止他們無端擴大羊羣,使他們主動控制牲畜數量。”

李嗣業長立而起,低頭在堂中緩緩踱步,似乎在細思索,突然扭頭問他:“疏勒城處於商路交匯之地,錢財流通頻繁,牧民們所產出羊毛,羊氈,是不是都賣給了過往商旅”

裴國良點頭:“沒錯,不過這只是少量交易,多數還是賣給了本地的大商戶,這些大商戶除去往返龜茲,焉耆、敦煌等地銷貨外,還直接與來往商隊交易。”

李嗣業又問:“這些商戶都是誰家開的”

裴國良剛要張嘴,便停頓了話語,臉色有些異樣,但還是如實回答道:“中原說爲官不得經商,我們疏勒則沒有這樣的規矩,這些大商戶多數是我裴家,還有其餘州幾個司馬貴胄家中的生意。”

李嗣業再問:“牧民們產出的這些羊肉,多數都賣到哪裡去了”

“城中的館驛,酒肆,還有都督府,包括你們唐軍,以及城中大戶的府上。沒錯,城中館驛酒肆也都是我們這些大戶家的產業。”

李嗣業攤開手說道:“原因和方法都已經找到了,不論是整隻羊,還是羊肉、羊毛、羊氈的價格是不是實際上由你們這幾家來控制的”

“是。”裴國良也許猜出了一點其中的緣由,確認地點點頭說道:“沒錯,是由他們決定價格的。“

李嗣業捻着鬍鬚說道:“富商們將羊價整體控制在正常水平,即使羊羣數量出現大量增長也不進行降價調整。等到草場不堪重負,秋季打草困難,致使積攢的草料不夠牛羊過冬食用,才突然出手將價格猛然下跌。羊肉變成了白菜價,都督府勒令殺羊,牧民們的羊毛羊皮都以極低的價格流入富商手中,等到來年開春時,再將價格漲回來。我將這種現象稱之爲割韭菜或薅羊毛。裴都督,你想想看,是也不是”

裴國良猛然坐直,身體卻後仰險些栽倒,雙手撐着才堪堪穩住身體,吃驚地說道:“怎麼會是這樣”

李嗣業看他的表情不似做僞,繼續侃侃而談道:“其實前些天我就在想這個問題,突騎施等遊牧部族會出現牛羊增多草場不堪重負等,那是因爲他們商品流通不發達,牧民們多數把牛羊當做資產來積攢。但疏勒不同,這裡處於東西商貿重鎮,每年近商旅來往量便以萬計,城中市場日日火爆。市場可以通過調節羊價來控制牧民的牲畜的數量,只要都督府對價格稍微管控一些,牛羊出現大量擴張時,逐步降低羊價便能有效抑制他們的擴張慾望,並消化吸收成羊,制止富商們對價格的壟斷,自然不會出現草場不堪重負後,猛然降價跳水,大肆宰殺羊羣的現象發生。”

裴國良這個時候已經講不出話來,震驚地望着眼前這個侃侃而談的武夫。他確實孤陋寡聞,不過才二十多歲,但就算是他去過長安的先父,也未曾見過如此洞察人心又睿智的唐人,擅長財賦的相公宇文融也不過如此吧。

他雙手支撐着從地上爬起來,兩步來到李嗣業面前,又連忙後退了半步,整理襆頭後才雙手並揖,躬身九十度行禮。

“將軍真乃,真乃……”他實在想不出話來形容李嗣業,再次作揖道:“多謝將軍指點迷津,四海之內,無人大慧能出將軍之右。”

趙崇玼手拿着公文來到鎮守使正堂前,準備請李嗣業簽署向都護府請調撥鹽的公文,恰巧站在臺階下見到了這一幕。

他渾身一個激靈,剛要退走避一避,但裴國良已經從堂中走出,對方先是怔了一下,猜想自己剛纔的謙恭姿態恐被他給看到了,索性也不再遮掩,衷心說道:“能有李鎮使這樣的主官,我疏勒鎮真榮幸也。”

說罷他將雙手負於身後,轉身離去。

趙崇玼抿緊了嘴脣,仔細揣摩剛纔所見所聞,愣了半晌才自言自語道:“如果疏勒鎮使非要是李嗣業這種能力的話,我這種水平是不是這輩子都沒有指望了”

他重新收拾了心神,正要踩着臺階上前,卻停住腳步整理衣衫,然後雙手託着那信封,神情莊重地往堂上走去。

……

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