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

闕啜特勤親自看着城中的糧食燒灼,連同空氣中都散發着一股穀物烤焦的香味。這位可汗次子大功鑄成,氣勢正盛,僅僅是燒糧功勞似乎不能滿足他的胃口。

他手摁着腰間的寬刃刀,將髮辮甩到腦後,對着身旁衆將領說道:“我父貴爲可汗,卻依然小心翼翼,竟希望能與安西都護府交好,我黃姓有三萬控弦之士,重建突騎施汗國也不是難事,既然已經開戰,不如把這些唐軍一併消滅,也正好壯吾父的雄心。”

他身後的那些將領一聽,紛紛出言反對。他們雖然沒有聽過畫蛇添足這個成語,但也知道打仗最忌貪功冒進,更何況你已經完成預定目標取得戰果,竟然還想節外生枝撿芝麻,一旦唐軍的後續部隊趕過來,不是白白送人頭了嗎?

賈崇奐背靠着烽燧堡,巴不得突騎施人腦袋發昏了來揍他,這樣他就可以把整個撥換營化爲狼狗的獠牙,死死拖住對手把他們留在真珠河南岸,既然保不住糧草,抓住燒糧草的賊,也能稍稍挽回犯下的過錯。

但闕啜特勤終究沒有頭腦發昏,他只派出小股部隊襲擾賈崇奐,大部人馬全部返渡河面,馬蹄將水底攪拌得渾濁不堪,撲騰着浪花撲至岸邊。

直至多數突騎施人脫離南岸,天盡頭最後一抹餘暉已經鑽進了地底,賈崇奐踉蹌地尾追在敵人的身後,望着對方的屁股長嘆空餘恨。

他撲到河中將身上沾滿了水,撒腿朝頓多城的城門跑去,剛進城便被一股熱浪撲了出來。

“快!救火!”

他親自脫下兜鍪撲到河水中,雙腿篩糠地往岸上狂奔,兜鍪之於頓多城糧倉簡直是杯水車薪。兵卒們紛紛下河舀水,踉蹌地喘息着衝進城門,把一瓢水潑向灼熱升騰的熱流,或交替接力,來往不絕。

等夜色完全漆黑後,頓多城依然像個燒紅了爐膛的大竈臺,好在火焰正在逐漸減弱消失,也不知是燃料耗盡,還是衆人滅火的結果。

賈崇奐嘴脣乾焦,臉上色彩斑斕,那是一塊塊被火燎的幹痂。他將兜鍪扔在地上,坐倒在地靠着土城牆,雙目空洞望向星野。

親兵隊長跑到河邊打滿了水囊,羅圈着雙腿跑到他面前,蹲下來舉起水袋:“將軍,喝口水吧。”

他一言不發,雙目顯得更加空洞。

這時另一名兵卒跑來稟報:“賈將軍,勃達嶺方向有一支隊伍打着火把朝我們走來。”

賈崇奐的眼眸裡恢復了神采,似乎剛剛只是在重塑精神,他支撐着從地上爬起來,撿起刀拄在手中,蹣跚地快跑兩步衝上坡頭,手搭涼棚遙望。夜幕中有星星點點排做長龍,恍如流淌在地面上的星河。

他心中很是熱切,希望帶兵來的人是李嗣業、馬磷或王正見,可以給自己做一下心理輔導。然而他心中又畏怯這些火把的接近,其心理就像一個考砸了的學生拿着試卷回到家門口,但要比那個憂恐千倍。

擎着火把的隊伍在土坡前停下列陣,將領騎着馬從中奔出,手中擎着火把來到賈崇奐面前。

賈將軍伸手阻擋,要避開這灼熱的火焰,目光從火把跳動的明暗瞬間去捕捉對方的臉,這個人他好像不認識。

“兄弟是哪部分的?”連他的嗓子也好像燒壞乾啞了,聽起來像是磨砂紙。

“卑將疏勒鎮使麾下跳蕩營押官,段秀實。”

段秀實雙手擎着火把行禮,扭頭望向周圍,雖然夜間能辨清的只有大地輪廓,但他還是能從空氣中嗅到異乎尋常的味道,血腥尚未散盡,溼汗散發着齁臭味,臉前還飄落着星星點點的幹灰。

“我剛剛錯過了一場仗嗎?”

親兵們映着火光的眼睛複雜地望向了賈崇奐,賈將軍沒有回答,而是反問他:“李嗣業快來了吧,什麼時候會來?”

“將軍稍待,屬下是疏勒軍的先導,明日上午李鎮使會率着疏勒軍的大部趕到。”

“那就明天早上再說吧。不好意思,段將軍,我們也是初至,尚未整備完畢,無法款待你們,只好請你們暫且先將就一日。”

段秀實道:“賈城使無需客氣,我們乾糧充足,無需補充,只需在城外劃出一處可安歇的空地即可。”

賈崇奐生怕段接近頓多城發現他的窘迫,連忙將跳蕩營安頓至烽燧堡右側,緊挨着河面。但敏銳人的眼睛從來是不會放鬆的,段秀實仍然能從駐守地的蛛絲馬跡中發現不尋常。

他沒想隱藏,慘痛的教訓是藏不住的,他只是想借一晚時間渡過心理準備期,安靜地想明白事情。

第二日清早,李嗣業帶領的疏勒軍四千餘人和疏勒蕃軍兩千餘人到達,大白天一眼就能看出來,這裡昨天發生了一場大戰。他皺着眉頭用麻布擦拭甲冑夜間沾上的露珠,翻身下馬。

賈崇奐急蹌蹌地跑到他的面前,突然雙手並揖,雙膝跪了下去:“還請李將軍教我,此番我命休矣!”

李嗣業連忙將他攙扶起:“快起來,賈將軍,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

頓多城的門洞內焦黑一片,兩扇堅固的木門背後,也被燒出繚亂的黑疤。賈崇奐抱着兜鍪,跟在李嗣業的身後進了城門,裡面堆滿了焦黑的廢墟幹渣,積灰有膝蓋厚,一腳踩進去還是滾燙灼熱的。

唯一保住的是位於高處城樓上的一個糧囤,昨晚突騎施攻破了頓多城,卻沒能全面拿下城池,守城的兵卒退到城樓上,突騎施人無法得逞。

賈崇奐抱頭蹲在地上,重重地嘆氣。

李嗣業寬解道:“只是兩萬石糧食,並不能救下莫賀達幹全家的性命。都護府再籌集糧草再運就是了。”

他看似說得挺輕鬆,是在給賈將軍寬心。

實際確實有點嚴重,兩萬石糧食聽起來不多,僅相當於一千多噸,用四十輛載重貨車從龜茲拉到頓多城全程四百多裡,一個晚上就能打個來回。實際卻不是這麼算的,這個時候最強的載重工具是犛牛車,一車能拉個五石就算很強啦,速度也就跟人步行差不多,拉完兩萬石需要四千輛牛車同時出動,一天跑三個驛站的旅程九十里,加上途中耽擱的時間需要七八天。

聽起來好像也不是那麼費勁,但上面的算法也不對,因爲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汽車拉貨需要喝油,同樣牛拉糧食也要吃喝拉撒,這可不是十幾斤青草能交代的了。拉車的牛需要食用精料,趕車的人也要吃飯,一人一牛一天的消耗是十斤多些,再加上途中的其餘損耗,一石糧食就消耗掉了。這些消耗掉的糧食需要更多的牛車來載重,所以運送兩萬石糧食至少需要多拉四至五千石,簡直不敢估量。

更重要的是,都護府從籌措糧食往頓多城運輸,前後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燒掉就意味着要重新再來。又是一個月時間的耽擱,又需要算損耗,突騎施莫賀部獲得了更多喘息時間,將意味着他愈發難以收拾。

還有一筆良心賬,這些糧食是多少農戶人家一年的收成?心疼不?

李嗣業心想,如果我是夫蒙靈察,不把他殺了,也要打個半死。

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