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

bookmark

突騎施使者騎着馬匹消失在草場地平線上,夫蒙靈察從土城牆垛口上回過頭,對身後的李嗣業等衆將說道:“莫賀遣使來降不過是緩兵之計,他現在已經開始積極備戰了,所以我們不但不能停歇,還要加快腳步,儘快到達碎葉川與莫賀部決戰。”

接下來的幾日裡,安西軍加快了行軍步伐,每日步行九個時辰,夜裡以馬匹組成陣型,鋪着羊氈枕着箭筒露天而眠,餓了就吃硬邦邦的壓縮乾糧,吃齁鹹齁鹹的醃肉。全軍上下皆是如此,就連夫蒙靈察也是吃這些,可能唯一所不同的是,夫蒙將軍在烈日下歇息的時候,有親兵在身後撐着油扇,僅此而已。

高山牧場上難得會出現雷雨天氣,這時所有人都要頂着雨前進,唯一的一塊羊氈,用來遮擋馬背上的乾糧袋。炒麪一旦潮溼,它們很快就會腐敗變質無法食用了。

夫蒙靈察跨着戰馬對身後的士卒激勵鼓勁:“大家快些走,走出這片雨雲看到晴日就可以晾曬溼衣!”

李嗣業騎着黑胖,手牽着青騅的繮繩,他也把羊氈固定在了青騅的背上防止乾糧被淋溼。由於這身山文甲有兩層鞣皮,外層用來編織甲片,兜鍪上又有肩披,雨水滲透不進去,相當於穿了一身雨衣。普通兵卒的甲冑卻沒有這樣的防水性,多數人已經裡外溼了個通透。

事實上這場雨下了很久,等到天完全漆黑下來才停止。這時候普天之下沒有一塊地方是乾的,兵卒跋涉到較高的丘陵上面,將溼羊氈解下來鋪在地上,就這樣披着甲冑進入沉眠中。人要是累到了極點,是不去在乎什麼舒適度的,只要有片刻的安歇便能入睡。

碎葉城已經遙遙在望,夫蒙靈察騎馬來到高處,只是朝着城頭望了一眼,便斷定莫賀的汗帳不在城中,指揮衆人繞過城池,朝碎葉水方向而去。

疏勒軍在軍列的後方,李嗣業到達了高處,停在夫蒙中丞剛纔駐足的地方,也往城頭上望了一眼。只見城牆上立着幾桿旗,城內上空晴朗清澈,或有幾縷炊煙的菸絲在飄曳。李嗣業不禁有些費解,他是如何知道莫賀達幹不在城中的,難不成有望氣之法?

不管莫賀達幹在不在城內,他們的戰法也該是先把碎葉城外敵軍無論多少一一打殘,然後再集中力量去圍城攻城。

李嗣業騎在戰馬上,手搭涼棚遙望遠方的山脈,他對這場戰爭懷着糾結的態度,從短期來看,出兵斬殺莫賀達幹,馴服突騎施這頭桀驁的野馬,有助於安西都護府鞏固西域的統治。但從長遠來看,大食強鄰在側,這場戰役消耗的是自己的實力,這是一場內戰啊。

西邊的大食內部也在醞釀着一場內戰,昔日強大的倭馬亞王朝即將落幕,取而代之的將是更加強大的阿拔斯王朝,是同大唐擁有同樣體量的超級大國。

如何用更小的代價取得勝利,這是夫蒙靈察應該考慮的事情,李嗣業暫時還不能夠接觸到更爲核心的層次,這時想什麼都是杞人憂天。

……

莫賀達幹已經將部落羣后撤到碎葉水更北的草場了,青壯則加入到軍隊中,組織了一支三萬人的武裝,分別部署在羯丹山的兩側。

他又在帳前召集各部埃斤,開了一場軍事會議,商議如何對敵來勢洶洶的唐軍。

被唐軍趕回來的使者單膝跪地,右手抱胸講了與夫蒙靈察交談的經過,可汗的三個兒子惱得咬牙切齒,紛紛上前表忠心,要與唐軍決一死戰。

莫賀達幹哈哈笑了兩聲表示:“若是蓋嘉運前來,我或許還會畏懼,他夫蒙靈察有何能耐諸位埃斤,你們說說看,我們該如何退敵。”

這位可汗還不知道,他深爲忌憚的蓋中丞已經走了下坡路,湮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一部分人表示,唐軍勞師遠征,應該主動避其鋒芒,繼續往後撤退,等把唐軍給拖疲了再與其交戰。另一部分人則認爲,趁唐軍的狗腿子拔漢那國和都摩支尚未趕來與唐軍會合,應該先發制人進攻擊潰唐軍,其餘兩方自然就夾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

兩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莫賀根據他當前的處境來判斷,如今唐軍已經深入碎葉川腹地,正是他夏季牧場的畜牧地,如果再往北走是貧瘠的苔原,缺少草料,再把牲畜給餓瘦了,實在是得不償失。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莫賀決定在碎葉川后迎敵,利用河水的險阻擊其半渡,定能大獲全勝。他將所有組織起來的力量分爲三支,一支由長子咄陸統領,一支由三子闕啜統領,中軍由他親自指揮。

莫賀下達命令後,便命兒子們分別將三支隊伍分散在碎葉川后方,分別派出巡邏隊嚴防數百里長的河面。

六月下旬入夜,安西軍繼續向前行軍,由於已經接近突騎施人,夫蒙靈察命令全軍捲起旗幟,不點火把,僅靠夜間天幕上的星光和草木叢中的磷火和螢蟲來辨路,還好能見度不是很低。

馬磷將軍率領的左廂前後軍作爲先鋒在前方,他們爬上一段緩坡後,像是聽到了流水的嘩啦啦聲音,又像是春蠶啃食桑葉的沙沙聲,又像清風颳過了松林。走在前方的兵卒們欣喜萬分,前方或許是河水,或許是寬闊的大湖,未見其影先聞其聲,期待感滿滿當當。

領隊的隊正最先爬上坡頂,在他腳下的是蜿蜒而過的碎葉川,河面壯闊三十餘丈,在夜色下閃爍粼波萬點。就是這條生命河灌溉了天山以北三千里牧場,養育了曾經的西突厥,如今正在養育突騎施。

他來不及欣賞這星夜下的美好風光,已瞧見河對岸三裡遠處,有氈帳扎出的營地,有隊列舉着火把在其間遊走巡邏,還有些遊騎在河岸邊緩慢地遛着馬朝這邊而來。

跟在後面的兵卒邊爬坡邊說話:“是不是到河邊……”

這兵卒一把捂住他的嘴,連忙揮手招呼身後的人,兵卒們紛紛爬到了坡頭上,看着逐漸接近的馬匹,匍匐着退了下去。

“快去後方稟報,我們已至碎葉水邊,河對岸有突騎施人紮營。”

很快馬磷將軍親自爬到了坡頭上,仔細觀察了一陣後,去往中軍向夫蒙靈察彙報。

夫蒙靈察將高仙芝、李嗣業、馬磷、王正見召集在一起,五人組碰頭商議。

“突騎施人駐紮在河對岸,應當是想擊我軍半渡。某欲在今夜渡河,尋找一個水寬淺能跋涉之處。”

夫蒙靈察下令後,各軍均派人沿着河邊向西探索,下到水中探深淺,沒有找到一處能夠趟過去的河面。

這下可把人難住了,沒有充足的時間伐木扎筏,人可以泅渡,但牲口多不能下水。

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