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

bookmark

參軍趙汝踮起腳尖指着李嗣業惱聲說道:“李將軍,你這是強詞奪理!”

夫蒙靈察重重地咳嗽了一聲,坐在地上半天不吱聲的涼州別駕張舜和趕緊出聲訓斥:“趙參軍!你不知尊卑上下嗎豈能對李將軍無禮”

漲紅了臉的趙汝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連忙叉起雙手彎腰九十度躬身下拜:李將軍,屬下喜好與人辯論,無意唐突了你,還請恕罪。“

李嗣業輕描淡寫地點點頭:“哦,原來只是喜好與人辯論啊,我還以爲你是昌鬆縣令之子呢”

趙汝臉上肌肉劇烈地抽搐了一下,抿着嘴脣低下頭去,這些軍中出身的將領最是蠻橫無禮,不與他計較就是了。

夫蒙靈察和煦地微笑開口道:“嗣業與我都是打仗的粗漢子出身,什麼審案,刑律自是不懂,但是,剛纔李嗣業所說分爲兩個案子來審,是否違背唐律”

張舜和主動接口道:“自然不違背。”

“那麼殺死奪去官身的罪官,應該怎麼定罪”

“自然是以一般殺人案犯定罪。”

“那就這樣辦。”夫蒙靈察拍着胡牀扶手說道:“別駕張舜和爲主審,趙汝參軍副審,某從旁監審,儘快把這樁案件結了。”

“喏。”

兩人站在下方齊齊躬身叉手。

“中丞,既然如此,我等告退。”

夫蒙靈察擡了擡手,張舜和與趙汝退出了正堂。李嗣業也準備告退,夫蒙中丞從胡牀上站起來,甩着袖子負於身後說道:“我剛剛就任河西,很多地方都需要仰仗這些地方官吏,所以不能似安西那般生硬行事。不過你放心,你要保的這個人死不了。就算最後鬧到朝中,判了他死罪。某也有辦法找個死囚頂替,不過這戴望這輩子就只能隱姓埋名,只能活在暗處了。”

隱姓埋名他已經隱性埋名一次了,還要埋一次如果可以的話,他還是想給戴望洗脫罪名,就算是對戴望義舉的一種補償吧。

從節度使府邸出來,燕小四牽着馬上前,正要請將軍上馬,卻聽見身後有一人喊道:“李將軍請留步。”

李嗣業回頭一看,卻是涼州府別駕張舜和站在不遠處拱手致意,他上前與其見禮後問道:“不知張別駕有何吩咐”

“哪有什麼吩咐,不過是想與李將軍找個地方說說話。”

“當然,恭敬不如從命。”

……

兩人走進武威城中的一間酒肆中,向上前來迎客的酒博士要來一處屏風遮擋的雅間。

酒博士將酒罈和杯盞端上來,張舜和端起酒罈給李嗣業倒了一盞,笑着介紹道:“這是我涼州城中特有的虎骨酒,其酒性之烈,味道之醇和,遠非那些劍南燒春,富陽不凍春可比。”

李嗣業聽了口饞,端起酒盞小酌了一口,心想這不還是黍米酒嗎所謂的虎骨又從何來

“今日得見李將軍,才知磧西也有虎將,不比河西八軍人物差多少。”

“張別駕過獎了,河西之重,天下尤勝,我每次途徑此處,都有諸多感概。嗯,不知別駕喚住嗣業,可有什麼教誨”

張舜和笑而不言,端起酒盞抿了一口酒,才緩緩開口道:“李將軍,這戴望殺人案所牽涉的,可不單單是一個縣令那麼簡單。將軍有所不知,此案發生後短短几天內,河西諸州都已經把通緝榜文貼發到各縣和全部交通要道,而當時河西節度使王倕早已卸任進京,能夠有如此影響力的,非河西大族所不能夠。”

李嗣業吃了一驚,他竟然沒有想到這一層,昌鬆縣的的大戶張玉或許是敦煌張氏的分支房

“可是敦煌張氏”

張舜和搖了搖頭笑道:“非也,我張氏自是大族,但這張玉與我族中各房相隔甚遠,張家也犯不着爲一個九竿子都打不着的張玉出頭。所以這張玉所靠的,還有一個更大的來頭。”

李嗣業眯瞪着眼睛,搖搖頭道:“還能有誰”

“李將軍可知這武威城本名爲姑臧城,乃是隴右李氏姑臧房之祖地,源起北魏龍驤將軍、姑臧侯李承。如今武威城中只住着李玄恭一家,卻以姑臧長房自居,外散的族中子弟每年都要回姑臧祭祖,所以說這長房雖無成才之人,卻依然不容小覷。”

李嗣業皺起眉頭問:“這與張玉有什麼關係”

“與張玉雖無關係,但這張玉之妻,乃是李玄恭之子李佢的乳母之女,自然不能以常人論之。”

李嗣業一聽,頓時氣笑了:“區區一個李家的奶媽子,奴僕之流,竟然也能讓河西諸公們俯首帖耳”

“你沒聽說過這句話?打狗也要看主人,何況是殺了人家乳母的女兒。所以某隻能提前知會你一聲,涉及到姑臧房,中丞也不敢妄下決斷,此案恐怕要發回長安,交由刑部,最終又要落到右相的判定中。”

李嗣業實在不敢想象,一個犯人的判決竟然還要矛盾上交到朝廷,而把戴望的生死交到李林甫手中,其結果也可想而知。

如今事情鬧得如此之大,怕已到了無法收場的地步,到時候怕真如夫蒙靈察說的那樣找個死囚來頂替了。

他拱手對張舜和說道:“多謝張別駕以實情相告,好使嗣業有轉圜之機。”

“李將軍不必客氣,你是夫蒙中丞麾下心腹愛將,說不上你我將來還會成爲同僚了。”

從酒肆走出來,李嗣業陷入了反思中,他懷疑自己現在所做的這些是不是徒勞,該不該按照預定計劃走下去。

人在某些時候總是倔強而又執着的,就像他現在一定要給戴望免罪,雖然真正的戴望已經魂歸九泉,但頂着他名字的徐賓,卻需要他的投桃報李。他也許只是想向戴望證明,他可以堂堂正正地保證他的自由,才能夠獲得他的衷心。

當然要繼續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

武威城姑臧縣的李氏宅邸外銅鶴獨立,院內香火縈繞,只因姑臧房長房的這一代主人李玄恭崇信道教,早已舍家宅爲道觀,家中姬妾皆爲道姑。在這種家風薰陶之下,連他的兒子李佢也早早地頭戴芙蓉冠,熟讀道家經卷,潛行修行,父子二人長達十年不出家宅,連親友故人來訪都一概閉門不見,美其名曰清修,也不知道窩在家中一輩子能修出個什麼門道來。

武威城中的百姓都稱呼李玄恭爲李神仙,也不知這稱呼是褒義還是貶義,基本上四十歲往上的人才見過李神仙的真容,其餘人只當他活在傳說中。

崇道本是上流社會的風俗,但似李玄恭父子這般閉關一般的修行,還是相當稀奇。當然人在世上活着,就不可能不理吃喝拉撒等俗務,況且姑臧長房在武威縣的田產數不勝數,全交由管家李味道來打理。

這一日晚間,李家道觀旁邊的大宅內來了一個客人,此人身穿淺綠色官袍,身材像猴子一樣矮小,正是涼州府法曹參軍趙汝。

宅院堂屋中富麗堂皇,胡牀,長榻都做工精美,木炭爐中放着檀香,隨着熱氣的升騰使得整個房中也飄搖着香氣。一個身穿幽綠華裳的半老徐娘坐在胡牀上,儘管她滿頭珠翠金光搖曳,卻依然難掩市儈氣息。她身邊坐着身穿深紅襴袍頭戴黑紗襆頭的男子。

趙汝進門後朝兩人只是拱了拱手,才盤膝坐在他們面前說道:“李管事,大娘子,殺害你們女兒的仇人已經回到了涼州府大牢,但是事情有些不太妙,新任河西節度使夫蒙靈察和他的心腹愛將李什麼,對,李嗣業,這兩人非要保那仇家活命。”

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