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

bookmark

除了對安祿山的升遷之快感到震驚外,李嗣業還在邸報的背面找到這樣一行小字,留言寫着安西留後院抄錄,聖人着中書省向河西節度使下令,由河西七州在今明兩年內往龜茲調撥七萬斛軍糧。

以一人每日三斤糧的消耗量算,這七萬斛糧食足夠安西軍所有人員消耗三個多月,而安西軍每年屯田的糧草也有二十七萬斛,不過屯田的糧草勉強夠安西軍自給自足。所以從外調集這批的糧食用意就很值得猜度了。

高仙芝把邸報給他的主要用意,其實就是讓他看到這段消息。結合安西軍進行一場戰役的時間長短,似乎就從來沒有超過三四個月的。所以可以大膽地推測,朝廷要求給龜茲撥的這批糧草,主要用於將來遠征小勃律國的戰事。朝廷要求在今明兩年內完成調運糧草,那麼遠征小勃律的時間就應當在明年和後年。

李嗣業迫切希望這個時間能夠提前,這樣他才能得到合理的理由升遷,再加上他已經搭上了楊玉環三姐的這條線,內外合力之下,應該沒有什麼人暗中作梗了罷。

邸報的第三面有少半頁是空白的,上面是高仙芝用小篆筆寫着:“邸報已閱否,兄以爲如何?”下面又寫了一行:“今載將重新大課考,隴右採訪使已由皇甫惟明換爲王鉷,兼任京畿色役使,兄須慎之又慎。”

邸報上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他只好鋪開一張細黃紙,捏起一根小篆書寫。寫的過程中十分注意繁簡轉換,免得讓高仙芝誤認爲天書。

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填寫爲:“已參閱,朝廷調糧恐志在小勃律,預計天寶五載。”他提筆想了想,又在下面寫:“王鉷其人難以猜度。”

能跟李林甫在一個鍋裡攪勺能是什麼人,極度自私的利己主義者。這個人比李林甫的品行還要差。李林甫只是排除異己,打擊政敵而已,而這個人爲了往上爬無所不用其極,擔任京畿色役使其間,盤剝百姓以充填皇帝內庫。他看過的一個電視劇《關西無極刀》裡面就曾經成功塑造過他的人設,最終被弟弟謀反牽扯而坐罪賜死。

李林甫任用這樣一個人進行隴右道的採訪事宜,這讓李嗣業如何對這場考課的公平性很是擔憂。不過他不用太擔心,不同的人採用不同的應對方法。對付這個人的話,大不了到時候好吃好喝伺候着,大不了再多送點錢。

夜色已深,李嗣業提着燈穿過廊間來到臥室,夫人十二孃正捏着針線在燈下縫製他的足袋。他半躺在牀榻上與她閒聊着,不知不覺竟然陷入了瞌睡中。

後來迷迷糊糊感覺有人抱着他的腿往靠牆一扔,然後一個後背躺上來弓着背,拱蝦米似的一拱,便把他擠在了榻裡面。

他打着呼嚕發出囈語聲:“這麼幾年不練劍,力氣還是這麼大。”

十二孃發出嗔笑聲:“打呼嚕都能禿嚕出話了。”

……

兩個月之後的清晨,李嗣業準備出門去觀看戴望紙坊的出紙過程,剛剛跨出門檻,趙正一道長緊裹着道袍迎上來,站在他面前憨厚一笑,卻欲言又止。

李嗣業扭頭問他:“怎麼了有什麼事兒。”

趙道長笑着搓了搓手:“我就是想問問我那個道觀的事情,你答應我修道觀已經超過一年了,可是,現在還沒有修起來。”

李嗣業若無其事地回答他:“我不是給你修了院子、煉丹房和庫房以及廂房了嗎?”

“但山門和大殿都還沒有修,貧道總要接納信衆,還要設立三清塑像。”

李嗣業猶豫片刻,回答:“修建道觀的木料還沒有齊備,你先等等,過了今年再說吧。”

老道長有點着急,又迫不及待地上前說道:“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去我聽說你剛剛花錢在城裡修建了一座紙坊,我們這道觀咋就拖這麼長時間”

李嗣業暗忖修道觀能和修紙坊一樣嗎,人家那是盈利單位,你這個是隻花不掙錢的道觀。他又不好明明白白地指出來傷老道的自尊,只好說道:“修紙坊沒有用到一根木料,全部是泥胚房加鏨石條石做的拱頂。要不我們也試試這個建築風格,修一個石拱形狀的三清殿。”

趙道長不假思索地反對:“那成什麼樣子了,我們要修的是道觀,當然要用歇山頂或者懸山頂,你要是修成平頂或圓頂,想要進來的人還以爲是波斯寺或大秦寺呢。”

“那你就只能再等等了,我剛剛粘貼了不準砍樹的告示,總不能帶頭違反,等過了這個風頭再說。”

趙正一還想再說些什麼,看到李嗣業的神情態度有些堅決,便不再勸說,朝着李嗣業拱了拱手,口中不斷說道:“那你可得記着,不要讓貧道等得太久。”

李嗣業瞧了瞧老道的背影,無奈地笑了笑,轉身往西北方向走去。

戴望的紙坊靠着疏勒城西北的城牆角,由於需要大量的水源,流經城內的赤河支流水道又開闢了一條,開挖了幾個池塘,用來浸泡秸稈和青稞杆和沙柳枝條。經過長達一個月的浸泡之後,還需要把原料放入石灰水中進行熬煮,最把這些軟化後的植物纖維撈出,在石臼中搗爛成泥,放入抄紙池子內。

抄紙是造紙關鍵技術中的一環,關係着紙張的厚薄度,由於僱傭來的工人還不能熟練地掌握這一技藝,戴望只能親自提着細竹簾手把手地教。

紙漿的纖維漂浮在水面上,把抄簾浸入水中,將紙張輕輕抄起,貼在木板上放到室外晾曬,等完全風乾後揭起,整齊地堆疊在一起。

李嗣業捏起一張成紙在陽光下看了又看,紙張微黃剔透,光線隱約能夠照射過來,這與現代的紙幾乎沒多大區別,他知道這項技術遲早是隱瞞不住的,但有生之年絕對不能讓造紙術傳到西方去,並且要接連不斷地享受這項紅利,爲他將來的軍事貯備提前預備大量的錢財。

這時燕小四從府邸前來找他,說是從龜茲傳來的公文已經送達,並將信件雙手呈送給他。

李嗣業走到角落裡,撕開了信封,從裡面抽出紙張一看。這是高仙芝寫給他的信件,說是今年的考課已經結束,王鉷給他的考課評分是下上。這簡直要驚掉他的下巴,姓王的這東西連磧西都沒來一趟,竟能蒙着眼睛給他評分爲下上等。

要知道考課評分共分爲九等,若是得了最低一等的下下,就等於給職業生涯劃上了死刑,得了下中是危險境地警告或降級錄用,得了下上也很危險,預示着三五年內升遷就沒你的事兒了。如果上上是滿分的話,下上就是不及格。

高仙芝在信中說他得下上的緣由是,王鉷得知他曾經在河西武威城逗留了近一個月,長期不在其位,就這一條使得他降了等級。

這就不用問,肯定是姑臧李家的管家李味道勾結了某些官員去打他的小報告。他是看在老道長李玄恭曾現身說法指點的份兒上纔沒有與其計較,還沒想到這條狗真敢咬人。

咬人的狗稍後再處理,王鉷的事情應解決,對付這種人就只能用舍錢鋪路這一條法子了。

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