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

bookmark

監軍邊令誠意滿志得地將拂塵搭上了肩頭,高聲下令道:“進城!”

“稍等一下。”高仙芝扭頭對他解釋道:“吐蕃人陰險狡猾,我們不能不有所防備。”

他派出康懷順到城牆下高喊出聲:“請喀葛魯東本帶領你的麾下到城外卸甲投降。”

吐蕃軍很快列隊走出城外,在城門兩側排列爲兩個方陣,喀葛魯帶頭將自己腰間的劍解下,扔在地上,又將兜鍪、鎖子甲全部摘下來堆在了一起。

他麾下的吐蕃將領士兵們紛紛仿效解甲,將武器扔做了一堆,又將甲冑扔做另一堆。

“駕。”

高仙芝催促馬匹朝城門走去,身後的纛官虞侯們扛着他的六纛門旌,絳色旗幟被橫杆拉展,上面印着紅底白字的高字。小勃律之戰獲得了初步勝利,他的人生巔峰也將從這裡開始,所有的榮耀與桂冠將屬於他。

他的馬匹途經夾道兩旁的吐蕃降兵之間,停在喀葛魯面前,卻擡頭冷視前方。

喀葛魯單膝跪在地上,伸手抱胸,六千名吐蕃降兵也單膝跪倒,敗將敗兵又何談尊嚴。

高仙芝這才從馬上側過身,面帶微笑低頭對他說話:“喀葛魯,剛纔我唐軍陣前說的話會一一照辦,我也會向聖人上奏賜你漢姓,封鎖你投降的消息,並將你陣亡的消息傳向吐蕃。今後你可以向我大唐效力沙場,也可以選擇當一個富家翁,守着幾百畝田地安然過日子。”

喀葛魯痛苦勉強地低頭說道:“多謝高將軍厚愛。”

“哈,厚愛不敢當。你我之前各爲其主,現在你將進入我大唐,成爲大唐的芸芸衆生之一,你應該感到自豪和幸福。喀葛魯,你可否願意爲我牽馬引路?”

喀葛魯擡頭愣了一下,手掌緊緊抓住了衣袍的邊緣。

“你可否願意爲我牽馬引路?”

喀葛魯低頭:“願意。”

李嗣業在高仙芝身後吃驚地盯着他的脊背,爲何會提出這麼奇怪的要求,喀葛魯既然已經投降成爲俘虜,又何必再次去羞辱,這難道能滿足他的虛榮心和興奮,還是說他已經飄飄然了。

喀葛魯牽着高仙芝的馬緩緩走進城門,李嗣業和衆將緊跟在身後。副都護王正見開始命人清點俘虜,又將他們重新押回到了城中。

城中彌散着牛羊糞便的味道,牛羊和人混雜擁擠在一起。他們站在城中的木屋和泥胚房後。也有人站在道路兩旁,擡頭用茫然又恐懼的目光望着列陣而入的唐軍。

護密國王羅真檀終於回到了自家的都城,雖然吐蕃人將城中折騰得房倒屋塌,但這裡纔是他的故土,纔是他真正的家園,心中的激動喜悅可想而知。

經過三個多月的野外跋涉,唐軍總算是找到了一座像樣的城池進行休整。他們的乾糧再有幾日也即將告罄,城中有上萬頭盤羊和犛牛,也有存放幾千斛青稞的糧倉。雖然盤羊奶的滋味兒很是古怪,但比起三個月時間吃那又冷又硬的壓縮乾糧和齁鹹的醃肉,這已經是美味佳餚了。

城內秩序即將恢復的同時,高仙芝也開始了翻越坦駒嶺的準備,攻下娑勒城小勃律之戰只是完成了一半,另外一半的前進路途上雖然沒有了強敵,卻有着天塹的阻礙。他們要翻越的坦駒嶺位於喀喇崑崙山脈和興都庫倫山脈的交匯點,雖然它只是一個山口,但依然高聳入雲,山頂處整日雲霧繚繞。

高仙芝把將領們召集到了一起,開了一場戰前會議,商議如何處置俘虜及翻越坦駒嶺等事宜。

監軍邊令誠一聽他提到這個,心中便膽怯得很。他們一路從蔥嶺走來,路途雖然艱辛,但還從未直接從雪山冰川的山頂爬過去。這座山口他從山腳下望去,已有萬年冰川橫亙,讓人望而生畏。

他盤膝坐在那裡捂着胸口連連搖頭:“高都護,跟着你走到這裡,咱家身體虛弱得很,再翻坦駒嶺,我這條命就要交代到這裡了。”

高仙芝朝他拱手說道:“無妨,邊監軍不是武夫,自然沒有我們這些人身體壯實,你就留在這娑勒城中。我們唐軍把兵弱重傷的兩千人也留在城中,護密軍和識匿軍也留在娑勒城,看守這些吐蕃俘虜。我準備只帶八千人越過坦駒嶺進入小勃律。”

“各位將軍下去準備,叫下面的兄弟們今天晚上多喝些酒,多用些麻布裹住手腳,防止被凍傷了手指。”

衆人站起來叉手道:“喏!”

李嗣業剛從軍帳中走出,一個識匿族的老部衆前來找他,滿臉悲愴驚慌之色說道:“李將軍,我們老國主快要不行了,他想要見見你。”

他一聽連忙往識匿部的營帳處走去,一邊回頭吩咐道:“把若失羅轉移了沒有,他身負重傷,不要讓他知道自己父親危在旦夕。”

“李將軍請放心,我們已經把若失羅轉移到唐軍的傷員軍帳裡,同通知族人們暫時不要把消息傳出去,等他傷稍微好一些再說。”

他與這族人進入帳中,看到伽延從被放在氈毯上,額頭上的箭矢已經被拔出,包裹纏了一圈又一圈的麻布,殷紅的鮮血將布料染透,嘴脣發出哆嗦聲似乎正在彌留之際。

伽延從此刻似乎非常清醒,聽到了有人進來,立刻緩慢地把頭扭到了這邊,目光希冀地望着李嗣業,緩緩擡起枯枝般的手指。

識匿部族人們都退出了帳外,李嗣業蹲在地上抓住了他的手掌,低聲說道:“大將軍我來了。”

伽延從氣息微弱地說:“我有事情想託付給你,才能嚥下這口氣,頭實在是太痛了。”

李嗣業連忙說:“不着急,你慢慢說。”

“我的兒子若失羅受了重傷,醫官說他即使醫好,也不能夠跟着唐軍跟着你去打仗了,哎,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啊,本來能將兩個兒子的前程都安頓好。可是我過去,總是對長子的關照遠超次子,如今若失羅重傷,讓我覺得,朝廷給我的獎賞能夠給他分一點兒,可惜總是事與願違。”

“現在我只有一個遺願,那就是若失羅成爲識匿國的國主,查失幹能夠輔佐他的弟弟。我知道這事情有些困難,所以希望你能夠從中斡旋,能讓他們兄弟在識匿部共存,若是不能……阿蘭達,我就交給你了。”

老人說話已經開始語無倫次,一開口就扯得頭痛欲裂,李嗣業握着他的手一一點頭應承。伽延從緩緩地閉上了眼睛,李嗣業感覺他手上的力道消失,似乎是最後一股勁兒從身體中抽去了。

他掀開簾幕走到帳外,對站在旁邊的族人說道:“找些冰塊將他的遺體保存起來,等班師的時候再將他帶回識匿故地安葬。”

這個時候他十分想去看看若失羅,但他又不太敢去,擔心這個敏感的孩子看出些端倪,他身負重傷若是悲傷很容易造成傷勢惡化。還好接下來識匿人暫時留守在娑勒城中,使他能夠安心地養傷。

吐蕃俘虜的數量比駐守在城中的唐軍和識匿護密聯軍還要多,這讓謹慎的高仙芝尤爲擔心,害怕他在前方挺進的時候,後方出現亂子。

唐軍出發之前處理了繳獲的甲冑和武器,將它們分給識匿軍和護密軍,並要求留守軍隊在城中繼續收繳各種鋒利刀具和獵弓。只要吐蕃人手無寸鐵,就絕對掀不起什麼大浪來。

第三日清晨,坦駒嶺山口上雲霧繚繞,唐軍開始沿着山麓向上跋涉,準備越過這道天塹進入小勃律。

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