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

bookmark

李亨和李泌盤膝坐在竹舍草廬中,茶水散出的清香在他們頭頂繚繞,兩人低着頭之間沒有任何交流。道柔在旁邊講述時,太子都悠閒地喝着茶,幾乎沒什麼表情變化,也就無法在他臉上去看對這件事的態度。

她講述完後立在一旁,太子李亨才擡起頭,赫然能看見他髮絲的根部,明顯出現一縷縷的白絲,使得他的樣貌彷彿比一年前老了十歲。

道柔吃了一驚,連忙低下頭看着自己的腳尖。

太子李亨遭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坎坷地震,險惡程度遠超天寶三載恩師賀監退隱前。沒有師父庇護的太子確實是不行,根本保護不了身邊的人。

皇甫惟明正月初入長安敘功,聖人命他以隴右節度使兼任了河西節度使。這兩個節度使的份量可不是一般藩鎮能相提並論的,從戰鬥力方面算起來,也只有范陽和平盧兩個節度使加起來纔有這個份量。

惟明當時正是春風得意之時,雖然進攻石城堡打了敗仗,但依然得到了聖人的嘉獎。因爲石城堡這個地方,正常人根本不敢碰,沒見夫蒙靈察擔任河西節度使三年,幾乎沒有任何動靜嗎?

皇甫惟明進入長安後,以爲自己可以代替太子與李林甫一較高下了,便在進宮面聖之時,向李隆基進奏李林甫專權誤國,說他一人獨掌三司大印。右相在宮中有自己的暗線,他上午告狀,下午李林甫就知道了。右相併未聲張,而是暗中命令戶部侍郎,御史中丞,京畿道採訪使楊慎矜聯合王鉷暗中調查皇甫惟明的行蹤。

楊慎矜這個人雖然是清廉能吏,但立場很不堅定,他畏懼李林甫的權勢,卻又時常保持中立。使得太子黨對他並未提防,甚至一度想把他拉入陣營中。但他終究還是投入了李林甫的懷抱。皇甫惟明當時對他並不提防,結果讓他知道了他們兩次與韋堅相會,元月十五日共同遊燈會還與太子李亨私會景龍觀。

楊慎矜立刻把此事告知了李林甫,狡詐狠辣的李林甫立刻意識到,這是個連同太子都能扳倒的良機,立即進宮向李隆基告了刁狀。

刁狀的內容和用詞十分火辣,說這兩個人是密謀廢立,想扶着太子登位獲從龍之功。

皇帝剎那間被戳中了心中的那個點,因爲被告兩人身份特殊,韋堅是太子的大舅哥,皇甫惟明是太子的密友,他們一旦在一起密謀,密謀的內容根本不用去懷疑,定然是要顛覆他讓太子上位。

但聖人當時畢竟沒有得到明確的證據,李林甫將楊慎矜和王鉷,吉溫、羅希奭叫過來共同作證,皇帝就根據幾人的捕風捉影,把韋堅貶爲了縉雲太守,又將皇甫惟明貶爲了播川太守。這樣還不算,李林甫繼續構陷,派人把皇甫惟明殺死,又將韋堅貶爲江夏員外別駕,派御史羅希奭前往江夏和嶺南,接連不斷殺死韋堅和親眷數十人。就連左相李適之也受到牽連,先貶爲太子少保,後貶爲宜春太守,等到羅希奭到達宜春時,憂懼而自殺。至此,太子黨在朝裡朝外的所有黨羽被殺了個一乾二淨,只剩下了領兵在朔方河東的王忠嗣。

王忠嗣不受此次風波影響只是因爲他雖與太子親密,卻與其餘幾人不相往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王忠嗣份量太重,深受皇帝信任。李林甫想要搞他,只能等待機會。

李亨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親信被一點一點剪除,他心中憂慮恐懼,爲了避禍只能上表聖人要求休掉太子妃韋氏,皇帝批准後又上表到終南山修道祈福遠離了漩渦中心。

他在終南山的竹林中見到了自己的密友李泌,兩人悲從心來,抱頭痛哭。

道柔見到了憔悴的太子,正是他剛剛哭過不久,在草廬中飲茶靜心。

李亨聲音儒雅中帶着幾分悲涼:“今明兩年,都不要來終南山了,也不要叫李嗣業來找我。道柔,你若是有機會的話,可以考慮給李嗣業做妾,這是我希望你得到的機會。”

道柔肩頭哆嗦了一下,低下了額頭輕聲道:“奴婢遵命。”

“不,”太子搖了搖頭:“這不是我給你下的命令,只是一種期許。”

她輕輕地點了點頭。

“走吧。”

道柔轉身牽着馬離去,竹舍草廬離她的身後越來越遠。

……

李嗣業被拒絕在右相府門外,他並未聽從高仙芝的吩咐留在那裡等候召喚,他知道高仙芝是做不到將他引見進去的。而今年的右相府也愈發顯得炙手可熱,車水馬龍,守衛森嚴。

他跑到了西市上米查幹所開的米記商鋪裡,如今正是秋冬淡季,店鋪中並沒有什麼人。店東米查幹也得到閒暇,向他講述今年長安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得知了這嚴重的大唐官場地震。

李林甫把太子剝成了孤家寡人,連右相李適之也被貶到了遠地,許多官員被殺或自殺的消息從外面傳到了長安,羅鉗吉網的名聲已經傳遍了朝野上下,造成了萬馬齊喑一片死氣沉沉的態勢。

怪不得剛纔他在李林甫府邸外感覺氣場不對勁,行人路過時望而生畏,右相府的家僕們趾高氣揚,眼高於頂。原來是李林甫的權勢到達了最頂峰,整個天下再無人能夠威脅到他。

如此沉重的話題不適合在西市這樣喧囂熱鬧的場所來講,大唐的官場地震對於西市的繁榮一點也不影響,商賈們依然來來往往,牽着駱駝的粟特商隊在從樓下經過,叮噹的駝鈴聲從窗口傳進來。

李嗣業朝樓下看了一眼,又回過頭來,心不在焉地聽着米查幹講他這兩年的商業經歷。

米查幹今年才真正闖入了長安的富賈圈子,結識了大唐首富王元寶,扶風小兒竇義和邸店大王何明遠,津津有味地談論這三位的創業經歷,都頗具傳奇色彩。其中竇義的經歷還被詩人溫庭筠寫成了傳奇小說,這估計也是較早的商人傳記了。

李嗣業對這些並不陌生,不就是盛唐版的馬雲、王建林和許家印嗎,即使沒有互聯網絡,這些人也被社會各界所熟知,最牛氣的是向唐玄宗炫富的王元寶。這人壟斷了琉璃製造和販運業,每個大唐富戶官僚的家中都有他的琉璃產品,這些給他帶來的鉅額財富,是幹房地產的竇義和開連鎖邸店的何明遠所不能及的。

流傳至今的吃髮菜和每月初五拜財神都是這位首富留傳下來的,唐玄宗曾問過他家中有多少財富。王元寶打了一個這樣的比方:用我家的絲綢一匹纏一棵去纏終南山的樹木,終南山的樹木纏完,而我家絲綢還沒有用完。李隆基不由得稱讚其王元寶天下至富,朕天下至貴。

終南山可是秦嶺的中段,走勢蔓延百里多長,山上樹木繁茂,若真像王元寶所說這樣,系滿絹匹還用不盡,此人確實是富可敵國了。

李嗣業站起來拍了拍米查乾的肩膀道:“好好經營吧,總有一日你會成爲他們中的一員,我要回去了。”

米查干連忙起身相送,兩人走出店鋪外,李嗣業回過頭來讓他留步,五品以上官員不得入市,如果讓有心人知道他在西市投資有店鋪,上疏在聖人面前奏一本也挺難受的。

李嗣業沿着橫街往平康坊方向而去,路過朱雀大街時,看到寬闊的雙向大道中間用綵綢和木樁隔出一條通道。他奇怪這通道是做什麼用的,前年來的時候還沒有見過這種景緻。

他找了個過往行人一打聽,才知道這是工部特意圈起來的荔枝通道,每年三到五六月的時候,嶺南荔枝成熟,劍南節度使仇章兼瓊都會派人以快馬經驛站向長安運送荔枝,以滿足楊玉環的口腹之慾。

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