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

bookmark

李嗣業跟着太監袁思藝來到了興慶宮南薰殿裡,今日殿中並無旁人,楊氏的幾個兄弟姐妹也沒有進宮拜見。

他站在外殿的木隔扇月洞門外行禮:“臣李嗣業拜見貴妃娘娘。”

楊玉環聲調很淺,聽不出什麼感情色彩:“進門來。”

李嗣業深吸一口氣,低頭掀開月洞門上懸掛的珠簾,走進門去又躬身行禮。

他微微擡起頭看了一眼,捕捉到信息後又低下頭去。楊玉環今日並未做精心打扮,只簡單地盤了一個螺髻,金步搖傾斜地插在上面。外面穿着一襲緋紅色的襦衣,紗裙卻是素白,長長的裙帶子垂落在地面上。

她的臉色好似不太妙,也不知道是誰惹她不高興了,貴妃娘娘生氣的後果並不算嚴重,但也足夠某些人喝一壺的。

李嗣業詢問她:“不知貴妃娘娘喚小臣過來,所爲何事。”

楊玉環手肘撐着額頭扭頭望向李嗣業,眉角顰起一星半點的抱怨之色,翹起脣角問道:“今日梅妃找你去學舞去了?”

一聽這句話就是肯定句而不是疑問句,李嗣業連忙躬身叉手說:“梅妃娘娘確實是來找我學曳步舞,她還帶了五六名畫師,讓我把舞蹈的每個動作表演出來,直接抄在了畫上。”

楊玉環哼了一聲道:“她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可真聽話呀。”

李嗣業感覺一股由女人散發出來的醋味在空中飄蕩,她們在這種時候是殺傷力最大的,也最不可估量。他想着應該想出點兒話來救場,可是應該怎麼救?

有了。

他再度躬身叉手道:“啓稟娘娘,臣並非一無所獲,見到梅妃娘娘之後,總感覺她比娘娘你差了點什麼。”

楊玉環突然擡頭揚眉:“嗯?差了點兒什麼?”

他裝作絞盡腦汁地思索:“臣就是覺得她差點什麼,可是又琢磨想不出來,可能是梅妃娘娘性子太過冷淡,又太過曲高和寡,跟她相處應該會很累。聖人可能會喜歡她一陣子,但絕不會長久地陪着她。”

楊玉環稍微張圓了嘴巴:“你還懂這個?這是辨人之術,還是察人之法?”

李嗣業俯身笑了笑:“這只不過是個猜測性格的小技巧,登不得大雅之堂。”

貴妃似乎不太相信,緊接着追問了一句:“你確定?你確定聖人不會長時間移情於她?”

這種事情怎麼可能確定,人心是最不可猜度的,心中的念頭總是隨着意識流動,萬一連歷史都發生了偏移,他就把楊玉環給得罪慘了。

“我覺得有九層的機率不會。”

楊玉環眼角閃爍着愁緒,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九層的機率又何必拿出來說,君心難測,聖意難辨,我連他此時此刻心裡在想什麼都不知道,又怎麼能聽信你寬心的話?”

她皺起了眉頭盯着他道:“李嗣業,別在梨園逗留了,啓程上路去北庭吧。”

這是貴妃娘娘扔下的話語,現在已經比聖旨管用了,李嗣業立刻單膝跪地叉手道:“臣最近一段時間就離開長安。”

楊玉環轉過身去,平躺在了榻上,雙手互相交疊在胸前。李嗣業只好叉手告退,輕手輕腳地離開月洞門,走出了南薰殿。

他回到平康坊的安西留後院,由於留在梨園教了一個月的曳步舞,高仙芝當然沒有等他啓程,帶着隊伍先行離去了,還給他留下六十多名用來扛旗和講究排場的親兵。

正式的節度使隨行人員,包括官員,護衛和身邊的將領,僚屬總共是二百多人,他這連皮帶渣六十多人確實是寒酸了很多。

不過在離別長安前往北庭上任之前,必須去見李林甫一面,這是保證他在北庭不會擔心後方出現了有人暗算拆臺。也是他接任北庭節度使必須要完成的一步棋。

他也不想把自己當做尖銳矛盾鬥爭的漩渦,在接任北庭節度使之後,想辦法化解可能來自任何方向的敵視,把困難扼殺在萌芽之中,這就是他現在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他當然知道繞過李林甫蹭着楊家的權勢得到了北庭節度使,定然是得罪了這位小心眼的右相,不過要長久地可持續地走下去,必須要取得他的認同。這個可能會很難,但他會想盡辦法達到目的,這是不容置疑的。

他特地去西市找了米查幹,讓他提供了一批錢財,在西市採買了大量的禮物,包括一石胡椒和數量不菲的香料。

李嗣業做好準備之後,讓燕小四帶着兩個親兵挑着禮品,前往右相府。

他們來到右相府門外,向門房遞送進去拜帖,等待了很長時間,相府卻把拜帖送了出來。管家親自來到側門外解釋道:“我家阿郎不在府中,現在應該是在東內接受聖人召見,正月裡聖人開恩科,廣召天下有才識之士來長安科考,阿郎最近一段時間可能都在忙碌,李中丞還是耐心地等些天再來吧。”

李嗣業心中很是失望,雖然他預期不會太順利,但眼下的情形實在是太讓他灰心了,前方几乎看不到一丁點的希望。

燕小四也咂着嘴脣無奈地問道:“中丞,怎麼辦,科考估計要等個十幾天。”

李嗣業沉默片刻,隨即拍着膝蓋咬牙說道:“那就等,反正留後院離右相府也不算遠,小四,你每天派兩人就在附近盯着,只要看到李林甫回到府邸,就立刻來通知我。”

右相府的管家並沒有推諉說謊,李林甫確實是在入宮聆聽聖訓。今年元正過後,皇帝心血來潮突然決定要徵召天下士子入長安進行春闈科考,爲朝廷選拔人才。皇帝可能是感覺到身邊的人才華越來越低,連詩文水平較高的翰林院待詔也沒有幾個。天寶三載李太白離開了長安,天寶四載岑參離開長安,留在李林甫手下的,均是一些毫無特色的庸才。

紫宸殿中,皇帝李隆基端坐在胡牀上,身後是掌着孔雀翎扇的宮女,御階的下方是身穿妃色襦衣紗裙的梅妃揮舞着長長的袖子翩翩起舞。

梅妃的舞姿態靈動而富於變化,彷彿一抹天穹中飛過的鴻雁,獨留下淡淡的餘韻在殿中飄曳。

她拖着長袖上御階來,小鳥依人在靠在皇帝身邊,含情脈脈地向聖人敬酒。

皇帝端起酒盞一飲而盡,向坐在下方兩側的高力士和李林甫嘆道:“驚鴻一瞥,宛如雁過留聲,人才亦如是,難求難得啊。”

高力士端起酒盞,高舉過頭頂向皇帝建言:“聖人心中渴求人才,臣這裡倒是有一個人頗有才具,想要舉薦給聖人。”

李隆基一喜,連忙問道:“此人姓名,現任何職?”

“此人名爲盧綸,曾爲太子賓客,兵部侍郎,無論文采和任事均有可圈可點之處。”

皇帝由失落變爲欣喜,感興趣地問道:“盧綸風度可如九齡乎?”

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