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

bookmark

疏勒城外的唐軍營地呈現出喧囂的氣象,各軍各營都在加緊製作乾糧,拆卸營帳,軍卒們將馬匹牽到河邊,蘸着河水清洗馬鬃裡的污濁和跳蚤,馬兒們舒爽地打着響鼻,任由主人把馬鞍馬鐙架在背上。

一些行動迅速的人已經將羊氈,甲冑和乾糧袋捆縛在馬背上,坐在河邊在一塊頁岩上呲嚓地磨刀。

李嗣業從城中走出,見到這幅場面後大吃一驚,走過去對一名正在卷着旆旗的隊正詢問:“怎麼回事?爲何突然拆掉營帳整軍備戰?”

這位隊正背朝他坐着,口中不耐煩地咕噥道:“你問我,我哪裡知道去,你問這些當官兒的去!”

他握着旗杆扭過身來,見到李嗣業後嚇了一嚇,連忙拄着旗杆站立筆直:“李都護!那個,我不知道是您。”

李嗣業略過此節,又問他:“誰給你們下的命令?”

“啓稟大夫,是高中丞的節度押衙畢思深來宣佈的命令,其他的卑職就不知道了。”

李嗣業轉過身去,隊正心中打着鼓點兒問道:“李都護,還需要我們繼續收拾行裝嗎?”

他回過頭點了點頭:“你繼續。”

高仙芝已經清洗了羯師國的國都,活捉了羯師國的國王,把王宮內的財寶全部搜刮了一遍,雖然這國家窮得沒有多少油水,但也應該消停滿足了吧。如今突然要去進攻石國——歷史上他就是這麼幹的,不過這樣爭對一個國家的軍事行動,他自然是要事先稟報朝廷,不然發生什麼意外只能由他自己負責。

所以進攻石國的計劃不是高仙芝獨斷而行,而是得了朝中某些人的許可,可能是李林甫,有可能是玄宗,不過根據這兩年玄宗皇帝對勝利的狂熱程度來看,很有可能是得到了皇帝的批准。但是李隆基坐於萬里之外的大明宮中,自然不瞭解西域的情形,他不知道石國是否該滅,他只是單純地喜歡宣揚武功耀武揚威而已。

不過這事還是他親自問問高仙芝爲好。

安西節度使的行轅在設在疏勒鎮使府邸上,李嗣業對舊居自然輕車熟路,不過卻需要人通報。高仙芝的親衛出來稟報,他最終在外院的正堂裡,見到了正在披掛甲冑的高仙芝。

高仙芝轉身擡起臂甲,對他說道:“李大夫,我現在甲冑在身,請恕我不能向你行禮。”

李嗣業問他:“聽聞你要出征討伐石國,我記得十幾天前,石國國王親自給你寫了一封信,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是一封求和投效的書信。既然他已經投降,爲何還要興兵進攻,難道就因爲寧遠國君的一面之詞?”

“當然,也不只是因爲這個。首先那俱車鼻施是黃姓突騎施,昔日夫蒙中丞在時,曾經殺死了賀莫達幹,所以他這些年來一直仇恨我安西都護府,也多次出言不遜,辱我大唐國威。他又一次次暗中與突騎施部串聯,居心叵測。這種人怎麼可能真心降服,一旦大食東來,他必然第一個反。”

李嗣業又問他:“那你準備怎麼做,是要除掉他?”

高仙芝扭過頭來看了看他,笑道:“我記得你在北庭時曾給我寫信說,不會對我的決策指手畫腳。”

“我指手畫腳了?”李嗣業抿緊了嘴脣,又說道:“我是否可以向你建言獻策,聽不聽是你的事情。”

親隨給高仙芝繫上了袍帶,他抖擻身體聳肩震得肩甲喀嚓作響,回頭說:“請說。”

“你決定要除掉某個人之前,是不是應該想好找誰來替代他,替代者能不能替其穩定石國的局勢?”

高仙芝搖頭笑了:“小小石國彈丸之地,何須如此大費周張。”

“即使彈丸之地,也需要有人來填補空白,要麼你能找到妥善安排的辦法,比如在那裡駐軍,或者扶持一個能穩住場子的人。如果做不到這個,最好不要動他。因爲權力永遠不會真空,你殺了他然後撤出去,留下一個爛攤子,不知道會有什麼人填補進去,像這樣管殺不管埋,反而會讓大食人乘虛而入。”

高仙芝問道:“就這?”

“沒錯,就這。”

高仙芝拄着橫刀立於地上,擡頭傲然說道:“我安西軍兵強馬壯,我們可以擊敗他們一次,就能擊敗他們兩次、三次,大食人怎麼樣,他若是敢進來,我正好連他們一起收拾了!”

李嗣業仔細一想,終於明白了,原來高仙芝抱着這個目的,滅了石國之後撤走,誘使大食出擊,然後他就可以明正言順地與對方開戰。這個想法看上去沒錯,但如此行事會讓搖擺不定西域諸國快速站隊,原本親近大唐的依然會親近大唐,但那些某種程度上中立的昭武九國,不會投到大食一邊去嗎?

李嗣業顰着眉頭反問高仙芝:“高中丞,知道爲什麼西域諸國親中國而疏大食嗎?”

高仙芝給了他一個非常官方帶着史冊口徑的答案:“因爲我大唐乃天下中央之國,教化恩德灌輸四方,澤被天下,西域諸國對我心生景仰,繼而心嚮往之。而諸如回紇、吐蕃、印度、大食,拂箖等國,均爲偏遠之邦,不足爲敬。”

論點很簡單,我們是世界的主角,其餘人都是配角,男二號,男三號,他們的視線怎麼可能放在配角的身上。

李嗣業並不想反駁他,也不必給他解釋世界是個球,從幾何意義上講,無論用手指點到這個球的任何一點,都可以看作世界的中心。

至於自視爲主角,畢竟歷史不是劇本,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在同時發生,不存在誰戲份多誰戲份少的事情。你可以說自己是宇宙第一思密達。他也可以說這個世界都是上帝罩着,上帝罩不到的地方都是流氓和異教徒,這個人也可以說世界是真主的光芒灑下的,只有先知默罕默德的子孫纔是世界主人。就算美洲種馬鈴薯的印度安人,也可以指着瑪雅金字塔說,這纔是世界的希望,人類的燈塔。

李嗣業坦然說道:“不是因爲這個,怎麼說呢,大食人信奉一個叫真主的神仙,他們認爲世界只有這麼一個真神,別的都是牛鬼蛇神。所以他們不但進攻別的國家,還認爲有替他們改變信仰的義務,這叫傳播教義。昭武九國信奉拜火教,吐火羅信奉佛教,他們對外來宗教極爲排斥。但我們不同,我們可以接納所有的宗教所有的神仙,不會強迫別人信奉道家,崇信太上玄元皇帝,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李嗣業伸出兩根手指坦然說道:“你只要不欺負他們太狠,他們是不會站到大食人一邊去的,有這樣良好的基礎優勢,不比打一場勝仗更重要嗎?”

高仙芝沉默半晌,雙手叉腰開口說道:“嗣業兄,你覺得這一仗我不該打?該不該打我說了不算,你可以去問問聖人,也可以問問右相。”

李嗣業仔細想了想,閉上了嘴巴。

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