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

皇帝的手掌重重地拍擊在案几上,高聲斥責道:“好個高仙芝!自任節度使以來,他每次回長安,朕賞賜了他多少財物。朕封了他兒子五品的散官。可他是如何報答君恩的!爲了區區十幾橐駝的財物,殺人放火,爲禍西域,把安西都護府幾代人在西域建立的威信給敗光了!”

邊令誠連忙拜伏說道:“陛下英明,高中丞能征善戰,只是貪財而無義,毫無大局觀。現如今河中九國百姓恨之入骨,連同安西都護府和安西軍都恨上了。所以奴婢建言,如今之計是先消除百姓對安西都護府的抗拒纔對,否則他們到時候棄大唐而歸大食,可就得不償失了。”

李隆基肯定地點了點頭,對邊令誠說道:“邊令誠,明日你在花萼樓下候着,朕要頒旨使李嗣業兼任北庭安西四鎮節度使,你帶着雙旌雙節和六纛前往磧西交給他,叫他嚴密防範蔥嶺以西及昭武九國的動向。”

“喏!”邊令誠拜伏在地,雙掌蓋在了羊氈上。

“退下吧。”

邊令誠跟在乾爹高力士的身後,雙雙退出了南薰殿。

玄宗皇帝揉了揉額頭,對於該如何安排高仙芝有些難以取捨,楊玉環從月洞門走出來,攙扶着三郎走進了內室中,讓他躺坐在那香氣宜人的貴妃榻上。

嗅着乳香的清涼如沐松林的味道,玄宗的精神逐漸回到了軌道上。他細細思量,高仙芝雖然無大局觀,但打仗的能耐確實不小,如今已經在花萼樓給他辦過慶功宴,自然不能再治他的罪。眼下不如調他去河西擔任節度使,而河西節度使安思順則調到朔方,這樣的頻繁調動有利於防止節度使勢力坐大。

他有時會這麼想,但一提到自己和楊玉環的乾兒子安祿山,就是全方位無死角的相信了。別的節度使調來調去,就只有安祿山始終牢牢地坐在范陽平盧的交椅上,而且越坐越穩根深蒂固。

這一夜,有流星雨劃破夜空,高仙芝在花萼樓中酩酊大醉,他興許是忘記了自己背後隱藏的擔憂,或許是要用酒來自我麻醉。他在親兵攙扶着回去的路上,時刻想的是回到磧西后該如何補救之前的錯誤。

第二日中午高仙芝才從府邸中的榻上爬起來,在僕人的幫助下梳理好長髮戴上襆頭,換上紫色常服圓領袍之後。宮中傳旨的宦官已經來到院中,手中託着黃絹高聲呼喝道:“高仙芝接旨!”

他連忙走出正堂外,叉手俯身下拜:“臣接旨。”

太監抖開絹布,撐展了高聲念道:“門下,提調高仙芝爲河西節度使,不日起離京上任……”

……

“……命河西節度使安思順遷官爲朔方節度使。制書如右,符到奉行!”

頭戴髮辮眯着小眼的安思順跪在地上擡起頭,滿臉的茫然和不情願,他平端着雙手直起腰身,擡頭看着監察御史將一卷黃綢放入他手中。這種感覺沒有錯,是實打實的晴天霹靂。

安思順今年已五十多歲,自開元初年入河西軍中服役起,伺候了幾任河西節度使,是名副其實的老資格。他的資格有多老呢,他曾經在名將薛仁貴的兒子薛訥帳下爲部下,那時候河西還沒有節度使,只有行軍大總管。連王忠嗣的親爹王海賓都是他的同僚。憑這份資歷就足以傲視天下所有將領了。

可惜官員的升遷選拔不是由資歷決定的,安思順在軍中的表現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出色的點,溜鬚拍馬的本事也不及他的堂弟安祿山,所以在河西的升遷並不順利,簡直是一步一個腳印。這也使他的根基和威望不是一般的高。

突然間被調離河西非他所願,聖旨又實在難違,應該怎麼辦呢。

當天晚上他把幕僚,押衙、和各軍的軍使、行官叫進了節度使府邸,衆人把頭埋在燈下,不知暗中商議了什麼東東。

第七日清晨,安思順身邊只帶了幾個隨從,與監察御史裴周南結伴而行,準備離開武威城前往北庭上任。

他抽打着老馬馬臀剛剛拐過正街來到城門口,卻見地上跪了一堆黑壓壓的粟特胡兵,這些人看見他出現後,紛紛呼天搶地:“安中丞,不要走!河西離不開你,我們離不開你啊!”

安思順捋着鬍鬚點了點頭,感覺還行,表演得雖然有些誇張,但還是有幾分真情實感的。

監察御史裴周南打馬上前喝道:“你們這是做什麼!想叫安中丞違軍令抗旨嗎!”

衆胡兵根本不搭理他,繼續跪在地上高喊哭叫。

安思順只好親自下馬,上前拱手相勸:“兄弟們如此厚愛思順,讓我十分感激,只是聖命難違,各位還是離去吧。”

刷!

一名領頭的軍官從腰間抽出短刃,對準自己的臉上劃出一道血痕,把御史裴周南嚇得後退了幾步。

這可不是自殘,而是叫割耳嫠面,是胡人一種表現赤誠忠心的一種方式,通常部落的首領或最高統治者駕崩後,他們心中表示不能接受,用自殘的方式向老天爺表示不滿。現在把這種方式用到了挽留安思順身上。

“請安中丞留下!”

跪在前面幾排的胡兵們繼續提刀自殘,有些人技巧純熟,只在臉上留下一道淺淺的血痕,有的心眼兒實在,竟然真的把耳垂給割裂了。

安思順表示毫無對策,只好退了回去。周御史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給遠在長安的玄宗皇帝寫了一封奏疏。李隆基只好改變初衷,任命了高仙芝一個右羽林大將軍的閒職。

他之前所做的所有準備都沒有白費,精心構建的驛站物流系統已經步入正軌,每個月都能往陽關輸送四十石的胡椒等香料,獲利二十四萬貫,能爲安西軍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他在疏勒鎮曾經推行的軍中內務條例,要求個人攜帶物品嚴格符合規定要求,實現統一標準,現在也可以向全軍推導。趙正一的驚雷觀也無需遮遮掩掩了,猛火雷小型化可勁兒地給我造。他預計還要在安西四鎮建四個儲量大的糧倉,從河西和中原地區買糧食充填其中,作爲安西軍的戰備糧。

當然完成這些規劃之前,他還要直面一個高仙芝遺留下來的大事件,那就是中亞諸胡引來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軍。

他接到聖旨是二月底,怛羅斯之戰發生的時間大概是在七月底,還有五個月的時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他要拿出全部的精力爲自己擔任節度使後的第一戰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