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

驛站的主建築圓頂大廳中重新進行了佈置,把其他的矮桌條凳都清理了出去,正中央擺放了一張長桌,兩旁各自擺放了五六條交椅,同時也叫胡牀。唐人在正式場合從來不坐這種東西,只是今天的談判場地是大食人佈置的,所以就顯得不那麼正式了。

辰初時分,雙方代表正式入場,陣容也非常龐大。唐軍的談判代表爲首李嗣業,然後是程千里,王正見,馬磷,段秀實,田珍,畢思深。大食方的代表更厲害,能坐在首位的居然不是並波悉林,而是一個阿拔斯家族的重要成員,當今薩法赫哈里發的弟弟曼蘇爾;其次纔是呼羅珊總督並波悉林,接下來是一堆奇怪名字的將領,那些名字長得讓他們聽了直想打人、

李嗣業坐在對面的胡牀上,纔開始凝神注視對面這個纏着黑頭巾的小鬍子。曼蘇爾攤開雙手裝作欣喜地說道:“李大使,是不是感覺我很熟悉,我們是好像在哪裡見過?”

“你不就是那被我救下性命的大食使節的代表嗎?以前的阿拔斯家族的貴公子,現在阿拔斯王朝的繼承人之一,曼蘇爾。”

曼蘇爾本想營造出一種舊友重逢驚喜的感覺,但是李嗣業這段話就像是冷冰冰地敘述公文,讓他一時找不到接下去的話。

並波悉林的驚奇倒不像是裝的,指着李嗣業問曼蘇爾:“原來殿下認識李大使,想不到曾經的舊相識變成了今天的敵人,實在是令人唏噓。”

可能並波悉林原話不是這個意思,但是被己方的翻譯硬生生翻成了這個樣子。

“我與曼蘇爾殿下也只是萍水相逢而已,不過今天是談判的正式場合,我們不談私事,直接開始談公事吧。”

“好,”曼蘇爾合掌說道:“正式的談判之前,作爲一位老相識,我們要把一個人當做禮物送給你。”

“哦,什麼人能當做禮物送給我?”

曼蘇爾雙手一拍掌,立刻有兩人從角落裡將一個穿着苧麻袍子的男子押了上來,這男子的頭上戴着黑色頭套,腳步踉蹌被人按跪在地上。

他使了個眼色,大食武士立刻將頭套從男子的腦袋上摘了下去,用雙手硬生生把他的下巴掰起來,好讓安西軍能夠看到。

李嗣業仔細辨認了一下,感覺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便擡手問道:“這是誰啊,爲什麼這麼面生?”

曼蘇爾笑了:“看來李大使是真不認識,這個就是挑起我們之間戰爭的石國王子,他千里迢迢跑到撒馬爾罕,又跑來圖斯城,想借我大食的兵替他的父親報仇。我們的本意只是想給這個國破家亡的人一個公道,可是沒想到尋求公道的路竟如此坎坷。如今我已經想明白了,他這哪裡是尋求公道?他這是利用公道兩個字去滿足他的私仇欲,他也幾乎爲了一己之私,把我們兩個國家都拖入了無端的戰爭,也使得許多家庭流離失所。他是罪人,所以我要把這個罪人送給李大使,也任由李大夫處置。”

經曼蘇爾這麼一介紹,李嗣業這才明瞭,原來是這麼一個倒黴孩子,欲爲父報仇求取他國力量本無可厚非,但是他生錯了時候,也做錯了選擇。

李嗣業呵呵一笑:“要照你這麼說,我倒是應該感激他,要不是因爲有他,我怎麼會今天坐在這裡與曼蘇爾殿下和艾布大公商議條約?”

此話一落,艾布大公的臉上立即就有些掛不住,曼蘇爾含笑應付着略過此節,指着面前的紙張上說道:“李大使所求的條件太過苛刻,就算下降到七百萬金第納爾,兩萬匹戰馬,我們亦難以承受,還有宗主國主權宣誓方面,吐火羅境是我大食的固有勢力範圍,定然不會鬆口。還請李大使對我們寬鬆些。”

李嗣業一口回絕道:“這就是我們的最終條件,斷然不能夠更改。”

並波悉林哼了一聲說道:“李大使先別忙着拒絕,說不定你現在要的越多,將來被我們討回來的東西也越多。”

坐在他對面的程千里湊過臉來反擊道:”並波總督也太過自信了吧,以爲這輩子還能夠挽回這樣的敗局嗎?”

雙方針尖對麥芒地針對了一番,由於各自帶的翻譯人員數量不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只是靠着臉上豐富的表情和比畫來完成。唐軍中的段秀實等人對這一幕感覺有些羞恥,他們總把自己誤當做討價還價的商賈。

由於暫時談不攏,曼蘇爾提出暫停談判各自休息半個時辰以交換意見。

雙方在各自的房間內休息期間,曼蘇爾主動來找李嗣業,又向他談及了兩人過往那一丁點兒的緣分,希望能以這點際遇來換一些人情來降低談判的砝碼。

李嗣業自然不軟不硬地再次拒絕:”曼蘇爾殿下,政治是政治,人情是人情,我絕不會因人情犧牲掉我們的固有條件。我想你應該能夠明白,等你將來做了哈里發,會比我更加明白這個道理。”

面對李嗣業的這番說辭,曼蘇爾並未覺得很難看。雙方稍事休息之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談判。

經過不間斷的討價還價,還有互相的爾虞我詐,李嗣業幾次停止談判以重開戰端進行恐嚇,雙方終於就條約內容達成了一致共識。

條約內容商定大食國賠償安西都護府的戰爭賠款爲四百萬枚金第納爾,比李嗣業預期的三百六十萬金幣還多了四十萬,戰馬爲一萬兩千匹,大食國也終於放棄了吐火羅的控制權,全部將主權移交給唐朝,也承認木鹿城爲邊境自由城邦,雙方都不得在其中駐軍。

雙方把條約的內容用兩種文字書寫在一張大紙上,各自蓋上呼羅珊總督府的印鑑和安西節度使的印信,這張條約就算正式獲得雙方認可,根據這次談判的地點,條約被命名爲《克孜勒庫姆條約》。

經過整整一年多的戰爭,讓安西軍習慣了風餐露宿,也習慣煎熬征戰,李嗣業終於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才叫面子和裡子都兼顧到了,他的成就足以傲視大唐現有的所有將領,也足以在史冊上佔據一個非常顯眼的位置。

條約簽訂之後,安西軍撤出了木鹿城,沿原路踏過克孜勒庫姆沙漠,渡過阿姆河,回到了河中九國的中心康居城。

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