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

bookmark

平康坊原右相李林甫宅邸的門楹上白幡在風中凌亂,院子裡散落着麻紙錢無人清掃,李府的一些家眷們仍然穿着白麻孝服,李林甫長子李岫跪在府中的靈堂內,開始了三年在家丁憂的枯燥生活。

他的娘子依舊眼圈泛紅,捏着巾帕擦拭眼淚。他的三個兒子從大到小跪坐成一排,長子規矩安靜,兩個年紀較小的兒子便有些不安分的活潑,若不是有嚴厲的父親氣勢鎮壓,他們早就打鬧成一團了。

李府上的大管事頭上只纏了一個白抹額,急匆匆地跑了進來,神情驚憂地喊道:“不好了!大郎,你快領着娘子娃兒們跑吧!再不跑怕是來不及了!”

李岫娘子剎時臉色慘白,一雙失去血色的手緊緊拽住了丈夫的衣袖,李岫眼神堅定地安撫娘子稍安勿躁,站起來問管事:“出了什麼事情,你先慢慢講,不要着急。”

“楊……楊國忠污衊阿郎勾結阿布思謀反,把人證都從安祿山那裡帶了回來!還有楊齊宣這個王八蛋!當年娶了三娘子靠着阿郎的照拂才能身居高位,現在爲了避免被牽扯進來,主動投靠楊國忠,誣陷阿郎謀反。我早就該一刀殺了這個無恥狗賊。大郎,現在他們兩面都有人證,看來阿郎的冤屈怕是洗不掉,還會連累你們!怎麼辦?怎麼辦?”

管家抖着袖子在地上急得來回直轉圈。李岫先是很冷靜,但悲痛的情緒在他的臉上慢慢浮現出來,他早已經預料到他們家今天會有這樣的遭遇。

想當年父親權勢滔天之時,他就擔心盈滿爲患,過去父子二人遊園,遇到蒼老的役夫拉着一輛重車路過,他趁機跪倒在地,哭着勸諫李林甫說:“大人久居相位,樹敵甚多,以致前途滿是荊棘。一旦禍事臨頭,想跟他一樣恐怕都不可能。”李林甫愀然不樂,拽着鬍鬚嘆道:“形勢已然如此,又有什麼辦法?”

如今李林甫的報應終於報到了兒子們的頭上,李岫顧不上抱怨父親,經過仔細思慮後,想起了父親臨終時說的話。他連忙轉身扶着娘子的肩膀說:“你先帶着孩子去河西……去找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李嗣業,去他那裡避避風頭,告訴他你是李相後人。”

娘子悽苦哀求:“李郎,不,我怎麼能捨棄你離去,你也跟我們一起走吧。”

李岫堅決地搖了搖頭:“我是李家的長子,無論如何也不能走。想必聖人會念在父親服侍他多年的份上,不會過多遺禍於我們,如果我現在逃走,反而坐實了父親謀反的罪過。”

他扭頭對管事說道:“五叔,你帶着娘子和孩子們去河西,如果我能夠生還,將來就去河西找你們!”

“不,不要……”

經過一場老套路的生離死別纏綿悱惻,然後娘子哭,孩子跪在爹前面哭,老管事也惻隱落淚,只有李岫心腸堅硬說什麼也不哭。最後硬生生把老婆孩子趕走,靈堂裡只剩下自己一人的時候,才隱忍不住留下了眼淚。

天寶十二載二月十一日,李隆基下制削去李林甫官爵,子孫有官的都除名,流放於嶺南及黔中。僅給隨身衣服及糧食,其餘財產全部沒官。李林甫近親及黨與坐貶者五十餘人。又命人剖開李林甫棺木,抉取其口中所含珠,褫奪其金紫衣,更以小棺如庶人之禮葬之。

如果論及因果報應的話,被李林甫冤殺的官員及家眷沒有兩百,也有一百,他死後遭遇這種待遇都算是輕了。因爲他是宗室之後,李隆基格外開恩,只抄家沒官流放,他的親屬子女沒有一個被判死罪的。楊國忠和楊家最後的遭遇,遠比這要慘的多。

但要論及這個事件本身,這不過是楊國忠在朝中驅除李林甫影響的一種鬥爭,完全是一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式的誣陷。

……

比起長安城中針對前右相李林甫發起的一場誣陷和鬥爭,西北這邊發生的事情就有點微不足道,甚至是不可言說。

西域商行已經斷貨近一個月,各地從商會進貨的代理商們趕到的時候,面對的是商行中空蕩蕩的庫房。這些代理商們賺得盆滿鉢滿的同時,又習慣了這種錢財流水,突然有一天斷了頓,就像是天塌了一般。整天堵在商行堡壘外要求戴望給個說法,副會長兼二掌櫃在城頭上也只會喊“給我們一些時間去處理,戴會長已經親自前往西域解決問題。”

戴望思考問題確實有欠缺的地方,他把商行的庫存僅僅控制在十天以內,但萬萬想不到某些問題是十天時間無法解決的。

他心急如焚帶着隨從騎着馬匹白駝,僅僅花了二十天時間就巡閱了整個胡椒商路運輸線,結果問題還真出在源頭上。

事情非常簡單,他這個冒牌的北印度剎帝利貴族能夠建造堡壘,開闢封地。靠的是北印度的統治者耶薩婆曼國王的關係。但耶薩婆曼在等級森嚴的婆羅門教社會中,也只是個婆羅門的代言人而已。

戴望的團隊在封地及周圍驅使奴隸種植胡椒,又大肆砍伐檀香木,破壞當地自然環境,大肆掠奪香料,然後一分錢不花就打包通過驛站運輸到了唐朝境內。這一行徑自然引起了真正的統治階級婆羅門神廟的憤怒,這些僧侶神官們勒令耶薩婆曼收回封給戴望的的貴族頭銜,又派兵抓捕了戴望的手下,又接連搗毀了幾個往外運輸的驛站,阻止了北印度國有資產的流失。

但戴六郎這位始作俑者還不知道,帶着人一股腦地扎過印度河,見沿途驛站人去屋空,便直接撲向了曲女城附近,回到了自己領地城堡前。

他看到城牆上站着不是自己手下的刀客而是北印度士兵,終於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連忙帶着人往後撤退。

耶薩婆曼的軍隊也在等着他落網,發現了形跡可疑的戴望一夥,立刻派人出城追擊。雙方上演了一段驚險的追逃大戰,刀客們護着戴望到達小勃律時,他帶着的百名隨從只活剩下六個人。

戴望的這些手下被抓捕後斬首,頭顱全部懸掛在了曲女城的城牆上,顯示了婆羅門教會堅決捍衛國家財富的決心。

但戴望自己卻非常憤怒而且不甘心,爲了成爲剎帝利爲了獲得種植園,他花費了大量的錢財來賄賂耶薩婆曼,又斥巨資修建了城堡以及北印度境內的驛站,這些都是李嗣業大夫的家底,他培養了這麼多刀客及隨從,就這麼眼睜睜地死掉了,這些豈能白白地讓阿三給吞回去?

可眼下他形單影隻,身邊的隨從都死傷殆盡,如何找回這個場子來?

這時他突然想到了駐紮在小勃律的歸仁軍,這是一支以唐軍爲主,摻雜着小勃律人的唐朝武裝,總兵力有三千人。

歸仁軍的軍使是趙叢芳,胡椒物流商路小勃律境內的路段,就是由歸仁軍負責傳送。戴望時常往來於西域和印度之間,與趙叢芳也關係深厚。他想着去見趙叢芳之後,他一定會帶兵去北印度把自己的場子給找回來。

但戴望沒想到的是,歸仁軍出兵北印度涉及一個原則上的問題,使得兩人產生分歧,從而吵得不可開交。

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