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

bookmark

管事連忙回答道:“當然有,這應該是米記商鋪給阿郎的孝敬,我每次都接收下來安置在後廚庫房。”

“他每年送我們多少?”

管事很奇怪阿郎怎麼突然問起這下人才關心的問題,只好如實回答道:“啓稟阿郎,他們每年孝敬一石。”

“才一石?”楊國忠皺起眉頭琢磨,胡椒現有的市價六百貫一斗,一石也不過六千貫,比起高尚所估算一年幾百萬的獲利,可算是九牛一毛。

根據高尚的說法,這個米查幹就是李嗣業在長安豢養的商賈。這件事的可能性很大,因爲當初就是李嗣業給他引薦了這個商人,還奉送了大量的胡椒錢糧。這三兩年來李嗣業在長安花錢極度大方,無論是收買官員,還是向皇帝敬獻千秋禮都是一擲千金。

他身爲安西北庭河西三鎮節度使,正好掌控着通往西域的商路,自然有辦法掌控胡椒的運輸線路,供養一個坐商不成問題。但他靠這個賺取了這麼多錢,卻只給自己分潤一石胡椒,實在是太過摳門!

楊國忠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西域商會掌控的可不是這麼一個坐商,他們每年靠接力運送的胡椒已經多達七百多石,經過今年驛路的大肆擴充之後,運輸量已經超過了一千石,中間商已經遍佈河西、關中、蜀中、洛陽等地。

他的內心還是有點糾結的,雖然兼任三鎮節度使的事情讓自己非常不滿,但李嗣業並未公開與自己唱反調,況且他功勳卓著,最近極受皇帝寵愛,且在朝中也黨羽衆多。而且每年他都要派人送自己不少禮物,這樣查他實在抹不開面子。

但若是不查,就這樣眼睜睜地看着他每年聚斂大量的錢財,自己只能吃他牙縫中漏出來那些,實在寒酸。無論於公於私,這樣無動於衷實在不是宰相所爲。況且他李嗣業身居三鎮節度使,對自己掌控西北藩鎮實在不利,如果此次能夠查出他以藩鎮之利斂財與民爭利報給聖人,聖人必然不悅,下旨取掉他三鎮頭銜中的一個,他權力減弱之後,想必也會對自己恭順許多。

但查他這種事情也不能做得太明顯,免得無端造出太多麻煩,倒不如明面上派出兩個人以朝廷的名義去查,不誣告不誇大其詞,給他弄個堂堂正正,讓他無話可說。

只是這兩個人的人選該如何定,需要一人剛正不阿,也需要一人擅長變通以互補。

他立刻吩咐管事道:“你立刻去把中書舍人竇華叫到府上來,就說我有要事詳詢。”

“喏,我這就去。”

半個時辰之後,竇華踩着木樓梯來到了長廊中,穿過隔扇間躬身對楊國忠叉手道:“楊相,你喚我何時。”

楊國忠對他招了招手:“來竇華,坐下說。”

“本相欲命人調查一樁掌控商路,大肆斂財,與民爭利的大案,但涉及之人身居高位掌握兵權,所以需要一個忠勇無畏和一個懂得察言觀色,知曉進退的人爲互補。你身邊可有這樣的人,可爲我舉薦一二?”

竇華擡頭細細思慮,隨後對楊國忠說道:“既然是查案,就應該從大理寺和刑部中尋找,我倒是認識兩個朋友,其中一人是大理寺的司直元載,爲人最是八面玲瓏,善於鑽營諂媚。另一人名叫簫華,乃是已故宰相簫嵩的長子,現任刑部郎中,行事光明磊落,不過他不願意依附於楊相您,恐怕不好調用。”

楊國忠突然發出詭譎笑聲,雙手撫掌說道:“沒關係,韋見素剛剛被我舉薦爲刑部尚書兼平章事,就以韋見素的名義召他二人公開去查此案,先不要說明厲害,就先從米記商鋪東家米查乾的貨物來源查起,免得他們不敢上手。”

竇華得了楊國忠的命令,叉手應喏轉身準備離去,突然被楊國忠叫住:“等一下。”

他又轉回身來,躬身問道:“楊相還有什麼指令?”

“告知韋見素,千萬別讓別人知道查此案是我的意思。”

“喏。”

竇華跨出門去,獨自悄悄嘆了一口氣,聽到楊國忠剛纔的態度和話語,就知道這件案子不可能查下去。他剛剛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一提到掌控商路,位高權重,就知道要查的人可能是隴右三鎮節度使李嗣業。

這不是爲難人嗎?連你楊國忠都知道藏起來躲在幕後,卻要別人去得罪一個節度三鎮的封疆大吏,試問誰能夠堅持下去,不怕得罪強人砍掉頭顱嗎?

接到這個案子的人,百分之百要受夾板氣。

……

韋見素端坐在皇城中書省的政事堂內,手邊放了一疊地方官員送上來的奏疏,他翻開看了看,裡面都是些沒有營養的歌功頌德。真正有內容的奏疏怎麼可能放到這裡,早就被中書舍人們送到了開化坊楊國忠的府上。

中書令在自家府邸中辦公這種優良傳統始於李林甫開始,那時門下侍中陳希烈端坐在政事唐堂中冷清無人打擾,右相府上卻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如今楊國忠也學會了這個傳統藝能,把韋見素給徹底架空。

他索性靠在胡牀上閉目養神,中書舍人竇華跨過門檻進入堂中,躬身朝他行禮:“參見左相。”

韋見素略顯自嘲地說道:“竇舍人你不在楊相府上候着,怎麼會來到這政事堂中來?“

竇華上前附到他耳邊低聲嘀咕了一陣,韋見素神情逐漸凝重,猛然擡手拍在了案几上:“太過分了,這明明是個燙手的山芋!楊國忠他權勢滔天尚且蹲在幕後,豈不知身在其位不謀其政乃是怠政嗎?”

竇舍人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左相何必生氣,楊相豈是那種拈輕怕重之人,你只管牽頭去吩咐,到時候他自會站出來主持公道。”

韋見素無奈地嘆了口氣:“既然如此,就由你將二人請到政事堂中來,由我面授機宜。”

“喏。”竇華叉手之後轉身離去。

等了將近一個時辰,元載和簫華二人分別走進了政事堂的偏廳內。兩人見面先是愣了一下,元載主動拱手笑了笑,簫華也拱手回禮,但表情顯得冷淡了許多。

兩人同在官場上混,雖然知道彼此卻不太相熟,也因爲他們本身不屬於同一圈子。簫華素來迂直,對那些人情練達功利的人素來看不上,況且他出身名門蘭陵簫氏,父親又曾任宰相。元載不過是王忠嗣的窮女婿,又是阿諛諂媚之人,他自然要擺出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姿態。

元載本想過去套套近乎,但看到簫華眼高於頂,只好悻悻地笑着退到了一邊。

“左相到!”

兩人連忙整理冠帶,各自站在一邊,異口同聲對進門的韋見素叉手道:“參見左相。”

韋見素淡然掃視了二人一眼,眼睛看着簫華說道:“今日請兩位來到政事堂,是想請兩位精誠合作辦一件要緊的案子。”

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