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

郭子儀等人跪在皇帝的病榻前,李亨朝李輔國和郭子儀招了招手,兩人連忙膝行向前靠近。

皇帝虛弱地對郭子儀說道:“你幽居長安的這些日子裡,朕心中甚是不安,國難之時良將隱於市,這是朕的謬誤,朕如今將龍驤軍和龍武軍等七萬餘人全部託付與你,由你率領前往潼關破敵。”

郭子儀將頭叩在地上,伸手按着胸脯說道:“臣不敢辜負陛下所託,欲將全家老小託付給陛下照拂,只是家中宅邸多有破損,可我囊中羞澀無法修繕。”

宰相簫華神情怪異,郭子儀這個節骨眼兒上,提房子做什麼?李揆和李輔國只是眯了眯眼,把頭深深地埋了下去。

皇帝臉上的色澤似乎紅潤了許多,伸手握住郭子儀的手對兩位宰相說道:“司空的話你們可以記下來,我大唐的國庫雖不算充盈,但爲你攢一座大宅子還是沒有問題的,李揆你率領工部停止修繕興慶宮,將親仁坊中的司空府再次擴充,將原安祿山,昔日滕王的府邸皆擴充其中,儀制按照郡王的規格來擴建,另外親仁坊與宣陽坊臨近,我將原楊氏罪女的府邸賜給你的兒子們居住。”

郭子儀感激涕零,再次向皇帝叩首道:“臣定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郭子儀在鄴城之戰解除職務後,因爲皇帝有李嗣業的前車之鑑,對將領們的猜忌已經到達了頂峰。他在長安城中的日子遠比昔日的李嗣業還要拘束,司空府邸外日夜有禁軍看守巡邏,郭府的人出入長安城都要經過搜身嚴查,但凡郭子儀在家中宴會賓客,李亨很快就會得知有幾人參加,都說了什麼話。郭子儀甚至一度將大門徹夜敞開,向朝廷的鷹犬表示自己心中有公無私。

今日君臣之間的談話,就已經接近將自己的心刨出來給皇帝看了,這位功勳卓著的大將,跪坐皇帝的病榻前,後背都已被汗水拓溼。

李亨向郭子儀託付完後,又朝李輔國道吩咐道:“朕有沉珂在身,怕是不能常常上朝,外事我託付給郭子儀,朝政的事情就託付給你了,無論郭愛卿提出什麼要求,你都想盡辦法滿足他,只要能守住關中,等到我們再度積蓄起力量反擊,你二人便對我有再造社稷之功。”

“陛下!”李輔國沙啞着嗓音險些哭出聲來:“能得陛下託付,奴婢必然殫精竭慮,絕不使得大唐社稷落入外人手中。”

李亨放心地點了點頭。李輔國知道他心中最擔憂的是什麼,他自從登基以來,這一輩子需要解決的心病就是這個,如何打敗覬覦他政權的敵手,如何防止權臣們產生不臣之心。他自詡已經得到了最佳的辦法。

世界上還比李輔國還更無私心的人嗎,世界上還有比太監更能與他同心同德的人嗎?他們沒有家室也沒有父母兄弟,沒有子嗣需要繼承他們的財富權位。

自從這個醜陋的太監進入東宮的第一天起,他就和皇帝的命運捆綁在了一起,他們之間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皇權的存在才能夠讓他找到生存的依據,他們的命運決定了他只能做攀附大樹的藤條,這樣的忠誠纔是李亨最需要的。

李亨又同宰相蕭華和李揆說話,語氣就顯得冷淡了許多。因爲他自從在靈武登基以來,就從來沒有依靠過這些文人宰相。如果說李亨對武將是忌憚和猜疑的話,他對這些文官更多的是無視,他們只是執行他政令的工具,李泌在的時候他全靠李泌,李泌走後他的依靠就全是李輔國了,外人從來都無法獲得他的信任。

“你二人在政事堂處理事務期間,大小事情都要與靜忠商量,不得有誤。”

“喏。”

李輔國不由得將胸脯擡高了些,這是世界上氣勢最爲粗壯的宦官專權,因爲得到了皇帝的公開支持,平日那些明裡暗地詆譭他的人,現在還有什麼話可說。

李亨說了一番話,便累得側躺在枕頭上閉緊眼睛,他再次睜開的時候,只是揮了揮手掌,郭子儀等三人便知趣地退去。

李輔國叉手說道:“前些日子郭子儀連着三次納妾,皆是以權勢強娶良家美貌女子,他這等行徑與昔日的李嗣業又何其相似。陛下今日將京師的精銳皆調撥給他,朔方軍也都是他的部屬,陛下所掌控的只是他的家眷而已,而他所掌控的,則是整個長安整個天下的安危。”

李亨氣若游絲地低聲說:“郭子儀與李嗣業素來不同,李嗣業是從太上皇手中提拔的,郭子儀是朕一步步扶持上來的,朕……現在還敢相信誰,就算對他們再有疑心,最終還是要依仗他們。”

他仔細一想終究還是不妥,喃喃下令道:“加封郭子儀爲汾陽王,兼任朔方節度使兼津蒲防禦使關內節度使,掌管駐守在潼關的朔方軍。魚朝恩爲龍驤軍軍使並任監軍,郭元振任龍武軍軍使兼任中使,他二人需聽候郭子儀軍令。”

任命閹人擔當軍使,這是大唐從未有過的事情,這兩個軍使雖然對郭子儀的權威並未造成干擾,但這已經說明皇帝依然對郭子儀不信任。李輔國很滿意地叉手叩首,在他的心中才不在乎郭子儀是否忠誠,反正他的家人已經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他要求的是對軍權的掌控,絕不能讓別人染指京師的軍隊。

李輔國又問:“龍驤軍前任軍使李崇雲還關在牢裡,爲了安定軍心,陛下該如何決斷?”

李亨神情陷入沉默,轉身扭到牀榻內側低聲開口:“賜死吧。”

“陛下仁慈,作爲叛臣之子,這樣的懲罰已經算輕了。”

……

李崇雲跪坐在大理寺監獄獨有的單間內,永和公主動用她的關係給丈夫換了個幽靜舒適的房間,每日前來探望,也一度住在了監牢中。

獄吏們爲了攀附公主,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叫來了工匠把牢房裡安置了傢俱,把監牢打造成了溫馨的私宅別業。

公主手中抱着一個枕頭,這是她對胎死腹中孩子的思念寄託,她輕輕地靠在丈夫的肩頭上,口中輕輕哼着兒歌。這是她對丈夫的深情,這樣的癡情在爾虞我詐的皇家中是非常鮮見的。

大牢裡突然靜謐了起來,遠處有兵卒踏踏的腳步聲接近,公主把頭從李崇雲的肩頭上離開,警覺地站起來走到監牢門口。

龍武軍兵丁依次從牢獄走廊兩旁列隊,牢中的犯人們慌忙向後避退,緊接着是幾個宦官提着紙燈,有四個手執橫刀的披甲中郎將左右護衛。李輔國披着斗篷緩緩向前,來到大牢走廊的盡頭,看見雙手抱胸站在牢房門口護夫的永和公主。

李輔國一擡手,四名護衛主動撤退到兩旁,他把自己的斗篷摘了下來。

本來信心滿滿的永和公主一見到李輔國的臉,神情逐漸暗淡了下來,他能夠親自來到這大牢裡,就已經說明事態已經無法挽回,自己的丈夫也絕無生還的可能。

她剋制着自己的眼淚緩緩開口道:“五郎,你難道就不肯放過我的夫君嗎?”

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