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

李亨下令從潼關往蒲州調集的是魚朝恩所統領的龍驤軍,這支軍隊在駙馬李崇雲創建之初只有兩千多人,經過這幾年的不斷擴編,最終成爲一個擁有三萬兵力的大軍。

魚朝恩接到皇帝旨意後,心中是不大樂意的,因爲他如今在潼關雖然是以郭子儀爲主,但皇帝同時任命他擔任副元帥,由此來說他們的關係是平起平坐。但如今調他去蒲州的聖旨上卻說要完全接受李光弼統領,實在是受不了。

大家都是大唐的臣子,憑什麼郭子儀李光弼二人要在他之上,難道就因爲他是太監嗎?

皇帝又派馬磷充任他的副將。馬磷原是安西行營副節度使,但節度使封常清被皇帝冤殺後,本來兵力短缺的安西軍便人心離散。

掌管朝政的李輔國無意任命新的節度使,又因爲安西軍與李嗣業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索性就取消了安西行營節度使這一職務,安西軍各部也被拆散分配到各軍中,他這個節度副使也被任命右龍驤大將軍,屈居於魚朝恩之下。

如今這個宦官當道的朝廷,能夠屈居於宦官之下,竟也是一個不錯的自保手段。

他二人率領大軍出了潼關,沿着黃河往上游蒲津而去。本來從潼關的風陵渡入河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風陵渡背靠着中條山山脈,山路比這邊要難行一些,況且蒲津渡建成的浮橋是整個黃河上游最大的橋樑,三萬大軍過橋總比渡船要快一些。

從接到聖旨起到整頓出發,大軍總共行進了三日半,才終於到達蒲津渡口。魚朝恩手執拂塵遙望黃河對岸,望見河灘上似乎在進行着一場戰鬥,隱約有高亢的喊殺聲穿透了河岸傳到了這邊來。

他抖動着嘴脣大吃一驚道:“想不到河西軍的進展居然如此之快,他們已經佔據了整個蒲州,我軍終究還是慢了一步。”

馬磷連忙對他叉手說道:“魚中使,昭義軍正在黃河對岸與河西軍作戰,看這架勢浮橋還在我方手中。請中使下令,我願意親率右軍從浮橋渡河援救昭義軍。”

“你不要錯誤估計形勢。”魚朝恩瞪了他一眼說道:“眼下河西軍軍威正盛,而昭義軍數次敗北早已不敵。如今關中就只剩下我們和潼關這八九萬人,絕不能白白在這裡葬送。”

“這怎麼是白白葬送呢?”馬磷急的險些爆出粗口:“中使將軍,僅憑黃河是堵不住敵軍的,只有對岸蒲州在我們的手中,關中才真正能夠安全。如今昭義軍在對岸仍堅守抗敵,而且敵軍情況不明,就算忌憚方也應該先派一支兵馬過去探清楚虛實,然後施以援手。”

魚朝恩冷不丁地反問他道:“你覺得你比我會打仗?你覺得我還需要你來教?”

這兩句頗有氣勢的詰問把馬磷的氣勢徹底壓了下去,使他立在原地低着頭不說話。

“咱家以前是沒有打過仗,但也不是全然不懂打仗的道理,你沒看見對岸河西軍正把剩下的昭義軍壓在河灘上,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咱家手裡就只有三萬人,從這麼窄的橋面上過去,連兵力都鋪展不開,這不明擺着過去就是給人家添油捱打嗎?”

魚朝恩一屁股從河灘上坐下來,突然又感覺不對,連忙對兵卒們吩咐道:“快把鐵鏈給我斬斷,斬不斷的話就放一把火將浮橋給燒掉!絕不能讓河西軍從對岸攻過來!”

“什麼?”馬磷聽了這話險些嚇得跳起來,這不就是等於把對岸的唐軍給白白放棄了嗎?他們仍在苦苦堅守就是因爲從對岸看到了他們這些援軍,有時候一場勝利的關鍵靠的就是這些精神方面的力量。

他連忙勸諫魚朝恩道:“魚公,現在還無需燒掉浮橋,應當立刻派人率軍過去救援。”

魚朝恩指着他怒聲道:“不得不說你們這些將軍,整天腦袋裡想的都是你們自己,想着如何立功封侯,換來個封妻廕子。你們眼裡何時想過聖人,你想率軍過去助戰,想撈戰績打一場勝仗,但你想過一旦聖人的家底折損到對岸,若是敵軍因爲此戰順着浮橋追過來,我們就是長安的罪人,也是聖人的罪臣!來人,給我把橋給燒了!”

馬磷決定不再相勸,只忍痛站在旁邊雙手抱胸一言不發,這些龍驤軍士卒纔不管燒掉浮橋對朝廷來說是利還是弊,他們只是聽上面的吩咐。

兩個士兵握着火把站在浮橋上,幾個兵卒提來用木桶盛放的石脂,一邊潑油一邊退到了岸邊,魚朝恩親自從他們手中搶過火把,伸手扔到橋面上,立刻升騰起熊熊的火焰,連同下面的船隻也在燃燒。由於河面上風很大,火焰很快繚繞到幾丈高,遠遠看去都炙烤得臉頰生疼,濃黑的煙霧在河面上幻化成猙獰的黑龍,又如同陰雨前的烏雲,逐漸化散開來升上了天空。

……

李光弼與剩下的唐軍環繞着黃河浮橋死死地堅守着,手中擎着塔盾形成了兩個方陣,依舊是盾牌兵在外面充當防禦,長槍兵將槍桿架在盾牌上。整個陣型如同硬甲上長滿刺蝟的尖刺,弓弩手站在中央朝着衝過來的敵軍施放箭矢,相互之前配合默契,緊張地面對從各個方向朝他們衝擊的騎兵。

他沉穩地站在陣型的中央,後方就是黃河河灘上的鐵牛,使命讓他不得後退。他一生中指揮過數百場戰役,但從未像今天這樣得心應手過,他的前後左右只有幾百名兄弟,他們聽着他沉悶如雷聲般的喊話指揮,秩序井然如同他的手臂一般靈活,每一個兄弟倒下,後方便有兵卒主動上前來接過前者的重任。

李崇豹身披鐵甲騎馬站在河灘高處,目光威懾地望着黃河邊上那幾個百人方陣,他麾下的三支鐵騎輪換着對這些唐軍發動衝鋒,看到他們宛如田橫八百壯士奮力死戰,感覺自己是這場戰役中的大反派,還是惹人憎恨的那種。

而對方卻真正值得可歌可泣的英雄,如果今天失敗,他不會覺得委屈,敗在李光弼的手裡是值得拿出去說的,況且對方無論從戰術上還是從精神上都較高他一籌,如今不過是一種叫做天時地利的東西在作怪。

“李司空!潼關援軍怎麼還不過河!”李光弼身旁的一名老卒將敵騎兵射下馬後,高聲相問道。

“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就繼續守下去!”

飛虎騎馬槊隊在後方騎兵角弓的掩護下,不斷從側面對唐軍陣型發動衝擊,宛如削土豆一般將鐵桶般的方陣逐漸削小,但這絲毫不能撼動本陣,倒是騎兵的損失也正在逐步增大。

李崇雲皺起眉頭,唐軍的傷亡率已經超過了三成,封建時代再精銳的軍隊傷亡超過兩成就會潰敗,李光弼跟這些人還真是靠着一口氣撐着。

他陡然擡頭望向黃河的對岸,那邊的橋面上火焰升騰起來,濃煙在河面上瀰漫。

李崇豹不自覺地笑了起來,看來這場戰役的反派不止自己一個,敵人內部有他的他幫手呵。這下勝敗已經定了。

“你們看!你們還在堅守什麼?朝廷已經拋棄你們了!”

唐軍將士們回頭望去,黃河上空的濃煙彷彿飄在他們面前,映在了他們滿是悲涼的眼底。

李光弼把手中的橫刀戳在了地上,失神地說道:“勝和敗都沒有了意義,願意投降的人投降吧,不願意投降的就遊過對岸。”

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