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

bookmark

黃抱節焦躁在站在城樓上的一個瞭望口中,遙遙可見太原東西兩側黑壓壓的敵軍營地,燕軍最近的兩次攻城力度大了不少,城牆上戳上了密密麻麻的登城箭,燕軍用攻城梯輔助登城箭,有幾次差點攻進城內。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李崇豹的援軍卻遲遲不見動靜。

他心中不免泛起了嘀咕,對於自己這樣一個殺主投降的叛徒,李嗣業對自己的態度已經說明了問題,不然不會用那種方法來試探他。與其守着李嗣業這個陣營不動窩,倒不如果斷選擇換個主子。太原就是橫亙在李嗣業和史思明之間的一座大門,給誰看門不是看門,反正到哪裡都不會受到信任。

他的家僕悄麼幾地走到了黃抱節背後,低聲說道:“田大夫派來的密使就在樓下。”

黃抱節點了點頭,迅速轉身下樓,來到了城樓底下的一間暗室中。一位身披斗篷的神秘客人正等着他,笑着叉手說道:“在下田悅,代表伯父田承嗣大夫來見你。”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黃抱節神色微變,也擡手抱拳說道:“這次總算派個有分量的人來了,黃某不再懷疑田大夫的誠意。”

“既然如此,請黃將軍談談條件吧。”

要我投降有三個要求。一,我繼續爲河東節度使,二,河東軍依然爲我直屬,朝廷不得干涉,三,河東的所有官員都應當由我來任命。”

田悅諷刺地笑道:“黃將軍昔日殺鄧景山投降李嗣業時,可否向他們提出過這三點要求?”

“昔日是昔日,今時已不同往日,昔日我還只是河東節度使麾下一個小小的軍使,現在我已經貴爲河東節度使,當然要提更高的要求。”

“哼,好。”田悅哼笑一聲,卻輕而易舉地答應了他:“你說的這三條要求,我們都答應你,我們只需要你歸順之日答應我們一個小小的要求。”

“說。”

“李崇豹據守上黨,實乃我們的心腹大患,我希望將軍率河東軍與我們一起進攻上黨,等上黨攻克後,上黨郡也照樣由你河東節度使管轄,如何?”

黃抱節對此毫無愧疚,立刻點頭答應道:“好,我可以與田大夫一起出兵合攻上黨。”

“痛快,”田悅撫掌讚道:“黃將軍不愧是成大事之人,做事果然乾脆利落。五天後便是黃道吉日,百無禁忌,將軍可在五日後正式宣佈歸降我軍,然後我們一起出兵南下。”

“這麼着急?”黃抱節心中還有一絲猶疑,需要時間來思考。

“當然了,兵貴神速嘛。”

“好,五日就五日!我對天盟誓,絕無更改,否則就讓我人頭落地。”

“我們不如擊掌盟誓。”

……

田悅意滿志得地趕着牛車行出了太原城,他坐在車轅上哼着小曲兒,暗想此戰之後必然會得到伯父的重用。勸降黃抱節的計策全部出自他的謀劃,能夠兵不血刃拿下太原,這是連皇帝史思明都要稱讚的大功勞,他今後的富貴權力,就看今天這一遭了。

他一路來到了清徐縣城外,卻在道路上看到許多丟棄的車輪和竈堆,馬路上車轍的也散亂不堪,這一切讓他感到迷惑。等他趕到中軍大營所在地時,看到的是一堆殘留下來的木樁和帳篷。

田承嗣的一名親衛將軍在牽着馬留在狼藉的營地中等他,田悅疑惑不解地問道:“中軍去哪兒了?”

“撤往雲州方向,進攻太原城的左右虞侯軍也接到命令將於明日撤退。”

“爲什麼要撤退?黃抱節已經鬆了口,他們決定在五天後歸順投降我大燕。”

“是嗎?”親衛臉上也是大喜,隨即黯然地說道:“可惜還是趕不及,進攻晉中方向的曳落河與同羅騎兵已經全軍覆滅,李崇豹攻佔了太谷。等不到三天時間,他就會衝破清徐縣攻到太原城牆下,到時候黃抱節那搖擺不定的小人,定然會出爾反爾。”

“那現在怎麼辦?”田悅還有些不甘心地問道。

“該放棄的時候就要放棄,切莫強求,這是田大夫教我給你的話,不管你輸掉什麼,只要還有性命在,就有機會重新奪回來。”

田悅長長地嘆了口氣,將牛車牽給這名親衛說道:“找個地方把這牛和車賣了,跟我一起前往雲州城。”

……

李崇豹第二日向清徐縣進攻,拿下清徐後第四日率大軍奔赴太原,進攻太原的燕軍已經提前一天撤退。

現在不止田悅,就連田承嗣都爲此戰惋惜不已,僅僅就差三天時間,便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負,彷彿是老天爺不給他們機會似的。

田承嗣在站在雲州大同的城牆上,遙望太原的方向蔚然感嘆。這恐怕是他最後一次來到河東,今後絕無有機會取得晉地,幽州范陽也失去了縱深屏障。

聽聞燕軍已經從太原城下撤走,李崇豹也已經率軍來到了清徐縣,黃抱節生生地出了一身冷汗,這可真是太懸了。幸好他準備投降的事情只有麾下的幾個將領知道,這些人以後要在自己的手底下做事,想必應該會乖覺地把嘴巴閉緊。

很快李崇豹派人來太原城傳消息,說是要在第二日入城。黃抱節做賊心虛,決定親自出城迎接,以感謝李崇豹解太原之圍。

當天清晨,天氣異常晴朗,朝陽在大地上灑出橘黃色的光芒,行進的騎兵隊踏出飛揚的塵土。李崇豹的麾旗在最前方飄蕩,白色的豹尾在旗杆上左右擺動,他身後快速行進的騎兵們身後揹着麾旗,數萬面旗幟順着一個方向招展,看上去聲勢極爲浩大。

黃抱節站在城門前手搭涼棚眺望,不由得開口盛讚道:“都道隴右兵爲天下最強,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李嗣業、李崇豹父子帶兵有方。”

節度判官韋應物在旁邊覷了他一眼卻笑而不語,只是淡定地望着前方似乎胸有成竹。

李崇豹策馬來到太原城門前,攥着馬繮擡頭望向城牆,堅固的青磚牆壁上嵌滿了牀弩發射的登城箭,但這座城牆卻屹立巋然不動,他點點頭說道:“這裡是大唐龍興之地,王氣匯聚所在,乃是真正的龍城。”

他翻身跳下馬來,笑着朝黃抱節拱了拱手道:“黃大夫辛苦了。”

黃抱節笑着還禮:“多虧了李將軍來得及時啊。”

兩人相視哈哈大笑,黃抱節伸手邀請:“請!”

他們並肩進入城門,其餘將領都各自跟在他們的身後,街道兩旁有百姓圍觀歡呼,這算是黃抱節爲討好李崇豹所特意將的排場。

瞧李嗣業的這個二兒子,年紀輕輕連鬍鬚都沒有生多長,他就算能征善戰有打仗的天賦,但在人情世故方面估計還是個雛雞,只要戴幾頂高帽子天天吹捧拍馬,這小子難免不飄,到時候再對付他就容易多了。

“李將軍,鄧景山昔日在城中的府邸雖不算奢華,但也能夠住人,我命人給將軍收拾了出來。進駐太原的這幾天,你就住在那裡。”

李崇豹歉意地笑道:“鄧景山那不是節度使府邸嗎,我怎麼能夠鵲巢鳩佔?”

“哎,李將軍奪上黨,佔絳蒲二州,又成功救了太原。你的功勞封個郡王都不爲過,如今你與太原百姓有恩,住節度使府邸正是應當。”

“哈哈哈,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啦!”

“那是自然,我們不如先去節度使府邸,我在正堂前已經擺下美酒,還有太原衆多佳麗舞蹈助興,以表示她們對將軍的景仰之情。”

“好好好,”李崇豹臉上抑制不住的喜色,大手一揮說道:“不過在此之前我還想到太原城的城牆上轉一圈,居高臨下好好領略一下龍城的龍虎氣勢。還得勞駕黃將軍大駕伴遊,爲我指點一下方位。”

“那是自然,爲李將軍引遊乃是我的榮幸。”

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