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帶兵出征了。
這次他走得很低調。
除了李世民和朝中少數的高官,以及邊軍中的高級將領之外,別人都不知道有這麼個軍事計劃。
他的出征,似就只是配合李靖等人的出擊。
雲州。
太子李承乾的兩萬京營人馬,已經配合尉遲恭的大軍出征草原已有四天。
最近李承乾就一直惶惶不安。
雲州往北這段日子,也沒遭遇到任何敵軍的侵襲,還算順利。
越是如此,越意味着他立功的機會小。
“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京師中傳來線報。”
李百藥帶來了京師中傳來的消息,涉及到李世民跟長孫無忌等人所開的那個秘密會議,還有李世民說出的有關讓李治立功後可能會委以重用的那番話。
李承乾聽了之後,大吃一驚道:“此事當真?父皇真有意要讓老九打贏了高句麗和百濟,讓他當儲君?”
李百藥爲難道:“以當時陛下所說的語境來看,的確是有此意。”
“父皇怎能這樣?這將孤置於何地?”
李承乾又着急又生氣。
在自己的營帳內來回踱步很久,仍舊很不甘心的樣子。
“太子殿下也莫要着急,聽說陛下並未調撥給晉王更多的人馬,只是讓李績親率兩萬邊軍在背後協同,滿打滿算就三萬兵馬。”
“前隋可是用了幾十萬兵馬都沒完成的事,難道就被他三萬兵馬給解決了嗎?”
李百藥想安慰一下李承乾。
大概是想告訴李承乾,攻滅高句麗和百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暫時就先放心,不用擔心出現意外。
李承乾神色冷峻道:“難道你還沒聽出來,其實父皇已經動了讓他當太子的心思了嗎?”
“陛下或是有此想法,但倫常仍在,何況太子您也並無過錯。”
李百藥仍舊在安慰。
李承乾將手上的一個杯盞直接摔在地上,聲音很大。
李承乾怒道:“看起來,父皇是找個臺階下,給老九他一個更難的任務,讓他無法完成令其知難而退。”
“但其實父皇這麼做,已經算是在打孤這個太子的臉了,孤已爲太子多年,早就準備好了要繼承皇位,父皇這麼做太過於偏狹!”
李百藥提醒道:“太子殿下您可千萬別如此說,隔牆有耳,背後議論陛下是不可的。”
“怕什麼?連儲君之位都快丟了,難道孤連幾句牢騷都不能發?”
“孤想明白了,什麼外夷敵寇,最重要的先解決內患,父皇不是不想把此事公之於衆嗎?”
“那就找人把老九要出兵高麗和百濟的事傳告到各處,讓世人皆知,這樣看他怎麼帶他的人馬出其不意!”
李承乾用了狠招。
雖然不是直接對李治下手,其實也差不多了。
李世民爲了防止此軍事計劃外泄,是做了一番工夫的。
現在李承乾就要把這個軍事計劃公之於衆,讓高句麗和百濟早有防備,這樣李治就沒法做到出兵的隱秘性,成功的機會將會更低。
李百藥怎麼說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教導太子也以仁義禮智信爲主。
現在李承乾讓他做的,可不是以仁義爲標準,不是奸邪小人,勝似國賊。
李百藥爲難道:“殿下,此事若傳揚出去,對我大唐jun威有損,這……是否再參詳參詳?”
“你不敢了?”李承乾怒視着李百藥,目光有殺人的傾向。
李百藥低下頭,用力嘆口氣道:“臣爲太子做事,自當聽命於太子,只是傳揚軍情這種事,還望太子能理解,不妨找他人做爲好。”
李承乾冷笑道:“既然李學士你不想因此而丟了面子,那孤就找別人來傳此軍情,你先退下吧,孤做什麼以後你也不用過問了!”
……
李百藥感覺到此時太子對自己的不信任。
但他也沒辦法。
眼下他也不能背叛太子,同樣他也不想背叛大唐,所以只能暫時作爲中立之人。
隨着李治出兵攻伐百濟和高句麗的消息不脛而走,邊疆各處在幾天內都得知了此消息,此時李治帶兵纔剛進入遼東,他的行軍就不再是隱秘。
“太子殿下,最近今日到處都能看到外夷的哨探,好像敵軍對我們的行軍路線瞭如指掌,怎會如此呢?”
羅通親率前軍,在發現情況不對勁之後,趕緊來找李治彙報。
李治把手上整理的軍情冊子,往桌上一丟,語氣不善道:“這還看不出來?朝中有人出賣了我們,把我們的行軍之事告知了敵軍。”
“啊?”
羅通非常意外。
就在此時,秦懷玉也帶着他的副將進入到中軍大帳內。
“殿下,大事不好了,有外夷人馬聚集起來,已經在我前方不到一百里處,周邊都有敵軍集結的跡象。”
“我們很可能要被陷入重圍了。”
秦懷玉帶來的軍情也很緊迫。
隨着李治行軍的秘密被泄露,這也意味着李治遠征高句麗和百濟不再是秘密。
因爲此番李治帶兵是千里奔襲,容易進入到大唐主力人馬的覆蓋範圍之外,這就給李治的行軍帶來阻礙。
李治道:“準備應戰吧。”
“報!”
就在此時,門外有傳令兵前來。
“說!”
“報殿下,從北方四十里外傳來消息,有高句麗使節前來求見我大唐晉王殿下,請求親自跟您面談。”
傳令兵的話,讓秦懷玉和羅通都有不解。
“殿下,他們這是要作何?”羅通問道。
李治面有思慮之色道:“看這意思,高句麗是想來個先禮後兵。”
“先禮後兵?”羅通和秦懷玉對視一眼,目光中都有對外夷的那種輕蔑。
李治道:“這不明擺着的,我們行軍的路線被高句麗和百濟人摸清了,他們集合了草原部族的人馬,準備對我們來一次圍攻。”
“卻是又怕戰敗,所以先派人來試探一下我們的軍情實力,順帶也看看是否有勸我退兵的可能。”
李治對於局勢看得非常明白。
羅通問道:“那我們見不見?”
李治笑道:“見一面也無妨,看看高句麗和百濟開的退兵條件是什麼。”
“既然他們來談,說明他們並無死戰到底的決心,也或許是之前一戰令他們元氣大傷,只好先來和談,再行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