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洛倉

洛倉

洛口糧倉也叫興洛倉,位於現代的河南省鄭州市鞏義河洛鎮七裡鋪村以東的黃土嶺上。

之所以選擇在這裡建立倉儲,主要是因爲這裡是丘陵,形勢險要,土層堅硬、乾燥,又有水路運輸之便。

自洛河逆水而上可達當時的首都東都洛陽,逆黃河而上可達陝西潼關和當時的西京長安,順水而下可達山東至海口,同時與大運河相通,還能南到江蘇、浙江,北到河北等地方。

隋大業二年也就是公元606年在鞏縣東南興建洛口倉,把從江南經大運河運來的糧食囤積於此。當時洛口倉的倉城周圍二十餘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糧八千擔,設官兵千人防守糧倉。按此記載計算,洛口倉約可容納糧食2400萬擔,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糧倉。

按照現場的數量計算的話一擔糧大約是100斤,2400萬擔糧食乘100,換算一下數量驚人。

洛口倉不僅容量大,而且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瓦崗軍李密向翟讓獻計說,洛口倉糧食數量巨大,如果瓦崗軍號召天下英雄就倉用糧,天下的各路起義領袖一定響應瓦崗軍,聽命於翟讓,然後翟讓就可以稱帝號,平定中原。這說明得洛口倉就能成帝,失之便會喪邦。

公元616年,翟讓和李密的瓦崗軍打到滎陽,接近了興洛倉。李密分析了形勢,認爲百姓饑饉,洛口倉儲藏的糧食數量巨大,又容易攻取。他建議翟讓要不失時機地奪取。翟讓採納了李密的意見,立即派精兵七千,襲擊洛口倉。

竟然被七千人給攻破了,真他喵的無語了,要是李明達手裡的守軍是這樣的話,乾脆點直接換成幾百頭豬得了。

瓦崗軍佔領洛口倉後,立即開倉放糧,賑濟饑民,瓦崗軍的隊伍也得到迅速發展,短時間內猛增至幾十萬人。李密又令增築興洛城,周圍四十里,使洛口倉擴大了幾倍。瓦崗軍在這裡建立了農民政權,李密自立爲魏公,所以程咬金與魏徵對此地熟悉的很。

不然李明達也不會讓他倆來合理,瓦崗寨裡的軍師以及未來的某個皇帝,沒錯人家程咬金當過皇帝,雖然就那麼幾天吧,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反正也是了。

根據裡面查找的資料,洛口倉的選址很科學:一是興洛倉地處水運大動脈的軸心和北京、杭州、西安的核心地帶,便於集聚四方、輻射四方。

二是位於洛河與黃河匯流處,與首都洛陽近在咫尺,糧食能迅速通過洛河滿足洛陽的調運需要。

三是位於黑石關京師要地,與洛陽軍事聯繫緊密,能確保糧食安全,沒有大的暴動不會出問題。

是建造於北邙之上,土質乾燥,土層深厚,這裡最適於建窖儲糧。

地理優勢

運輸便利

外帶天然的存儲條件,鑄造了洛倉的傳奇

當然由於戰爭本來要廢棄的,也不知道李世民怎麼想的他竟然後來建議李淵重修了洛倉,李明達在首次關注到洛倉的時候也是納悶,這個老李怎麼想到洛倉了,按照道理來講應該是廢棄了纔對。

後來想想反正也不是一個時空的事兒,自己老孃一巴掌還能在實木桌子山還能拍出來一個大巴掌印子呢,有點意外在正常不過了。

魏徵與程咬金兩人騎在馬上跟着隊伍經過一夜的行軍在天亮之處進行了修整,十足們按照隊伍圍城一個圓圈做在一起,以來是可以最快速度的輕點人數,第二也是爲了安全,隨時可以預防被突襲。

二人下馬在親兵的捯飭下休息,坐在馬紮上,魏徵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露水:“唉,洛倉啊,好久沒有去過了”

程咬金笑了笑:“是啊,當初你們打下來洛倉真是一步妙招,有了糧食招募人馬,拉起來幾十萬人呢”

魏徵也是感慨:“可不是嘛,不過啊人心不齊,後來跟了李唐其實也不錯,我也是納悶了,爲什麼你當初不願意幹了”

“呵呵,我老程又不傻,當皇帝,什麼嘛,又不是那塊料也不是那個命的,咱就是當個將軍還行,你瞧這不就是國公了嘛,有酒有肉有媳婦的過的很滋潤”

程咬金那一副樂呵的樣子,魏徵沒好意思去問他有沒有想自己的原配孫氏,各自家裡的事兒就是那麼的難說呦。

魏徵沒有說出來,程咬金眼神有些迷離,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大軍開拔,自然有先鋒以及後對,魏徵與程咬金兩人在中軍,稍事休息以後,準備繼續前進,長安到洛陽也就是那麼點距離,走個兩三天就到了。

由於事情保密,大軍一路上雖然走管道,路過的時候總讓軍中的哨探們宣稱自己去襄陽的。

大軍南下襄陽,也不是什麼沒見過的事兒,李明達當初帶着大批的物資南下,也是驚動了周圍的郡縣呢。

一區官員紛紛夾道歡迎啥的,被李明達抓着就是一頓的訓斥,讓他們少折騰點百姓,當官的也是傻眼了,實在是沒想到晉陽公主是真的是那樣。

這種夾道歡迎做的規模越大鬧得越歡騰被處罰的越重,個別的順道的也把一些陳年舊案一起查出來後就被當場處置了。

老李當初在位的時候也知道,除了驕傲的表示這閨女類朕,朕很欣慰以外還痛飲了一場。

在李明達與之爭奪帝位的時候李世民心裡就沒有這個想法了,類你不是啥好事兒,自己老爹是被自己躥騰的起兵的,建立的大唐以後自己也是靠着武力上位,結果自己子認爲掌握了一切,結果被李明達一陣子亂拳給打蒙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 慕容憂愁第一百零五章 有何良策?第二十七章 給李治找個師父第四百八十二章 糾結的阿史那布闊第一百三十五章 柴令武醒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老闆啊,醉夢有嗎?第八百六十九章 不良人與密信 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倭島國之戰(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公函與房玄齡的回憶第四百零二章 倭島國之戰(十九)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道宗請客-尉遲敬德蹭酒第四百二十二章 逆向思維巡敵第二百五十一章 穿雲箭(加更)第七十九章 忽悠老李第一百六十三章 開懟第三百五十八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三百八十九章 倭島國之戰(六)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就不要出去鬧騰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治的快樂的時光第三百二十七章 騷動的四方(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玩夠啦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墨雲與侯君集第五百一十五章 吐蕃內亂(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雙雙來使第七百六十八章 洛倉守軍騷亂第五十七章 罵死大臣第二百三十九章 是誰,膽敢傷我李世民的女兒~!第三百三十七章 荊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的小心思第七百十一三章 楊妃講故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不是我第七百九十一章 我是你們陛下要見的人第三十一章 裝神弄鬼第九百二十一章 夏末的長安城與大唐第五百五十七章 綺玲隨我來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雀、武將、熊貓第四百四十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八百九十九章 少女的反擊與措施第一百六十三章 開懟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開心搞事情第七百一十八章 帶進墳墓第四百三十三章 安市城城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給你們求個恩典第五百七十四章 你不是我外甥第八百零四章 又有朋友來/叫我大哥第五百二十八章 你們想好了嗎第二十章 劍南大捷第三百四十三章 派遣李儒南下第六百三十章 貔貅第二百零八章 大清洗第四百七十一章 金勝姬入宮(上)第一百八十章 未來需要程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李儒的懷疑第七百五十七章 調撥人手 話不投機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雀、武將、熊貓第三百八十九章 倭島國之戰(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太子妃的憂慮第三百九十章 倭島國之戰是(七)第五十七章 罵死大臣第三百五十六章 親閨女啊第一百九十章 國家民族的恥辱怎麼能忘記第一百八十章 未來需要程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人之將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聖女與聖火令第七百八十一章 我老黑纔不去第六百四十章 吐蕃之戰 七第八百二十三章 她做了個夢第一百三十二章 柴令武有腦疾第八百六十三章 虯髯客 八第七十五章 一把火燒掉第九百二十二章 夏季末的御書房三樓的日常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棚第二百九十一章 送份大禮第四百五十一章 遼東城之戰(中)第八百二十六章 江夏王得容裝第七百二十二章 找事的又來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房啊·想開點!第九百二十章 進入火神寨第二十九章 你秦伯伯身體不好第六百七十三章 江夏王第四百五十七章 告密第一百五十六章 與孤獨燕談談第三十六章 哥啊,咱們不是咱爹撿來的吧第五百一十章 呂綺玲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服徐慧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弱於我大唐男兒第八百三十七章 新的麻煩心的思路新的辦法第三百九十七章 倭島國之戰(十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棒子國內亂第五十章 建府(中)第七百三十章 李治降爵第三百八十一章 嘗試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無情稱寡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江夏王王妃 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棋術與騎術與騎術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計、賣萌、忙碌第七百二十二章 找事的又來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綺玲隨我來第六十四章 星辰、美酒、狗糧第六百六十章 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