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

當!當!當!

當!當!當!

開封縣城外渡口,幾十個穿着黑色袍子的皁吏,正在敲鑼打鼓的清場。

“讓那些閒雜人等都走!

快快快,你們幾個去渡口那邊清場子,平西王的船隊就要來了!”

鄭叔清叉着腰,對身旁一衆皁吏吩咐道。

那些人也不含糊,提着水火棍,直接衝到渡口的棧橋上,對滯留在此的人羣一陣打罵。

一時間,好像雞窩被捅,站在棧橋邊等生意的腳伕們頓時作鳥獸散,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

汴州刺史元結看到這一幕,無奈嘆息道:“鄭公這手腕,未免太粗暴了些。”

鄭叔清這狗比,平日裡恨不得整天在院子裡躺着曬太陽,催都催不動。一聽說方重勇帶着銀槍孝節軍要回汴州,立馬就上躥下跳活絡起來了。

真是個官場老油條!

“這些腳伕之流,就跟家中的孝子一樣,非得加點棍棒才行。

元使君還是閱歷太少了。”

鄭叔清倚老賣老的吐槽了一句,洋洋自得的模樣,顯然是不以爲恥。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這麼用的麼?

元結一愣,隨即苦笑。

今日是方重勇返回汴州的日子,那些滯留在棧橋的腳伕們,就算被打死那也是白死了。

腳伕這種職業歷史很久遠,然而其興盛且呈現組織化,卻是跟運河經濟的繁榮有着莫大關係。

商賈靠岸後,無論是卸貨,還是進貨,都不可能是本人自己挑運,通常也不會是船上的船伕搬運。

這樣就需要有專業的卸貨與搬運工人,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類似的“商行”,鋪子開在開封縣城內,負責接單算錢。

而腳伕則是蹲守在渡口,逢人便問要不要裝貨卸貨。

所以航運越發達,需要的腳伕也就越多。

這些人三教九流都有,以外地人居多,幾乎沒有在汴州本地有固定田產的。

腳伕們的社會地位很低,按照唐代社會的普遍價值觀來衡量,但凡有點出路的人,都不會去做這一行。

“嗯?”

驚鴻一瞥,鄭叔清好像看到了腳伕裡面,有個熟悉的身影一晃而過。再去看的時候,人已經走遠了,只留下一個模糊的背影。

正好這時候何昌期已經朝着他走了過來。鄭叔清於是不去想剛剛看到的那人像誰,而是笑眯眯的上前對何昌期行禮詢問道:

“何將軍,今日的安排可好?”

若是按資歷說,何昌期給鄭叔清提鞋都不配。

但現在老鄭就是拉得下面子,對何昌期討好。

元結看到這一幕,心中瞭然,他終於明白爲什麼鄭叔清號稱“政壇不倒翁”,到現在都還能活蹦亂跳了。

這廝做正經事的本事沒有多少,但看人下菜的本事卻是一流,求人辦事的時候又拉得下臉來。

這樣的人或許無法長期維持高官厚祿,但他們想要苟命還是很輕鬆的。

元結不禁爲自己嘆息,他就是太實誠了,所以總是不討喜,難以飛黃騰達。最多就幹到刺史這一級,不可能再往上了。

除非是遇到了天大的機遇。

“鄭判官在汴州,又不用風餐露宿,怎麼還瘦了呢?”

何昌期看着瘦得風吹就要倒鄭叔清,沒話找話說。

“在下心憂方節帥在前線作戰,故而茶飯不思呀。”

鄭叔清裝模作樣的嘆氣道。

他確實是擔心方重勇打敗仗,不過卻不是擔心方重勇本人,而是擔心敵軍殺到汴州,要他鄭某一家老小的命!

滎陽鄭氏本來就大量居住於河南,更是有不少人在汴州生活。若是河北叛軍南下攻克汴州,鄭氏估計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起碼被叛軍撈一大波浮財是免不了的了。

爲此鄭叔清每日都是憂心忡忡,不斷派人打探前方軍情,打聽銀槍孝節軍是不是被包圍了。

方重勇他爹方有德,都沒鄭叔清這麼關注河北戰況!

“鄭判官真是小看我等,有銀槍孝節在,哪裡有河北那幫雜魚橫行的份。方節帥還把李寶臣那傻子唬得一愣一愣的呢。”

何昌期滿不在乎說道,其實這一路奔襲河北的時候,他也是非常擔心的。

但這並不妨礙何老虎現在對身在汴州的衆人吹牛。

“說起李寶臣此人,當真是非常張狂啊。說話的語氣就像是帝王一樣。”

鄭叔清輕嘆一聲,繼續說道:“李寶臣派遣了好幾波人來遊說,要節帥給他效力,並獻出宣武鎮六州之地。親筆信都寫了四五封,語氣一封比一封嚴厲。

最後一封信,此人甚至揚言不同意就要殺方節帥祭天呢。”

鄭叔清語氣中帶着迷惑。

寶臣大帥現在大概是知道,自己之前是被方重勇那個“寶臣爲天子”的戲法給耍了,有些氣急敗壞。

只不過鄭叔清不知道此事,才覺得這個人簡直莫名其妙。

仗都沒打一場,你就直接寫信說要我投降,有病吧!

“其實吧……”

何昌期話到嘴邊,想起方重勇此前的提醒,沒有多事,頓時閉口不言。

他是來汴州打前站的,不是來這裡吐槽李寶臣的。方重勇當初可是承諾過,要給寶臣大帥捧場,投靠他當馬仔的!

現在直接翻臉不認人,寶臣大帥感受到自己被愚弄,要找方重勇算賬其實也是人之常情。

之所以還沒動手,不過是因爲洛陽城內的事情,李寶臣還沒擺平。一旦他整合了河北叛軍,搞定了洛陽城內的雜事,估計就要帶着兵馬出洛陽向東掠地了。

跟方重勇正面較量是必然的。

“鄭判官不用擔心那頭蠢豬,不過是那個什麼……哦,冢中枯骨而已。”

何昌期隨口打哈哈說道,便不再言語,雙目盯着河面。今日不僅渡口被清場,而且河面也被清空,不允許其他船隻在此逗留。

忽然,鄭叔清用胳膊頂了一下何昌期的胳膊,壓低聲音詢問道:“永王的兵馬有多少人?”

“多少都無所謂,一兵一卒都不許離開齊州!”

何昌期湊過來隨口應付了一句。

他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帶着得意,就好似方重勇當初打臉永王李璘,是他親自動手的一樣。

方重勇對於李璘提的要求很明確:你的幕僚都可以來汴州,都可以安排職位,但軍隊不能來汴州,一兵一卒都不行!

永王麾下兵馬不得離開齊州,必須作爲州縣團結兵存在,是方重勇對李璘提出的一個“硬性要求”,不同意就散夥。

他要這麼玩的原因也很簡單:你手下的兵馬到了汴州,那我怎麼安排我麾下人馬?

銀槍孝節軍是要當禁軍的,你那些爛番薯臭鳥蛋來了,我這個節帥要怎麼安置這些人?難道我還要跟你手下的雜魚分潤兵權不成?

當然了,作爲交換,方重勇承諾不會撤換這支軍隊的主官,不會大規模清洗軍中的中低級軍官,保證齊州軍隊的基本完整性。

永王李璘在與韋子春商議了一番後,只能咬着牙同意了這個“不平等條約”。

形勢比人強,不答應是不行的。

因爲即使他不答應,方重勇也可以用“齊州軍叛亂”爲由鎮壓,絲毫不妨礙他擁戴李璘在汴州上位。

政治的殘酷,就是這樣不講情面。

鄭叔清明顯鬆了口氣,意味深長的說道:“永王此人成不了大事,他麾下兵馬不來汴州,那再好不過了。”

嗯?

何昌期一愣,有些意外的看了鄭叔清一眼。

他記得自己好像沒有說過,方重勇要擁戴永王在汴州登基的事情吧!也只是說永王也在船上,與銀槍孝節軍同行來汴州而已。

鄭叔清之前也沒跟方重勇聯繫過,應該也不知道永王要在汴州登基的事情纔對啊。

他這麼說是個什麼意思?

何昌期隱隱感覺老鄭不像看起來那樣昏聵。這位“不幹正事”的文人,應該是看出來了方重勇的圖謀。

“來了!”

元結指着遠處逐漸靠近的船隊說道。

漕船越來越近,岸邊等候的人羣,也變得越來越激動。

……

“終於到了啊!”

方重勇從打頭的漕船船頭跳到汴州渡口棧橋上,頓時懸着的心落了回來。終於回到老巢了,今後不必再提心吊膽。

“節帥,下官已經在城內準備了慶功宴,爲三軍將士接風洗塵,這邊請!”

元結上前給方重勇叉手行禮,隨後做了個請的手勢。

“誒,不忙不忙,等一下永王殿下嘛。”

方重勇面帶微笑,隨口打哈哈說道。

他走到岸邊,跟等候的衆人一一打招呼,隨後便跟這些人一起,在一旁等候。

很快,隨着後續的漕船陸續靠岸,銀槍孝節軍各部也緊跟着下船。等所有人都下船了,最後一艘到渡口的船上,永王李璘,以及他麾下的幕僚,這才下船踏上岸邊的土地。

他們一個兩個,都是面色難看,只有少數人還保持着禮節性的笑容。

看上去並不像是暈船了。

何昌期有些疑惑的走上前去,湊到方重勇耳邊低聲問道:“節帥,怎麼永王這幫人一個兩個都苦着臉啊?”

他帶着人離開打前站的時候,看到永王麾下那幫人和方重勇還是有說有笑的,怎麼如今都是這樣一幅死了爹媽的表情?

何昌期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永王麾下那個叫劉巨麟的,因爲不服齊州兵馬不得入汴州的要求,跑來跟本帥吵了一架。

他想不開,然後就跳河自盡了,本帥已經下令將他厚葬。至於永王和他的幕僚,大概是對劉巨麟的不幸殞命,而感覺悲傷吧。”

方重勇無奈嘆息說道,一幅悲天憫人的樣子。

何昌期木然點頭,他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相信劉巨麟這種桀驁不馴之輩跳河自盡啊!

不過既然方重勇說對方是自盡,那一定就是自盡了。

沒什麼好說的。

“元次山啊,你把這汴州渡口都清場了,搞得永王殿下以爲汴州在本帥治下,已經百業蕭條。

你這事情做得不地道啊!”

方重勇故意板着臉教訓元結道。

老元也不是第一天出來做官了,知道很多話需要反着聽。

如果方重勇真要對他訓話,大可不必當着李璘的面去說。剛纔那句,名爲教訓自己多事,實則褒獎他會辦事。

李璘畢竟是要被“供起來”的神像,怎麼能沒自己的逼格呢?

清場而造成的“擾民”,正是李璘的排面,這個排面,是不能省掉的。

“節帥愛民如子,是下官辦事不周,還請節帥責罰。”

元結小心翼翼的叉手行禮告罪道。

“責罰就不必了,下次注意不要擾民。”

方重勇打着官腔說道,這話明顯是說給身旁的李璘聽的。

“元使君有心了,孤不介意這些事,這便入城吧。”

李璘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還在爲劉巨麟的慘死而堵心。

銀槍孝節軍的人報告說劉巨麟不慎落水了,哪裡有那麼巧的事情。誰都不落水,唯獨在方重勇面前爭辯齊州軍權的劉巨麟落水身亡!

雖然劉巨麟在李璘麾下也不是什麼千依百順的臣子,但此人畢竟是他幕僚啊!

打劉巨麟的臉,就是在打他李璘的臉。而劉巨麟死得不明不白,也就意味着說不定哪一天,自己也會死得不明不白。

如此嚴重的事情,李璘又豈能當做無事發生?

當然了,本來想去找方重勇理論的永王殿下,被其首席幕僚韋子春給死死攔住了。

韋子春還是那句話:百忍可成金!

在韋子春看來:劉巨麟會死,是因爲他在方重勇面前討要兵權!這已經觸碰到了對方的底線,所以劉巨麟必死無疑,只看是怎麼死而已。

被自殺,已經是方重勇在給李璘面子了。在船沒靠岸前就把劉巨麟處理了,其實也是給李璘面子。

要不然,在汴州殺李璘的幕僚,那影響簡直要大到把傀儡二字刻在李璘臉上。

孰輕孰重,難道還不能理解麼?

一番勸說下來,李璘果然服軟了,依舊是那句:不服不行。

無論多牛的人,在脖子上被砍一刀也會死。劉巨麟就是個現成的例子,是方重勇在殺雞儆猴。

“殿下,這邊請,下官在前面給您引路。”

方重勇對李璘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璘還沒邁步,高尚走上前來,伸出僅剩下的右手,扯了扯對方的衣袖。

“請。”

李璘輕嘆一聲,也做了個請的手勢,跟方重勇並排而行。

來到開封縣城門前,李璘左看右看,無論如何都感覺這座城很不順眼。

附近規模龐大的渡口,隨處可見的商鋪,狹小的城池……汴州這地方,怎麼看怎麼是個商埠。

人多地多商賈多,熱鬧是夠熱鬧了,卻少了些帝王的威嚴。

皇權的威嚴,很多時候都是通過龐大的城池,高聳的閣樓,宏偉的宮殿來表達的。

因爲威嚴這種東西,它是虛無縹緲的,需要用一些“載體”來承載。

比如說建築,比如說法令,用類似的東西去彰顯威嚴。

也就是說,皇權其實是由一條又一條的特權,組合而成的“怪物”。

“方大帥,汴州的都城,打算什麼時候開始營建呢?”

走到城門口的時候,李璘停下腳步,看向方重勇問道。

“殿下登基之日,便是汴梁城營建開始之時。

唯有帝王,配得上帝都。”

方重勇意味深長的說道。

“孤明白了。”

李璘微微點頭,已經默認了現狀。

無論如何,先從登基這一環開始搞起吧。

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第323章 滑稽荒唐事,竟出大唐朝第349章 有腦子,但不多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第510章 節帥來了不納糧第23章 無言以對第65章 霓裳羽衣曲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第42章 時代浪潮第517章 男人無所謂忠誠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第499章 下一站汴州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第326章 人在做,天在看172.第156章 重拳出擊(下)第327章 多餘之人第312章 以攻代守第1章 我還是個孩子啊!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23章 無言以對第384章 不動如山第393章 事不可爲第2章 我,神童,打錢!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第26章 上元夜(下)第337章 不爲賓客者皆爲菜餚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568章 扶我起來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462章 攻心爲上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第567章 鹽之戰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488章 站如嘍囉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第578章 樑子第557章 寶臣大帥的春天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66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154.第140章 長安的貴人們很有錢啦286.第248章 本職工作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544章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第576章 那又如何?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第280章 亂覆盤兼求票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第557章 寶臣大帥的春天第46章 河西故事第546章 輕舟未過萬重山第380章 急轉直下(爲天黑都想睡zzz加更)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171.第155章 重拳出擊(上)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533章 基哥回到了忠於他的長安第529章 以卵擊石?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第425章 殺破狼第576章 那又如何?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第580章 建國大業之暗流涌動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582章 建國大業之合縱連橫第455章 血戰黃花堆第518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第618章 全方面的統治力163.第147章 透心涼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287.情況穩定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第630章 臣等正欲死戰183.第165章 知易行難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第593章 天賦異稟的霸總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600章 一莫要做,二莫要休第71章 驚變!第648章 洗了睡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102章 純潔的婚禮133.爆更通知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第346章 不缺那三瓜兩棗下午要去醫院補牙第399章 加冕爲王第526章 歸去來兮!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644章 同名不同命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第28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