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吳夫人的勸誡

“權兒。”

等安頓好那羣小傢伙後,吳夫人找上孫權,頗有些婉轉的說道,

“雖說是非曲直,往往並不是世人所看到的那樣。竇玉茹(玉兒)我見過,倒也是個性情中人。只不過,邪門歪道畢竟是邪門歪道,你不在乎,不代表別人也不在乎。如果讓人知曉,你跟魔門有勾結,屆時,天下士族,誰還願意投奔與你?沒有這些人的支持,又如何能執掌一方天地?”

這也是吳夫人遲遲沒有給孫權講關於玉兒之事的原因,因爲一旦提及此事,吳夫人就必然會勸誡孫權。

“權兒,娘也不是說讓你徹底跟那竇玉茹斷絕關係,娘也不願讓你做那薄情寡義之人。只是,你畢竟也長大了,人又聰明,這當中的度,你可要好好把握,不要落了人口實。”吳夫人苦口婆心道。

說真的,這話讓孫權聽着很不高興。玉兒是性情中人,孫權何嘗又不是性情中人了?從始至終,孫權都把親疏關係放在仁義道德前面。玉兒是因爲他孫權才走到了這一步,孫權又怎麼可能爲此去疏遠玉兒?哪怕玉兒現在做的事讓孫權非常爲難,孫權也從沒有任何要埋怨怪罪玉兒的念頭。

吳夫人現在要孫權疏遠跟玉兒的關係,讓孫權以後少跟玉兒來往,這種事,孫權怎麼可能做得到!固然,吳夫人從母親的角度考慮問題沒錯,但孫權,偏偏是整個孫家當中,最爲固執任性的那一個。

不過,孫權也不得不承認,吳夫人的話很有道理。這是時代的侷限性,非孫權一己之力可以扭轉的。孫權對魔門沒有偏見,但世人對魔門可有偏見,特別是那些高貴的士族,根本不屑跟魔門爲伍。爲什麼曹操前期的時候,連個像樣的謀士都沒有?因爲讀書人自詡清流,曹操的家庭是宦官出身,被劃分爲濁流,所以這些清高的讀書人不願意投奔曹操。連曹操都是如此了,更何況被讀書人更加鄙棄的魔門?

這個時代,教育是被壟斷的。你行軍打仗,還可以從草莽之中提拔一個將軍出來,但你管理後方,處理內政,募兵種糧,難道也能從草莽當中提拔人才?如果真那麼容易,曹操那邊的荀彧也就不會那麼值錢了。別看曹操發了那麼多募賢令,不問出身的招攬人才,但真正能在重要崗位上發揮重要作用的,擁有都是那些大家族的子弟。

孫權是個現代人,對這些事情看得比古代人更加透徹。所以,哪怕生在兵法世家,孫權也一直認爲內政非常重要。當然,如果能夠一鼓作氣,勢如破竹的拿下江山,那固然是絕對的武力最爲重要,可一旦雙方在戰場上互爭不下,那比的就是消耗,比的就是國力了。你消耗不起,國力不夠,長久以往,自然會落入下風。孫權認爲,歷史上三國後期,爲什麼魏國最強,勝就勝在國力上。

爲此,孫吳需要的絕不僅僅是一個荀彧。一個荀彧,你或許還可以用人格魅力拐來,但想要確保整個大後方的安穩,想要這後方源源不斷的能給予前線支援,想要前線將士不用擔心家裡的妻兒能夠奮勇作戰,孫家需要無數的士族幫忙。至少,也要保證內部循環,不至於因爲某個人的離開或者意外,而導致政事出現嚴重的癱瘓。

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孫權可以憑藉一己之力去改變的。玉兒,或許能在短時間內,速成一個又一個的呂蒙(單論武功方面),但她卻無法在短時間內,創造出一批真正的讀書人出來。當然了,魔門之中,也不是都沒讀過書,百家爭鳴,何其壯哉,這些人也確實是人才,在某些方面也確實有突出的才幹,但這‘某些方面’嘛,至少在孫權看來,並不包含治理天下。

“娘,你說的沒錯。”

孫權主動應允了吳夫人的話,不過,還沒等到吳夫人欣慰,就聽孫權繼續說道,

“但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實在是杞人憂天了。現在的局面,除了父親的舊部以外,誰還願意幫我們?想要重奪江東,乃至爭霸天下,我們少不了這樣一股勢力的暗中支持。”孫權說道,“有朝一日,哪怕落人口實,也是我孫權跟魔門勾結,而非我孫家跟魔門有染。只要大哥不插手此事,一些見不得光的東西,就由我來做抗好了。”

一時間,吳夫人無奈苦笑,指着孫權笑罵,

“果然還是以前那個犟小子!娘就知道你不可能那麼輕易就聽話。”

“娘~~”孫權抓過吳夫人的手,“你不是說我長大了嗎?孩兒自有分寸的。”

“但願如此吧。”吳夫人搖頭一嘆,“你們兄弟能讓我少擔點心,就不錯了。”

“放心吧娘,未來只會越來越好!”孫權堅定道。

此時的孫權,一心想的就是輔佐自己的大哥孫策,只要孫策能夠保持偉光正,那自然會有無數仁人義士來投。有時候高瞻遠矚反而是好高騖遠,時刻都想着萬一孫策真的死了該怎麼辦,萬事都去做兩種準備的話,反而容易顧此失彼。現在的孫權,就是不想給自己留任何退路,他誓要保住孫策!

況且,對如何處理目前自己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孫權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只要他照着自己的計劃堅定的執行下去,目前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而眼前的歷陽,正是孫權計劃的第一步!

······

長江,

在這個時代,稱得上是真正的天險。雖然渡江不難,但你要讓動輒上萬的軍隊渡過長江,可就難上加難了。非常耗費時間不說,一衆人堵在江邊,目標也特別明顯,一旦被敵人偷襲,基本就有了全軍覆沒的危險。

可以說,渡江作戰,必須慎之又慎,決不允許出任何差錯。在這種時候,大軍往往起不了太大作用,幾千人的奇襲軍,通常能有奇效。

如果奇襲軍能在第一時間,渡過江去,佔領對面的渡口,以作守衛,如此,讓後方的大軍安然渡江,那麼這場戰役基本也算勝一小半了。至於另一大半,除開雙方實力對比以外,還不得不考慮,渡江之後,孤軍深入,難以補給的困境。

這也是爲什麼,自古以來,江戰很難,往往是對峙居多。

第347章 熟能生巧第55章 原來你已經知道了第370章 白天跟黑夜第523章 荒唐第96章 童子功第547章 幫手跟敵手第624章 好轉第748章 我來救袁家第47章 初進宮第371章 卯月卯日第778章 騙子第139章 被綁第651章 演戲第794章 城歸第162章 遭遇戰第153章 留營第21章 江東小兒要翻天第497章 短命紅顏第363章 所謂道心第297章 詭異的時間點第185章 賭第91章 古怪的隊伍第256章 關愛傻子的眼神第599章 肚量第147章 到底是不是在使詐第72章 爲何沒死第334章 聖女的信心第8章 功法暴露第587章 反客爲主第312章 心機第84章 抉擇第265章 長生訣到手第533章 同時支持孫家第27章 另加規則第486章 冊封第185章 賭第483章 天兵三將第384章 一躍而下第254章 喬家父女第173章 出動第266章 綁了大喬第380章 廊道盡頭第133章 張家之危第625章 命數第110章 陰葵第365章 假設第225章 敵手第335章 各自飛第444章 玉兒的審問第500章 孫權出謀第91章 古怪的隊伍第252章 成功脫逃第124章 各方風雲第653章 收網第689章 隱瞞第7章 聽說喬家有兩個女兒第336章 鎖定內鬼第211章 奇女第778章 騙子第691章 霹靂車第567章 荀攸之策第329章 外行管內行第60章 亂來第184章 臨戰第652章 好消息第600章 水禍第343章 女人,你在玩兒火第363章 所謂道心第81章 鋒芒畢露第22章 唐玉小哥第189章 四英戰呂布第729章 趙雲第655章 底線第569章 陰謀第257章 另外的兵家第315章 不忠不義第342章 齋主候選人第409章 脫困第180章 孫權發瘋第47章 初進宮第253章 派遣第79章 旁觀者清?第76章 歷史的拐點第499章 孫家會議第285章 閃過的殺意第175章 嚇退第589章 戰前第490章 孫賁私逃第538章 戰俘第426章 助攻第182章 會盟第655章 底線第483章 天兵三將第719章 孫權的改變第691章 霹靂車第455章 怎麼查第127章 小偷懟警察第52章 李儒(加個更)第720章 生死蠱第48章 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