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人在爲了理想而忙碌着,此刻的他顯然是幸福且快樂的。
接下來每一天他都會前往野人所在的大營,他會親自給野人們把脈,親自給野人們開藥方並親自抓藥、配藥,最後還會手把手的教導他們如何熬藥。
最重要的是,太平道人是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他並沒有因爲自己修爲高就直接高高在上,覺得自己和野人們不是一類人。
恰恰相反,即使距離真人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步,太平道人依然在堅持自己的理念,依然在不忘初心。
可能,就是這種不忘初心的堅持纔有了今日的他。
數日後,應王巨君邀請,姜華來到了禮郡。
禮郡的禮,指的是周禮。
禮郡禮鎮的某處野外,王巨君席地而坐,面前擺放着一張小桌子,他親自煮茶邀請姜華前來品茶。
等到姜華坐下來的時候,王巨君不緊不慢的倒着茶水,水是靈泉,茶葉也是靈茶,剛剛開始沖泡就已經有淡淡的茶香向着四面八方溢出。
等到姜華靜靜的喝了一口之後,王巨君才緩緩放下手裡的茶杯,開始今日的聊天。
“太守,百家爭鳴第一期我已經看了,這本書確實超乎我的想象。”
“我本以爲太守也是梟雄一樣的人物,這是我的過錯,是我的眼光受到了束縛,敬你一杯。”
說着,王巨君就又給姜華倒了一杯茶。
“在這第一期裡面,太平道友講述了自己的理念,雖然其中很多想法我都不贊同,但也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了太平道人致太平的偉大理想,也感受到了他的堅持。雖然道不同不相爲謀,但對於太平道友這樣的道人,我也願意向他們表示敬佩。”
說到這兒,王巨君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朝着隔壁的太平縣舉杯,隨即一飲而盡。
“今日邀請主君過來,是想向主君更進一步的講述我個人的執政理念,也希望能夠藉助百家爭鳴這本期刊,將我的理念廣而告之,也希望能看到其他道友們的看法。”
姜華喝了一口面前的茶水,吹着風兒,曬着不是很烈的太陽,心情很是不錯:“當然,道友你畢竟是第二個到來的,所以接下來和道友你的對話,我會一字不落的記錄在第二期的百家爭鳴之上。”
“屆時,也會有很多道友的投稿刊登在第二期之上。”
說到這裡,姜華想了一下:“不過有一個事實必須提前告知道友。”
“哦?不知是?”
“是這樣的,第一期百家爭鳴發佈之後,有很多來信。”
“如今纔不過是第七天,來信就已經多達上千件。這些信件最遠的來自於巴蜀之地,最近的來自於鹽城本地。”
“這上千封信件,很多都是實名落款的,有不少甚至是真人以及初代君主的信件。”
這麼快就有初代君主給百家爭鳴期刊寫信,這是姜華沒想到的。
“有的信件,言辭較爲激烈,內容也有些不堪。”
全都是問候一家人,甚至是問候祖宗三代的,素質真是不咋地!
“有的前輩高人,甚至明確表示了自己的反對。”
“還有很多人,也嚴厲的提出了批評。”
“反對意見不少,贊成的意見不多。”
“而且,其中某些信件,會直接刊登在下一期的百家爭鳴之上,供天下人點評。”
“所以,一旦道友公開的發表了自己的理念,迎接道友的可能並不是贊同和誇獎而是質疑和挑釁。”
聽到這兒,王巨君哈哈一笑,不以爲意:“這很正常,在曲阜學宮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覺得我食古不化,覺得我這個人太過保守,滿腦子都是周禮,覺得我迂腐不堪。”
“所以,被天下人嘲笑這事兒,我也算是早有預料。”
“他們的嘲笑和質疑,只會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
姜華微微點頭,反正已經提前和王巨君講述清楚後果了,到時候無論發生了什麼,都和自己無關。
但是姜華覺得,到時候找王巨君和太平道人小樹林約架的應該不少。這一波,算不算線下單殺?
“我的執政理念,可以用幾個詞語來概括:王田、廢奴、均官、賒貸、官山海。”
聽着這五個詞語,姜華就一個激靈,他挺了挺腰桿,象徵性的整理了一下衣裳,認真的聽着王巨君的講述。
“王田,本質上就是土地全都歸屬君主一人。所有的土地,都歸君主所有。”
“君主會將一定數目的土地,授給庶民、國人、士人、大夫、卿相。”
“這些土地本質上依然是君主所有,庶民、國人……等人,只具備使用這些土地的權利,所以他們無權買賣土地,即使買賣了,也是無效的,一聲令下,直接作廢。”
“在我看來,這個世上大多數的腐敗都是從買賣土地開始的。”
“大多數的庶民淪落成野人,也是從買賣土地開始的。”
“如果庶民們一直沒有買賣土地,一直沒有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那麼庶民們就不會破產,就不會變成野人。”
給庶民授田,這個事兒前世的時候歷朝歷代都在做。
那個時候,每逢開國,人口數目劇烈下降,大量的人口死於戰爭,大量的人口被豪強、世家趁機吞併,賬面上的人口往往極少。
這種時候,君主們爲了把人口從世家、豪強那裡搶過來,都會授田。一個百姓授田五十畝、一百畝的,某種意義上講,這也算是均田了,只是均的是無人種植的荒地。
如今的大周,各個諸侯國、各位卿相、大夫們開荒的時候,也都會授田,基本上都是按照人頭來分,來了就跟一定數目的土地。
所以,王巨君的王田制度,雖然有些誇張,但這個理念也不算誇張,早就有人提出來過類似的理念。王巨君不是第一個提出這種理念的,但他很顯然可能是最近數十萬年以來第一個實踐這種理念的。
就衝這個,姜華都得給他豎起一根大拇指。
爲啥?
這就是流量!
這就是熱點!
這就是話題!
王田制度相關的思想,這幾十萬年來討論過的人太多了,所以,關注王巨君改革是否成功的,肯定也多得很,相關爭議也大得很!
有了這些爭議,肯定要在百家爭鳴上狠狠地吵架,這銷量自然就打開了。
連貴族們,也會認真的購買,認真的研究。
久而久之,思想也就傳播到了貴族那裡。
雖然單純的思想傳播,改變不了舊貴族的屁股,但好歹能多啓發一些庶民,能讓更多的庶民擡起頭來看世界。
“那廢奴呢?”姜華直接問道。
“廢奴就是廢除奴隸制度,當今天下,全都是炎黃二帝的後裔,大家祖上很多年前都是一家人。”
“可是這麼多年來,很多人爲了野人體內蘊含的那一絲微不足道的天帝真血,就直接把野人當做修煉的材料,隨意的虐殺、捕捉野人,一點人性都沒有。”
姜華直接給王巨君豎起了一根大拇指:伱牛!
廢奴,這是和全天下的貴族作對!
無論如何,天帝真血是真的充滿了誘惑。
隨意屠殺國人,會被憤怒的國人推翻。
這種時候,只能隨意屠殺野人了。
畢竟,只是一羣野人而已,不學周禮,政治地位等於夷狄,不管怎麼炮製,都算是政治正確。
“當年前朝末年的那位廢奴可沒落得什麼好下場,而且這奴隸制在大周也算是歷史悠久,巨君先生你這麼做,估計連周禮一脈也會反對你了。理念是理念,利益是利益,想要空口白話的讓人放下到手的利益……”
說到這裡,姜華微微搖了搖頭。
王巨君立即笑了笑:“所以啊,我纔會在禮郡實踐自己的理想。那些舊貴族們的思想我無法改變,我也沒法單純的通過言語讓他們放棄奴隸制度,我只能在禮郡這種空白的地方實踐自己的理想。”
“無論如何,禮郡之中不應該也不能存在奴隸!”
“至於奴隸買賣,更是堅決禁止,絕不承認。”
“無論結果如何,道友的想法都令人敬佩。”姜華淡淡的道。
“至於均官,主要負責統計每個地方每一樣物品的價格,統計完每月的價格之後,找到各種貨物的平均價格。”
“同時,在全國各地建立大規模的倉庫。”
“當某地某樣商品的價格明顯高於平均價格的時候,均官們就要打開倉庫,拿出早已儲備的該樣商品進行出售,一點一點的把價格打下來,同時獲取利潤。”
“當某地某種商品的價格明顯低於平均價格的時候,均官們也要打開倉庫,只是這一次是拿出錢財,一點一點的擡高價格,進行大規模收割,以此保證物價的平穩。”
“當某地某樣商品的價格發生了劇烈波動,而當地倉庫又沒有儲備足夠的商品之時,可以從附近倉庫調取。”
“價格高了就賣,價格低了就買,保證各種商品的價格始終處於一個正常的波動區間,以此保證百姓們的正常生活。”
“所以,均官其實就是均輸平準?”姜華默默的想到。
均輸平準政令,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政令,漢武帝用過,漢武帝之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很多時候都會採用此策。
“那賒貸是?”
“賒貸就是應對百姓們缺錢的政令。”
說到這裡,王巨君的神情就更加堅定了:“我曾經調查過很多野人、庶民的生活,也曾經前往很多不同的鄉鎮、縣城進行考察。”
“我發現庶民們用錢最多的時候就是娶媳婦和老人去世或者突發疾病。”
“很多庶民們家裡遭遇了某種意外之後,就會很缺錢,可是家裡往往沒什麼錢,沒辦法之後纔會賣地。”
“可是,我已經實施了王田制度,土地是不能買賣的,這種時候,當百姓們遭遇了意外急需用錢,又該怎麼辦呢?”
“如果放到過去,只能是賣地。可如果已經賣完了所有的土地,那就只能賣老婆賣兒子賣女兒賣身爲奴……”
“所以,就有了賒貸政令。”
“每一位庶民,每年都有向朝廷借款一萬錢的權限。”
“這一萬錢借走之後,三個月內不必償還任何利息。三個月到一年,也只需償還百分之一的利息。”
“一年之後,如果還是還不上錢,就必須參與修建水庫、水渠、修路等活計,管吃管住的同時,每天還一點。”
“每一位庶民,這輩子都有一次向朝天借款十萬錢的權限。”
“這個機會,有且僅有一次,用過了就沒了。”
“賒貸是專門用來急百姓所急的政令,也能有效打擊民間的高利貸。”
高利貸這玩意兒,幾乎是遍佈整個天下,每一個角落。
大多數貴族們,都多多少少的從事着這項行業,甚至這項行業已經成了貴族手裡的搖錢樹。
不過好在,現在的禮郡還沒有貴族。
總之,這又是一項割貴族的肉喝貴族的血的政令,一旦發佈,肯定爭議極大。
“至於最後的官山海,官通管,官山海就是統一管理鹽鐵等特殊行業。”
“這也是管子前輩當年的政令,管子前輩認爲,直接徵收人頭稅、土地稅等稅收,會引起臣民的不滿,還容易被小吏們上下其手,上面徵收一錢的稅,底下百姓們就要交十錢的稅,不利於朝廷發展。”
“所以,管子前輩直接實行官山海政令,鹽鐵專營,把鹽和鐵這種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統一由朝廷管理、出售。”
“自然,定價權也就是朝廷說了算。”
“朝廷缺錢時,只需提高鹽價,就能獲取大筆極爲可觀的收入。”
“鹽乃是必需品,少了鹽就不行。所以,即使加了價百姓也只能買,不買就沒法生活。”
“這樣做的好處是寓稅於價,取之於無形。”
很多老百姓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鹽稅給割了韭菜。
偏偏不買還不行,於是就有了私鹽。
官方鹽價越高,私鹽就越氾濫!
這纔是歷朝歷代,都要嚴格打擊私鹽的主要原因,這私鹽就是在搶朝廷的錢!
聽完了王巨君的想法,姜華也認真的說道:“我本以爲道友的改革是純粹的推崇周禮,一板一眼的按照周禮來改制,如今看來,道友也是託古改制,並不是食古不化之人,是我之前小覷道友了。”
王巨君微微一笑,依然是那副恬淡、自信的模樣。
官山海是管子的思想,青苗法是王安石的改革,王田是古時很多人的想法,平準均輸是桑弘揚的想法。看到了歷史就會發現,一切當代的政令化個妝洗個臉,都能在古代找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