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魏康伏法,永沿皇帝退位,長公主周玉嫃登基坐殿,繼承大統。
三日後極樂館並邪教大案,轟動朝野上下。郭子衿受命領兵蕩平蟒山,俘一千三百餘人,其中半數備裝演武。查抄金銀、寶貨、珍器等前後攏賬月餘,共折白銀兩億三千餘萬兩,接近國庫三年的收益!
賬目還沒清乾淨,在賬冊上用暗語登名的大小官員,係數下獄。其中包括當朝閣老,吏、禮、工三部尚書,與其餘人等共三十六人;受買通宮內大小人等二百餘人。
五月下旬,世子周江遠得金冊金寶,受封平南王,許其江湖遊歷不問政事。
六月中旬,蕩寇鏟祟一事告一段落。京城天靈衛總衛與各布政司分衛,聯合地方武備橫掃中原,將原受命於極樂館的衆多邪教勢力一網打盡。即便有賊人流落在外,也不過同流民亡賊無異。
七月上旬,郭子衿朝堂上辭官;李桐光升任天靈衛都指揮僉事;原都指揮使唐恩祿升後軍都護府右都督。而原本做唐恩祿貼身經歷的龍玉堂,卻是調任都指揮使總經歷。
到這個時候朝中文武官員纔回過味來,當今聖上的手,早就伸到天靈衛裡頭去了。天靈衛的一舉一動,都在這位的眼皮子底下。
七月中旬,周玉嫃敬天告祖,舉行了登基大典。有從龍之功的,皆有封賞。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人入獄,那自然就有人升官發財。等案子審得差不多了,那些入了獄的人還要掉腦袋呢。
可是看京城的百姓,似乎都不覺得這些是什麼跟他們有關係的事情。京城的人,尤其是南城的人,有一種旁人理解不了的風輕雲淡,從容且自在。說逆來順受也好,樂天知命也罷,總之就是這樣。
那些大人物們起起伏伏來來去去,跟他們能有什麼關係呢?
眼看你起高樓,眼看你宴賓客,眼看你樓塌了,眼看你西四牌樓,我自巍然不動。
西四牌樓怎麼講?法場。周賢就是在那兒,差點兒丟了小命,掉了腦袋。
走在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羣,周賢琢磨着其實也對。甭管高處怎麼樣了,底下的這些小老百姓還得過日子。每日睜眼三頓飯,日到西山一碗酒,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已然是殊爲不易的生活了,還能強求什麼呢?
上一次這麼走在街面上,周賢不過是一個小道士,要來參加弘武大會的。再一遭這麼走在街面上,卻已然成了平南王了。世事無常,這名號又不是他要來的,卻也甩不脫了。
也不是他自己,一行一共三人。周賢、李桐光,以及在宮中服侍周賢的那個小黃門小三。兩個人並排走在前頭,小三跟在後頭。
也都忙活了很長時間,包括周賢。這一個多月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纏着,他們仨還沒能坐到一塊好好說說話呢。好不容易到了都得空的時候,周賢給李桐光去了信,先到李桐光的家中,去看望了嫂嫂。次日又跟陸清霜、郭子衿二人打了招呼,說要去器造司拜訪。
周賢也沒有真的就在街面上穿那一身月牙白的道袍,他和李桐光都着了一身便裝,免得麻煩。都是年紀輕輕升得高位,兩人的心態根本沒有轉變過來。出行也不愛坐轎子乘車,隨便走走就是了。
各自提着禮物,越走越偏,一路行在器造司門口。把小三留在門房,二人被僕役引前往一處小廳。這一回總算是沒在書樓會面。
未曾想陸清霜和郭子衿二人沒好好等在屋裡,反而是迎了出來,在半路上撞見之後,未等周賢和李桐光開口,先行見禮:“下官參見平南王千歲,都指揮僉事大人。”
周賢和李桐光哪敢真的讓陸清霜行禮,三步並作兩步,一把攙住。
“萬萬使不得。”李桐光忙道,“師叔可不要折煞我們兩個小輩了。”
周賢也說:“陸師叔,從情上來講,您與我有恩,咱們關係親近。從年歲上講,您長我們一輩,也長我們年歲,該是我們向您行禮纔對。”
陸清霜卻是搖搖頭:“所謂君爲臣綱,禮先論君臣再說長幼,不可廢。”
周賢苦笑一聲,猛然想到元妃省親,也是這般情景,當時讀來並未覺得有什麼不是。這種事真的落在自己身上,才明白尷尬極了。
“江湖兒女不拘小節。”周賢仍是沒有鬆手,“師叔,你若當真給我們二人行禮,我們二人只得扭頭就走。”
“師父,不必跟這兩個小子論什麼綱常禮教的東西,他們最是不耐。”郭子衿也跟着勸,“官做得再大又能怎樣?還不是都被我打過?”
李桐光尷尬地笑了笑:“師兄你給我們留幾分顏面吧,我這都是要有孩子的人了。”
“如此便是罷了。”陸清霜輕嘆一聲,不再拉扯。
周賢和李桐光這纔是各退一步躬身見禮:“見過師叔。”
“好好好,”陸清霜笑得很欣慰,“我已經吩咐廚下準備飲食,今日午飯就在這裡用吧。別站在這兒說話,到屋裡喝茶。”
衆人分主賓落座,有下僕奉上香茗。是李桐光先開了話頭:“郭師兄,你怎麼就忽然辭官了呢?那一日朝會之後我沒時間與你聯繫,到如今才得着空。可惜了!你可是有從龍之功的大功臣。”
“急流勇退未必不好。”郭子衿笑着擺擺手,“我若是想,同你一樣混個都指揮僉事、同知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不是我查極樂館這個案子,當今想要翻臉也沒有藉口啊。”
“子衿!”陸清霜喝了一聲,攔住了郭子衿這張無遮無攔的嘴。
周賢連忙把話頭往回拽:“既然師兄心裡這麼清楚,那爲什麼要這樣呢?”
“因爲我傻。”郭子衿嗤笑一聲,“我自己有幾斤幾兩,心裡清楚。做一個衝鋒陷陣的先鋒,我絕對合格,在各個勢力之間周旋,我辦不到。官做的越高,需要考慮的事情就越多,經歷被人出賣的事情之後,我本以爲是天靈衛裡混進了幾個賊人,沒想到要殺我的是永沿皇帝。永沿皇帝如此,當今聖上想必不會,可我不想在猜了。我打算回青要山重落道籍,或是遊山玩水,虛度光陰。畢竟陛下所賜,夠我幾輩子花銷了。”
“如此也好,我也是這個意思。”陸清霜跟着點頭,“子衿的功勞太大,日後少不得結黨。可她又不愛這些,便隨她去。倒是桐光你還在朝堂之中,要處處小心。”
“桐光謹記。”李桐光抱拳拱手,“既然師兄心不在此,如此也算不錯。師叔,我聽聞你也將要離開天靈衛了?”
陸清霜點點頭:“你消息倒是靈光,從哪裡聽來的?這般多嘴多舌,你可提醒着他小心腦袋。”
李桐光訕笑道:“師叔您拐着彎兒罵我。我如今好歹也算是做到了衛所的高層,自然有我自己的路子。”
李桐光給自己埋下了什麼路子,周賢不在意。他聽聞陸清霜也不在天靈衛器造司當職了,卻是一驚:“莫非師叔您也要辭官不成?”
“並不是,器造司不久之後就不再歸天靈衛管轄了。”陸清霜解釋說,“這事情沒幾日也要公開,如今告訴你們也不是不行。陛下成立了一個研靈府,專收天下間能人異士做學問的。”
“這我倒是沒怎麼聽說。”李桐光一笑,“做學問有那些老儒,要師叔你這器造司有什麼用?”
“這學問不僅是書卷上的學問,還有落在實處的學問。”陸清霜一笑,解釋說,“不久前陛下與我談過,說當今世上煉氣士只知好勇鬥狠,各種神通於民生無益。這研靈府是要研究把神通落在普通百姓身上的學問。”
“嘶——”周賢倒吸了一口涼氣,“陛下的意思是……”
陸清霜解釋說:“我舉個例子,陛下門下食客中,有位農家的煉氣士,專注於栽培番邦的番薯、番茄一類果蔬菜苗。育種擇糧初見成效,到時候在官田內大量種植,糧則豐矣。還有毒修研究專門毒蟲卻不傷人的田藥,有器修專研如同鴛鴦鏡一樣更小巧便捷通信的法寶的。數不勝數,總而言之,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這是要建個應用玄學研究院吶!”周賢一拍椅子腿,讚歎道,“怪不得魏康說陛下胸中溝壑不在其下,但凡有一樣成了……”想到這兒周賢一愣,“師叔,你研究的方向是威力更大,普通人也能裝配的火器吧?”
陸清霜點點頭:“這是自然。”
周賢心裡頭直突突,雖說是歷史的必然吧,但是想到將來陸清霜研究出不菲成果了,再打仗,烈度會直線上升啊。
“唉,這些都還遠。”周賢揮揮手,“剛纔聽郭師兄說她有意回青要山,不若與我同行吧。就在五日之後。”
“這就要回去了嗎?”李桐光倒是一愣,“還想着能跟師兄在一起多待些時日。”
“我也是受命如此。”周賢一嘆,“再說,在京城的時間太久了,也該回去了。”
郭子衿忙問:“受命如此?”
“不錯。”周賢重重一點頭,“即是我返鄉,也是護送永沿皇帝到青要山帝隱觀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