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章 傳國玉璽續

bookmark

376章 傳國玉璽續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爲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爲“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爲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爲“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餘年,忽隱忽現,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嘆息。

許陽這幾天真是的查了大量的資料,三天之後,京華大學迎來了期末考,當然那張考卷上的問題,在許陽眼裡只是“毛毛雨”而已。而相對於傳國玉璽,許陽確知道了大量的傳說。

“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之璧”。歷史上也有多次出現假傳國玉璽的事情。當然這些有一部份是野史,也有一部份是歷史上人們的懷疑!畢竟那個時代,那個封建王朝,沒有人敢懷疑王權的。

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漢書”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兩者不同,一般指第一種說法。北宋哲宗時所得的傳國璽當時便有人懷疑是章惇、蔡京造假的。明清兩代也時有假璽出現。明孝宗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璽,孝宗皇帝當時就認爲是假的;清初時,宮內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璽,其中一方被認爲是秦制傳國璽,公元1746年,經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仿刻贗品。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儀被逐出宮時,張壁、鹿鍾麟等人仍在追索着傳國玉璽。

遼史”記爲“大魏受漢傳國之寶”,我以爲應該是“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唐武則天時改“璽”爲“寶”,應該是那時代改的。“遼史”記:“傳國寶,秦始皇作,用藍玉,螭紐,六面,其正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魚鳥篆,子嬰以上漢離祖。王莽篡漢,平皇后投璽殿階,螭角微玷。獻帝失之,孫堅得於井中,傳至孫權,以歸於魏。魏文帝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唐更名“受命寶”。晉亡歸遼。自三國以來,僭僞諸國往往模擬私制,歷代府庫所藏不一,莫辨真僞。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爲正統賦》試進士。天祚保大二年,遺傳國璽於桑乾河。“宋史”記:“寶。秦制,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歷代因之。唐改爲寶,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

“魏本紀”中曾記錄在一座毀壞的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

不得不說,許陽爲了傳國玉璽的事情很下苦心。其實許陽也是在準備着什麼。他有一種預感,他一定會接觸到這個東西。所以現在多知道一些絕對有好處的。

玉璽沉浮:許陽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在查了大量的書籍之後,許陽有了下面的總結:

姑且不論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爲“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爲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旋“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爲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東晉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趙大將冉閔殺石鑑自立,復奪玉璽。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爲統治者至寶。五代朱溫篡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在瞭解了這些之後,許陽又查了一下如何去辯明真假。他下了這麼大的苦功,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劉老口中的那些人,他總感覺沒有那麼簡單,他同樣還有一種被那些人盯上的感覺。許陽現在心中已經認可了許家這個家族。同樣也把自己當成了一份子,這麼長時間,許陽惹了不少事情,許家也在後面一直幫着許陽擦了不少次的屁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考試三天,當天晚上,已經有人開始準備回家過年,許陽宿舍裡也是一片狼藉,沒辦法,這個時候也是大家最嗨皮的時候。許陽宿舍也是一地的酒瓶子。老大,老四明天就回家了,這次回家不同的就是在於,老大這個傢伙終於被套上了愛情的鏈條。真難以想想像那個叫素素的女人這麼牛叉!居然真的把老大管住了。

老四也帶着他的女朋友回家,用他們的話就是,江湖兒女,不拘泥於小節。靠!許陽鄙視,兩人估計要是不防着點,現在孩子都出來了。至於老二當然是回家。看着陳果欲言又止的樣子,許陽知道他想說什麼,只不過許陽不想聽。

許陽不知道自己等人喝了多長時間,總之是最後醉倒了。等醒來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日上頭頂了。看着亂七八糟的屋子,又看了看還在呼呼大睡的老大等人,許陽悄悄的收拾好離開了。丫的!走晚了自己是要打掃衛生的。

出了門晃晃頭!可能是這幾天做下的病,一鬆懈下來,腦子裡閃過的都是傳國玉璽。自己這是怎麼了!一天到晚瞎想什麼呢?剛纔閃過的就是關於一些辨別傳國玉璽真假之辨。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爲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爲“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爲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據說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爲?又流向哪裡?至今衆說紛紜,莫衷一是。

明清兩朝人士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爲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僞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清高宗御製《國朝傳寶記》也說:“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寶應河所得玉璽,古澤可愛,又與《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爲,貯之別殿,視爲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

第728章 談判第215章 靈珠現第134章 這不是翡翠第87章 贏了賭石395章 初到香港第58章 丫丫帶來的震撼459章 四方雲動第94章 千門八將(續)第210章 玻璃種至尊黃第542章 灌頂454章 許陽身上的氣場第125章 打倒之後還要狠狠第54章 放鴿子第92章 瑞老過年好啊第63章 又有找碴的第264章 異能的由來第342章 太極翡翠第50章 爛柿子的功能第166章 許陽的鋼琴老師——流氓琴師第337章 許陽的賭法第68章 又遇閆風第583章 到底幾種顏色第554章 遭遇狼羣384章 大款許陽第143章 拍賣繼續364章 古劍謝恩第77章 都一切都在進行中第264章 異能的由來第305章 收購天寶軒第37章 壽宴(1)第549章 這到底是誰的墓第251章 亂和許陽的蛻變511章 暴怒人格的許陽第564章 我沒什麼想法490章 假玉再現463章 草包胖子牛柱第133章 點評許陽的翡翠第266章 孤兒院511章 暴怒人格的許陽第610章 回來了第144章 最後三件拍賣品第222章 廢寢忘食的高老第652章 賭局3第55章 雙龍玉和雙魚玉第680章 妖刀村正277章 你是無賴428章 各方雲動第99章 滿綠坊第702章 再次相見確不識371章 一把銅壺第84章 琴鬥 鬥琴405章 玉石會長的事情第253章 蘇小小的感激第77章 都一切都在進行中第559章 有人挖牆角第28章 八寒地獄和八熱地獄再續第248章 對劉老的失望第68章 又遇閆風394章 蘇小小的自述第256章 王鋼425章 張化474章 炒茶第27章 漢白玉扣第214章 一塊小毛料第635章 三個老頭算計許陽第32章 賭約第239章 許陽抽風第96章 劉佳寧來了第52章 厲家菜420章 七嬸來了486章 鑑寶天津衛2第40章 與唐老的談話第153章 關於古琴第178章 我不願意第622章 這是一個秘密495章 替死鬼第604章 詭異的翡翠第76章 活過來的玉雕623 喜歡本書的朋友多多分享第332章 公盤開盤第42章 壽宴(6)第549章 這到底是誰的墓407章 偶遇王胖子第591章 明標竟爭第176章 原來是倒插門第634章 金縷玉衣2第181章 條件第306章 破銅爛鐵401章 真正的貴族生活第717章 鬥茶1第166章 許陽的鋼琴老師——流氓琴師第148章 又見唐老第43章 壽宴(7)第541章 願力第628章 真正的傳世古玉第10章 撿漏背後的故事438章 電視臺的邀請459章 四方雲動第78章 許陽編故事的才華第43章 壽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