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看着相士離去的背影對着環列在身邊的下人說道:“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朝,此人如此高明,定然是高人隱士,絕非凡俗一般人物可比。”
衆僕從齊聲應和道:“君上聖明。”
這時候,只見身後塵煙大起,幾匹馬兒沿着街道奔跑了過來,幾個攤販躲避不及,被馬兒踩翻了攤子。
頓時人喝馬嘶,熱鬧非凡。
一人在遠處看見到了小明王,遠遠的喊了一嗓子道:“君上,應天城裡頭來了緊急的公文,恐怕情勢有變化,君上快快隨我回府。”
小明王拿眼一瞧,真是府中的總管,騎着一匹黑馬,一路當先的跑在前頭。
總管到了小明王跟前,環視了一下在側的下人喝罵道:“不是說不許帶着君上出來亂逛了麼,你等居然有令不聽,正真該罰。”
小明王連忙攔住了總管的話頭說道:“總管,不用呵斥他們了,本次他們隨孤王出行是孤王的意思。”
總管張口結舌的說道:“這,君上,那就快請和老奴回去吧。王大人和李大人還在等候着呢。”
總管一邊說着就將自己身上的外罩結了下來,披在小明王韓林兒的身上。
“也好,市面如此蕭條,天氣也已然轉冷了不少,看來城中也沒有多少熱鬧可瞧的了,孤王且隨你回去。”小明王韓林兒應道。
總管見主人有了迴轉府中的意思,心下大喜,就命人牽過一匹高頭青驄馬,兩個隨伺在側的下人連忙奔到青驄馬的邊上,隨即蹲伏了下來,拱起背部,自願做成了一塊上馬石的模樣。
總管扶着小明王韓林兒踩到兩人的背上,小心翼翼的扶着小明王韓林兒上了馬鞍。
隨後一行人就揚開鞭子打馬跑了回去,一路塵土飛揚,惹得路人側目不已,敢恨不敢言。
相士回到了一座古廟,施施然的拉開廟門,一閃身鑽了進去,隨後關上了廟門。
屋子裡頭再在埋鍋做飯的兵士聽的響動,出來一看,一見相士回來,連忙施禮道:“軍師,你回來了,事情如何了。”
相士笑了笑說道:“小明王已然如觳,只要你等做事不被人揭穿,大事成矣。
兵士俱抱拳說道:“軍師放心,我等已然在城中大造謠言,只要不是聾子,定然都聽到了消息。”
“好,如此甚好。”
一衆僕從和將士簇擁着小明王,衆星捧月一般的將小明王護送回府中。
小明王隨即換了一套衣裳,來見王大人和李大人。
方入了門廳,王大人和李大人就起身出來跪迎道:“君上回來了。”
這兩人素來不合,可是已然有武將劉福通壓制在上頭,他們同仇敵愾,聯合起來對付劉福通。如今劉福通一亡,兩人的聯盟立刻分解,各立門派,自結黨羽,所以眼下小明王下面就數這王大人和李大人勢力最大了。所以兩人的嫌隙也極深,恨不得馬上就置於對方於死地,自己獨攬大權,兩人才具相當,結果是誰也弄不過誰,不過怨恨益深,仇隙愈大,已然是解不開的死敵,所謂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
是以除了朝議之時,兩人不得不之同庭而立之外,其他的時候兩人是能避開就避開,有我無他,有他無我。若是實在避不過去的場合,兩人也是不交一語。
小明王韓林兒一見着兩個平素互爲仇敵的大人一同找上了門來,心知定然是有大事發生。
小明王韓林兒雖然闇弱無能,可是這一點的眼光還是有的。
果然,一等韓林兒做定,王大人馬上上前啓奏道:“君上,大事不好,陳友諒正整兵備戰,欲舉國來襲吳國公的應天城。”
小明王愣了一愣問道:“陳友諒要攻應天城,那也是朱元璋的事情,就算應天被陳友諒攻了下來,又與我何干。”
王大人答道:“君上,此事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與君上無涉,不過微臣的手下報知,陳友諒此次出兵,是爲何小明王而來。”
小明王更爲納悶了,對着王大人問道:“你都把孤說糊塗了,這到底是這麼一回事,速速給孤王說個明白。”
“是,君山”王大人跪拜了一下說道:“君上,微臣的屬下打聽到漢王陳友諒此次攻伐應天實際上是元主的意思。”
“元主是何意。”
“先君在日,元主曾經攻伐過先君,如今先君故去,君上即位,元主本欲再度攻伐,無奈中原之地時有叛亂,元主無暇他顧,又因爲君上有朱元璋護佑,元主遂和陳友諒結盟,讓陳友諒攻取應天之後,迅捷抓捕我主。”王大人危言聳聽的說道。
“此話當真,可有猜度之辭。”小明王大驚失色,不由的追問道。
“句句屬實,這是微臣煞費苦心的安插在陳友諒的軍中的探子報回來的消息。”王大人磕了一個頭說道。
李大人卻在一旁語帶譏諷的說道:“王大人,恐怕不是你老安插在陳友諒軍中的探子,而是安插在滁州市井裡頭的探子報知的吧。”
王大人聞言面色一紅,郝然說道:“李大人,我安插探子的時候,你估計還在擁着美人睡覺,聽聞李大人新近在滁州城裡頭新娶了一房新寵,恩愛非同尋常,整日不離不棄的。沒想到李大人今日居然有空來此。”
李大人一聽,勃然大怒道:“王大人,你空有宰輔之名,實則不能辦一事,立一言,徒然讓君上四處奔徙,蒙羞世人。”
王大人的臉色徒然翻成了豬肝色,惱羞成怒的王大人上前揪住了李大人的衣襟,李大人見勢不好,趕忙退後了幾步,兩人拉扯只見,只聽的“撕拉”的一聲,李大人的袖口被撕去了一大塊。
小明王韓林兒見狀,反手抓起一個茶杯,猛的摔到了地上。
“砰”的一聲巨響,嚇得王大人和李大人趕忙轉眼看着已然暴怒的小明王韓林兒,換忙走過來跪下聽訓。
“你等二人俱是孤的重臣,本應自持身份,自重國體,可是看看你等的樣子,簡直就和當街罵人的潑婦無異。你等叫孤今後如何放心將國事交付給你等處置。”小明王韓林兒很是痛心的喝道。
王大人趕緊叩頭請罪道:“君上,微臣無狀,微臣不該和李大人在此互生齷齪,繼而大打出手。不過微臣實在是忍無可忍,李大人在君上面前直呈說微臣空負宰輔之名,實則百無一用,微臣如此盡心爲君上辦事,而李大人非但看不見,而且還惡意詆譭,實在是令微臣寒心,故而一時抑制不住心中的惡氣,方纔出手的。君上明鑑。”
李大人也不甘示弱,接口說道:“君上,這分明是王大人惡人先告狀,王大人刻意譏諷我新近納妾之情事,君上也是聽在耳中的,更何況王大人毀我衣物,欲對我飽以老拳,更是君上所親見,君上聖明決斷,請爲微臣做主。”
小明王一見這兩人已然是互相攻訐,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氣說道:“你等到底要作甚,如今國家危難,社稷不保,你等不顧此等大局,反而互相攻訐不下,實爲不識大體,但知小訾,我留你等何用。”
這下子王大人和李大人就有些着急了。
王大人趕緊說道:“主上,我等之間發生此事也是因爲我等對國事的看法有分歧,但都是一秉公心,別無私念的。君上明察。”
李大人也調轉槍頭附和道:“王大人所言甚是,請君上明察。”
小明王見兩人不再爭論不休,自己也熄了肝火,就對着李大人問道:“王大人是爲了元主要抓捕本王之事來見本王,不知李大人今日之來,是爲了何事。”
李大人說道:“大王,微臣今日此來是爲了應天城的吳國公朱元璋發書求援之事。”
小明王韓林兒吃了一驚說道:“朱元璋有書信來,快取來於我一觀。”
李大人自懷着取出書信,實則是一份公文,交給了小明王韓林兒。
王大人擡眼一看,只見是一份公文,不由的對着李大人喝罵道:“爲何此封公文我未見到。好大膽的賊子,你居然膽敢偷藏公文。”
李大人卻頭也不擡的噎了他一句:“此文書,前日就到了,宰輔大人忙於營造宮室,對於此等大事反而疏忽了,只得勞煩我這個整日和愛妾廝守的人將此物取來,進呈給君上,請問我若是有錯,宰輔大人豈不是更有貽誤軍國大事的過錯。”
“你,你,你。”王大人被噎住的頓時說不出一句囫圇話來,半晌之後方纔擠出一句話來:“營造宮室也是爲了君上,難道這也有錯。”
小明王韓林兒取過公文,只見上頭的火漆已然脫落,心知李大人已然是看過了。小明王韓林兒迅速的將公文看了一遍,就轉手遞給了王大人,馬上轉過身子對着李大人問道:“此事,你有何見解。孤王是應該派兵過去助陣還是隔岸觀火,不予理睬。”
李大人回奏道:“君上,朱元璋既然行文至此,顯然說明應天的此次大戰必然是兇險萬分,滁州的將領兵衆都是劉福通將軍的心腹,護衛君上多年,實在是難得的精銳之師,萬不可讓其輕涉此戰,成了朱元璋的馬前卒。”
“李大人的意見我不贊成。”那邊匆匆看完了小明王韓林兒遞過來公文的王大人已然將公文奉還給了小明王,開口便有異議。
小明王韓林兒很是注意的轉臉對着王大人說道:“願聞高見。”
王大人對着小明王說道:“從朱元璋的信上看,陳友諒此次攻應天實在是爲了君上而來,若是應天失守,朱元璋戰敗,陳友諒攜精銳之師直搗滁州,恐怕滁州旦夕且下。以此觀之,長江天險和奉天城實則是君上的一大屏障,若是不和朱元璋合軍一處,若是應天一失,我等再無屏障可守,滁州必然成了陳友諒砧板上的魚肉,任其宰割而已。”
李大人微微一笑道:“王大人,這個朱元璋靠的住麼,若是將軍隊叫給了朱元璋,豈不是便宜了朱元璋。”
王大人正色道:“朱元璋若是靠不住,上次君上有難,朱元璋遠在應天,豈會連夜兼程,趕來救出君上和我等。如今你說此話豈非有失恩主之意。救命之恩眼下雖不能圖報,豈能更愈一層,肆意詆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