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民營

葉韜和談瑋馨成婚之後,原本兩人各自所屬的護衛力量合而爲一,加上他們的隨從、文書、助手、還有他們兩人走到哪裡都不會扔下的理財團,現在還有一直跟着葉韜的一小部分內府“學員”,他們回丹陽的整個隊伍超過了一千五百人,也算是支不小的隊伍了。更別提這支隊伍裡還有劉勇這樣的超一流高手,關歡和畢小青這樣的一流高手,以及“清心劍”顧習,周瑞,吳平安這樣的準一流高手若干……要說他們兩人的護衛力量,比起談曉培自己身邊那些人,都不弱了。但談曉培卻彷彿覺得這樣的力量還不足夠似的,在他們行進的一路上都責成兵部安排了各地駐軍、城防軍一路接力隨行。而沿途遇上同方向的運輸隊,也經常和他們打了招呼在後面隨行。

這些運輸隊裡自然少不了聯邦快遞這樣的,這個時代最一流的物流企業,卻又增加了另一家別具風味的物流企業的車馬隊伍。這家新生的物流企業的名字叫“敦豪天地快運”。基本上,這是一家以雲州人,尤其是雲州部族的青年爲主組成的物流企業。原本他們並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幾百名雲州部族青年進入東平,主要是爲了保障雲州所需要的食鹽的運輸。而後,當有一些相熟的商人託他們運送一些輕巧的東西的時候,他們中間的有些人想起了聯邦快遞……運送東西和人居然也是可以掙錢的。而後,在談瑋馨和葉韜的大力協助下,這家以紅色和明黃色爲標誌性顏色的車馬行開始運營了。

敦豪天地快運的風格和聯邦快遞截然不同。聯邦快遞的網絡雖然沒有遍佈全國,但至少也覆蓋了東平的大部分地區,他們已經非常熟悉點對點地運輸,並且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物流,降低成本。提高物品送達速度,提高旅客行程舒適程度的方法。但敦豪天地快運則不然,他們只着力經營一條線路,那就是從宜城開始,到丹陽然後途徑董家集到雷霆崖,再到寧遠城,只有在以上幾個節點周圍,他們才負責將貨品遞送到戶。而客運業務更是僅限於這條道路上經過的地方。但是。那些部族青年們的一次無心之舉,讓敦豪天地快運在那些在雲州做生意的商人心目中的印象提高了許多。那是一位商人的妻子,將一些家鄉土產託敦豪天地快運送到丈夫手裡,讓丈夫在異鄉能過上一個不錯地節日……當地特有的一個小節日。而當敦豪天地快運將東西送到寧遠城的時候,卻發現那個商人已經向西到大侖山去了,去趕和北遼的一次集市。於是幾個部族青年換馬不換人,一人四騎輪換,終於在節日前一天將東西送到。而那時候,他們所處位置甚至是在北遼控制區內了。

敦豪天地快運的這次遠離服務區的貼心服務,在那些中小商人羣落裡廣爲流傳,而他們的業務量也直線上升。而有一點優勢,是聯邦快遞和他們沒辦法比的。那就是馬匹……聯邦快遞地馬匹可都是採購的,雖然隨着雲州併入東平,馬匹的採購成本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可比起那些部族青年回一次奔狼原就能牽出若干匹馬。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要知道,被派來東平做事情的,都不是雲州那些部族中地貧困戶,他們中間有些人本身就有馬羣,甚至是部族中有數的富翁。敦豪天地快運只是他們這些人保障雲州食鹽供給之外的消遣而已……敦豪天地快運在進行客運的時候,甚至經常誘惑那些坐車地乘客騎馬來加快速度,不會的還負責教會爲止。而這一舉措居然成爲敦豪天地快運的客運業務的獨特優勢,吸引了大量年輕的旅客。有些人甚至就是爲了跟着這些天生長在馬背上的傢伙們學好騎術。在裡面幾個客運段裡來回跑了好多次。而等他們和那些部族青年們混熟了,甚至可以比較便宜地買到馬匹。

在這種競爭壓力下,在沒有葉韜和談瑋馨的教唆下,聯邦快遞自發地喊出了“使命必達”的服務口號,狠抓了包裹地送達率和送達速度。而這件事情傳到葉韜和談瑋馨的耳朵裡,真是別提有多好笑了,他們躲在房間裡差不多一天沒出來。不過,現在這個時代。缺乏廣告媒體和廣告意識。似乎也就不會出現將敦豪的包裹裝在聯邦快遞的箱子裡這種經典的平面廣告了。

如果將敦豪天地快運的建立也當作民間資本進入傳統的由國家經營的驛站類型地業務地動作的話,那麼。驛站原有地爲行旅者提供住宿等服務的方面卻像是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杜風池想要以頗爲可觀的價格“承包”雲州路橋司所屬驛站的客棧類別業務,沒有能成功,卻讓自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雲州經略府路橋司管領。他最終還是獲得了經營這項業務的資格,但卻是完全由東平內府進行投資,由他全權行使管理職責,他只用向內府的負責人交代經營情況,在一年緩衝期之後,每年整個雲州的驛站住宿業務的純利潤的兩成歸杜風池所有。杜風池在整個業務裡享有完全的用人權,財務管理權,而東平朝廷的信使、官員在驛站發生的費用,則以標準定價的六成來計算。自然,官員和信使的差旅費用制度,也有了相應的改變,開始參考葉韜原先在運河總督府就開始執行並完善的那種差旅費標準分級制度。自然,這項改變暫時還只在雲州執行。以後是不是用於東平全境,則取決於這項制度在雲州的表現。

國有民營……不知道談曉培是怎麼想出來這種招數的,而這還完全是在談瑋馨不在的時候,在這個天才公主沒有做出任何指示的情況下發生的。葉韜向談瑋馨提起過他曾建議杜風池嘗試經營連鎖客棧,甚至提供了兩個名字讓杜風池參考:“如家”“錦江之星”……但是,當談瑋馨收到父親發來的信,詢問是不是能夠以內府投資,讓杜風池該管然後從中分紅的方式來改善驛站的虧損情況的時候,大家都沉默了。原來,當有了種種條件種種環境,人的智慧和想象力就這樣被激發出來了。

杜風池最終決定使用“如家”這個名字,沿着雲州最繁忙的道路,對幾個客流量最大的驛站進行了重建。在這個時空,可就不存在利用現有的建築進行整改裝修來讓風格一致這種問題,杜風池有更簡明的解決方案:造完全一模一樣的房子和院子。這個時空,還不流行幾零幾房間編號,而所有處在一樣位置的房間,不管在寧遠、在雷霆崖還是在董家集,都有完全一樣的編號——以及,完全一樣的房間佈置。事實上沒有等到第二年,整個如家連鎖客棧就開始盈利了。部分得益於葉韜已經讓路橋司變成了一個強大宣傳機構,吸引着各地商旅和遊客源源不斷地前往雲州,也得益於杜風池——這個從小就管着這類業務的年輕、但資深的“職業經理人”,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高超手腕。杜風池和內府的協議沒有變化……而這也就意味着,第一年,內府白賺了好多錢。

當然,這種看起來比較關鍵的業務裡進行民營,在東平壓根不是什麼大事。東平這個以軍隊強大,軍械犀利著稱的國家,從很早開始就嘗試將很大部分軍械的設計、製造交給民間的工坊了。遠遠早於葉韜和談瑋馨來到這個世界。原始的,並不完全的競標制度保證了東平在技術領域的高速發展。雖然會有部分軍械的流向有問題,但總的來說,對於東平是利大於弊的。

當東平的製造業、商業乃至於服務業都開始蒸蒸日上,以各種常規或者不常規的方式發展起來的時候,東平並沒有因爲繁華和富裕而稍減其勃勃雄心,反而因爲越發鋒銳的兵器、越發堅固輕盈的鎧甲,越發充足的戰馬和越發訓練充足嚴格的戰士而變得越發志存高遠。談曉培已經不滿足於以慘烈的方式統一天下,他需要謀劃,需要佈局,需要積蓄力量,需要讓整個戰爭和之後的和平都來得儘量順理成章……而在這個過程裡,他需要不斷檢視自己對於國家、對於整個朝局、對於政治和軍事本身的想法。而在這種檢視中,他認識到了談瑋馨和葉韜的力量,他們的作用,並且越發想要知道,他們兩個聯合起來到底具有什麼樣的力量……

而越發體會到他們這天下最聰明的一對夫妻的能量的還不僅僅是談曉培。在距離丹陽二十里的地方,在迎接葉韜和談瑋馨的隊伍裡,有的是這樣的人。而其中大家最沒有想到的,可能就是從來和葉韜、談瑋馨兩人沒有什麼議政殿以外的交往的,現在在東平越發炙手可熱的情報局局正:聶銳。

第四百一十七章膽略第二百六十六章 廝殺第三百七十六章 立威第一百六十五章 角色扮演第五百零六章親民第二十五章 信使第三節 學徒第二百四十九章 抵達餘杭第五百一十三章 黃雀第一百四十八章 誓師第五百零八章和平從不是曙光第二百九十七章大劇院(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要猜第六十六章 內幕第九十章 錘子第五百三十六章忌憚第一百一十三章 煥然一新(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沒有最陰險,只有更陰險第四百二十四章兄弟第四百二十五章鑑證科學第三百零六章 御風而行第十二節 公主第四百一十一章 地區差異第五百三十三章血染大地第三百八十六章母港第二百一十九章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第四百九十章 榜樣第十八節 夢想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費第一百一十四章 灰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幫襯第五百三十三章血染大地第七十八章 驚聞第五十一章 信任第二百一十九章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第二百七十七章 於無聲處第一百一十一章 海戰(下)第四百五十六章模型第七十六章 千里之外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夠好第三十五章 樓老闆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重任命第六十五章 有何不可?第二百九十五章 牽制第三百零九章 葉帥,您胖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郊遊第一百一十五章 求婚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險投資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三十一章 邀請第五十四章 大典(下)第四百九十八章獨佔第一百六十七章 邏輯第五百零三章意外第四百一十章遠慮與近憂第五百零五章更快更高更強第七節 小鋪第四百一十三章輕鬆第一百五十七章 數據第三十五章 樓老闆第九十五章馬賽克第五百二十八章犧牲第四百三十三章看誰快看誰狠第五十二章 下馬威(上)第四百零六章童言無忌第二百七十六章 解鎖第四節 滄懷之名第四百一十章遠慮與近憂第四百七十六章第五十四章 大典(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煥然一新(下)第三百五十七章欺負第四百八十九章 整頓第四百九十四章中軍鎮第三百一十三章 放火是我們的專業第四百七十四章應戰第十節 道破天機第三百七十二章主導第二百七十三章 消失的馮疆第二十九章 速寫第四十九章 盛況第四十四章 平民百姓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劇院(中)第三百九十八章開戰時刻第二十五章 信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女孩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競爭上架了,請繼續關注第二百九十二章琉璃工坊第一百二十三章 分化第三百一十二章 知識決定命運第三百九十六章搗毀第五百二十八章犧牲第二百零一章 玩火第四百六十五章客棧第一百四十七章 草原的女兒第二百三十三章 棋局第五百三十一章一觸即發第二百五十章 文治第二百一十三章 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