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

大軍主力暫時還要等一段時間,從襄州下來的漢水船隊、以及漢陽軍水師(武漢)組成的聯合船隊從長江逆水而上,速度緩慢。東路軍走長江航道,肯定要水軍協同。不過前鋒董遵誨部及一部分船隊已經向歸州方向開拔,帶的是繳獲的荊南軍水師。

荊州的周軍軍紀很好,這是一個寧靜的夜。但郭紹的內心一點都不寧靜。

他翻閱了各種文章和圖紙,在自己的本子重新歸納信息。古人其實經驗豐富也很有智慧,但是思維模式不一樣,他們不會用樹形的歸納總結方法(如報表一類的書寫辦法),各種情報看起來十分凌亂。

郭紹的手指沿着地圖上一條蜿蜒的線條慢慢摸索到了兩個模糊的字跡上:夔州。

如果此時旁邊有人,一定能被他的眼神感動,他的目光如此專注,似乎帶着某種愛戀的神情,溫柔中夾帶隱忍的欲|望。江山真的能讓人沉迷,如果當人能感覺到它們被掌握在自己手裡時。

哪怕是個現代人,也會恢復到遠古的本能狀態,一個男人的原始本能……就好像一個領主,渴望自己的地盤,在那裡他說了算,想改變什麼、想創造什麼都全憑自己的願望,想在那裡實現自己的思想、嘗試、意志以及夢想。當年郭紹最簡單的夢想裡“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就包含了這種欲|望,自己的地方能給予他最基本的尊嚴、安全。

郭紹打了個哈欠,丟下手裡的圖,目光又停留到放在旁邊的腰飾上。

他忍不住拿起來摩挲,心裡想起了符金盞。這腰飾有些舊了,洗過多次,上面的一針一線仍舊歪歪斜斜。郭紹用手指摸着上面的針腳,彷彿看到了符金盞一個人偷偷刺繡的場面。

他提起筆寫了一些東西,把此時的心情描述一番。郭紹沒有古人那麼婉約含蓄,他有什麼感受會說出來,而不是藏着裝深沉。

“我能想到你讀到這裡的樣子,會抿一抿嘴脣暗道:能給你繡就不錯了,還嫌棄手藝不好,我也沒嫌你字寫得不好。但你接着應該會用手輕輕撫一下耳際的髮梢,那是你經常做的動作,也許臉頰還會露出一絲紅暈。你的這另一面模樣

,也許只有我纔有幸看到……”

“攻蜀之戰馬上就要開始,此戰事關重要,爲了能穩定大周局面,我不想讓你失望。”

郭紹胡亂寫了密密麻麻的一張蠅頭小楷。尋思一番,這封信根本送不出去,如果派人送到宮廷,似乎不太|安穩,萬一被別人看到了是沒事自找麻煩。當下只好收了起來,變成一封無法送出去的自娛自樂的文字。

……

成都府,戰爭的訊息再次傳來。興州、青泥嶺等處再度急報遭到周軍大舉進攻;東面夔州急報,荊南國投降,周朝大軍已經進佔江陵。

這次不像是嚇唬人,兩路一起來,動靜那麼大。

孟昶被一嚇,在花叢中流連忘返的雅興再次被打攪,急忙召集大臣商議對策。朝堂上一如既往,衆臣一呆在一起就開始吵。

有大臣質問王昭遠:“去年底王副使不是說,郭鐵匠胸無大志?現在兩路大舉入寇,所圖十分明顯,你怎麼說?”

王昭遠道:“你什麼意思,又要勸陛下放棄尊號?周軍已經動兵了,現在放棄尊號也沒用!”

“休得胡扯什麼尊號,老夫現在是問你,你號稱周軍已被拒之國門之外、高枕無憂是何意?”那大臣咄咄逼人。

宰相李昊見王昭遠臉色尷尬,只覺得出了一口惡氣,但李昊不敢對王昭遠落井下石、幫着指責他,不然一會兒又要扯到李昊家中富可敵國養了無數歌妓、還寫過降表那茬上。

王昭遠紅着臉道:“輕舉妄動對我大蜀用兵,就是胸有大志了嗎!周廷是被逼無奈,小皇帝母子靠一個郭鐵匠沒法穩住局面、威望不足,所以急需大功震懾四方,否則就是坐以待斃,這才狗急跳牆孤注一擲動兵戈……出兵就能拿我大蜀怎樣?咱們且看着,周軍勞師動衆無功而返,怎麼收場!去年的青泥嶺之戰就是例子,他們連一個青泥嶺都沒法突破,能攻下北路劍門、東路三峽這等天險?

周朝此戰後必內亂,陛下宜整軍備戰,在恰當時機出川。”

大將李廷珪說道:“得先守住兩面要地再說,王副使既然口若懸河,且在陛下面前拿出一個方略,

該如何防守?北路和東路重點守何處?”

王昭遠踱了兩步,若有沉思在胸,一時不言。

李昊說道:“周軍東路是殿前都點檢郭紹親率大軍,殿前司一向是周軍最精銳的人馬。臣以爲我國兵戰力不如周軍,宜以數倍的人數優勢才能彌補弱勢;應集中主力在東面,先死守三峽、夔州,再聚重兵於東川阻擋東路軍。而北路周軍是偏師,主要是鎮兵,即便突破了巴山、孤軍深入到綿州,我國也可以禁軍就近馳援。”

王昭遠冷笑道:“李丞相說得好,不在巴山劍門險地設兵嚴防,卻要放周軍到西川平原上野戰?”

李昊道:“王副使若有高見,說來聽聽。”

王昭遠似乎想出了辦法,此時已十分從容,淡定道:“八個字可破周朝軍隊。”

孟昶好奇心被誘起,急問:“哪八字?”

“處處防守,出奇制勝。”王昭遠長身拜道,“援軍分兩路,分別倚靠地勢層層防守,將周軍拒之國門之外!東川何須重兵?高彥儔不是在夔州,陛下再發一支人馬增援,有長江三峽天險和夔州堅城,拒敵足也。蜀地在防守時就靠地利,應該分兵在各處險要節節抵抗,呆周軍水土不服兵馬疲敝,再出兵一舉將其擊潰!”

孟昶沉吟片刻,覺得李昊的說法很不靠譜,居然要削弱北路、敞開離成都最近的綿州(綿陽)……綿州一失,成都直接被兵臨城下;相比之下,東川還隔得更遠,沿路還有許多重鎮。孟昶實在沒看出李昊之策的高明之處,他便說道:“朕以爲王副使的計策更穩靠,應依靠地利在險地防守。但我軍不能輕舉妄動,拿要地當兒戲冒險。”

王昭遠拜道:“陛下,守城也有抓住機會出城襲擾的做法,一味死守也非上策。時不時滅掉敵軍一股人馬,消弱其實力,等防守時就更輕鬆;攻守互爲長短也。”

李昊急勸道:“陛下萬勿聽信王副使偏言!山河再險,也要用兵才能一戰,分兵乃大忌;何況節節抵抗,不斷戰敗會影響全軍士氣,得不償失。”

孟昶一時間拿不到注意,沒一會兒朝堂上又吵了起來。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六百九十九章 皮大衣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五百零四章 皇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八百五十三章 危險動作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六百四十六章 頭緒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臉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一百零三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七百四十六章 視野盡頭是魏王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四百九十二章 想要更多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獵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禮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聚晉陽(6)第四百六十四章 孤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戶兩命第二百五十章 欲言又止第七十九章 跑得飛快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二百五十七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四十九章 傻笑第七百六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八百八十四章 等待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