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太夫人拉着顧麗孃的手問寒問暖,又提了不少問題,或問顧麗娘這些年是怎麼過的,或問顧麗孃的養父母對她好不好等等,事無鉅細都一一過問,問着、問着太夫人忍不住又溼了眼眶……
期間太夫人還問了顧麗娘好幾件和阿鸞身份相關的事,顧麗娘都碰巧一一記得且都答對了,當下便讓太夫人更加肯定顧麗娘就是她的女兒阿鸞,並且立刻就使人把顧麗娘“岑家姑奶奶”、以及顧箏“岑家表小姐”的身份宣佈下去,讓府裡下人不得怠慢顧麗娘。
而顧麗娘爲了討太夫人的喜歡,很快就主動提議把名字改回“阿鸞”,不要“顧麗娘”這個名字了。太夫人聽了自是十分歡喜,當下便“阿鸞”長“阿鸞”短的叫了起來,就連顧箏也因爲笑起來眉眼彎彎的,得了太夫人賜的一個小名———彎彎。
太夫人和顧麗娘母女二人談話進行到最後,太夫人難免要問到顧箏的爹:“對了,你既連彎彎(顧箏)都有了,那這孩子的父親呢?”
這顧箏的爹其實是個無親無故、孤苦伶仃的地痞混混,當初和顧麗娘成親沒兩年就丟下大着肚子的顧麗娘跑了。顧麗娘把那個負心漢痛罵了一頓後便也把他忘得一乾二淨,從此見人便說夫君已死,甚至把顧箏生下來後、也直接讓顧箏隨了她的姓。
於是太夫人一問起顧箏的父親,顧麗娘便面不改色的把謊話重複了遍:“死了,早早的就死了!我們囡囡還沒出世前就死了。”
“原來彎彎是個遺腹子啊,我可憐的孩子,”太夫人說着便把顧箏摟到懷裡安慰了一番,隨後才繼續問道:“那彎彎父親那邊的親人呢?”
顧麗娘這回倒是沒再胡亂編造謊話,而是據實答道:“囡囡父親是個無依無靠、從外地來刺州討生活的人,沒有任何族親,也正是因爲如此我才能輕易讓囡囡隨了我的姓。”
且先不提太夫人又問了顧麗娘哪些過往舊事,卻說顧箏母女搖身變成岑府正兒八經的主子後,待遇立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聽泉院不再只有勺兒、箸兒兩個丫鬟,很快就涌進一堆服侍顧箏母女的丫鬟、婆子;
緊接着太夫人賞的東西便如流水般的擡進聽泉院,無論是穿在身上的綾羅綢緞,日常用的茶盞、花瓶、鼎爐;還是擺掛在屋裡的傢俱、古董字畫,可謂是色色俱全、一件不少。
岑府裡的各路人士得到消息後,更是紛紛提了禮品上門前來和顧箏母女套近乎,這些人當中除了想通過顧箏母女巴結太夫人的,還有岑老爺的五位姨娘,甚至之前從沒到過聽泉院的羅夫人,也在陳媽媽的陪同下、屈尊降貴的到聽泉院探了顧箏母女一回。
顧箏也不忙着享受這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好日子,而是一等聽泉院清靜了、便拉着顧麗娘悄聲詢問道:“娘,您在太夫人面前說的那些話都是真的?我不信您的身世要是真有隱情,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會沒告訴您!”
顧麗娘正扯着一塊上好的料子在身上比劃着呢,一見顧箏對此事心存疑慮,只心不在焉的反問了顧箏一句:“怎麼?你娘我換上這身用貢緞做的衣裳,戴上這些光彩照人的珠寶首飾後,難道不像大戶人家的少奶奶嗎?我看我還挺像模像樣的啊,這身衣裳我穿着再合適不過了!”
顧箏見顧麗娘只把心思放在那堆衣料首飾上,頓時沒好氣的大喝了一聲:“娘!我在和你說正經事!”
顧麗娘心情愉悅的哼了幾句小曲兒,才笑嘻嘻的說道:“娘就不告訴你,你自個兒猜去吧!”
顧箏聞言頓時滿頭黑線:“娘……”
“姑奶奶,孫姨娘來看您了。”
顧箏話還沒說完、就被勺兒稟的話給打斷了。
原本只顧着衣裳首飾的顧麗娘一聽說孫姨娘來了,雙眼立時一亮、隨後竟馬上丟下那堆衣料首飾,一刻都沒耽誤就出屋見孫姨娘去了。
這孫姨娘先前才和幾位姨娘一起來探望過顧麗娘,怎麼這纔剛走沒一會兒就又折回來了?
加之顧麗孃的反應有些反常,顧箏見了後頓時若有所思,心想這孫姨娘昨晚纔剛剛來找過顧麗娘,第二天太夫人就正好歸來了,且偏巧顧麗娘還似模似樣的認了太夫人這個娘……難道這件事和孫姨娘雨夜來訪有關係?
顧箏越想越覺得顧麗娘和孫姨娘之間、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且這個秘密一定和顧麗娘突然成了岑府姑奶奶有關,否則孫姨娘不會頻頻來找顧麗娘……
一思及此處,顧箏便有些坐不住了,於是她索性搶了箸兒的差事,親自端了茶盞和糕點進屋,把茶奉上後也不離去,而是笑眯眯的坐到了顧麗娘下首,一副“我這是光明正大來聽你們說什麼秘密”的模樣。
坐在下首的孫姨娘早在顧箏進來前就打住了話頭,一副打算等顧箏奉完茶出現後再繼續往下說的模樣,哪知顧箏進來後竟就不出去了、一點避嫌的意思都沒……這讓孫姨娘一時間有些爲難,看了顧麗娘好幾次都沒再開口。
顧麗娘心知顧箏已經起疑、且她也趕不走顧箏,於是索性端了茶盞吹着浮在茶水上的茶沫裝傻,一副全權交給孫姨娘對付的模樣。
倒是孫姨娘此刻似乎有些着急,只見原本頗有耐性的她,這回竟沒了耐心慢慢的等待、也等不及等顧箏離開後再開口,而是很快就按捺不住、當着顧箏的面提醒了顧麗娘一句:“姑奶奶,這該說的話先前婢妾已經都說完了,現下婢妾只盼着姑奶奶認了親後別忘了我們當初的約定……”
孫姨娘說着見顧麗娘並未開口、看似不甚熱情,臉上便多了幾分着急,語氣裡也下意識的多了幾分哀求:“婢妾也不是要姑奶奶您幫着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婢妾不過是想替……還望姑奶奶能夠出手幫婢妾這一回,若是此事成了,姑奶奶對婢妾的大恩大德、婢妾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顧箏聽到這裡便已猜出了事情的大概———想必是這孫姨娘幫着顧麗娘認了岑家這門親,但孫姨娘幫顧麗孃的條件定是要顧麗娘認親後、藉着“岑家姑奶奶”這個身份,幫她做一件她自己個兒做不到的事。
說白了就是孫姨娘和顧麗娘相互利用、相互幫忙……
想通這一層後,顧箏不由對孫姨娘有些刮目相看———這孫姨娘今兒來找顧麗娘,擺明了是要讓顧麗娘履行之前彼此定下的約定,但她卻隻字不提她之前幫顧麗娘一事、或是拿之前的事來威脅顧麗娘,只求顧麗娘出手幫她一把。
這個孫姨娘倒是個聰明通透的主兒,她應該是不想提先前的交易,讓顧麗娘以爲她是在要挾、威脅她,適得其反的惹顧麗孃的不快……只是這孫姨娘到底要顧麗娘幫她做什麼事呢?
就在顧箏百思不得其解時,一直不曾表態的顧麗娘終於開了口,道:“孫姨娘你放心,我們出來混的講的就是個義氣!既然你前頭已經幫過我了,那我也一定會說話算數、幫你做好那件事!你且安心的回去等着,那件事兒我碰不上也就算了,一叫我碰上、我必定會想法子開口幫你!”
顧麗孃的保證讓孫姨娘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隨後她也沒留下來再多說些什麼,很快就客客氣氣的起身告辭離去,一副十分信任顧麗娘、相信顧麗娘一定會不負所托的樣子。
一送走孫姨娘,顧箏馬上不客氣的揪住顧麗孃的衣袖,故意一臉嚴肅的板着小臉、假裝不悅的質問道:“娘!您快老實招來!您究竟揹着我和孫姨娘定下什麼約定?!您竟一個字兒也不曾透露給我知曉,您就不怕被孫姨娘賣了還傻樂、傻樂的幫她數賣身銀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