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

究竟如何,還得等真的見到了才能確定,眼下劉軒也只是在心理面嘀咕兩句,然後就將這事情丟到了一邊。

就算真是穿的又能怎樣?和劉軒這個‘穿’了兩次的比起來,實在是弱爆了!

封黃承彥爲工部尚書的詔書在第二天就下達,因爲黃承彥也是荊襄名士,在士人當中也極有聲望,徵辟其入朝爲官倒也屬於正常,唯一讓衆人有點犯嘀咕的就是這黃承彥一入朝就是一部尚書,這起步會不會太高了?

劉軒對此也沒說什麼廢話,直接就將工部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一一列舉出來,然後對滿朝文武說了句:“誰有自信能將這些事情全部做好,那朕便可以讓他當那工部尚書!”

衆人見了天子列舉的這些事情,都不禁感到一陣頭大。

如果只是一般的政事,朝廷中這些人任何一個都敢站出來一定將這些事情做的妥妥當當,可偏偏天子列舉出來的這些都是一堆技術上的事情。

其中就包括:將兵器作坊進行整合,設立朝廷專用軍械司,專司負責武器的製造和維護——其實漢朝原本就有類似的部門存在,但是規模並不大,尤其是碰到大戰的時候還需要大徵辟民間鐵匠。

這些人的手藝參差不齊就不說了,這效率也讓劉軒極爲不滿意。

尤其是隨着禁軍不斷的擴編,對軍械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目前長安周邊的鐵匠整天忙的團團轉卻依舊無法滿足朝廷的需求。

爲此,劉軒準備對軍械後勤等進行全面改革,而要做好這些事情,他需要一個真正懂得相關技術的人,從專業方面提出各種改進方式,而不是隻能站在一旁乾瞪眼,然後靠不停的徵辟更多的鐵匠來完成工作量的普通文人。

除了軍械,還有一大堆工作,這些工作讓衆人看的一頭霧水,只有劉軒最親信的幾個人明白,天子這是準備在普通軍隊中大肆推行修真技術了。

在用了數年的時間,利用荀彧以及荀攸兩個直接掌管官吏和民衆的尚書將修真應用到民生上去之後,天子終於開始重新將注意力放在了軍事方面。

而且與以前不同的是,曾經天子只是重點培養幾支精銳部隊,如今則是真正的要普及到全軍去,只要取得些許成果,那天下平靖之日幾乎就在眼前。

由此也可以得知,天子是準備讓普通人也開始知曉玄功妙法的存在了,荀彧完全可以猜測的到,當朝堂中許多大臣發現自己熟悉的世界在一眨眼的光景裡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後,會顯得多麼的手足無措。

他們曾經驕傲的知識、能力,在一個嶄新的環境中能發揮出多大的作用,這一點就算是荀彧也難以判斷的出來,何況是那些人?

總之,這個世界要變樣了!

的確要變樣了,劉軒覺得自己積攢資本已經積攢的差不多了,也許朝堂上許多重臣還不清楚,實際上許多朝廷外派的官吏都已經接觸到了最基礎的修煉法訣。

這些人平時很難入朝廷上這些大臣的眼,他們在各地做的也是最不起眼的工作,而就是這一批人,在一年又一年中改變了大漢朝最最基礎的地方。

糧食一年又一年的豐收使得老百姓再也不用爲吃飯而感到擔心。

水草肥美使得戰馬以及畜牧業大肆發展的同時,也有利的保護了土地使得這片土地不會出現戈壁化甚至沙漠化,進而導致黃河的情況變得越發惡劣從而一次又一次的決堤、改道,使得中原地區百姓屢受其害。

在劉軒登基了這些年之後,不但風調雨順,就連時不時都要出來鬧騰一番的黃河都老實了下來,普通百姓會說是老天庇佑,而那些基層的官吏卻知道,這些事情都在當今天子的計劃當中。

也許劉軒唯一沒有進行大範圍改革的就是冶煉技術,一旦冶煉技術也進行對應的改革,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徹底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而現在,劉軒做的就是這件事!

黃承彥成爲工部尚書讓劉軒找到了合適的施行人,就和當初他選擇讓荀彧主管吏部,然後自上而下的開始掌控官吏,從最底層官吏開始替換掉符合自己要求的人。

所以別看中層官吏依舊是舊人,高層中也有很多老臣,但實際上劉軒現在已經真正的掌控了自己的領地,所以他可以肆無忌憚的殺掉了孔融,而不怕自己手下那些真正在做事情的官吏因爲不滿而離去,使得政務全面荒廢。

他用荀攸做戶部尚書,從基本上解決了普通百姓和自己作對的可能。畢竟這年代的百姓要求並不高,能吃飽能穿暖就會對統治者感恩戴德。

何況劉軒給予的不僅僅是吃飽穿暖,甚至還在努力幫他們住的更好更舒服,吃穿用度上也再不停的提高水平,甚至還開始興辦學校進行‘義務教育’,這些事情都是老百姓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導致了消息傳出去之後,普通百姓根本就不相信是真的,而許多士子和家族也都只當是一個笑話。

可以預見,等到這教育一事真的開始施行之後,估計許多窮苦百姓都會立刻在家裡供上一個牌位,保佑當今天子長命百歲——實際上現在在家供着當今天子的也不少。

這種情況下,劉軒想做什麼,已經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也就是說直到這個時候,他纔可以開始將胸中那些設想一步步的實施出來。

按照他的預計,等到黃承彥回來之後,煉器司立刻就要將一部分成手分派到工部當中去,黃承彥也必須在荀彧的幫助下開始接受相關的修煉知識,然後一邊修行一邊將那些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去,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一個嶄新的,以修真技術爲基礎的新體系。

這個體系包括了軍械的製造和維護,以及一些新技術和新裝備的大量製造。

而煉器司將會逐漸改變自己的職責,從目前最主要的特殊裝備供應部門轉變爲一個內部的科研部門,專門負責研究和製造一些東西——具體是什麼,則看煉器司中的這些人能夠想到什麼了。

劉軒只會在必要的時候給出自己的要求,並不會在具體研究上指手畫腳。

當然,像動力源之類的重要技術,他不會藏私的,因爲這種東西將是以後漢王朝走上高等修真文明的基礎,若是那羣傢伙研究偏了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那麼劉軒腦袋裡的存貨就將成爲一堆廢紙,再也派不上用場了。

換句話說,劉軒只會控制一個主線,而這條主幹上會長出什麼樣的葉子以及結出什麼樣的果子,那就要看那羣人會研究出個什麼來。

處理完了這件事情之後,朝廷在隨後的日子裡陷入了一段平靜當中,這種平靜不僅僅是因爲朝廷這邊已經確定了今年要做的事情,並且全力爲明年可能爆發的河北大戰而進行最後的準備——包括糧草的囤積以及軍械的製造。

同時,還有隨着當今天子一個個新奇的命令下達,朝堂中許多老臣都有點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的原因。

羽林騎進行整編,在一次訓練之後天子突然提出製造一種便於挾帶的壓縮軍糧,這個任務直接交給了荀攸以及新上任的工部尚書黃承彥。

朝廷大臣對於這件事根本就沒有半點頭緒,所以只能看着戶部尚書與工部尚書時不時湊到一起商討事情,他們卻半點口也插不上。

天子要曹操拿出一份關於與袁紹大戰的詳細作戰計劃來,爲此兵部尚書劉曄以及兵部右侍郎郭嘉都將參與到作戰計劃的制訂當中——這些純粹的軍事,朝廷那些老臣依舊插不上口。

並非是老臣們完全不通兵事,而是他們已經對目前朝廷軍隊的戰力絲毫沒有了解,他們只能按照十年前朝廷的軍隊戰力進行推演……結果?他們的諸多建議直接就被曹操給無視掉了。

而對於曹操提出的快速渡河,然後多路齊進的‘冒險’戰略衆多老臣也是持反對意見,可偏偏天子同意,加上天子早就明確提出‘文武分家’的概念,也許三公和太傅還有插口的餘地,而其它非軍事方面的臣子說的太多,反而會被天子叱責——這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也就是說,隨着劉軒開始將自己的想法一一施行,朝中那些老臣漸漸就失去了原本擁有的話語權,尤其是隨着諸多準備工作踏上正軌,朝中大半人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成了可有可無的閒人。

這種情況,讓以王允爲首的老臣們既吃驚又無奈,加上這種情況來的太過突然,突然到他們以前竟然半點也沒有察覺到異常,他們甚至想不明白天子究竟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屬於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意識到自己已經徹底成了邊緣人之後,王允在左思右想之後,終於在入秋的第三天,向天子提出回家養老的想法。

劉軒聽了,順勢就點頭同意了王允的請求,同時也沒有收回王允在升爲太傅後新被賜予的府邸,而是直接送給了王允成爲了這位前太傅的私產。

“反正這老傢伙死了後還能收回來……”

:臨時出去了趟,沒想到回來的這麼晚,實在不好意思再請假,哪怕熬夜也得更新。

第9章 先利其器第13章 包庇?第17章 涼州刺史董第93章 劉玄德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41章 七彩第15章 糧食最大第4章 柳雲第159章 最後一部分第52章 偷得半日閒第82章 曹性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89章 天威第63章 進京?第4章 曹操的佩劍第58章 天災第51章 擊潰第6章 羽林騎的變化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69章 尉遲與呼延第52章 偷得半日閒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65章 將對將第65章 將對將第38章 長生第72章 殘兵敗將第59章 井底之蛙第28章 順帶第25章 許昌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29章 好處多多第92章 一統第20章 小傢伙第7章 舊部第137章 送上門第163章 誘餌!第93章 劉玄德第28章 順帶第85章 都殺了!第37章 驚變第85章 又一分龍氣第51章 舉薦第48章 大戰南華第149章 新野第129章 太逆天了!第47章 貂貴人第90章 三年五載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7章 舊部第152章 合適人選第137章 送上門第138章 天仙地仙和散仙第20章 小傢伙第83章 又要種田?第87章 西北第29章 出欄?第90章 三年五載第62章 萬年公主第50章 白虎第16章 三國之勢?第11章 天師道反第154章 信任?第48章 寶鼎第79章 戰道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35章 司馬懿第56章 龍鳳之力第2章 藥方第147章 劉備出兵第14章 巡視?第11章 天師道反第15章 左慈再現第158章 攻陷襄陽第39章 西北糧倉第143章 金牌保鏢第50章 白虎第92章 救出公孫瓚第89章 條頓騎士第22章 撮合?第37章 驚變第34章 呂布的志向?第72章 應急之舉第141章 華麗麗的紙面陣容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糧!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79章 全民修真第29章 好處多多第72章 “年輕”將領們第23章 選妃立後第162章 雜魚?第19章 拐帶第52章 偷得半日閒第82章 三公的人選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16章 三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