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表態

“御國的好意,草民以及墨家感恩肺腑,自然不敢違逆,草民與墨家現任代鉅子的身份宣佈,自今日起,墨家整個學派效忠於御國!”

班大師的聲音宛如晴空響雷,徹底的驚醒了還在沉思當中的逍遙子與田光,讓他們一臉的不可思議。

這兩人心裡驚怒交加,這個老頭,真是不開眼,他這麼早的就答應,讓自己兩人怎麼辦?

跟着答應,如今天下形勢未明,自己心裡也不怎麼想去投靠位於北方的御國,並且跟着御國的前途還未知,又怎麼好做決定?

而不答應,如今兩人就處於聯軍的中心,周圍被無數的軍隊與隱藏在暗處的高手緊緊盯着。稍有一個不慎,便是身首異處,死於非命的下場。

更不要說,有可能因此而惹來的打壓自己學派的可能。

所以兩人心裡現在可以說是恨死班大師,如果他不開口,反而選擇與自己兩人共同進退,那麼哪怕鍾御心裡不滿,但看到三人的態度之後,也不好過於逼迫。

有着這麼一個前提,逍遙子幾人很有可能全身而退,安全地撤離這個大營。

如今這麼一個大好局面,就被班大師這個叛徒給搞砸了,又如何能叫他們不恨?

不過他們兩人的想法,班大師雖然不怎麼清楚,卻也能夠猜到。

不過,那又如何?他兩人儘管在憤怒,又能耐自己的墨家如何?

三個學派並不是真正的和睦,彼此之間還有着競爭,天下的資源就那麼多,國家就那麼幾個,地盤就那麼幾塊,你佔的多了,我佔的就小了。

所以三個學派雖然如今結成了同盟,並且關係還比較密切的樣子,可彼此之間的齷齪與小動作,卻是沒有絲毫的停止。

處於這麼一種競爭關係,班大師自認如今找到了一個更大的靠山,足以罩着自己。

再不濟,在這個靠山的勢力籠罩之下,自己墨家在燕國的基本地盤還是能夠保持的,甚至還能夠像這御國這萬里疆土,百萬民衆之中滲透,傳揚。

反正,班大師可沒有忘記,根據他墨家的探子在御國所傳回的消息。

如今的御國,有着如此廣袤的領土,如此衆多的人口,卻沒有一個真正形成了規模的學派,在裡面傳揚學說,猶如一片處女地一般,等待着其他學派的開闊。

班大師這麼爽快的答應,選擇投靠御國,也未嘗沒有這麼一塊蛋糕放在他面前,直愣愣的誘惑他的原因。

畢竟,墨家現在想要恢復實力,就必然要開闊領地,尋找新的資源來發展。

但天下各地,戰國七雄早就被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勢力學派給分割殆盡,到處都是地頭蛇,哪裡有墨家插手的份?

也就只有北方這個剛剛出現,很多都還未形成地方勢力的國家,才能給墨家足夠的發展空間。

至於逍遙子兩人,他們現在是憤怒,以及深深的驚懼。

他們明白,現在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決定着他們的生死以及學派的命運,不容他們隨意。

現在的御國,有了墨家這個大學派的投靠之後,已然有了一杆旗幟,可以用它來吸引天下各地的勢力,爭相投靠。

之前,單單一個名家的投靠,就已經使得天下許多的勢力,舉派投靠御國。讓御國在武林高手的底蘊儲備上,一下子實力大增,不遜於七國。

而如今這個墨家,與法家,儒家,並稱於當世三大顯學的學派,憑藉它的機關術,與法家的法治,儒家的人才衆多,共同的對天下造成的最大的影響。

至於其他的陰陽家,農家之類,雖然聲勢浩大,或者人數衆多,或者頂尖高手出衆,但論及天下的影響力來說,是真真的比不上這三大學派。

法家就不要說了,天下各國就沒有一個國家不用法家的人當官,它的觸角遍及天下。

而儒家也不容小覷,隨着有教無類廣開山門,使得天下的讀書人中,有近乎1/3是儒生。而讀得起書的,或者說已經認識字的,這些人往往掌管着輿論,對於當地的影響極爲深重,儒家的影響力,也是根深蒂固。

墨家,則是憑藉他獨到的機關術,在天下戰亂紛飛的時代裡,展現出了屬於他的絕代風華。

不管是關東六國,或者是秦國本身,都能看到墨家弟子活躍的身影,它們出色的防禦機關術,深得天下七國的喜愛。

對於墨家的機關術,六國是用來防禦秦國的進攻。而秦國則是用來防禦北疆蠻夷的進攻,哪裡都離不開墨家,墨家也因此,有了影響天下的能力。

至於其他的勢力,或多或少都比起這三大顯學,有着難以預計的差距。

隨着班大師的表態,逍遙子兩人的時間也不怎麼充足了。

兩人的額頭漸漸出汗,腦海中的思緒正在快速的運轉,想要尋找到一個可行的方法。

不多時,大概也就是片刻時間,逍遙子也表態。

“殿下,我道家人宗,也願意舉派歸降,還望殿下收納!”

逍遙子的選擇並不出乎意料,道家的勢力範圍,也就是在韓趙魏三晉之地。

可是如今這三國之地,卻早已被戰火打成了廢墟,近一半的地方是戰場,地方百姓十室九空,流離失所,餓殍遍地。

剩下的一半,也因爲男丁全部被徵調抽空,派往前線當做炮灰,而陷入了經濟凋敝,生產停滯的困境。甚至在某些地方,已經出現了餓死人的現象。

如此一副悽慘之境,逍遙子哪還不明白,這三個國家的潛力可以說已經揮霍殆盡,沒有他四五十年的休養生息,那是想都別想恢復過來了。

可以如今天下的形勢,還有四五十年的時間給他們,位於天下中央的這三個國家,勢必成爲四周各國的戰場與爭奪地點,將會陷入更大的戰亂。

身處這麼一種危地,逍遙子自然也有着屬於他的憂慮,所以他纔會四處奔走,尋找盟友,企圖加強它道家人宗的實力。

如今面臨御國的招攬,想了想現在身處的形勢,也就是猶豫了一下,就極爲順從的答應了。

第277章勝利者的想法第171章緣由第135章經驗主義要不得第347章神魔秘事第361章逼迫第6章 偵查第368章名聲大漲第362章一刀第273章聯軍的逆襲第226章新鄭攻防第73章 攻城第326章車輪下的高貴第473章開荒第134章射程之外的優勢第371章純潔如我第279章戰後瑣事二第356章論,上與不上!第384章民風第349章混沌洪流第292章大勢變化三第180章一觸即發第213章紫蘭軒第477章遊戲第462章神星道第100章封賞第240章大戰在即第71章 攻防戰第117章挫其銳氣(求推薦)第239章血煉第178章妃雪閣第142章神威如獄第156章回師平叛第390章炮灰第391章救援第113章高傲與謙卑第330章諸國隱患第330章諸國隱患第261章封賞之議第234章六國的慾望第123章敵我形勢第342章武威下第205章六國現狀第79章 攻城下第295章短暫的和平一第316章論三光政策的好壞第168章游龍第257章三戰三決之第一戰第344章亂戰二第78章 攻城上(求推薦)第74章城破第292章大勢變化三第174章半途而廢第176章入城第284章試探第374章接連叛亂第373章亂世兒女第456章太陽神火第457章烈焰焚燒第419章最後時刻上第16章 劣勢第282章接引關於最近爲什麼每天兩更的解釋與說明第17章逆轉第183章敲開遼東的鑰匙第313章西土守臣第27章 弱者第386章合戰序幕第203章秦國洶涌第494章大結局下第414章終極目的第180章一觸即發第388章足輕第一步第473章開荒第488章入侵南部第242章魏國的突擊第398章陣法對抗第95章背叛第6章 偵查第225章新鄭危機第309章兇獸出籠第118章初現端倪第285章滲透影響第47章 態度第345章亂戰三第288章底蘊二第189章燕國戰略第6章 偵查第265章鍛造進度第148章神權與王權第317章當矮挫窮遇上高富帥第264章兄弟情深第239章血煉第481章天下動盪上第14章 憐憫第433章傳檄天下第62章 滅族第356章論,上與不上!第77章 坑殺(求推薦)第455章垂死掙扎第171章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