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齊國的捲入

帝元八年,3月初。

此時天下的各國,剛剛組織國內的平民耕種完今年的秧苗,然後剛剛騰出手來,解放了足夠勞動力的野心家們,開始新一輪的野望了。

時間過去一年,經過這些時間的休養,原本大戰的各國慢慢的恢復了元氣,國內的糧草再次充足了起來,有了實力,再次發動新一輪的攻擊了。

並且有這些時間的準備,足夠他們進行各種合縱連橫、陰謀策反。

首先,地處天下最中央,位於中原腹地的魏國,他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個動作。

魏國位於天下的中心,一舉一動無不受盡矚目。所以他剛開始有點動作,消息就很快的流傳到了各國,引起了有心人的猜測。

魏國出兵15萬精銳強軍,國內只留下了10萬普通士兵守衛,可以說除了基本的防衛,動用了一切的力量。

而這隻讓人感到驚懼的大軍動向,赫然指向了自己旁邊,與魏國有着深刻矛盾的陶國。

陶國驚恐,舉國7萬兵馬紛紛開赴邊疆,進駐這一年時間修建的三座大城重鎮之內。

這三座重城,就是這陶國一年來的成果了。

陶國深知自己與魏國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在任何一方先倒下之前,戰爭是永遠不可能停止了。

而情況很顯然,實力和國力遠遠不如魏國的陶國,怎麼看都是先倒下的一方,幾乎看不到例外。

爲了延續自己的生命,保存自己的設計,陶國不得不修築了這三座重城,絲毫不顧自己國內已經哀鴻遍地,急需修養的現實。

成果也是顯然的。

三座重城在陶國不管不顧,使勁壓榨國力的情況下,終於趕在魏國進攻前修建完成。

這讓陶國上下鬆了一口氣。

有了這三座大城,陶國在魏國的攻擊下,就可以堅持很長一段時間了。

這麼一段時間,不管是拖延魏國的腳步,慢慢的耗到他糧盡退兵,或者後方發生變故,都是極好的。

又或者堅持時間,等待後方齊國這個盟友的支援,也是一個保命的生死時間。

如今,陶國就進駐三座大城。使得陶國的邊疆,立刻穩固下來,國內的動亂也平息,恢復了安寧。

並且陶國在進駐之後,很快的就向齊國求援。

他們深知,哪怕就算有着這三座重城,以陶國兵馬的戰力,怕也很難抵擋人數足有陶軍兩倍以上的魏軍。

“必須要有着外援,才能夠保存陶國。”這是陶國上下的共識,也是他們堅信的真理。

於是乎,魏國的15萬大軍進攻了半月之後,後方聽到陶國求援的齊國,很快就動員了大軍趕到了前線,幫助陶國抵抗魏軍。

齊國之所以如此動作迅速,除了想要保住一個盟友,讓自己不至於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陶國正好位於齊國的西方,幫他阻擋住了來自韓魏兩國方向的壓力。

只要陶國存在,那麼魏國和韓國這些想要從西面進攻齊國的大國,就必須要先拔掉陶國這個釘子,不然他們的腹部時刻會遭到陶國的威脅。

所以陶國的地理位置,在天下這種局勢之下,加上他與魏國的先天因素,就天然的決定了陶國是齊國堅定的盟友,而且是不可能背叛的那種。

再加上以陶國的實力遠遠不如齊國,只能充當齊國的小弟,跟在身邊搖旗吶喊。

所以對於齊國來說,這種對自己既忠心,又能夠賣死力打仗的小弟,怎麼都是不捨得丟掉。

因此,當齊國的10萬精銳趕到陶國前線正在與魏國交戰的戰場之上,陶齊聯軍與魏軍的實力,又平衡了起來,難分勝負。

經過這半個月的大戰,陶國原本7萬的兵馬,只剩下4萬人,折損了近乎一半。

同樣,魏國的情況也不怎麼好受。

因爲是攻城一方,天然就有着劣勢,所以哪怕魏軍精銳,但也折損頗多。幾天下來15萬的魏軍只剩下12萬,死傷足足有3萬人,損失慘重。

於是乎,雙方因爲傷亡的原因,都需要休養,慢慢回覆士氣與戰力。

戰場就又一次陷入了漫長而平靜的對峙中,與去年如出一轍。

在齊國和陶國的心裡面,都認爲這一次肯定又和去年一般,誰都奈何不了誰,慢慢的耗到糧食不夠,雙方各自退兵。不只是陶齊兩國,天下人也是這樣認爲的。

然而,就在齊軍到達戰場1月之後,戰爭果然沒有爆發,如同他們預料的一般,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之中。

陶魏邊境的戰爭沒爆發,可是齊國境內,卻爆發了一場更爲恐怖的戰爭。

這一次戰爭實在太突然,太讓人難以預料了。以至於天下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所有人都感到震驚。

魏國北方的趙國,借道魏國,出兵精銳20萬進攻齊國境內。

趙國先鋒5萬騎兵一人雙馬星夜南下,在大軍出動的消息傳開前,快一步趕到了齊國的薛郡。在薛郡守軍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就連戰連捷,以突擊戰的優勢攻下薛郡全境。

之所以如此的順利,主要還是薛郡的守軍太過於鬆懈大意了!

薛郡位於陶國的後方,前面有着陶齊兩國聯軍的兵馬正在抵擋這魏國,牽制着魏國所有能夠調動的部隊。

而薛郡南方的楚國,雖然與薛郡交壤,但楚國如今正在與越國大得如火如荼,聽聞現在正在調動兵馬,打算又一次發動與越國的戰爭,又哪有什麼精力來招惹北方的齊國呢!

難道他就不怕齊國調動兵馬,轉而南下攻打楚國,與越國兩面夾擊他嗎?

所以楚國進攻薛郡的可能性,直接被齊國否決了。

在剩下薛郡的另一邊,就是齊國的琅琊郡了。自己的國都所在,更不可能出現什麼敵人。

所以薛郡上下守軍的心態很輕鬆,很愜意,完全就感受不了什麼暫時的氣氛。

在這種鬆懈的防備下,被趙國精心準備良久,早有謀劃的突襲下,一舉拿下全郡,也就不怎麼意外了。

第454章弱點制勝第95章背叛第424章階級第182章虎癡惡來第30章 逼降第160章戰略發展第71章 攻防戰第77章 坑殺(求推薦)第47章 態度第295章短暫的和平一第24章 禁衛第103章北伐第127章潛伏(求訂閱)第97章使者第277章勝利者的想法第181章絕影決影第48章 提拔第430章縣衙收穫第194章燕國的榮耀上第374章接連叛亂第139章危機第409章高天原第105章回歸與毀滅第341章武威上第262章齊國之謀第220章聚散流沙第284章試探第421章聊齋關於最近爲什麼每天兩更的解釋與說明第104章回歸前夕第169章陰陽攻墨第431章妖族第370章腳步受挫第226章新鄭攻防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188章風雲涌動第289章賭第49章 制衡第456章太陽神火第443章兵臨城下第57章 世界選擇第224章戰爭前戲第45章 人口第170章困惑第363章威名遠播第274章姬無夜的出路第203章秦國洶涌第74章城破第420章最後時刻下第298章第二次合縱聯盟成立第22章 民心第252章大戰序幕第490章擴張第436章黑熊精第236章諸國態勢第379章整編下第443章兵臨城下第197章恨別離第320章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戰爭藝術了,軟腳蝦第200章深宮之謀第11章 糧食危機第412章條件第404章反轉第369章道場擴張第251章羣臣爭議第78章 攻城上(求推薦)第304章紅蓮第342章武威下第152章仙與神第303章宣召第256章南線戰事第104章回歸前夕第470章前期交鋒第485章陣破人亡第189章燕國戰略第71章 攻防戰第434章退路第249章魏王的抉擇第31章 受降第33章周邊形勢第156章回師平叛第106章領地的現狀第223章毛驢前面的蘿蔔第101章人才(求推薦)第169章陰陽攻墨第20章 無情第344章亂戰二第377章尋找盟友第119章不甘第485章陣破人亡第18章 無常第431章妖族第357章山本郡第94章內患(求推薦)第70章 武都郡下第136章斬首戰術第408章關東聯軍第444章城破第356章論,上與不上!第122章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