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父母的快樂

曾經有專家說農村孩子結婚越來越遲,張峰看到的情況恰恰相反:因爲在農村,女孩子難找,男孩子到二十歲,父母就張羅着給兒子物色對象。

物色好對象之後,男方家長既怕女孩子變心,又考慮要到城市討生活的現實情況,就催着孩子趕快結婚。

另外,對在外打工的農村青年來說,對一種東西的渴求,可能比對房子和妻子更爲強烈,那就是車子。車子不一定要多麼好,八萬元、十萬元、二十萬元,各種檔次的都有。

很多第二代、第三代農民工,當下最大的期待就是買一輛汽車。尤其對那些好些年沒回家的人來說,他再次回家,必須要有輛車,否則他怎麼證明自己?

衆所周知,這些人在城市打工的日子非常辛苦,而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往往無人照料,其中的酸甜苦辣自不待言。

張峰發現農村日子過得較爲殷實的,也恰恰是這些有幾個成員在外務工的家庭。(僅僅只有一個成員務工,通常不足以改變家庭的經濟狀況。當然,在張峰的老家,溫飽早已不是問題。)應該說,他們的辛勞和淚水還是得到了適當的回報。

現在有一個殘酷的現象,就是大多數農村的80後大學生,都是以犧牲整個家庭的幸福爲代價來讀大學的,同時,這些大學生中的絕大部分,畢業後沒有希望徹底改變命運。

畢竟象張峰這樣能考上全國重點大學的農村學生是極少數,就算能考上公辦大學也是爲數不多。

大學擴造後,上大學容易了,但不再畢業包分配工作;同時許多非純公辦的高等院校的學費都是幾萬元一年,再加上生活費、住宿費、學費和雜費,四年大學讀下來,就消耗了二十多萬元,畢業後,找的工作往往只有幾千元一月,付出的成本與收益有些不對等。

就象張峰這樣非常幸運的人,一出現在村子裡,村裡人其他的不問,直接先問一個問題:“你現在能拿多高的工資?”“啊,爲什麼沒有買車?”“連車都買不起,看到在外面沒有什麼花頭。”

此時張峰明白了,許多農村大學生爲什麼不想回老家來,主要是當你回到家鄉的時候,你童年那些夥伴都衣錦還鄉了,而你連自己的基本問題都不能解決,你還能做什麼呢?沒有人信任你的知識!

沈約聽了,低聲對張峰說道:“張哥,這樣低調也是不行的,有時候該高調還是應該高調的,這樣能爲你的父母帶來榮光。”

張峰想想也對,雖然爲了避免麻煩,需要隱瞞自己的工作,但不必連汽車也不開。

再說,沒有汽車開回來,張峰和沈約只能從高鐵站打車回來;如果回去,還得事先預約車輛,不僅費用高而且很不方便。

張峰想想還是自己失算了,於是便打電話給秦豐,讓後者派人從麗華市開車來接他們二人回去。

父母親有些心理準備,但一見到張峰迴來,還是驚訝得有些手足無措。

母親高興地說道:“沒想到你這個時候回來了,我馬上去買菜。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父親看上去比以前更顯得蒼老,看見張峰,倒一下子來了精神。

張峰問父親:“身體近來怎麼樣?”

父親迴應道:“年紀大了,身體總是會有這些那些毛病,我倒不是怕死,人總會有那麼一天,只是想到你孤身在城裡闖蕩,總有些放心不下。”

張峰沒料到一向堅強的父親會說出這些話來。

想想自己在城裡瀟灑快樂的時候,鄉下老家的父母卻在牽腸掛肚。平時回家太少,交流又不多,讓他們徒增了許多思念和操心。

看着父親滿額的皺紋,張峰的心裡覺得很內疚,也就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記住了叮囑。

母親買了一大籃吃的東西回來,拎得滿頭是汗,但仍顯得很高興:“我去炒幾個菜,晚上我們全家好好吃頓團圓飯。”

張峰一邊擇菜、切菜,一邊和母親聊天。

想當年,在母親的一再堅持下,父親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供他讀書。

母親對張峰的影響很大。母親富含同情心,嫁到父親這邊後,家裡雖然不是很寬裕,但她依然保持樂善好施的習慣。

母親同時也一直堅持自己的孩子要認真讀書,如果沒有她的堅持,張峰大概也不會有機會能考上大學。

雖然現在許多人重提讀書無用論,無論是高中畢業還是大學畢業,都得自找工作,但畢竟讀了大學,多了一些選擇。比如報考公務員,比如參加事業單位和名牌企業招聘,這些都需要有大學文憑。

吃晚飯的時候,正在讀高中的堂妹也回家來。堂妹已經讀高三,本來是在學校寄宿,知道堂哥回來,就放棄了晚自修回來。

張峰對堂妹強調,一定不要放鬆學習,爭取考上較好的大學。

很少喝酒的父母親都倒了一杯酒。張峰和沈約也喝酒,堂妹喝飲料,一起與父母碰了杯。

父母親居然掉下了眼淚,是高興、還是感慨,張峰不得而知,但是心裡覺得難過。

這時候張峰才明白,真正能給父母親帶來快樂和幸福的,不是多少金錢和物質,而是那血濃於水的親情。

張峰迴到麗華市的當晚,聽到一起火災通報,說是麗元區的一處羣租房起火。雖經消防人員積極撲救,但還是有2人死亡、3人受傷,傷勢較重,正在醫院全力搶救。

既然有人員傷亡,張峰便立即趕到火災現場進行查看。

這是一個老舊小區,二十多幢五層樓高的樓房依次排列,警方在出事的這幢樓房周圍幾十米拉起警戒線,警戒線外圍滿了人。

張峰在麗元區區長嚴真的陪同下,穿過警戒線往裡望去。

一幢紅色五層樓的北側,有一排一層樓高的磚混平房,在房頂上有兩排泡沫鋁塑板和鋼架搭建而成的簡易房,其中一排靠西側的簡易房薰得一片漆黑,泡沫板熔化變形,而東側另一排簡易房則全部燒燬坍塌,露出金屬骨架。

這些明顯是違章建築,並進行了羣租。

張峰思考着,如何防止再出現這樣的傷亡情況?

第274章轉讓談判第623章營銷套路第285章查封養豬場第153章鄉村教師住房問題第389章處理銀行壞帳第757章信訪工作會議第488章驚險的歡娛第210章有人仗義直言第447章美好的夜晚第485章完成拆遷任務第295章事情談成第712章變着花樣進行接待第531章大學老師藍若雨第249章新的投資思路第528章安全生產檢查第445章地攤經濟第519章實地考察天雲山第176章訓斥工作人員第200章天策會女會長第142章聯絡感情的方法第130章有人通風報信第405章沈如煙外出任職第306章一拍二散第369章一輸多贏的事第538章囂張霸道的女經理第450章續建項目新思路第418章恩怨情仇第296章落魄的風水大師第33章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313章各方態度第558章潘柔的身份第562章特殊行業的人第587章穆寒煙的忠告第354章新城開工儀式第60章與城投老總夜聊第775章潘柔的失意第508章人選名單第167章接連晉升第110章原來是另有其人第30章人言可畏第551章明顯的分歧第427章物色合適人選第23章結識孟曉第290章再趕走一個第653章打破議事慣例第659章天龍集團請客第471章有人上門來挑釁第358章慕容家族第83章獨自去新單位報到第666章代寫代發論文服務第200章天策會女會長第743章攤主的原先身份第641章挑選新的秘書第572章採用強硬手段第347章別樣的報酬支付方式第755章嚴厲查處第186章二個嚴重問題第326章紫華拍賣公司第584章教育結對扶助第642章城投公司老總第701章柳主播來做專訪第387章違規擔保問題第749章超越底線的事不做第26章冒名相親第470章方圓農副產品貿易公司第433章四海會總部第140章雙推雙考第280章吸引官家子弟前來觀看第267章又是突發事件第131章拉攏與誘惑第299章大佬題詞第648章辭職的真實原因第585章招商引資專家第326章紫華拍賣公司第624章微商江湖第539章把會所直接砸爛了第306章一拍二散第764章追查肇事者第552章匿名舉報信第542章辭退和免職第197章秘書長親自來請第556章囂張的富家公子第354章新城開工儀式第541章辦證遇到麻煩第709章建築房產商會王會長第306章一拍二散第268章新人上任第543章打響知名度第588章新城區規劃第525章失敗的相親體驗第531章大學老師藍若雨第355章密室傳聞第536章騙子投資商第81章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81章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613章父母的快樂第87章開始招商引資第241章酒吧體驗第571章進行分工調整第610章耿靖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