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七十三、聖人之書

御花園中,萬物生髮,鬱鬱蔥蔥,奼紫嫣紅無限好。

消瘦許多的太子和幾個皇叔小心跟着父皇賞花。

皇上興致很高,手捧着聖人書卷,偶得幾句便說出來共賞,氣氛融洽,像極文人遊園。

自從太后去世之後,太子能感覺出父皇變了許多,似乎更加親切,不再像以前一般,每次召見他都如君臣,不是問學,就是問政。

而且現在皇上更加喜歡召見他和幾位皇叔,講講過去崢嶸往事,或讀讀書,吟吟詩詞,不像之前那般淡漠無情。

太子回京之後被冷落宮中,受罰禁足,來看他的只有皇后娘娘,他日日消沉飲酒,和他聊天的只有孫煥和方先生。

太子也萬分後悔不聽方先生之言,方先生臨走之前給他兩條告誡,一爲善待當地之人,二爲不可冒進爭功。

太子遵了第一條,卻沒守第二條。

沒守第二條令他一敗塗地,毀了朝廷大計,天下人對他口誅筆伐。

遵守的第一條卻救他性命,他沒殺當地的化外之民,而是放走他們,結果那晚兵敗之時,慌亂中親兵護着他棄船順河岸山林而走,身後喊殺震天,身前黑燈瞎火,不見前路。

他們匆匆忙忙跑了一天一夜,又累又渴,慌不擇路,不知身在何處,可身後追兵依舊。

就在太子以爲自己死定之時,他當初放走的那些又髒又臭,言語都難通的化外之民出現了,爲他帶路,幫他擊退追兵,這才逃回瓜州。

太子現在想想,也是追悔莫及,他若兩條都記住,豈會有今日狼狽。

回過神來,那邊父皇和皇叔正說得興起,突然招手道:“太子過來。”

太子趕忙恭恭敬敬過去,就見父皇拿着手中聖賢之書,指着一句道:“此爲何意。”

太子一看,赫然是孟聖所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一下子,炎炎夏日,冷汗卻從他額頭冒出。

“此爲.....此爲聖人訓,爲君者當......當重社稷百姓,而不計自身之利,實乃,實乃.......”

“哼,迂腐!”父皇一哼,訓斥道:“此爲慰藉愚昧平民之言,可以說說,切不可當真,你記在心中。”

太子呆了,他也是從小讀聖人書的,通貫前後,聯繫語境,這哪是聖人意思:“父皇,可聖人的意思......”

皇上皺眉,皇叔也看他眼神怪異。

“聖人何意?聖人何在!天下誰知,朕說此意,就爲此意,你好好記住。”

“是,父皇。”太子一臉懵懂,但還是作揖,隨即看向父皇手上的《孟子》,有些擔憂起來,因爲他知道這書......

皇上隨手一翻,然後指着書頁:“聖人要說的是這句,天無二日,人無二王!”

“兒臣謹記。”

皇上點點頭,然後高興的又隨手一翻,臉色隨即不好起來,太子偷偷瞄一眼,也是他讀過的: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哼,不像話,太不像話!”皇上有些慍怒,“視君如寇仇?這是什麼話!”

太子心中有些惴惴不安,他常年讀聖人書,自然記得。

父皇只顧江山社稷,操勞朝政數十年,自無閒暇之心溫讀,可聖人之言並非都那麼......順心如意。

就連旁邊的皇叔也看出端倪不敢說話。

皇上快速翻閱,然後臉色越來越黑:“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皇上咬牙切齒道。

太子雙手在袖中緊緊交握,這篇他也知道: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孟子與齊宣王說周商之事,其實是說破壞仁義之君不配爲國君,乃民賊獨夫,可羣起攻之,這是在肯定下級造反革命!

皇上越看越怒,最後重重摔了石桌上的茶杯,皇叔和太子大氣不敢喘。

皇上胸口起伏,開始快速翻閱起書籍,看着看着,他終於忍不住大罵起來:“什麼聖賢,都是亂臣賊子,胡說八道!”

手中之書被他丟在地上,太子一看,是孟子.萬章中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最怕的東西還是來了......

太子心想早該將儒家之書換成法家纔是。

孟子說:天無二日,人無二王不假,聖人承認天下只應有一個皇上,皇帝之權乃天授,固爲天子。

但孟子又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意爲:上天所見就是百姓所見,上天所聽就是百姓所聽。

直白的說,百姓就是天,君權乃爲百姓之權!

其實太子以前讀到這些時就想過,他若登基,就要好好整治這些所謂聖人書。

當初始皇帝焚書坑儒,就是不想這些東西蠱惑百姓,什麼百姓是天,什麼君權爲百姓所授,什麼民賊獨夫可伐,都是大逆不道之言,都是教百姓作亂之語。

能改則改,不能改也要讓人另解其意!

古語因記錄困難,字句能省則省,簡略而多意,若有當世大儒肯站出來說話,就能有令世人信服的“另解”。

皇上臉色漲紅,指着地上之書,踩了兩腳:“朕一直以爲禍我景國者乃北方遼人,南方白夷,亂臣賊子,可沒想到花甲之年才明白,原來禍我社稷,亂我家國者,全在這書中!

怪不來這兩年到處亂起,都是這狗屁聖人教的!孟子不配爲聖!”

“給朕燒了,來人,燒了!”皇帝怒道。

太子連忙道:“父皇,天下有《孟子》千千萬萬冊,燒是燒不完的!”

“不燒何以除江山社稷惡疾!如何去心頭大患,如何解人言之患。”皇帝重重甩袖道。

太子看了看左右,小聲道:“父皇,不燒書,可以改書啊。”

皇上看他一眼:“哼,你也說天下此書千千萬萬,如何全改?”

太子恭恭敬敬的道:“父皇,兒臣所說並非改字句,而是矯其意!

意正則言順,言順則名正,便可止妄議啊!

百姓不識書,讀書人說什麼便是什麼;讀書人識書,但也名流大儒說什麼就是什麼;若有大儒名流,文界泰斗作注矯正......到時豈不可萬世有利我天家!”

皇上一聽,微微皺眉,然後緩緩點頭:“好,好啊!”

隨即想到什麼,“孟知葉還在御史臺大牢中,還好朕沒殺他。”

兩百九十七、鴻鵠六百七十,石墨危機四百二十三、上京淪陷五百九十六、回家+蹊蹺兩百八十九、言與論六百三十、鐵木真三百九十七、衛離拿人五百七十九、空心陣兩百五十六、帝后之議一百四十二、大年三十一百九十五、真正的鋼三百八十六、整肅江州六百四十一、日薄西山+第一批雷汞七百八十、決定勝負的時刻三百二十七、韓德讓之計九十三、太子又輸一招第三章、麻煩來了三百九十五、疑點累積(下)四百一十三、推理、黑山匪位置兩百六十一、皇帝怒火四百一十一、騾子和馬一百六十九、序幕一百六十四、犧牲未來三百五十三、甲子九的玄機七十一、顯露的陰謀一百五十三、美酒半斤百兩三百七十五、黑山匪源(上)兩百六十六、危險五百八十七、強弩之末七百七十八、劉季的戰術兩百五十五、起家人+南方急報七百九十三,完顏宗弼的戰術三十八、聽雨樓從此太平四百一十五、前朝餘孽兩百六十五、何時歸兩百六十五,轉運使的消息四百零四、匪影三十六章、立威(上)五百七十一、大獲全勝五百六十一、心中所求+絕境八十二、瀟王府-魏雨白五十、往事六百二十、鐵騎繞龍城(下)六百四十七、對金戰略三十四、少女的愁緒三百二十一、定策兩百一十七、北方終有消息一百七十七、皇帝的問題一百八十四、寶貝三百四十三、大儒兩百零把、挑釁六百五十七、敲詐夏國兩百六十七、大局已定六百零八、事態失控一百七十三、突如其來的機會(上)七百八十七、北進的道路六百一十七、明主,英豪六百八十四、唐隆重鎮六百七十九、一觸即發六百四十、鐵木真的戰略第十九章、《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第三十章、誰寫的詩六百八十一、殺招三百三十、速度、勇氣、毅力之戰第二十三章、開始行動七百九十四、海軍蹤跡一百六十六、驗證推測七十二、我是流氓我怕誰第十二章、聽雨樓五百二十九、西方世界+苦難(含科普)七百九十八、兵鋒所向三百四十四、懟岳父三百三十四、快召平南王!五百四十四、處置+蒙古情報七百九十三,完顏宗弼的戰術五百三十三、轉折+神將耶律大石(上)一百五十六、禁軍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六百七十三、折家軍一百五十、不知價的李業兩百六十三、虎狼大軍兩百一十四、詩語的變化+欽使末敏雲五百零一、出兵的決定五百四十五、北方新動態七百九十五、攻入遼陽三十四、少女的愁緒第二十章、從衆心理三百九十五、家族至上八百零一、撤軍聖旨五百三十、血戰+大好消息三百四十六、詩會騷動一百三十一、孫文硯兩百五十、沒什麼本事的平南王+老夫不是叛軍八百二十、往後的戰略五十九、打酒竈六百五十、南方之論兩百八十四、亂平一百七十三、陵寢出錯七百零三、一切爲了戰爭五百三十五、送行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