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四、海軍(下)

“如果以前你說這樣的話,我怎麼都不信,不過現在看來,我該誇你深謀遠慮纔是。”魏雨白一笑。

“燕山府一戰,如果沒有腳下艦隊,我們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而且我有另外一種設想。”

“什麼設想?”李星洲問。

“那就是這二十艘船不能全是炮艦和補給船,我覺得一個艦隊,十艘炮艦已經足夠,十艘就是二百四十門炮了,剩下六艘可以改成運兵船,就算每艘寬鬆一些,運五百人,也能運三千人啊。”

魏雨白繼續侃侃而談:“這樣一來,十艘炮艦提供岸邊火力,四艘補給船負責輜重補給,六艘運兵船可以從大江流域,走運河,通淮河流域,大河流域,還能走海路去海河流域,全國上下都能快速投送兵力,而且新軍三千人打起來可不怕,狄至三千之衆,配合炮艦河中炮艦火力,就足以擊敗數萬遼軍精銳.......

那豈非艦隊能到之處,我景國無人可擋,如夏國數個主要重鎮,可都是沿大河而建的。”

她激動的道。

李星洲哈哈大笑:“你還真是舉一反三啊。”魏雨白說的這套不正是近現代海軍作戰模式嗎,海軍順着水路走,用艦隊火力轟擊沿海城市或者沿河城市,等充分火力準備之後,放下海軍陸戰隊實施佔領。

如果途中遇到抵抗,則暫時撤回,交給岸邊艦隊火力,用飽和打擊擊垮對方防線。戰略上,在江河沿岸,沿海設置海軍基地,補給站,駐紮軍隊,給予補給。因爲水路大多數時候都比陸路快很多,所以軍隊調動,人員投送,都能搶佔先機。

這本來是一條清晰的軍力部署發展史,以前靠走路兩條腿,以重步兵聞名的國家迅速稱霸,東方的秦國(根據兵馬俑來看,秦國的騎兵都是輕騎兵,不負責正面衝陣,負責襲擾包抄),西方的羅馬,都是以重步兵出名。

後來人們發現馬比人快,所以騎兵靠着快速機動部署往往能在與步兵戰鬥中佔據戰略優勢,遊牧國家迅速席捲天下。

隨後人們又發現水路部署比陸路快太多啊!海權國家迅速崛起,稱霸全球。

再到後來,人們又發現,空中部署比海遠還要快,還要方便,於是空軍大國就稱霸全球。

總的來說,越快越好!每次能加快戰略部署的革命性技術出現,帶來的必然是戰場上的戰術戰法碾壓,戰局一邊倒。

“不過這樣一來這些新軍就不好稱呼了。”魏雨白道:“他們既是王爺說得海軍,又要登陸作戰,那到底是海軍還是陸軍?

難不成叫......海軍陸戰軍?”

“噗!”李星洲每忍住一下笑出來。

“怎麼了?”

“哈哈哈,沒什麼,我只是覺得你太超前了.......”李星洲大笑,萬萬沒想到,魏雨白居然說出拉海軍陸戰軍這樣的話,如果將來有歷史學家,大概會追溯到她今天這句話吧。

“不用叫海軍陸戰軍,可以叫海軍陸戰隊。”李星洲笑道。

魏雨白點點頭:“這樣確實順口,不過隊會不會太小,三千少人也能稱軍了.......”

“別,就叫海軍陸戰隊挺好的。”

.......

八月初九,王府艦隊正式從渤海進入大河入海口,然後開始南下,迴歸開元。

大河沿岸,已經有很多人聚集,敲鑼打鼓歡慶迎接他們的迴歸,比起去時的清冷,簡直換了模樣。

一路上就有人高呼晉親王,當然也有很多男女老少圍觀,還有才子佳人,寫了歌功頌德的詩詞在案邊高聲朗誦。

李星洲本來頭大,不過隨即一想他已經是晉親王了,再怎麼說也不能冷落民衆,就算作政治秀也是必須的,只得站在船頭,向兩岸揮手示意。

果然這下兩岸呼聲更高了,甚至有很多人高呼他的名字,跟着大船跑起來,成了一道壯觀景象。

“你還真是民心所向啊。”魏雨白高興的在他身邊說,劉季看着興奮的人羣也感慨:“王爺擊破遼國,是多少代景人夢想,某是一介獵戶,可從小開始父輩就就跟我說燕雲十六州,說強漢故土,說收復失地。

他們大概也是這樣,代代相傳,口耳相授,一直期盼至今。”

“媽的,你都說得我有些感動了.......”李星洲道,隨即一想,他確實沒有爲景國民衆設身處地想過,今天他們盼了多少代人,幾百年的期盼啊。

於是只能更加賣力的揮手,除此之外,他不知如何迴應激動的民衆們......

艦隊一路從入海口向東,需要在中途停靠一次,停靠時已有大量百姓圍在渡口,帶了酒肉犒勞大軍。

事到如今,李星洲也不客氣了,告訴他們自行其是,可以喝酒,但是不能違反其它軍紀。

士兵們自然高興,連劉季也激動的參與進去,他一屆叛軍,如今被百姓當成英雄,想必從未有過這樣的體驗。

耶律大石看着晚上渡口的歡慶,軍民同樂的景象也滿臉羨慕,又一臉失落,畢竟他是敗者,是戰俘。

“你可以考慮成爲景國臣民。”李星洲站在甲板上,對身邊的耶律大石道,他此時換了一身乾淨漢服,身邊帶着耶律雅裡,蕭鴻祁在給他們翻譯。

耶律大石道:“我答應你接受你們皇帝的冊封,不是景國臣民嗎。”

“我是說心裡。”李星洲道:“如果你學着去接受和喜愛這個國家,或許將來我們還能合作。”

耶律大石哈哈一笑:“不值得。”

“我知道你很難理解景國人,或者說理解中原之國,不過其實很簡單。”李星洲看着他笑道:“在契丹人看來,只有弱者和強者,強者凌駕於弱者天經地義。強者認爲如此,弱者也覺得合理。

但在中原之國的每個人看來,他們自己絕不是弱者。”

“什麼意思?”耶律大石不解。

“你不是想理解中國人嗎,中國的核心邏輯就是——‘我是天命所歸’,多數人都是如此,從小到大,這樣的文化烙印都會深深刻在每個人心頭,大多數人有意識無意識都是這樣想的。

所以不管如何困苦艱辛,中國之人總會不甘落後,奮起向前,活得很苦、很累,很乾,生生不息,自強不止。所以中國不會亡,頂多不改換門庭,隨後還是一批心裡刻着‘我是天命所歸’的人。”

耶律大石沉默許久,“我不信,誰教會他們的?教會這麼多人,難道你們景國真的有神仙嗎。”

“自然有人教,仁愛、正義、自強、如果哪一天你也認定自己是“天命所歸”之時,你就是我中國之人,到時候你不用羨慕他們,我們也能坦誠合作。”李星洲指了指下方歡慶的人羣。

“不可能。”他只說了三個字。

六百三十二、草原和中原六百四十五、哲別的戰術五百三十、口鹼六百二十六、軍權在握七百一十六、現實與夢想八百一十四、開導一百六十五、皇帝問策(上)五百四十八、王牌第十五章、迴廊聽話一百二十八、輿論與心理六百九十六、金國的困局七百八十五、恐懼蔓延(中)五百八十九、老無所依(下)三百三十、速度、勇氣、毅力之戰五百八十二、怎麼回事三百四十七、忤逆之詩五百四十五、北方新動態三百七十四、帝王心思一百九十一、博弈九十六、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兩百四十三、世界如此巧合+蘇州迷局兩百六十、騙術六百一十一、王府驚變兩百七十五、抹去荒誕八十七、登門檻效應一百三十三、王府建設五百六十五、入海七百七十九、炮擊開始一百二十一、如何解釋出淤泥而不染七百一十三、謹慎兩百九十九、耶律術烈的野心四百九十五、鎮國大將軍第三十章、誰寫的詩兩百三十、思想的衝突+皇帝之喜兩百九十三、重騎兵崛起的時代兩百九十七、鴻鵠第六章、天下大勢九十四、賀壽禮物六百六十九、道長們的火藥五百四十五、北方新動態三百七十九、後手安排五百六十二、是不是錯過了什麼兩百零六、明爭暗鬥(大章)一百零三、武德司與上直親衛營五百八十一、確實捉住了五百三十五、神將耶律大石(中)六十、要打仗了三百五十三、甲子九的玄機七百八十、決定勝負的時刻一百四十四、宮宴上的風波六十七、阿嬌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五百八十六、怪力亂神(上+下)三百零三、王府新階段一百八十四、寶貝兩百六十一、皇帝怒火兩百六十二、果然被岳父坑了七十四、暗香浮動月黃昏(2)五百零一、出兵的決定三百四十三、大儒五百六十八、山西的慘烈五百四十二、天塌了三百三十一、勝敗定局一百八十九、魯明之死兩百七十一、東南之變七十一、顯露的陰謀三百八十五、平南王在在行動(上)六十七、阿嬌三百八十七、平南王在行動(下)六百零一、靈光+求死兩百九十七、鴻鵠六百一十二、戰場經驗第四章節、看不見的危機五百八十六、白刃戰第二十一章、開端兩百、寶船七百九十八、兵鋒所向五百二十一、皇帝的莫名任命一百零六、馬戰大槍七百七十九、炮擊開始七百一十、霸州兩百二十九、冢道虞+熟鐵+大勢兩百六十七、大局已定第六章、天下大勢四百零八、大婚(二合一)兩百七十七、倔強的耶律大石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三百四十二、孟知葉的理學一百七十二、秋兒的滑輪組四百九十五、鎮國大將軍一百四十九、火藥配製一百四十六,宮宴尾聲第二十四章、瀟王之殤三百九十二、混亂勢力三百七十四、帝王心思六百九十、夏國的無奈四百九十三、大才劉旭六百五十五,命運的邂逅六百九十、夏國的無奈四百九十四、詩語心事+你嫁了個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