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九、楊,折兩家

八月初四,楊業和折惟忠入京。

第二天在京城安頓下來之後,兩人都匆匆去王府見他。

皇上暫時沒有見他們,只安排住在驛館,如今京中形勢兩人稍微一打聽就明白,應該先拜會皇孫。

李星洲聽他們來十分高興,得到消息的時候他還在樞密院上直,連忙放下手中公務,騎着眉雪往家裡趕。

等到王府外巷道,已見兩輛馬車停在那,上面掛着“楊”字和“折”字的牌子。

李星洲下馬,府中下人匆匆迎來,幾個拉着眉雪去喂水吃草,嚴孤上前:“王爺,折大人和楊大人正安排在正堂等候,還帶來一些禮品,我收到側廳去了。”

他點頭,隨後匆匆向正堂走去,才進院子,裡面兩人已經走到門口,拱手作揖,“太原知府楊文廣見過殿下。”

“永安軍節度使折惟忠見過殿下。”

李星洲連忙托住,讓他們不用多禮,隨意落座。

兩人年紀差不多,楊文廣雖然粗獷一些,但一看還是中原漢人樣貌,但折惟忠卻不同。

他面部很長,鼻樑比較高一些,眼窩比尋常人更深些,食材高大,肩骨很寬,但並不那麼壯碩。

這是党項人羌族的特徵,其實党項人並非是某一特定民族的代稱,而是一個團體,他們是羌人,溪人,吐蕃人,漢人,契丹人等的糅合族羣。

最初生活在河西走廊中部和青藏高原西部的人,但在數百年前不願臣服於青藏高原上逐漸壯大的吐蕃勢力隨後東遷,慢慢團結起來對抗周圍勢力,形成党項人的團體。

而因爲他們的團結善戰也慢慢控制河套地區,河西走廊等大片區域,成爲十分強大的一方割據勢力。

等到景國建國之時,党項內部有分歧。

以折惟忠的祖上爲首的一派歸順朝廷,向東遷移,被封永安軍節度使,並且可以世代世襲。

另外一派則以李繼祖上爲首,拒絕歸順朝廷,佔據河套和河西部分區域,最終建立夏國。

党項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真的能打。

向西選擇獨立的一股能打,向東歸順中原的一股也十分能打。

www✿T Tκan✿¢Ο

歷史上小小西夏夾在大宋和遼國之間,起初人們都覺得這西夏完蛋了,結果小小的西夏拳打大宋,腳踢遼國。

在對遼和對宋戰爭中都基本取得勝利,龐大的遼國和宋國也拿它沒辦法,只好要個面子,你稱臣,我們送你點東西,事情就了了吧。

於是西夏在宋遼夾擊之中生存下來,還立了強大的西夏國。

而向東的這支折家軍也十分能打,常年抵抗西夏,抵禦遼國,有時還要殺到遼國境內圍魏救趙,兇悍得在西北無人不知無人部曉。

這也正是李星洲急着見折惟忠的原因,事關國戰略。

李星洲很隨意的端起茶喝了一口,剛剛走得太急,口正幹,隨後問了幾句路上如何,在京城是否習慣之類的客套話,兩人恭敬應答。

他便直入主題:“呵呵,我說的不是客套話,是真問二位將軍在京城住得是否舒心,有何問題。

我這次不遠千里召兩位入京有事要商談,不想讓瑣事攪擾兩位。現在你們不說我就當沒有,往後若有來王府找我就行。”

“多謝王爺!”面對這樣的關懷,兩人神色動容,連忙作揖,外將在京城必須小心翼翼,沒想皇太孫卻如此坦誠呵護的待他們。

李星洲又喝一口茶問楊文廣,“與義軍聯繫進行得如何。”

楊文廣放下茶杯,拱手報道:“殿下,已多次聯繫,也見了那首領辛先生,此人是個文士,他說義軍有數萬之衆,平日耕種勞作與平民無異,他們大多有親人死在金人刀下,想要復仇,只是苦於沒有手中沒有兵器,不敢和金人動手。”

李星洲點頭,金人那次在大同府的屠城果然埋下禍根,“那他們有辦法打開城門麼?”他接着問,心中也緊張起來,能不能打開城門可是天差地別的。

楊文廣笑起來:“殿下,這也正是臣想告訴你的好消息!

辛先生說他們在城中有人好幾個漢人官吏可爲內應,能打開城門。”

李星洲大喜,如果真能打開城門,那麼西線戰事輕鬆太多,不過他心沒那麼大,隨即就問:“那辛先生如何,信得過嗎?”

楊文廣想了一下:“據臣多次交往與觀察,此人可信,他祖上是河間府的人,後來被契丹人擄走,又在遼國做官。

隨後金伐遼,又因有才學被逼出仕金國,其實心中早想回歸中原王朝,只是之前找不到路子,景國伐遼連年無果,他們也無辦法。

這樣的人在北方還有許多,以前沒有機會,如今不同......

殿下英明神武,武功威懾四方,親征伐滅遼國,燕山府大將魏朝仁今年又挫金國兵鋒,許多思歸的忠義之士又看到了希望,所以紛紛想辦法走路子,也盼着殿下對金國用兵啊!”

李星洲明白過來,如今他一路打過來,不知不覺也成了人們眼中的戰神和希望了。

“這是好事,可以多聯絡,但肯定也會魚龍混雜,金人眼不瞎,所以楊將軍要小心。”李星洲關心的說,楊文廣不能出事,他出事了北方要亂。

“多下殿下關懷!”楊文廣神色激動。

“楊將軍家中有几子?”李星洲突然又問。

“有五子。”楊文廣有些不解,不明白他爲何問這個。

李星洲臉色嚴肅起來:“楊將軍,本來你的家事我不想多管,但楊家是朝廷股肱,世代戍守北方,楊家後人也流着皇家的血(楊文廣爺爺輩的時朝廷下嫁過一個郡主到楊家),如果不管,皇上不安心,我不安心,朝廷也不安心。”

“殿下,有何事儘管向臣吩咐,臣莫不從命!”楊文廣疑惑,緊張拱手。

“楊將軍,你那長子楊虎,上次若非皇上看在你的面子上,他早與童冠一起被殺。這樣心術不正的人以後不能用他了,若傳衣鉢,換個兒子吧。”李星洲直接的說。

他不想這麼無情,可沒時間磨磨唧唧,楊虎確實是令他不安的一顆釘子,都說虎父無犬子,可楊文廣卻有這麼一個長子。

楊文廣表情遲愣了一下,隨即點頭:“謹聽殿下教誨。”

“此事不好開口,但卑劣之事楊虎已經做了,事實不容辯駁,楊大人也想開些,你還有四個兒子呢。”

“是,臣聽從殿下教誨。”楊文廣拱手。

“不是教誨,是命令。”李星洲道:“若說教誨,我這點本事遠比不上楊大人邊關征戰幾十年的經驗,所以也不想因一個敗類把你們楊家毀了。”

“臣.....遵命!”楊文廣咬牙點頭,似乎也下決心了。

李星洲點頭,他知道楊家和折家關係很好,還通過婚姻,隨後讓人換了茶水:“這次找你們進京最大的事還是希望你們兩家能聯手,以義軍爲內應,攻取大同府!”

三百四十三、大儒七百九十、寧遠兩百五十九、第一次正式談判六百八十四、唐隆重鎮五百七十二、善後三百四十七、忤逆之詩八百零五、禮儀和尊重一百四十三、宮宴五百零一、出兵的決定六百八十一、殺招六百一十、兵變+浪費感情六百八十四、唐隆重鎮六百二十五、血腥三百九十九、安排(上)一百零六、馬戰大槍七百九十八、兵鋒所向六百九十六、金國的困局兩百二十、京城反應+王府的擴張八十、設備完工一百六十八、有心無力七十、以月爲題四百、安排(下)七十二、我是流氓我怕誰八百零八、就是饞她身子七百九十八、兵鋒所向一百三十三、王府建設四百九十七、由喜轉悲五百五十三,漸起的瘋狂,首戰告捷五十三、十八人上京三百五十三、甲子九的玄機一百六十七,何昭的惱怒兩百一十、不見硝煙的角逐三百二十、分歧八百一十八、微妙氣氛+凱旋七百八十二、難熬的夜兩百九十三、重騎兵崛起的時代兩百七十八、攻守四邊零五、人才爭奪八百一十五、理想主義者五百三十八、協同作戰五百七十六、後續戰鬥七百一十八、寧海堡一百九十一、博弈四百一十六、遼國最後準備+天才設計五百二十四、北國之春,風起雲涌七百零四、戰爭機器開動五百九十九、技術革新+新炮八十七、登門檻效應兩百零九、陰影四百九十九、蘭花?一百八十四、寶貝兩百五十七、背後的敵人一百七十三、突如其來的機會(上)三百六百八、何爲國賊?三百八十九、危機時刻五百四十四、處置+蒙古情報兩百、寶船兩百六十八、逆轉+勝負三百零一、參吟風五百七十一、神速進軍三百八十四、京城的背後動作六百六十、往事+貿易網七百八十、決定勝負的時刻兩百四十、平南王+最大的憂患七百零九,離戰爭越來越近七百七十八、劉季的戰術六百九十九、石墨,金國六百六十一、商部四十、報復第二十九章、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一章,瀟王世子李星洲八百二十一、臘月初+明州大族的對策兩百一十九、遼國往事三百九十九、安排(上)兩百一十八、鞍峽口之戰(二)+方先生的圖窮匕見一百、德公問策八十五、幫助五百二十七、傲慢與偏見一百八十六、士農工商+滑輪組起重三百九十三、轉變六百九十九、石墨,金國兩百九十六、江州隱患七十九、詩會後三百九十九、安排(上)三百零六、初次早朝第二十五章、賭約兩百九十三、重騎兵崛起的時代六百、一鼻子灰兩百七十四、人非神七百一十三、謹慎兩百零七、跌宕起伏六十二、爲京都治安操碎了心三百九十五、家族至上三十六章、立威(上)四百二十三、上京淪陷七百七十八、劉季的戰術七百八十六、恐懼蔓延(下)第五章、可愛六十六、梅園八十三、何不食肉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