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學爭擴大

給官府放貸,這是極需要勇氣的。

不過尋常商賈不敢做的事,有的人未必就辦不成。

如意坊能有今日,說到底,還是因爲關係。

因爲有了宮裡的關係,因爲後宮許多貴人和這如意坊息息相關,也因爲宮中太監能從中分一杯羹,更因爲許多達官貴人從中牟利,甚至是各地的藩王,亦是對如意坊眼紅耳熱,四處託關係想在如意坊裡頭弄點銀子,賺點好處,這才使得如意坊做了許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

就如這宮中的內庫,幾乎有近一半的歲入,都來自如意坊的分紅,單單這一點,就保證瞭如意敢做別人不敢做的買賣。

而現在,推出這個如意錢糧局的買賣,其實功能和錢莊大致相當,一方面,大量購買地方的債務,一方面,通過這些債務將地方官府捆綁起來,使他們產生依賴,可是往後呢?

你借了銀子,要不要還本息?只是要還,就不太容易了,借錢花當然是好事,只是一旦你發覺錢來的容易,不免花錢的地方也就多了,什麼修學,什麼修堤,自己不免還要從中再撈一點,這地方的債務一旦堆積起來,又該如何還賬?

若是尋常人,欠你銀子又如何,官府欠你銀子,你還敢來討要嗎?

可是錢糧局不一樣,因爲錢糧局的銀子是從宮裡,是從宮裡的大太監,還有達官貴人,甚至是藩王們那兒募集來的,你不還錢。他們就要虧本,他們虧了本。絕不會來罵娘,因爲罵娘不是他們的風格。他們會殺人的。

只是做這種事,必須要先有謀劃,要做到面面俱到,徐謙沉吟片刻,道:“首先,是要利用錢糧局吸引諸位入股,宮裡的內庫,我已和黃公公打了招呼,陛下那邊。想來問題不大,反正內庫的銀子閒着也是閒着,陛下還想過幾年修一座長生宮,正是缺銀子的時候,讓內庫先將銀子投進來,幾年之後,收益也是不小,陛下自然無話。王太后那邊嘛……”徐謙笑呵呵的看向王成。

王成苦笑道:“這個事只能我去辦,還有京師的這些公侯。我也順道去走動一下。”說到這裡,王成倒是打起了幾分精神,眉飛色舞的道:“這倒是容易,眼下不知多少人託人尋上門來呢。一個個都想和我們做點買賣,只要徐老弟發了話,他們保準把自己的老本統統拿出來。”

徐謙含笑點頭。目光又落在張鶴齡身上:“那些世襲的將軍還有親軍武官們,怕是要勞煩張老哥了。”

張鶴齡笑道:“勞煩談不上。他們想和咱們做買賣,不請我吃酒就算不錯了。不必去央求他們,他們自個兒就會巴巴的送錢來。”

這些話倒不是吹牛,眼看看着和如意沾邊的貴族們如今都身家數百上千萬紋銀,其他人哪一個看着不眼紅?現如今在座之人只要出了門,這張臉就是招牌。

“還有各省的藩王、郡王,這些人別看平時屁用沒有,可是好歹也是宗親,他們的話,朝廷可以不聽,可是若是他們吃了虧,又或者被人坑了,哭的死去活來,要是出幾個混賬的,要去皇陵裡哭個幾聲,你看宗令府怕不怕。便是皇上,也得乖乖的退讓。”

衆人哈哈笑起來,張延齡道:“宗親那邊,只好交給我了,這些人倒是容易。”

一番計較下來,衆人各自散去。

………………………………

十一月月初,徐謙拜別了家小,終於啓程坐漕船轉道北通州,一路南下,前往浙江。

幾日之後,河北一帶空氣驟冷,連續下了幾場雨,將這地上的枯黃落葉打入泥濘之中,河水也暴漲了許多,在徐謙裡的漕船,將一封封的書信送到浙江、福建、南直隸等地。

南直隸新近換了一個應天府府尹,據說近來鬧的很厲害,這位府尹是個性子很剛烈的人,認準了王學是僞學,對新政嗤之以鼻,除此之外,鳳陽、淮安、揚州、池州、太平、滁州、廣和等府亦是立場鮮明的在治內浩浩蕩蕩的辦了正本清源的事,說穿了,就是這幾個府的大人們覺得王學壞人心術,要把讀書人拉回從前的軌道上去。

在應天府,官差甚至還查封了一個書院,只不過他們倒是不敢以僞學的名義,只是說書院中可能藏有奸人,旋即便讓差役們封了。

相比福建,這南直隸的情況最是複雜,因爲南直隸有十四個府,而之所以叫直隸,顧名思義,就是直轄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十四個府的府尹和知府,只聽命於六部和內閣,上頭不設行省,更沒有所謂巡撫了。

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些人的品級也比一般的知府要高上不少,甚至南直隸的知府,入朝之後,可以直接拜爲侍郎、少卿之類的高官,他們名爲府尹和知府,卻是相當於各省的巡撫,說的再明白一些,南直隸十四府,就有十四個大爺。

這十四位大爺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利益,自成一派,最是混亂。

比如松江、鎮江、揚州、蘇州、常州等府的知府往往偏向新政,可是應天等府,則是旗幟鮮明反對新政,更有一些府搖擺不定,純粹就是牆頭草,今日下令生員不得言新政,結果生員們鬧一鬧,他就縮了,第二日說不定又要擺出一副王學亦是聖人之學的意思出來,可是用不了幾天,又覺得大大不妥,於是乎,又連忙下文去府學、縣學狠狠痛斥幾句生員不安分治經典。

這樣的牆頭草不必理會,而南直隸內部的思想混亂,卻大大的破壞了浙江的新政,比如在鳳陽、揚州、淮安等地,盛產棉花,這些都是浙江急需的紡織原料,可是因爲那邊官府管得緊,不許下頭人種植,又不肯配合運輸,甚至對前去購棉的商賈敲詐勒索,如此一來,許多紡織工坊主們,就不得不從更遠的地方去訂購原料。

整個南直隸,十四個大爺們還在相互攻訐,以至於松江知府特意送來書信,請他這位徐撫臺,想想辦法。

浙江的新政,已經漸漸有了成效,而福建還在觀望,倒是這南直隸,卻是一團亂麻,徐謙倒是希望從這裡打開突破口。

坐在漕船了一直默想了幾天,隨即他叫來了隨來的家人徐進,徐進也是徐家的族人,只是從錢塘出來的遲,遠不如徐福、徐勇幾個混的好,徐謙看他實在沒別的本事,索性就把他帶到身邊,畢竟自家人安排生活起居,也放心一些。

“去和漕船上的千戶說,就說到了潮橋那兒,不必繼續南下了,往西面的水道走。”

徐進驚訝的道:“不南下,怎麼去南通州,是了,往西走莫非是去鎮江、南京的方向,老爺不是去南通州,再換船入浙嗎?”

徐謙微微一笑,道:“浙江自然要去,不過我雖是江浙人,卻從未去過南京,突然想起來,南京恰好有個好友,這一次權且當作是恰巧路過,走親訪友吧。還有,你立即叫人把消息傳出去,就說本撫臺即將到浙江,欲拜訪陽明先生。”

自從倭亂之後,王守仁得到了啓用,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此時不得不重新出山,出任南京兵部尚書。

南京兵部尚書,雖然未必屬於閒職,可是和京師的兵部尚書比起來,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過王守仁現在的年紀,倒也不以爲意,只不過王學和舊學爭得不可開交,偏偏這位王學的創始者卻是不發一言,每日只是閉門讀書,就算是公幹,也只是讓幕友去交代,他是鐵了心不認同王艮,繼續專心琢磨他的王學,不打算髮揚光大。

可是螢火蟲畢竟是螢火蟲,身爲現在大明朝除了徐謙之外第二個最有爭議性的人物,這位老兄顯然是想做鴕鳥而不可得,現在,徐謙又將主意打到了他的身上。

“你跑不掉的。”徐謙呵呵一笑,心情也輕鬆了許多,心裡默默道:“咱們這麼多人,爭着來給你擡轎子,事到如今,先生也該出來發揮發揮餘熱了,做人,不能太小氣嘛。”

只是對徐謙的吩咐,徐進卻是不懂,他更是不知道,徐謙的這個念頭,會導致多少人哭,多少人笑,更不曉得,等到消息放出去,又有多少人要鬧,多少人要跳。

他撓撓頭,很是本份的點點頭,道:“是。”

徐謙頓了一下,突然叫住他道:“是了,再放出消息,本官只是在南京駐留幾日,地方官吏,不必迎接,一切從簡。”

這是預防針,應天府還屬於那應天府府尹的地盤,人家肯定不會迎接,也別指望着人家鋪張,與其冷冷清清,還不如先放出消息去,倒是顯得徐謙人格高尚,出入簡樸,至於應天府那邊如何應對,這就不是徐謙的事了。(未完待續。。)

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720章 牛人第171章 誰可爲第一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239章 決戰第426章 你狠我更狠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348章 青天大老爺做主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第736章 你有張良計 我有王八拳第165章 滾出去第736章 你有張良計 我有王八拳第286章 給點甜頭第4章 赴湯蹈火第5章 欠債還錢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147章 立威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408章 世事總無常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18章 徐家善堂第117章 天子也傻眼第185章 宮心難測第252章 出賣第486章 大變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203章 內閣待詔第267章 大考第652章 項莊舞劍第267章 大考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282章 風暴第426章 你狠我更狠第628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第738章 使朕無憾第110章 人擋殺人而已第287章 嚴師出高徒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1章 亢奮了第631章 化外之地第156章 興師問罪第193章 面聖第638章 你知不知道第598章 祭孔第673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709章 征討第27章 志向高遠第403章 比一比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652章 事急矣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631章 化外之地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614章 謀反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723章 意氣之爭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316章 平倭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604章 大哉吾師第270章 終於放榜第115章 新任提學的下馬威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677章 楊一清垮臺第358章 算賬第745章 殺人第4章 赴湯蹈火第631章 化外之地第435章 臭味相投第289章 有人要倒黴第699章 攻守同盟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238章 嘉靖出擊第695章 伏誅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52章 不畏強暴徐生員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65章 生動的一課第235章 反擊第255章 栽培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96章 誅心第1章 東窗事發第3章 贗品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683章 十萬火急第254章 國子監第681章 宮變第25章 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