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弟,俺們這宗人府也不是公堂啊,哪有什麼原告、被告之說?矛盾就這麼過去了挺好的。”燕王微微一笑,悠然說道:“俺也只是旁聽一下,抄抄《禮記》而已,二哥罰的也不重。”
“對的,對的,老四說得不錯,消弭家裡矛盾纔是父皇的意思。”秦王鼓掌,對楚王冷笑道:“咱們就是爲兩個孩子調解調解,哪裡有什麼原告被告,六弟,你回家好好管教管教永安王,讓他在家裡好好靜靜心,別那麼滿身戾氣。”
話說到這個份上,楚王也不保什麼臉面了,他陰沉着臉走下了臺階,狠狠一甩衣袖:“既然不是斷案,那你的處罰我楚王府可不會執行!孟炯,我們走!”
永安王的臉色也是超級難看,連忙跟上楚王的腳步。
等永安王路過自己身邊時,朱久炎還不忘在來一番落井下石,很萌很純潔地笑着問道:“敢問堂兄,何時將我那船的修理費用賠付一下呢?要知道,我那船也不便宜,用料有點講究,不是那麼好修,那可都是錢堆出來的……您要不方便也行,小弟過幾天把修理賬單送您府上去?”
“朱—久—炎!我們走着瞧!有你哭的一天!”永安王臉色黑得都能滴出墨了,殺氣騰騰地厲聲大喝。
朱久炎嘆口氣,道:“好好好,下次讓你更出彩、更風光,你永遠是主角。”
楚王臉色隱隱泛青,目光狠狠瞥了永安王一眼,心中黯然一嘆,這不爭氣的兒子,傷腦筋呀,這面子都丟了!還在這裡講狠話,出什麼醜呢!
“啪!”他狠狠地扇了永安王一記耳光,吼道:“還杵着幹什麼!嫌丟臉不夠?還不給我滾回去!”
楚王怒氣衝衝地摔門而去,永安王滿臉驚懼地捂着臉,趕緊跟了出去。
秦王跑下了臺階,像哄小孩似的問朱久炎道:“久炎吾侄,二伯還有些不放心啊,你父王真能聽你的?還有你剛纔說能幫二伯取勝,不知是怎麼個幫法?”
朱久炎坑朱柏早就坑出心得來了,眼珠子一轉,便計上心頭。招呼秦王附耳過來,如此這般的一陣簡短說明。
“嘿嘿,好。”秦王聽完很是滿意,一下把住朱久炎的胳膊,笑呵呵地道:“久炎啊!二伯對你是一見如故,以後應當多多親近,有空你就來秦王府喝上兩杯茶,二伯還有事,就先走了。”
說罷,他轉身就離開了大殿,也不知要去忙什麼。
書吏們也都躬身告退了,大殿裡只剩下了朱久炎與燕王二人。
朱久炎當先朝燕王抱拳長鞠,微笑道:“多謝四伯剛纔的照顧,久炎有禮了。”
“自家人別那麼客氣。永安王自幼品行不端,官吏百姓盡知,你們之事乃因他先駛座船撞搶道,撞你而起,恕俺直言,他是咎由自取。再有,他乃王庶子,身份上就應該對你讓步,二哥斷得沒錯,此事萬不可姑息。四伯沒有幫你,而是爲天家聲譽計。”燕王捋着鬍鬚笑道。
朱久炎明白了一個道理:能成大事者果然深通厚黑學,偏袒幫我都能說成是爲天家聲譽考慮!
燕王與他雖有叔侄關係,但其實二人卻是素不相識,燕王這樣的身份做任何事情都不會無緣無故,對於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出手幫助,只能是因爲政治原因。
朱久炎很是客氣的與燕王繼續客套了起來,這兩個人都深通太極拳精要,聊起家常來也是沒完沒了。
最後燕王實在忍不住了,看着眼前這個滑不留手的小狐狸,目光露出幾分玩味:“久聞不如見面,久炎果真是個神童,難怪能搞出那不可思議的淘寶商樓和柳林州碼頭。”
這剛寒暄就扯到了我的根基上去了?朱久炎可不想給燕王這樣的猛人惦記上自己的立身根本,也不想燕王一直將注意力放在荊州。
他馬上搖頭苦笑道:“都是別人的主意,久炎就是撈點錢。還望四伯幫我守住秘密,別讓旁人知道久炎參與了那些商賈間的卑賤之事。”
燕王眼中閃過一抹奇異之色,他的笑容很有親和力,爽朗而友善:“四伯定當爲你守秘。”
看得出來燕王很想親近他。他笑得如同北方漢子般坦然,任何人見到他,都會發自內心的對他產生一種信任,因爲他的笑容讓人覺得很放心,很有好感,會讓人覺得他是一個沒有心機的豪邁之人,這樣的人最容易結交到朋友。
這或許就是人們說的領袖氣質。
可朱久炎卻打起了十二萬分的小心,旁人不知道燕王是何等樣人,朱久炎可清楚明白。
過不了十多年以後,他將出乎意料地打敗侄兒朱允炆,然後在京師百官的跪拜下順利登基,成爲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開創永樂盛世。
朱棣的治國手段成熟且狠辣,無論文治還是武功,比朱允炆強上數籌,在皇帝這個職業當中毫無疑問的是第一階梯。
這是潛龍在淵的隱藏版BOSS。
這世上沒人比朱久炎更清楚,藏在燕王那張豪邁友善的外表下,有着怎樣一顆勃勃跳動的野心。
別看他現在的一切言行舉止都在親近湘王府,坦坦蕩蕩,其實骨子裡卻流淌着絲毫不遜於乃父的狠辣心腸和殘暴血液。
千萬別想着跟一個帝王講什麼親情,尤其是一個想大有作爲的帝王,歷史上的朱權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朱久炎已經在想着怎麼跟燕王相處了,因爲他不能躲避,他現在必須親近燕王,他們的階級是一樣的,政治立場也一致。
用句簡單的話來說,湘王府和燕王府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他們有着共同的敵人,朱允炆!
在原本的歷史上也是這樣,若不是湘王闔家自焚,在輿論和道義上爲燕王爭取了造反的時間,別說當什麼永樂大帝了,他能不能好好活下去都是個問題。
畢竟,朱允炆是老朱指定的繼承人,皇位得來的名正言順,且手握朝廷百萬大軍,滿朝文武,整個天下都是擁護朱允炆的。
燕王的造反史非常艱難,一點都不比老朱簡單,不吝於另一次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