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有遺詔!

“就你?有先帝遺詔?!滑天下之大稽!哈哈……”李景隆根本不信,指着劉曲一頓嘲笑。

朱允炆卻是將信將疑地問道:“皇爺爺如何會寫遺詔給你?你這奴婢根本見不到皇爺爺。”

“奴婢伺候的劉婕妤頗得先帝寵愛。”劉曲鎮定地回答。

劉婕妤?這個被殉葬的先帝妃嬪,朱允炆從來沒有見過,但他看見劉曲鎮定的表情,心下也相信了大半,因爲先帝賓天之前,所有妃嬪都有先帝有過接觸,難保先帝真什麼遺詔留下來。

朱允炆道:“你若真有先帝遺詔,朕便恕那些伺候劉婕妤的宮人無罪,準你陪葬皇陵。”

自詡精明的朱允炆絲毫沒有覺得這個承諾有什麼不妥當之處,他又不用付出什麼,只是寬恕了一些宮人而已。

說完後,朱允炆還給李景隆遞了個眼色,李景隆立馬用腳踹了踹地上的宋忠,宋忠連滾帶爬起跟着李景隆離開了審訊室。

劉曲嘴角露出一絲不易被人察覺的微笑,他低着腦袋說道:“奴婢想在先帝落陵封葬的時候,殉葬皇陵。”

“嗯?”朱允炆皺起了眉頭,他也不怕這老宦官在那天能幹出什麼事來,點頭道:“朕準了,說吧。”

“遺詔就放在劉婕妤的臥牀下面……”

……

劉婕妤的寢宮早已給人翻得凌亂不堪,朱允炆也顧不得裡頭骯髒,一陣亂翻,終於在牀下的暗隔之中,給他找到一副黃綾卷軸。

他緩緩打開卷軸,一入眼,字跡便被他認出,果真是皇爺爺的親筆!

朱允炆不敢怠慢,仔細地閱讀起來。

“允炆,咱知道在你心裡最大的心事,就是藩王……當初咱推行藩王制度,並無錯處,大明初定,天下動盪,兵權掌控在驕兵悍將的手中,江山社稷不穩……用我朱家子孫駐守各地,以衛中丨央,鞏固皇權,在那時是沒有錯的,也是必須要實行的……但是時過境遷,同樣的制度,也要順應時勢,江山到了你手中後,皇權早已無比穩固,沒有了旁落之憂,各地藩王對你確實造成了威脅,藩王制度已不宜在繼續實行下去,削藩之事關係到了社稷國本……但孫兒確不可操之過急,不能過於激進,當緩緩圖之,切記,切記。”

這哪裡是什麼遺詔,那賤婢真沒見識,這分明是皇爺爺寫給自己的書信,只是爲什麼要留在劉婕妤這裡,而不直接交給朕呢?

還有這些話,皇爺爺爲什麼不同朕說?爲何要特意再寫出來?

朱允炆不死心地繼續翻找暗隔,果然給他翻出一個黃色的小木盒子,並沒有上鎖。

朱允炆小心地打開,發現裡面竟赫然放着一領袈裟,袈裟旁還有一把剃刀與一本僧錄寺發放的度牒。

朱允炆滿臉疑惑地將東西都拿了出來,卻發現,袈裟的下面還有一個縷空雕龍的隔板,隔板後面有一封寫着“允炆親啓”的信。

朱允炆將隔板抽離,將那封信打開,繼續觀看:

“允炆,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想必你某位皇叔已經兵臨城下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咱疼標兒與你更多一些,對你皇叔們的關愛甚少,咱就給了他們一些機會。皇位爭奪是無比殘酷的,你既然守不住這江山,便自己剃度遠遁吧。只要江山還是姓朱,誰當皇帝其實並不重要,咱就不怪你。乾清宮咱的牀榻上邊的龍頭有機關,扭開它,下面便是通往城外的地道,你逃吧,好好活下去,平平安安地活到老,咱就會很開心了。”

卷軸末尾,落着老皇帝的款,上邊鈐着他的閒章“淮右布衣”。這枚閒章朱允炆還曾把玩過,故此認得。

遺詔是真的!難道乾清宮的龍牀下真有通往京城外的地道?

朱允炆雙手顫抖地看完信的內容,直覺得血都衝到了頭頂,整個人都呆愣住了。

皇爺爺居然爲孫兒做了這麼多的準備!在人生最後的時刻,還給他留下了一步退路!

朱允炆是個很感性的人,他並沒有因爲老朱不看好他而難過,反而從信中感受到了老朱對他的無盡疼愛,朱允炆哭了。

他想到了自己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爲,怎麼不是整天忙着抓權,就是想着怎麼削藩,從來沒有真正想過怎麼將皇爺爺的後事辦好,辦得令他老人家滿意,就連哭泣都是表演居多,就是在哭給他人看的!

淚水模糊了朱允炆的眼睛,他緩緩地將袈裟、剃刀、度牒都放進了盒子,只把黃綾卷軸收入袖中,鄭重地朝着乾清宮的方向跪下發誓:“皇爺爺,您對孫兒的關愛,孫兒感受到了。這個盒子孫兒一定會留着,讓它時刻警惕自己,一直留到孫兒剪除了所有內憂外患……孫兒不會辜負您的!孫兒一定不會讓您擔心的哪一天發生!孫兒會做一個好皇帝,開創一個功蓋漢唐的輝煌盛世,不會讓您在天上再爲孫兒擔心!”

在這一刻朱允炆彷彿突然間長大了,他迫切地想做出一番功業,用以告慰老朱的在天之靈。

他雙手捧着那隻盒子大步走了出去,背挺得很直很直。

不過,他的眼睛雖然從老朱在那封黃綾上鄭重寫給他的“緩緩圖之”四字劃過,卻並沒有見之印在心裡。

少年意氣使朱允炆看不見任何與他想法相左的東西。

宮門外一角,杜安默默地看着朱允炆背影迅速離去。

……

朱久炎眼前的原始部落也就三百來戶,整個部落才一千餘人。

圍着整個部落轉了幾圈,朱久炎還發現了一些三國時代的竹簡與器皿,要不是這些東西放在祭祀場所,朱久炎估計保存不下來。

從這些竹簡上記載的資料來看,這個部落是東吳船隊的後代無疑。

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的文明不僅沒有進步,反而後退了很多。

在朱久火看來,實在是太落後了,青銅工具是部落最好的東西,鐵器基本沒有,生產力顯得極爲低下。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朱允炆的爆發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一百九十二章 遇變第七百七十五章 叔侄再見第一百零一章 真正的戰士第四百四十八章 寶島族臣服 下 (大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南方一統第八十五章 秀玉第八百一十四章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第四百五十章 老兵歸隊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桑人的自信來源 上第八章 王妃 (精修)第七百七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九十九章 塞外天堂第六百三十三章 連下五十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身之本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開戰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朱久炎的演技第三十一章 爭奪 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背後的冷箭第四百五十章 老兵歸隊第七百四十二章 誰來寫登基詔書?第十九章 日常 第五百零九章 兩位長史第三百九十二章 迫不及待的朱允炆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高煦在此!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腥殺戮第七十六章 涉局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我們朱家子孫的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桑人的自信來源 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新的時代第三百三十一章 詭異的軍令第八百一十九章 燕王的不安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給我暢快,恨死你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仇得報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叔請與高煦一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狼來了第八百零四章 政治家朱棣 下第五章 血濺承奉司(精修)第七百四十三章 永樂?不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玲瓏浮凸第六百一十三章 舉兵!第九十七章 繡春刀第七百八十章 斷山填海第四百二十九章 難以抹去的溝壑第三百四十六章 跳幫接舷 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投彈隊,投彈!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腥殺戮第一百七十七章 碾碎他們!第二百七十五章 湘王世子的名頭第七百九十五章 遊走於生死之間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士奇獻策第一百一十章 報仇雪恨第三百九十七章 查遺補缺的朱柏第六百一十一章 掌控全局第一百二十章 搗毀一切第五百六十三章 許以皇貴妃之位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桑人的自信來源 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於我何加焉!第二百四十四章 繞坑而走第六百九十五章 皇帝皇后並排坐第五百二十章 到底誰最橫 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永樂?不行!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六百四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神醒腦第十八章 承諾第六百六十四章 九歌.東君第二百二十八章 二板凳當關,萬夫莫開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份的象徵第三百零二章 朝廷永遠最大第五百一十一章 喜相逢第四百七十八章 朱柏的承諾第七十八章 姓朱很佔便宜第三百二十三章 耳鬢廝磨(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一百九十七章 子隨父第二十五章 出宮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高熾 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集結號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微言輕第七百九十五章 遊走於生死之間第二百七十六章 唯快不破第三百五十一章 厚積薄發第二百五十二章 劍指藍玉第四百二十九章 難以抹去的溝壑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破寧靜第五百九十二章 困龍昇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會員制度 上第五百零九章 兩位長史第四百六十三章 下一個拿齊王開刀!第七百四十四章 年號建業第六百二十二章 攻城拔寨 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注東廠 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借兵”大寧第五百三十二章 開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朕要立刻弄藩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