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燕王起兵

瞿能的期盼註定是要落空了。

在湘王府起兵靖難的同時,一個極其驚人的消息也在北地迅速傳播了開來:燕王在朝廷的步步緊逼之下反了!

暴昭、張昺、謝貴等人領了黃子澄等人精心寫就的旨意後立即進行部署,秘密調兵遣將,聯繫了燕王府長史“葛誠”之後,正式確定了裡應外合之計。

他們的應外合之計跟練子寧的計劃差不了多少,一樣帶兵包圍王府,一樣的準備當衆宣旨,宣佈燕王的一系列罪證之後,再一舉擒下燕王全家。

計劃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不說紀綱早已經打入了宋忠的身邊,早早探聽出了朝廷的計劃,單說燕王在北平城經營的這些年,北平城的任何風吹草動基本都瞞住消息他的眼睛。

暴昭那邊前腳剛剛接到聖旨,後腳與他們一同接旨的北平都司的都指揮僉事張信,就化好妝悄悄到了燕王府。張信自然是來報信的,他曾經接受過燕王的指揮,也隨燕王一同出塞打過仗,對燕王是很崇敬的。對於這些日子燕王的遭遇與他爲求苟活而裝出來的瘋傻癡癲,心懷不平,對朝廷、對皇帝也是大爲不滿。

加上張信的母親一向迷信,非常信奉民間的活神仙袁拱。道衍爲了助燕王成事,暗中早早地北地散佈了諸多有利於燕王的謠言,大肆鼓吹燕王被天下第一相士袁拱所批:骨相非凡,日角插天,英武蓋世,乃是天命所歸的太平天子!

一天天地洗腦,一遍遍地聽聞,加上袁拱活神仙的名號,許多北地百姓都對此篤信不疑。

被“街坊鄰里”重點關注的,張家老太太更是深信不疑,每日都要教導張信不能對燕王不利,必要的時候還要向燕王投誠。心中本就傾向於燕王這邊的張信,被老母親每日教導,關鍵時刻,果然毫不猶豫地站到了燕王這邊。

燕王自然知道他的來意,但爲了試探他的忠誠,仍舊還在王府內佯裝瘋顛,展示演技,直到聽張信拿出了調兵的手令,將暴、張、謝三人的計劃和盤托出,燕王與紀綱的密報一相印證,這才相信他是真心投靠。

燕王不禁大喜若狂,連忙起身拜謝,將張信奉若上賓,張信自然很識相地納頭便拜,然後他便參進與了燕王府核心集團的密謀。

連三個兒子都敢捨棄,暗地裡做了多年準備的燕王,自然不是個束手就擒的人。

不僅不會束手就擒,燕王甚至還早已跟道衍謀劃好了一切,他們明白無論朝廷怎麼調換帶兵的將領,下面的士兵與中低層軍官仍舊都是燕王帶過的兵,只要來個將計就計,跟張信反過來裡應外合,把朝廷派來北平的幾個大員擒殺了,自可順利的接管軍隊。

道衍聽完張信複述的聖旨之後,更是非常敏銳地找到了聖旨裡的漏洞,聖旨上說要抓捕燕王一家以及一應文武屬官,卻並沒有馬上要誅殺燕王一家的意思,這很符合朱允炆與黃子澄他們的一慣做派——婦人之仁,當了婊子,又想立牌坊。

這樣一來就好辦了,在王爵沒有被削之前,暴昭、張昺他們絕對不敢強攻燕王府,只要燕王自己把王府屬官都綁起來了,送出去,暴昭他們就無理由再對王府用兵,只能遵照聖旨幹自己的分內事,進來王府宣旨抓人。

北平諸衛所的將士常年在燕王麾下聽命打仗,沒有兵部調令與明文聖旨,他們纔不願意幹兵令之外的事。

只要將暴昭、張昺、謝貴他們三個首腦誆進王府宣旨,就能將他們一併誅殺,然後府外的張信就成了北平諸軍的最高指揮官,燕王再趁勢出去一番演講,必能收復幾萬大軍,奪回北平九門!

燕王欣然採納道衍所諫,着令諸人立即開始佈署起來,此時燕王府業已全面戒備,葛誠更是被朱高燧日夜貼身監視,人身自由受到最嚴格的監視,哪裡能將王府中的各種佈置傳出去?

有了完全的準備,燕王府的將計就計計劃執行的非常順利。

等到暴昭、張昺他們手持逮捕燕王一家以及一應文武屬官的聖旨,調集北平都司直屬的神武右衛、神武中衛、忠義中衛等七衛大軍包圍了燕王府時。

馬和雙手持着燕王府的花名冊出宮,當衆說王府中的一應文武官員已經自縛,只等三位大人進府拿人,任由朝廷發落。

暴昭三人雖滿臉詫異,卻不敢絲毫

放鬆,問及燕王一家爲什麼不出來時,馬和自然一臉悲憤地說王妃不願當衆受辱,王爺又受了刺激頭腦不清,不能理事,還請諸位大人進府宣旨云云。

暴、張、謝三人哪會進燕王府,只命人喊話讓燕王府將一干文武屬官押出來。

馬和拗不過,只好讓王府侍衛將人犯押出來,供暴昭他們驗明正身。暴、張、謝得意地看着緩緩從王府走出來三四百人,差事完成了一半,接下來就是對付燕王一家了。

燕王府毫不反抗地配合,倒是讓三人不得不進了,因爲不進王府就無法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務,而在如此大好形勢下,帶兵強闖親王府,怎麼說都是破壞規矩,藐視親王,會授政敵以柄;再者此刻北平九門皆被他們掌控,燕王府外也盡是官軍,燕王一家已是甕中之鱉,他們也不信燕王府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何況馬和在大庭廣衆之下,當着衆軍的面讓他們入府宣旨,他們若是推脫不敢進,面子上又怎麼下的來?豈不是給這些粗鄙武夫看低了他們這三個削燕主官?

暴、張、謝三個墨守成規的迂腐之人,湊在一起商量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決定帶五百護衛進府宣旨拿人。只是到了門口又被馬和截住,義正辭嚴地說親王府邸不許閒雜人等進入。

暴張謝三人在規矩面前偏偏就是迂腐讓人不敢置信,居然聽從了馬和的安排,只帶了十個親衛就攜手大步踏入了鬼門關。

結果自然是顯而易見的,被王府內埋伏的八百侍衛亂刀分屍,更是與葛誠在黃泉路上正好湊成了一桌麻將……

守在王府門外的張信見了燕王府中發出的信號,突下殺手殺了幾名忠於朝廷的將領之後,策馬馳走,對着驚慌失措的官軍將士厲聲喊出了“暴昭、張昺、謝貴僞造聖旨,構陷燕王!大家都是燕王舊部,深受燕王府的恩惠,今日追隨王爺殲滅奸賊!”等口號。

第六百八十二章 “龍鳳和鳴” 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陰險第七百七十四章 俺要爲建文正名!第三百六十一章 燕王盜版朱久炎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朱久炎的黃埔軍校 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誰來寫登基詔書?第八百二十章 俺已經聯繫了阿魯臺!第五百四十八章 神童朱瞻基第一百七十五章 遭遇一窩蜂第六百九十四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五百九十五章 願隨王爺成就大業!第八十五章 秀玉第六百八十章 捧轂推輪第八百二十三章 國家大義爲先第六百二十三章 攻城略地 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認慫的吳王第七十六章 涉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世界第一艦隊爲目標第五百一十三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五百九十九章 朕先給你一個‘戾’!第七百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給我暢快,恨死你了!第五百零四章 朕纔是天下的主人!第八百零九章 朱久炎你這人心思太重第一百九十七章 子隨父第七百九十六章 軍魂!第七百五十章 建文一家的結局第六十章 血手第二百五十六章 露餡了 (昨天章節序號打錯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洛陽紙貴”第三百三十四章 掌控嶽州衛第八百零五章 四哥這火燒的到底是誰啊?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有遺詔!第五十二章 洗冤 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裹挾謀逆第七百七十六章 檄文如箭,上兵伐謀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二病發作第三百二十一章 紅鸞鴛帳第六百七十六章 朱允炆的騷操作第七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七十章 暗夜第六十七章 變臉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頭林第五百一十二章 被撒狗糧的朱權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來結果他第二百六十八章 嗜血的味道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九十四章 屠殺 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爭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未眠 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箭懾敵第二十一章 出宮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一百三十六章 會員制度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拿劍抽死你!第一百七十章 狂人藍寶兒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仇得報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貴在應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上風箏 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鍋上的螞蟻 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第八百零九章 朱久炎你這人心思太重第五百一十五章 打了再說!第一百四十六章 蛻變 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士奇獻策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第三百五十二章 極度自尊的朱孟熜 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百忍成金的朱棣第三十一章 爭奪 下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二十三章 裝病第四百九十八章 絕妙的入京計劃第七百六十一章 弒君稱帝者,豈可爲皇?第六百八十八章 百舸爭流第五百三十章 皇上駕到第三百二十一章 紅鸞鴛帳第八百一十章 “刀削麪”“老陳醋”第五百四十一章 光彩照人朱高熾第四百零九章 燕王三子第七十六章 涉局第六百一十二章 父王起兵吧!第三百四十八章 狂戰不休第三百九十三章 朕想提拔個大臣都不行嗎?第三十五章 出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七百四十三章 永樂?不行!第九十八章 再遇襲擊 上第六百六十章 摧毀你全部驕傲!第三百八十章 驚聞噩耗 (大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湘王炮之威第一百八十九章 瘋狂第一百八十章 恐嚇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頭林第六百九十三章 三山、四海、五嶽第六百九十章 銅牆鐵壁第六百七十章 太祖顯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