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政治家朱棣 上

平安沒有吭聲,卻自顧自地提起染血的戰刀,一步一步地向道衍等人的屍體走去。

“停下!”就在平安揚起長刀,就要下劈時,蒙鑑厲聲阻止了他,“徐凱、王四良等人的死,我也很心痛。但,將軍難免陣上亡,這乃是平常事,何以冤冤相報,弄成私怨?”

“可我就想報這私怨!”平安萬分悲愴地放聲大叫。盛庸仇恨的目光雖然有些動搖,但他還是不能釋懷,看着蒙鑑的眼神充滿了懇求。

“太子殿下以前也面臨如此選擇,他說,人死如燈滅,再大的仇恨,也不過一死而已。折磨別人、壞人屍體,固然解氣,但卻讓自己失去了底線,會讓你變成仇人的模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到時你們與自己所討厭的人有何區別?”蒙鑑說完便不再理他們。將目光從道衍的屍體上收回,蒙鑑一招手,足利義兼屁顛顛地將坐騎牽至,親兵同時將統計出來的陣亡名單以及繳獲文書遞上,蒙鑑一躍上馬,接過文書,返身離去,風中飄來他的最後一句話:“道衍他們的屍身讓俘虜們埋了!救治傷員、掩埋屍體、收繳戰馬輜重,然後南下,與殿下包圍通州。”

天空一直盤旋的烏鴉越來越多,它們在等待大軍離去,然後好落下每餐一頓;戰場上屍橫遍野,鮮血滲入綠色的草地,形成一灘灘碩大的暗紅色;無主的馬兒四處遊蕩,在屍堆中尋找自己的主人,讓戰場平添幾分淒涼與肅穆。

……

就在蒙鑑率領大軍南下的時候,燕王也跑進了通州。南北兩仗,燕軍接連失利,損失慘重:朱高煦與丘福由於麾下沒有騎兵,被耿璇與典韋玩弄於鼓掌之上;朱高熾與朱久炎之戰,雖占人多之勢,但來回拼殺之後,從開始的優勢變成旗鼓相當,如今已是朱久炎隱隱佔據上風;燕王自己率領的騎兵就更不用說了,被蒙鑑、平安、盛庸、楊文前後夾擊,薛祿、張武戰死,燕王最爲倚重的左膀右臂道衍、鄭和生死未卜,要不是大風颳來,燕王自己都會成爲俘虜……總之,如今的燕軍損失慘重,騎兵盡失,主要將領陣亡十之七八,蒙鑑的大軍即將南下與朱久炎、朱權合圍通州,燕藩已走到了即將傾覆的境地。

燕王與朱高熾匯合後,顧成的屍體也被找了回來。望着被削去首級的顧成遺體,一向堅毅的燕王也不禁潸然淚下。顧成雖是降將,卻與他有舊,而且歸降燕藩之後,效死用命,此刻卻落得個死無全屍的結局,如何讓燕王不悲傷?此時朱高煦、朱高燧、丘福、張輔、孟善、鄭享、陳珪、唐雲、紀綱等將也紛紛圍了上來,莫不對着顧成的遺體、以及燕藩如今的處境唏噓不已。良久,金忠方止住聲,道:“王爺、殿下、諸位將軍還請節哀!”

“本王怎能節哀!”燕王單膝跪地,摸着顧成的遺體,悲涼道:“若非俺一意孤行,落入了朱久炎的陷阱,又豈會遭此慘敗?如今十餘萬兒郎血灑疆場,張玉、譚淵、顧成、薛祿他們亦都捐軀陣亡,俺有何面目見燕軍將士?還有何面目見十萬兒郎的父母妻兒?”

燕王不僅是天生的戰將,更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家。燕藩遭遇連番慘敗,他深知軍心已然不穩,將士們怨氣深重,三個兒子的想法也各自不同。他朱棣雖然積威日久,卻不一定能夠憑藉威望順利接手通州的軍權,所以,他沒有責怪朱高熾的落敗,他反而第一時間裡就將責任給全攬了過來,來了一番“真情流露”,一副羞愧得沒面目面對衆人的樣子。

衆人的情緒被燕王帶入悲傷的氛圍當中,他們都不不敢想象如何面對那些陣亡將士的遺孤!

朱高熾在旁邊默默地看着自己的父王雖聲淚俱下,卻絕口不提剛入通州,還未聽聞戰報就私下裡向他索要兵權之事,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不過他身爲人子、身爲下屬不敢有絲毫表示,只能默然不語。

金忠適時地配合燕王道:“王爺,將士們的家眷都在北平,回去後重金撫卹、多加照顧,總能撫慰得了的。馬革裹屍還,這是武人的命運,不至於悲傷太過!”說到這裡,金忠也覺得有些底氣不足,遂轉移話題道:“王爺!眼下最要緊的不是哀悼。在永平埋伏您的南軍整合兵馬後,必然會南下與城外的朱久炎、朱權前後夾擊我軍,待這支兵馬到達通州城外,咱們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死境!所以我們得趕緊回師北平!”

衆將聽了金忠的示警不禁打了個寒噤,他們剛敗於城外聯軍之手,突然出現在北邊,且能打敗燕王的軍團若是也來到通州城外……金忠的“腹背受敵”之言絕對是往輕裡說的,若是被敵人南北合圍,通州便是燕藩的覆滅之地。

“回師?你這是讓俺舍了仇恨逃跑,當個縮頭烏龜!”燕王憤然起身,聲調也上升幾拍,朝着衆將憤怒地喊道,“傳令三軍,今晚殺雞宰羊飽餐一頓,明日一早與朱久炎決戰,爲死難的將士報仇!”

“對!報仇!”對金忠怒目半天,忍耐許久的張輔終於高喊出聲。他的父親張玉死於北伐軍之手,李景隆死了倒是罷了,平安與盛庸可都是北伐軍的主要將領,聽聞平盛二人當了帶路黨,帶着南軍打敗了燕王,可謂舊仇未報新仇已生,他如何想退?

“殺南狗,用他們的頭祭奠諸位將士的英靈!”那些死了故舊與親人的將領們,也一個個義憤填膺地跟着高喊。

“父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深知自己父王是什麼性情的朱高燧當即越過兩位兄長,提高聲調道:“如今情勢已變。敵衆我寡不說,南軍還將形成南北夾擊之勢,而我軍士氣卻受損嚴重,將士們早已生了厭戰思歸之心,強行驅使,反而招怨。事不可爲啊,父王豈能因一時之忿而做累死三軍之事?父王欲置我燕藩於萬劫不復之地嗎!?”

燕王渾身一震,臉色如白紙一樣蒼白,好似被朱高燧的激言,從狂怒中拉扯了回來。

力主復仇的張輔等將領也陷入了沉思,朱高燧說得沒錯,仇可以以後再報,沒必要因爲一時之忿而去做失去理智的事。這些將領情感與理智交織在一起,一時間心亂如麻之下,俱都本能地望向燕王。

第三百二十二章 玲瓏浮凸第四百零六章 南京東廠在行動第七百四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二十二章 憐星的擔憂第二百一十五章 僥倖過關第六百五十七章 狼來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就是這麼荒唐第五百零二章 感同身受第七百三十三章 金鑾殿上的瘋狂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六百五十八章 全軍出擊!第八百一十六章 攻打秦王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城拔寨 中第七百九十五章 遊走於生死之間第十三章 餘波 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響衝鋒號角第三百四十九章 湘王鎖洞庭第七百九十二章 戰馬咆哮、刀光閃爍!第一百二十三章 就是要將事情鬧大第八百零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一十九章 斷你根基第三百六十章 道衍與紀綱第六百章 一地雞毛第四百五十八章 龍騰虎躍 下第七十八章 姓朱很佔便宜第五百七十章 世間最堅固的鳥籠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久炎和你講道理第七百五十七章 幽燕變局第六百一十七章 無懼生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拿劍抽死你!第四百三十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皇帝的日常 下第二百零七章 寧王的悶棍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柿子也是有尊嚴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朱柏摘桃第四百三十七章 鑽樹林的傳統第二百八十五章 世間有你便好第五百四十一章 光彩照人朱高熾第七百零六章 天塌地陷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景隆的結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朱允炆的爆發第二百四十四章 繞坑而走第七百零三章 迎我父王來京!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可探究的二三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徐家妹子在等朕?第七百五十二章 永除藩鎮隱患第四百八十五章 獅子搏兔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高煦在此!第二百六十三章 靜水微瀾第三百三十章 白蓮一舉盛世現第七百七十八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完美政客”第二百八十六章 何事輕何事重第三百七十九章 欹枕釵橫鬢亂第八百二十一章 爲什麼出賣你父王?第三十九章 決鬥 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注東廠 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登陸寶島第三百六十三章 二十年前的秘密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七百六十八章 恢復齊藩第三百六十章 道衍與紀綱第五百五十八章 朱允炆的爆發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一百章 十面埋伏第五百六十七章 保護好世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皇帝的日常 下第四十六章 老吏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合於天,而齊於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朱允炆的爆發第二百五十九章 荊州小霸王第五百四十八章 神童朱瞻基第三百六十四章 朱允炆的反應 (兩章合一)第五百零八章 朕心甚悅第四百二十三章 落葬封陵 下第六十五章 反擊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一百六十七章 楚王府的反擊 下第六十二章 商才第七百三十章 鐘山茫茫,孝陵孤立第五章 血濺承奉司(精修)第四十三章 軍戶第二百八十六章 何事輕何事重第三百六十八章 咱還沒到聖人的境界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皮進後宮第七百一十七章 快宣太醫——!第三百九十八章 建設舟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膽大妄爲的藍氏集團第七百八十七章 有朱久炎在,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第五十八章 天威 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十一章 洪武 第七百四十九章 帝王氣魄第一百二十七章 吳剛落網第三百二十八章 到死都是個糊塗鬼第四百一十三章 武定侯在行動第七百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