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前世從事於手機整機射頻研發工作的人來說,手機材質的瞭解和選擇是必不可缺的,陳非凡對於金屬材質的手機也是極其喜愛的,但現在還不能急,先把工藝最成熟的塑料做出來再說。筆%癡#中¥文bi@
前面提到,靜電屏蔽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要有一個封閉的迴路,如果用其他的絕緣體把這個圈阻斷了,只是一個裂縫(天線阻隔帶就是裂縫的一種),也可以形成一個天線信號的共振腔。
共振腔的形成,可以理解成天線信號在這個時候接受和發射都達到了一個不錯的效果。
同時,無線信號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和傳播,理論上任何物質都可以作爲電磁波傳播和接收的介質,金屬後蓋和金屬邊框手機中的金屬部分同樣是我們可以利用來成爲天線接收器的最佳材質之一。因爲金屬對於信號的傳播和轉化效率是比較高的,不過關鍵的技術是要將有用的信號與其他無用的信號區別開來,這是關鍵中的關鍵。這裡面涉及到一系列的主動分集和分段調頻的技術。
這是一個很需要靜下心來研究的過程,即使,陳非凡前世對這方面也頗有涉獵,但是也有點頗爲遺憾,他並沒有完整的設計過一款全金屬材質的手機經驗,這裡面有很多細節需要在實際設計中去完善。單純從外觀來看,你可能只看到了一條難看的天線阻隔帶,但是這裡在哪個地方開口,這個口子開多長,開多大都是頗爲講究的。
再者,如打虎王書記所說,“楷書都沒學好,就開始行草了!”放在這裡就是你要先學會走路,再去跑,顯然,塑料工藝的設計就是走路了。
陳非凡在腦海中快速的過了不少信息,定好心神後,“王薔啊,你第一步用塑料來設計是沒用問題的!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塑料材質要給消費者很好的手感,光滑細膩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再然後,纔是天線方面的性能,你要和天線設計部的同事溝通好!”
既然談到了手機天線,那麼有一個問題就值得拿上來討論了。那就是爲什麼手機有時候會沒信號?
相信每個用過手機的人都會碰到這個問題,不管你是用着NB的Iphone手機,還是用着低端的山寨機,手機沒信號這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鄉)$(村)$(小)$(說)$(網)高速首發!智能手機的產品形態(材質的影響、天線的設計),以及電信運營服務商格局(頻段)在這幾年的時間裡也有着看得見,同時也是摸得着的變化,從而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着手機的信號接收。
實際情況中你可能會關注到手機在地鐵裡,在電梯裡,在商場裡,或是在郊外都有可能沒信號。所以爲了解答手機爲什麼會沒信號的問題,不如換個角度從手機是如何進行正常的通信爲出發點來逆推。
那麼手機接收到信號(與基站溝通)的條件是什麼呢?簡單的歸結起來就是以下三點,如果這三點能夠得到很好地滿足,我們手中拿着的手機也就能被稱爲是手機,可以被用來作爲通信工具。
這三點是:第一、手機處在基站的信號範圍內;第二、手機能發出去並接收到信號;第三、手機與基站的制式頻段能夠相匹配。
第一點,手機是否在基站的信號範圍內。手機和手機之間、手機和內容源之間是靠一個大鐵塔(基站)來建立、維持聯繫的。智能手機如今普及了這麼多年,估計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應該對此差不多都以一個類似的認識。
“大鐵塔(基站)爲手機帶來了信號”,這個說法的確沒錯,但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朋友來說,那個用來發射信號(高頻無線電波)的鐵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而且它的輻射也沒有那麼高。
城市中的這種基站處理能力是有限的。一座小型基站的信號覆蓋範圍差不多也就是圍繞其半徑一公里之內,所以以滬上市的主城區來說,這裡面會有很多這樣的基站。而城市快速擴張基站建設不及時,自然也就有一些盲區出現。基站規模小,信號的穿透力相對也就弱一些。所以現在的寫字樓、地鐵站裡面都會設置迷你基站,以增強其信號覆蓋。但像電梯這種“鐵匣子”基本還是無解的,所以想打電話就別上電梯。
其實這裡,你可以理解把這種鐵架子理解成爲閉合的金屬大框,它對手機通信用到的波段是有屏蔽作用的。但是,電梯它又不完全是閉合的,信號也沒有完全被屏蔽。所以你在電梯裡並不是完全不能打電話,只是相比其他場合信號會很不穩定。
各個基站之間存在物理信號盲區,即使再完美的計劃來佈局基站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盲區。除了完全沒有覆蓋(主要是3G4G網絡)和信號穿透力弱的原因之外,當我們身處在一個個小基站的節點位置時,手機對不同頻段邊緣信號的選擇也會造成網絡質量的下降,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點,手機是否能發出去並接收到信號。這個其實就是前面討論到的手機自身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情況就是手機天線設計有問題,當然最嚴重的就是你手機的功能設計有問題,但是這種嚴重情況一般手機廠商都不會犯,因爲這樣的話,最基本的可靠性測試都通不過,是不可能通過國家的一些強制認證測試的。
第三點,手機與基站的制式頻段能夠相匹配。這個也很好理解,就是要你所使用的手機要支持你所在使用區的頻段。一般你都會知道,你買美版的LTE手機,它的LTE模式在國內是用不了的。
手機與基站網絡的制式、頻段不同,二者也無法建立正常的溝通。所以在三星“世界風”等雙卡手機推出之前,手機支持的網絡制式都比較單一,一部手機只對應一套網絡制式的SIM卡。
而如今基帶芯片技術的發展很快,高通、華爲都有能力在一顆芯片上集成多個基帶(五模十三頻經常被提及),但同樣因爲網絡制式的增加和帶寬頻譜的劃分,手機獲取信號也就有了障礙。
到陳非凡重生時的2014年,各手機廠商開始考慮在國內生產全模式手機了,這些模式是包括:GSM、CDMA、WCDMA、TD-SCDMA、FDD-LTE、TDD-LTE。但是因爲各國對上述制式分配的頻段資源不同,所以還是很難存在一部手機走遍天下都能使用它的電話通信和數據網絡模式的。
實際上這種全模手機值得探討,因爲在國內你不太可能既用移動的4G,又用聯通和電信的4G,而且這種全模式手機會相應加大手機在硬件上的成本。但實際使用中也是有意義的,比如你用移動4G不爽了,想換聯通或者電信的,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優勢了,不用換手機,只需給換卡就行。隨着芯片的集成度越來越高,硬件成本可以被慢慢被消化掉,這種全模手機也是一種趨勢。
一般國際品牌對發往各個地區的手機會有不同網絡模式的設置,支持哪個、不支持哪個是根據當地運營商的情況而定。
由頻譜劃分帶來的問題則主要是在我們出國的時候會有遇到,就以我們目前常用來打語音電話的GSM網絡爲例,GSM網絡的數據包目前主要被搭載在850、900、1800、1900MHz四個頻段上。
具體到GSM1800,它的上行頻段爲1710-1785MHz,下行頻段爲1805-1880MHz。而在不同的國家,部署着使用不同頻段無線電波的基站,所以如果手機不支持相應的頻段也就無法正常使用了。
對於上面的問題,如果是廠商或運營商使用軟件設置了網絡鎖(關閉了對應網絡制式的支持),則用戶可以通過軟件破解或者是通過官方解鎖來解決這個問題。
但如果是硬件的閹割那就是徹底沒有辦法了,但是現在單純的在2G網絡上的話,手機生產商一般不會在GSM制式上做硬件閹割。軟件上也大體不會去做這種網絡鎖。
這三點原因,第二點是內因,第一點和第三點可以說是外因。第二點是可以在掌握自己手中的,黑洞集團在未來的研發中,要細化這裡面的細節技術,這個沒有絲毫問題,這點陳非凡還是有信心的。
但是第一點和第三點,這個就不是陳非凡能插手的了。你再NB,你還能去插手國內通信網絡的建設?通信網絡可以說是一個國家不可能開放的壟斷資源,私人想都別想。
國內的通信網絡建設,從時間和規模方面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2G上相比國外是落後的;3G慢慢趕上了;4G可以說差不多持平了。這只是單純的網絡建設上來看,但是實際使用的體驗另外一回事了。從資費、網速來對比的話,國內與歐美髮達國家還是有比較大差距的,這其中原因,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