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編撰農書,南中大開發!

劉禪此話一出,尚書檯中羣臣面面相覷,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話好了。

最後,還是滿頭銀髮,皮膚如同老樹皮一般的許靖上前說道:“殿下此策,確實是治國良策,然短時間之內,奴隸之事還是無法敲定,巴地、南中確實有不少蠻民,但短時間內,卻是無法將奴隸送到荊州,送來成都。”

許靖的意思很清楚。

巴地、南中確實有蠻夷。

但現在沒有去抓啊!

劉禪輕聲笑道:“只要有需求,自然有捕奴隊過去,區別是現在奴隸的價格,還無法使那些人去做捕奴的事情而已。”

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鋌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只要奴隸的價格,能夠讓捕奴隊獲利兩倍,三倍,那這些困難,都不是困難。

而一旦這個封賞政策下去,毫無疑問會擡高奴隸的價格!

劉禪的這番策略很是新奇,衆人聽聞之後,都默不做聲。

基本上已經是認同了劉禪的理論了。

不少益州派的人,當地豪強出身的,或者是有些家底,有些部曲家丁的,已經是開始默默的計算考量了。

或許,自己家可以派出一支捕奴隊,去巴地,或者去南中以南,去抓,去買奴隸。

這之後,將會是一個暴利的生意!

法正看着身邊人的表情變化,便也知曉此事已經敲定下去了。

“三日後便是吉日,殿下不妨祭天以告上天,同時再行這封賞事宜。”

祭天?

這應該是作爲漢中王劉備要做的事情。

劉禪臉上露出猶豫之色。

“祭天之事,還是讓父王去,我去的話,就逾矩了。”

法正微微一笑,說道:“此事,大王已經告知臣下了,讓殿下負責這祭天事宜。”

聽到法正這句話,堂中臣僚的表情卻沒有多少驚詫。

大部分人的表情,都是露出原來如此的神情。

換做是他們,有如此長臉的兒子,這大業也是要他來繼承的。

“既是如此,那我便也應下了。”

這個時代對於上天、鬼神之類的,還是比較敬畏的,劉禪代替劉備祭天,也是跟上天表示,漢中國之後的繼承人,就是他劉公嗣了。

與上天說明此事,便更是更漢中國國民,臣僚軍將再次強調,你們未來的主子,就是現在的漢中王太子劉公嗣!

至此之後,不管是法理,還是事實上,劉禪都是毫無爭議,甚至是劉備想換都換不了的繼承人了。

見到劉禪答應,法正明顯的鬆了一口氣,若是自家殿下不同意的話,他可又要兩邊折騰了。

被當做一顆球在兩邊踢來踢去,他這個尚書令,做得可不輕鬆。

“封賞之事既然定了,那便談農書之事。”

劉禪是雷厲風行的性格,絲毫沒有拖下去的意思。

況且他早早的便知曉現在漢中國要解決的事情,心中也早已經想好對策了。

“編撰農書,此事事關重大,得差德高望重者前去編撰。”

許靖滿臉帶笑,上前對着劉禪行了一禮。

德高望重?

在場的,論起德高望重,有誰是比得過他許靖的?

編撰農書,這既是一件清閒的事情,也是一件沒什麼難度的事情。

而且還是功勞很大的事情,做好了,那就是名傳千古的。

或許沒有人會記住,漢武帝朝中誰當過丞相,但是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太史公曾經寫過《史記》,這便是書籍的魅力。

“編撰農書,需要跋山涉水,漢中王傅年事已高,不適合擔此重任。”

吳懿眉頭一皺,當即上前說道。

對於這塊香餑餑,吳懿也是要爭一爭的,相比較那些從戰場上要搏命才能得到的功勞,這編撰農書,不僅輕鬆,而且還有名聲,功勞也不比打仗來得少。

如此清貴的工作,誰不爭着,誰不搶着?

便是作爲尚書令,法正亦是上前說道:“編撰農書,臣下亦可爲之。”

見到堂下衆人紛紛請命,頗有一種要打起來的感覺,劉禪將手一舉,說道:“肅靜!”

這兩個字說出來,堂下衆人果然安靜了,不敢再說一句話。

“編撰農書,需要時間,需要精力,王傅年事已高,不適合當此重任,尚書令日理萬機,亦是不適合做這件事。”

聞此言,吳懿面露大喜之色。

他們都幹不了,那這件事不就是要交給我了?

哪知劉禪再說道:“護軍守護宮禁,護衛成都周全,責任重大,亦不可當此重任。”

聞言,吳懿只得是面露苦笑之色了。

三個要上前表現的人都拒絕了。

那殿下要用誰?

面對着衆人疑惑的目光,劉禪緩緩說道:“負責編撰農書的,是諸葛軍師。”

諸葛亮?

衆人面色各異。

不論是從資歷來看,還是從能力來說,諸葛亮絕對能夠領此重任的。

而劉禪的話,並沒有停下來。

“協助諸葛軍師編撰農書的,有費禕、董允、關興、譙周四人。”

費禕、董允、關興、譙周.

堂下衆人默默的念着這四個人的名字,這心中的怨氣,也就消磨乾淨了。

雖然劉禪口頭上警告過,漢中國中不能有派系之分,但也只是不能表現出來而已。

實際上派系之分,並不會因爲劉禪的一番話就消失了。

還得看劉禪日後的動作,來抑制派系之分。

諸葛亮、費禕都是荊州派的,董允是東州士,關興是元從派,譙周則是益州本土派。

漢中國的四方勢力,都照顧到了。

不厚此薄彼,衆人自然也就沒有意見了。

雖然見如此清貴的功勞從自己面前消失,但不管是對於許靖還是對於法正、吳懿來說,也只是可惜而已。

他們心中不甘,卻也理解劉禪的選擇。

爲何?

畢竟新的領導要上臺,自然是要將身邊人提拔上來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莫不如是。衆人屏氣凝神,這封賞之事,編撰農書的事情都定下來了,那這南中的事情,又該派誰去呢?

就此時,尚書楊儀手持笏板,上前一步問道:“不知殿下這南中事宜,要如何安排?”

此話一出,衆人的目光,都匯聚在劉禪身上了。

在這個時候,劉禪倒是沒有繼續獨斷專行下去了,而是問道:“諸位有何良策?”

功曹李恢連忙上前說道:“臣下曾去過南中,知曉南中之事,南中蠻夷已定,殿下也已經編戶齊民了,只需要穩住當地蠻酋,給一些好處過去,則興建馬場養馬之事,便沒有什麼阻力,開採礦山,更是輕輕鬆鬆。”

有賴於劉禪在南中殺了個遍,不順服的蠻夷,要麼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要麼便被打發成奴隸,加上無當飛軍吸納了許多南中蠻青壯,又移民出了不少蠻民,現在在南中四郡,漢中國受到的阻力,小了很多了。

政策推行下去,只要手法得當,一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漢中王府從事中郎伊籍手持笏板,上前說道:“啓稟殿下,臣下以爲,可採用移民聯姻的手段,通過文化融合,將南中蠻化爲我大漢子民,先行教化,臣下願至南中,行這教化之事!”

教化蠻夷,這也是一個不小的功勞。

只有將南中的蠻夷之風徹底消除,變成漢風之後,這南中才能夠稱之爲是漢土。

接下來,又有不少臣僚上前請命,劉禪聽完之後,默不做聲,等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之後,他這才問道:“南中四郡順服,那南中四郡以南,可曾順服?”

南中四郡以南?

李恢上前說道:“攝於我大漢兵威,南中四郡以南的蠻夷,並不敢對南中四郡興兵,不過倒是有零星蠻夷,到了南中四郡佔地爲王,劫掠財貨。”

因爲劉禪的到來,打殺了一通南中四郡蠻夷,又是移民,又是抽調青壯參軍。

南中四郡的實力,在短時間內,那是下降了一個等級。

其他蠻夷見此肥肉,雖然不敢直接發兵,與劉禪爲敵,但卻敢偷偷摸摸的,偷搶拿些好處。

之前鄧艾給劉禪上表關於南中四郡的近狀中,便有關於此類的消息。

“南中四郡位置重要,往南,還有不少蠻夷,這都是人丁,通過南面蠻夷國度,可直通身毒,若是能夠治理好南中四郡,甚至可以爲我漢中國新打開一條商道!”

現在商盟只能偷偷的朝魏國,朝江東,派遣商隊,或是內循環,派往益州、南中等地。

這效率肯定是不高的,賺到的錢,也是不多了。

向北攻取雍涼之地,打通西域,直接通過西域與異國做生意。

這纔是賺大錢的。

但與魏國爭鬥,奪取雍涼之地,這畢竟是有難度的。

經營南中,打通西南的商道,比之經略雍涼之地來說,那就要簡單得多了。

劉禪的一番話,讓不少人的眼睛都亮起來了。

劉巴上前說道:“打通商道之事,還請殿下交由我手!”

若是能夠打通西南商道,對於漢中國來說,這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劉禪笑着說道:“經略南中,打通商道,非是動動嘴皮子的,況我漢中國如今久歷大戰,國力不足,對於南中之地,一兩年之內,是無力發兵去攻的,諸位不妨寫出方略出來,方略若是寫得好,我便任用誰去經略南中!”

說要去教化南中蠻夷。

那你教化的章程得告訴我吧?

怎麼教化,要花多久才能教化好?

至少得有一個大概。

要去打通商道,如何打通,怎麼在打通商道的同時,不會引發南中四郡以南的蠻夷生亂,不會讓成都出兵。

開採礦山,如何開採,怎樣獲得當地的支持?

這些都是一句話的事情,但卻是要拿出方略來,說服他劉禪,他這才能放心的將此重任交過去。

畢竟

南面之事,也十分重要。

若非閬中重要,且離荊州、成都都近,若是能讓巴地蠻夷放血,漢中國國力能夠很快的提升起來。

畢竟人口來了,土地得到耕種了,有糧有錢,那又能支撐起一場大戰了。

若非如此。

劉禪肯定是要先去經營南中四郡的。

“這”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伱,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只得是對着劉禪行了一禮,說道:“諾!”

“重要的事情都交代了,諸位便各司其職,先將今日的差事完成罷。”

此言一出,堂下臣僚皆是散去,各去各的位置。

劉禪的處事之道,十分的老練,根本不隨臣僚的話語而改變,不像是初來學習治國理政的菜鳥,反倒像是浸淫了數十年的政客一般。

如此成熟的手段,倒是叫這些臣僚不知如何應對。

這個領導能在早上送熱湯過來,可見其乃是關心下屬,並且是注重細微之處的人。

處理事務之時,心中有溝壑,對於政事的細節都是清清楚楚,非是門外之漢,讓人無法糊弄。

大傢伙都明白,唯有真才實學,才能得到重用,偷奸耍滑,媚上求恩,那是沒有機會的。

既然領導如此,尚書檯羣臣想道:還能咋滴?幹活唄!

在尚書檯羣臣幹得熱火朝天的時候。

劉禪則是看着尚書檯拿上來的總表,瞭解漢中國如今的狀況。

看完表冊的數據之後,劉禪緩緩的吐出了一口濁氣,現在的漢中國,看似強大,但內裡卻是空空蕩蕩的。

不論是發動漢中之戰,還是劉禪在荊州多發戰事,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當地的生產,榨掉了漢中國不少的潛力。

以至於這國內休養生息了一年,戰爭留下的虧空,還沒有補回來。

劉禪攙扶着下顎。

既然人口無法短時間內暴增,那便要想着,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產出了。

後世的那些經濟學,有哪些是可以在東漢末年的漢中國施用出來的呢?

劉禪在思考這個問題。

但很快,劉禪又搖頭了。

要他這個門外漢,幹金融的事情,別把國家給幹崩潰了。

還是老老實實的,從實業出發吧。

講武堂、崇文館。

或許應該再開一個,跟提升生產力有關的機構了。

一如在江陵龍山上的龍山行臺一般。

這一次,劉禪想要搞點大的東西出來!

第384章 原來我等都只是棋子而已?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832章 收服美人,氏族初稿!第754章 寬撫士族,下安黎庶!第311章 五秒真男人,魏國風波定!577.第572章 攻略涼州,隴西講武!第633章 吳王太弟,刺聖王駕!第650章 太子監國,幽怨美人!第694章 修錄漢書,正統之爭!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813章 燎原之火,滅絕生機!第685章 止戰之殤,後方之憂!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565.第560章 諸葛顯威,禿髮壽闐!第364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女兒(月票100加更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634章 弒父殺兄,狗咬狗鬥!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第839章 洛陽之戰:諜影重重!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第323章 劉備的政治考驗,劉禪的破局之道!第349章 孫吳‘刺奸屯’,取劉禪項上人頭!第367章 夷王之爭,請君入甕!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462章 不負君,燒冷竈!581.第576章 逼宮 選秀 抉擇!第646章 策反胡遵,微服私訪!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638章 陛下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197章 太祖兵法,掌控全局!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559.第554章 與天下爲敵,值得!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545.第540章 隴西士族,才女憲英!第633章 吳王太弟,刺聖王駕!第83章 猛將歸心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362章 樸胡獻二喬,劉禪激動了!534.第529章 關中變化,曹真困局!第137章 威震華夏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316章 彈指滅山匪,片語收孟達!第411章 步練師:妾身寧死不從!第320章 洗腦曹彰,一統世界的野望!542.第537章 戰略主動變被動。曹真:我成小553.第548章 東線告急,諸葛出山!第787章 太子劉嗣,戰事再起!第9章 蘭娘玉娘第771章 四面攻魏,逐鹿爭鼎!第264章 魏國內亂,少主顯崢嶸!第71章 阿會喃的龍場悟道577.第572章 攻略涼州,隴西講武!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140章 勸進稱帝,孫曹聯盟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467章 西京重歸大漢天!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142章 劉禪一紙降於禁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第793章 牆倒衆推,滿地漢臣!486.第481章 抉擇!第108章 孫權的選擇,歷史的分叉路口!第180章 玄德思歸,士族臣服!第223章 抵足而眠,劉禪與趙雲互通心志!第21章 步入正軌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第247章 臨機而動第724章 合縱連橫,無上可汗!第601章 八月未央,御駕親征!第37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04章 流乾長沙蠻最後一滴血,江東使者已493.第488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21章 步入正軌第176章 劉禪陽謀,拿捏南陽士族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第676章 天命有時,勝負之手!第806章 只誅賊首,離洛能活!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第668章 世家臣服,魏庭震怖!第740章 龍興之地,天子之威!第613章 變生肘腋,身陷囹圄!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第833章 頑城難取,糧草難聚!第23章 漢中博弈第384章 原來我等都只是棋子而已?第236章 臧家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月票100加第598章 大漢吳國,英雄氣短!第762章 恩情難還,以命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