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天無二日,帝王之道!

司馬懿閱完戰報,眉頭緊鎖,眼神深邃,彷彿能穿透紙張,直視那千里之外的烽火連天。

他沉默不語,只有殿中火盆燒炭的聲音,滴嗲滴嗲的,每一聲都似乎在敲擊着在場衆人的心絃。

大殿之內,燭火搖曳,映照出曹丕焦急不安的神色。

咳咳咳~

他強忍着身體不適,咳嗽一聲,試圖以這微弱的聲音打破這壓抑的沉寂。

“愛卿,可有應對之法?”

曹丕盡力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中氣十足,但那股掩飾不住的虛弱還是泄露了他的狀況。

皇后郭照坐在一旁,雙手緊握,眼中滿是憂慮;太子曹叡則站在父親身旁,目光炯炯,滿是期待地望向司馬懿,彷彿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這位老謀深算的大將軍身上。

弘農之時,司馬懿的能力,曹叡是看到了。

若非是司馬懿在極度混亂的時候鎮定自若,應對有度,恐怕弘農郡城現在就已經丟了。

司馬懿一定會有辦法的!

曹叡眼神閃爍。

司馬懿終於從深思中回過神來,他緩緩擡頭,目光與曹丕交匯,那是一種深沉而堅定的眼神,彷彿能洞察未來。

他起身,對着曹丕深深一揖,聲音沉穩而有力:“陛下,吳國被滅,漢國的下一個目標,無疑將是大魏。局勢之危急,已不言而喻。”

此言一出,曹丕、郭照、曹叡三人的面色瞬間變得凝重。

曹叡更是迫不及待地追問:“大將軍,難道我們就沒有應對的辦法了嗎?”

他的聲音中帶着幾分焦急與不甘,顯然不願接受這樣的命運。

曹丕的身體日漸敗壞,他成爲魏國之主的日子,恐怕不會遠了。

難道說他這個魏國皇帝沒當上幾日,漢國就打進來了,他曹叡要當亡國之君?

這種事情

千萬不要!

司馬懿輕輕嘆了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

“辦法並非沒有,只是……”他故意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接下來的言辭。

“漢國滅吳之後,若其對吳國治理得當,那麼明年,他們便有可能揮師北上,直指我大魏。然而,若吳國境內動亂不安,漢軍則需耗費時日平定內亂,這無疑爲我們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漢國雖然治理地方有一手。

開發荊襄之地、關中之地,得糧無數。

通過劫掠巴地、荊南四郡蠻夷,充實人口,讓漢國在數年之內,便國力大增。

但國力再是大增,今年漢國五路伐魏,加上滅吳,也極大的消耗了漢國的戰爭潛力。

今年,漢國恐怕是沒有能力再發動戰爭了。

現在的關鍵,便在吳國!

若是漢國平定吳國,吳國之中沒有翻起什麼大的波瀾,漢國便可以整合吳國資源。

吳國雖然缺糧,但荊襄有糧草轉運,以吳國軍民民力支撐,便可以勉力支撐起一場北伐。

而若是漢國掌控吳國的過程中,出了什麼岔子,漢軍還要發兵去平定吳國的叛亂。

漢軍今年,甚至明年都不能伐魏。

孫氏畢竟統治吳國三代,你一戰可滅吳國,但並不意味着你一戰可以讓吳國臣服。

滅國與吳國軍民臣服,那是兩個概念的事情。

在後世,老美軍力世界第一,還是不陷在阿富汗伊拉克中?

曹丕聞言,眼中閃過一抹光亮,彷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愛卿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攪亂吳國的局勢,讓漢軍陷入吳國的泥潭之中,無暇他顧?”

他的語氣中帶着幾分急切,顯然這個策略觸動了他的心絃。

司馬懿點了點頭,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既有智者的從容,也有對局勢的深刻洞察。

“正是如此,陛下。我等可以暗中扶持吳國殘餘勢力,或是煽動民間不滿,製造混亂,讓漢軍疲於奔命。同時,我大魏亦需加強邊防,整頓軍備,以備不時之需。”

曹叡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他彷彿已經看到了漢軍被牽制在吳國,而大魏則趁勢崛起的景象。

“戰報中言:孫登弒父奪位,而僞漢劉公嗣夜宿王宮,便可發出流言,便說那劉公嗣穢亂吳王宮,欺辱吳王妃嬪,離間孫登與劉禪的關係,若是能夠讓劉公嗣殺了孫登,則吳國必定動亂!”

“大將軍此計大妙!既可緩解眼前之危,又可爲將來之爭創造條件。”

曹叡簡直就要鼓掌了。

當然

他沒有想到的是,劉禪夜宿王宮,這根本就不是流言,而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而且不僅睡了吳王妃嬪,更是直接給孫登戴上了一頂綠油油的帽子,將太子妃也睡了。

郭照也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抹讚許。

“大魏有大將軍,當真是我大魏的幸事!”

在這危急關頭,司馬懿的計策無疑是大魏的一線生機。

司馬懿見狀,心中暗自欣慰。

要讓這個計劃成功,不僅需要精心的佈局,更需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

光靠他一個司馬懿,那是絕對不夠的。

“陛下,此事需秘密進行,不可走漏風聲。臣願親自前往吳國邊境,暗中部署,以圖大計。”

曹丕聞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危難之際,能夠挺身而出。

司馬懿!

當真是忠心體國之臣!

司馬懿此舉不僅是爲了大魏,更是爲了他,爲了整個皇室。

他擡了擡手,聲音中帶着幾分梗咽:“愛卿,大魏的安危,就拜託給你了。務必小心,保重身體。”

司馬懿微微一笑,眼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即是如此,大將軍便去尚書檯,尋陳羣,商議箇中事情,不日朕便要準備各地佈防之事。”

“諾!”

司馬懿緩緩退出大殿。

司馬懿的身影剛剛消失於殿門之外,空氣中似乎還殘留着他沉穩而深邃的氣息。

皇帝曹丕緩緩轉身,目光落在了太子曹叡身上,眼中閃爍着複雜的光芒。

那是一種既欣慰又憂慮,既期待又懷疑的複雜情緒,彷彿在這一刻,他內心的天平正微妙地搖擺着。

他是那個賤人所出,但到底,還是曹家的血脈,還是朕的種!

“太子之前去弘農抵禦漢軍,頗有朕當年之勇。”

曹丕的聲音不高,卻帶着不容忽視的力量,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既是對兒子的認可,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夏侯尚以及大將軍司馬懿,都在軍報中誇讚了你,朕心甚慰。”

這句話,對曹叡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鼓舞。

自龍陽事件以來,他一直生活在父親陰影之下,那份隨時可能被廢黜的不安如影隨形。

而今,戰場上的表現似乎成了他翻身的關鍵,他證明了自己不僅僅是個名義上的太子,更是有能力、有擔當的儲君。

曹叡聞言,連忙躬身行禮,言辭中滿是謙遜:“區區功勞而已,不足當年父皇萬一。兒臣只是盡了自己應盡之責,還望父皇莫要過分誇讚。”

皇后郭照坐在一旁,目光溫柔而深邃,她輕輕撫了撫衣襟,嘴角掛着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在這個微妙的時刻,她選擇站在太子一邊。

曹丕確實寵愛她,但他也確實是油盡燈枯了。

郭女王得要爲自己的後路着想了。

此刻,她用那柔和卻堅定的聲音說:“太子不僅能力出衆,更是孝心可嘉。此次出征,他時刻將國家安危、陛下的期望放在心上,實乃我大魏之福。”

郭照的話,如同一股暖流,悄悄溫暖了曹丕的心房。

然而,這份溫暖似乎並未能驅散他眉宇間的陰霾。

曹丕點了點頭,面色卻更加慘白了,那雙深邃的眼眸彷彿能洞察人心,他緊緊盯着曹叡,語氣中多了幾分沉重:“若是朕百年之後,你可能壓住司馬懿?壓住朝中百官?”

這個問題,突如其來,如同晴天霹靂,讓原本還算和諧的氣氛瞬間凝固。

曹叡愣住了,他萬萬沒想到父親會在此時提出如此尖銳的問題。

一時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心臟彷彿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握住,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

他該如何回答?

是表現出自己的雄心壯志,還是繼續保持謙遜?

大殿內靜得可怕,只有燭火燃燒時偶爾發出的噼啪聲,以及三人輕微的呼吸聲。

這個問題,感覺非常重要。

若是一個回答不對,之前通過在弘農給皇帝留下的好印象,估計也就消失了。

方纔穩固的太子之位,當即就要變得搖搖欲墜起來。

曹叡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波動,他緩緩擡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曹丕是,說道:

“父皇,兒臣自知肩上的責任重大。司馬懿乃我大魏之棟樑,兒臣定當以誠相待,共謀國事。至於朝中百官,兒臣將秉持公正,恩威並施,使衆臣各施所能,共輔我大魏江山。”

見曹丕臉上並未有什麼表示,曹叡在後面繼續說道:

“兒臣近日深思帝王之道,以爲其精髓在於明理、制衡與仁愛。

明理者,需洞察世事,深知治國之本,方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制衡者,如天平之兩端,臣僚之間,權力需巧妙分配,使之相互牽制,又共謀國是,如此則朝堂安穩,國運昌盛;仁愛者,乃帝王之基,對民需如春日之陽,溫暖而光明,使百姓心悅誠服,國家自然強盛。

兒臣願以此三道爲鑑,勤勉學習,以待將來能輔佐父皇,共築我大魏之輝煌。”

曹丕聽後,眼神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滿意,但隨即又被更深的憂慮所取代。

權力的交接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在這樣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

“好,好。”曹丕連聲說好,但聲音卻顯得有些空洞。

“你記住,爲君者,不僅要有勇有謀,更要有容人之量。司馬懿之才,世所罕見,你若能善用其長,避其短,我大魏何愁不興。”

說到這裡,曹丕似乎有些疲憊,他揮了揮手,示意曹叡和郭照可以退下了。

他身體本就有恙,如今說了這麼多話,精神頭已經有些不好了。

二人行禮告退,走出大殿時,都不約而同地回望了一眼那位坐在龍椅上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夜色已深,月光如水,灑在空曠的宮殿之上,顯得格外清冷。

曹叡與郭照並肩而行,心中卻各自思量。

對於曹叡而言,今天的對話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不僅意味着父親對他能力的認可,更預示着他太子之位的穩固。

而郭照,則更多地在思考如何在這複雜的政治棋局中,爲曹叡鋪就一條更爲穩固的道路。

爲保全自己在曹丕龍馭上賓之後的富貴權勢。

“母后,兒臣告退了。”

皇后郭照點了點頭,說道:“宮中一有消息,本宮便會派人去太子宮知會,如今正是關鍵時刻,莫要再昏了頭了,多去尚書檯,大將軍府走動,日後這大魏的萬斤重擔,可是要交到你肩上的。”

曹叡恭恭敬敬的對着郭女王行了一禮,道:“兒臣明白。”

此番他能保住太子之位,轉危爲安,皇后郭照在中間出力不少。

此番他還要多加依仗郭女王,自然不敢有絲毫不遜。

“兒臣告退!”

回到東宮,曹叡獨自坐在書房內,窗外月色皎潔,他卻無心欣賞。

腦海中反覆迴響着父親的問題,以及自己給出的答案。

司馬懿位極人臣,自己當真能夠制衡他?

還有國中那些世家,宗室那些叔伯們

一個個可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最關鍵的是,他的敵人太強了。

那漢國國勢如日中天。

那僞漢皇帝劉公嗣如狼似虎。

真正的考驗纔剛剛開始,如何平衡朝中的力量,如何在保證國家穩定的同時,實現自己的治國理念,如何保住國家社稷,如何在與漢國爭鋒中更勝一籌。

這將是他作爲儲君,乃至未來帝王必須面對的課題。

夜深人靜,燭光搖曳,曹叡的身影在牆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他閉目沉思,心中已暗暗立下了誓言:

無論前路多麼艱難,他都將一往無前,爲了大魏的明天,也爲了證明自己,能夠成爲一位無愧於天地、無愧於民心的帝王。

我曹叡,可是響噹噹的漢子!

難道還會不如那劉公嗣?

而此刻,尚書檯中。

司馬懿很快便見到了尚書令陳羣,以及執掌宮中禁衛的中領軍將軍朱鑠。

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第58章 公主絕色,幽怨銀屏!(求追讀!第五第183章 驅狼吞虎,挑撥離間!539.第53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國版!第831章 腐化之風,雷霆手段!第623章 兵臨建業,世家歸附!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第435章 劉禪再戰步練師,東吳示敵以弱!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302章 來了就別走了,我劉禪出了名的好客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第184章 殺伐果斷,太子南巡!第767章 朝歌角力,漢魏交鋒!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198章 以天下爲棋局,做執棋人!第268章 劉禪後手,生死危機!第463章 馬超vs曹真第476章 重泉落,英雄鬥!580.第575章 關廟第602章 阪上走丸,剖決如流!第445章 磨刀霍霍向北行,興復漢室就在前,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448章 有人要頂不住了!573.第568章 故事的結尾略顯倉促!第399章 劉琰,胡氏,情調!第282章 士族送女,講武大比!第214章 孫權不要叫我江東鼠輩了,我很勇的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83章 猛將歸心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78章 如火如荼(求追讀!)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第340章 曹丕:我殺了山陽公?曹丕麻了!502.第497章 未戰先攻心!第793章 牆倒衆推,滿地漢臣!第728章 經略幽州,收下當狗!第78章 如火如荼(求追讀!)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707章 張飛出山,大漢變革!第650章 太子監國,幽怨美人!第355章 周瑜之女,蠻夷草芥!第22章 曲轅犁與筒車511.第506章 銀槍穿敵陣,魏國已入甕!556.第551章 喪家之犬,世家要求!第189章 剝皮實草,江陵公審!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第448章 有人要頂不住了!第105章 暗波泛起:孫曹將聯盟!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84章 劉玄德與曹孟德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629章 天無二日,帝王之道!第381章 天羅地網,口袋張開!第332章 編撰農書,南中大開發!第429章 我真是個天才!第687章 以退爲進,分化瓦解!第219章 堂中大戲,王侯基業須命賭!第793章 牆倒衆推,滿地漢臣!第748章 冀北防區,整飭四郡!第817章 亂軍重圍,中心開花!第324章 劉備:想稱帝了!(月票一百加更!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第55章 大理城破,公子駕到!(求追讀!)第393章 劉禪的軟肋,美人的覺悟!第91章 孟獲消息 白眉馬良第701章 青州戰場,守城神將!第702章 狡詐惡徒,魏略幽原!543.第538章 追亡逐北,血色之夜!第611章 父子夜談,殺機自生!第127章 雙贏:指我贏兩次!第646章 策反胡遵,微服私訪!第380章 自即日起,山林之中再無成建制蠻軍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第734章 太原會戰,非戰之罪!第19章 公子有請第321章 太子回成都,絡腮鬍黑張飛!第118章 神關羽一戰定襄陽!第414章 我輩猛士,何懼一戰?第827章 拉鋸攻防,毒蛇窺伺!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644章 尚香重遊,男兒本色!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第396章 犧牲王后又何妨?第114章 攻守易形:劉禪的條件!(求訂閱!493.第488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第11章 講武武選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第189章 剝皮實草,江陵公審!第8章 崇文館與講武堂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581.第576章 逼宮 選秀 抉擇!第84章 劉玄德與曹孟德